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523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歌舞青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3)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

4/4X.XXX|X.XXX|

切分节奏:

4/4XXXXXXXXXX|XXXXXXXXXX|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1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2/4

532∣∣∣∣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3.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

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4.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1)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结构。

(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

(3)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大跳)及典型节奏。

(4)完整聆听。

5.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拉起手》

2.欣赏《校园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演唱与舞蹈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珍惜友谊,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2.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讲解、演唱歌曲、探究情感等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随着《校园圆舞曲》的音乐表演集体舞,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3.知识与技能:

(1)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2)能够用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拉起手》。

教学过程:

1.复习阶段:

(1)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学生轻声演唱C大调音阶:

注意坐姿,控制气息。

1=C4/4

1-2-∣3-4-∣5-6-∣7-1-∣1-7-∣6-5-∣4-3-∣2-1-∣

(2)随琴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2.唱歌《拉起手》

(1)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手拉手》,并思考问题。

①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的速度、节奏、节拍格式怎样的?

(2)跟着钢琴轻声哼唱旋律,注意气息的控制。

可根据学生歌唱情况先从D调开始再到A调。

(3)认识切分音,并随老师拍击切分节奏。

(4)请按连续切分节奏对以下旋律进行改编,说一说改编前后有何不同。

1=F2/4

555∣31∣666∣5–∣

555∣31∣333∣2–∣

(5)学生按要求唱旋律,注意唱准切分节奏。

(6)教师播放范唱音频,学生注意聆听。

思考: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7)学生随钢琴轻声填词演唱高声部旋律。

提示坐姿及气息控制。

(8)解决吐字咬字问题: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前两句,要求口腔打开。

并思考以下问题:

1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2每个乐段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3怎样表现这些不同的情绪?

(9)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控制气息,咬字清晰。

3.集体舞《青春圆舞曲》

(1)播放《校园圆舞曲》录音,请同学思考:

①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

2这段音乐属于哪种音乐体裁?

(2)教师介绍圆舞曲的概念。

(3)教师师范2-3个舞蹈动作,学生自由组合,随音乐跳起来。

播放《校园圆舞曲》视频。

4.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舞步体验了《校园圆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的特点,并学唱了表达和平、友谊、团结主题的歌曲《拉起手》,希望同学们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如歌中唱到的那样“拉起手,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动物世界》片头曲。

3.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体验电子音乐作品,感受电声乐器带来的丰富音响。

主动学习、乐于探究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的作用,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电子音乐、探究电子音乐极其相关文化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

(1)参与、体验(通过演唱、听辨、聆听、对比探究等方式)、学习电子音乐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通过对比聆听和探究来学习音乐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跟随录音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2)认识常见电声乐器,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能够听辨其音色。

(3)感受和体验电声乐器丰富的表现力,知道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

教学过程:

1.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1)播放由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思考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

(3)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弱起节奏和倚音的长发。

(4)学生挥拍随录音跟唱歌曲,注意唱准弱起节奏和倚音。

(5)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准且、咬字清晰。

(6)请学生讨论:

这首歌曲伴奏乐器的选用与以往我们听到的有何不同?

2.介绍电声乐器(多媒体显示歌中乐器的图像和声音,并做相应的介绍)

(1)电声吉他:

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2)电声贝司:

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3)电子琴:

用电子元件来发声,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带有多种自动功能。

(4)电子鼓:

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打击乐器。

设计意图:

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及其音色特点。

3.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

(1)聆听音乐,思考:

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是如何转换的?

(2)向学生介绍有关西班牙斗牛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电子琴的音色及功能。

4.欣赏《丝绸之路》

(1)请学生介绍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

设想以下:

假如你是一个作曲家,准备采用怎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它?

(2)介绍曲作者喜多郎。

(3)聆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来描绘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②作曲家是如何描绘出“丝绸之路”画面的?

3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4)试唱《丝绸之路》主题曲。

(5)聆听音乐,思考:

乐曲的结构是什么?

乐曲的主题出现几次?

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

(6)集体讨论:

电子合成器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特点及其与真声乐队的区别。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电子合成器的功能及强大的音乐表现力。

5.欣赏《动物世界》片头曲。

(1)聆听音乐,思考:

这首作品采用了哪些特殊的音效?

表现了哪种场面?

(2)随录音哼唱主题,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时发生的变化。

(3)对比欣赏《丝绸之路》,讨论:

这两首作品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

说一说为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电声乐队在表现不同情绪音乐时的不同乐器安排与处理方式。

6.音乐工作站

请同学们用手机或录音机等设备在课余时间收集校园里的各种声音,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雨林》、《橄榄树》、《夜莺》。

2.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电子音乐优秀代表作品的同时,加深对电子音乐及其电声乐队的了解,感受到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电子音乐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关注电子音乐。

2.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过程中,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音色的完美结合。

(2)能用简单的电子设备采集、录制生活中的声音,与音乐相结合表现生活场景。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

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电子琴、电吉他,电钢琴等电子乐器演奏的音响片段,请学生们听辨乐器音色。

并复习电子乐器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电子乐器与真声乐器发声原理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中电子乐器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电子乐器音色的辨别做准备。

2.欣赏《雨林》

(1)完整聆听音乐,思考:

这段音乐描写什么?

音乐中都有哪些声音?

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整体的感受。

(2)分段欣赏

①请同学们聆听第一段,思考:

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

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

使用了哪些乐器?

②请同学们聆听第二段,思考:

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

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

使用了哪些乐器?

③请同学们聆听第三段,思考:

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

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

使用了哪些乐器?

(3)完整聆听音乐,请同学们说一说听后的感受,并总结这部音乐作品在制作上的特点,并介绍现代录音技术。

设计意图:

通过分段欣赏,让学生对这首作品及其创作手法有详尽的了解。

(4)集体讨论:

《雨林》这样的音乐作品是否是属于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

如何为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这首音乐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5)教师归纳总结:

科技的发展和录音技术水平的提高给音乐创作和眼瞅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迪音。

艾沃森在他的音乐作用中加入在自然界采录的声音,突破了音乐演奏的局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

这些音乐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之中,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

设计意图:

在欣赏《雨林》的过程中,从听辨音色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录音技术的提高对电子音乐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道电子音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了解通过录音采集来制作电子音乐的特殊手段。

3.电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1)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录制的校园中的各种声音:

下课铃声、眼保健操的音乐、上操的广播、读书声、体育课加油声、笑声等。

(2)教师播放歌曲《童年》,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录制来的校园中的各种声音与歌曲串联起来。

(3)学生设计各种声音进出的时间和顺序,由教师现场通过电脑软件合成。

(4)完整欣赏师生共同制作的《校园的一天》

设计意图:

教师帮助学生从声音采集入手,通过设计、制作、完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电子音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子音乐的制作并不是遥不可及。

通过师生共同制作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电子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电子音乐的关注度。

4.欣赏《橄榄树》

(1)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名字是什么?

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教师介绍电声乐队与保罗.莫里哀及其著名轻音乐团。

(3)欣赏校园歌曲《橄榄树》,并随录音哼唱,思考:

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次欣赏电声乐队版《橄榄树》,想一想:

电声乐队是如何用乐器、用哪种乐器来“演唱”主旋律的?

乐队演奏版与声乐版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欣赏《橄榄树》的声乐版本及学唱《橄榄树》主题,加深学生对《橄榄树》主题的熟悉程度,并通过与乐队版《橄榄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电声乐队演奏的丰富表现力。

5.欣赏《夜莺》

(1)导入:

教师播放2013年央视春晚《琴筝和鸣》视频,提问:

舞台上的演奏家是谁?

他在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及乐队的构成形式有什么特点?

(2)播放《夜莺》录音,请同学们想象以下:

这首乐器描绘了什么?

给你怎样的感受?

(3)教师介绍雅尼及其乐队。

可请同学们观看1997年雅尼紫禁城演奏会的《夜莺》现场表演片段。

(4)分段欣赏

①聆听引子部分音乐,思考:

这段音乐运用了什么乐器?

作曲家为什么用这件乐器表现?

表现了什么意境?

②聆听第一部分音乐,找出音乐主题,并随音乐哼唱。

③聆听第一部分音乐,边听边思考:

主题出现了几次?

每次出现都有什么变化?

(演奏乐器、音区、节奏等)

④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找出这部分的音乐主题,并随音乐哼唱。

想一想:

这部分的主题与第一部分的主题有什么不同?

⑤聆听第二部分音乐的a段,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哪两种?

它们的音色有何不同?

作曲家用这种乐器表现了什么意境?

⑥聆听第二部分音乐的b段,边听边思考:

在这段音乐中,作曲家又在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加入了什么声音?

表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2013年央视春晚演出入手,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

通过对《夜莺》的分段欣赏,让学生了解雅尼中西合璧的演绎方式及电子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6.集体讨论:

与传统的真声乐队相比,电声乐队具有哪些特点以及哪些独特性?

7.课堂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模仿各种传统乐器的音色,合成出全新的音响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

随着录音设备的发展,电子音乐将成为更广泛更丰富更具个性换的音乐表现手段。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关注电子音乐,并尝试用它来记录生活。

 

第三单元:

歌剧之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洪湖水,浪打浪》。

2.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知道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2)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和《白毛女》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者名字。

(3)能够分辨独唱与对唱这两种演唱形象。

(4)能够了解中国歌剧与中国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设计意图:

对歌剧、歌剧音乐含义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之后欣赏到的歌剧音乐

2.唱歌《洪湖水,浪打浪》

(1)聆听音乐,关注歌词,了解歌曲表现内容及旋律特点。

(2)通过交流,了解剧情、人物及唱段的内容,深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及情绪。

(3)聆听音乐的前奏部分,找出装饰音,思考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4)随琴慢速学唱歌曲曲谱,注意唱准倚音和波音。

(5)听辨两个乐句,再次体验有无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区别。

(6)随琴慢速填词演唱歌曲。

(7)随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要仔细聆听前奏和间奏,准确起唱:

声音要优美、圆润;吐字清晰。

设计意图: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力。

3.欣赏《北风吹》

(1)介绍《白毛女》剧情。

(2)聆听歌曲,思考: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表现了什么故事情节?

演唱者是歌剧中的哪个角色?

(3)随录音学唱歌曲。

(4)介绍歌曲的曲调是根据名额《小白菜》和《青羊传》改编,教师带领学生随琴哼唱这两首民歌。

(5)引导学生总结《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在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演唱速度、旋律进行等方面的异同。

(6)随音乐表演,注意表现出喜儿天真活泼、淳朴开朗的性格和等待爹爹回家过年的心情。

设计意图:

通过学唱歌曲,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能自信、有感情地表演《北风吹》。

通过将《北风吹》与两首民歌的对比欣赏,了解中国歌剧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

4.欣赏《扎红头绳》

(1)聆听歌曲,思考:

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音乐表达了哪种情绪?

歌曲表现了什么故事情节?

演唱这是歌剧中的哪个角色?

(2)随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3)请同学们思考:

在这个唱段中,喜儿和杨白劳分别演唱的旋律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这种不同对不同人物心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请同学们分角色演唱歌曲。

(5)请同学们分角色边表演边演唱歌曲,注意表现出喜儿的天真活泼和杨白劳作为父亲对女儿的一片深情。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和学唱《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了解刻画不同人物及其不同心情的旋律特点,以及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5.实践与创造

(1)请同学总结歌曲的基本演唱形式的种类。

(2)聆听以下歌剧片段,分辨哪几个选段的演唱形式是对唱。

①歌剧《伤逝》选段《紫藤花》。

②音乐剧《歌剧魅影》选段《AllIAskOfYou》

③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选段《好朋友,假如你想知道》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活动,检测学生能否听辨独唱、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2.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相关的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和学唱《今夜无人入睡》,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能够听辨男高音的音色,了解美声唱法以及咏叹调与宣叙调。

(2)通过欣赏《卡门序曲》,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以及歌剧序曲在歌剧中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感受、体验《今夜无人入睡》的音乐情绪,体验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2)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3)初步了解普契尼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设计意图:

加深对歌剧、歌剧音乐含义的了解。

2.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1)介绍《图兰朵》剧情和作曲家普契尼。

(2)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是用什么唱法演唱的?

歌曲的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

(3)分段欣赏:

请聆听A主题,边听边思考:

这个主题的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

描绘了什么场景?

(4)介绍宣叙调的相关知识。

(5)分段欣赏:

请聆听B主题,边听边思考:

这个主题的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

它与A主题的旋律音调有什么不同?

描绘了什么场景?

(6)介绍咏叹调的相关知识。

(7)随音乐轻声哼唱B主题的旋律片段。

(8)拓展练习。

①歌剧《图兰朵》中运用中国名歌曲调,你们知道这首中国民歌的名字吗?

请唱一唱。

②请同学们课下听一听《饮酒歌》与《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这两首歌剧选段,想一想:

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

它们属于咏叹调还是宣叙调?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今夜无人入睡》和学唱B主题,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能够听辨男高音的音色,了解人声分类、美声唱法以及咏叹调、宣叙调的相关知识。

3.欣赏《卡门序曲》

(1)完整聆听音乐,思考: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描绘了什么场面?

音乐的结构是什么?

演奏乐器是什么?

(2)介绍《卡门》剧情和序曲的相关知识。

(3)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寻找主题。

(4)分段欣赏:

聆听第一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描绘了什么场景?

演奏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表达了什么情绪?

(5)分段欣赏:

聆听第二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描绘了什么场景?

演奏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

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分段欣赏:

聆听第三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描绘了什么场景?

调性和节拍有变化吗?

演奏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二主题相比又有何变化?

情绪上又有什么变化?

(7)请学生随录音哼唱第三主题。

(8)分段欣赏:

聆听第四主题,想一想,与前三个主题相比,这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演奏的速度与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暗示了什么呢?

(9)聆听全曲,记录每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10)介绍回旋曲式。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卡门序曲》、跟唱第三主题,感受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了解歌剧序曲的相关知识与功能,以及回旋曲式结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猎人合唱》。

2.欣赏《回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和音乐剧音乐,对歌剧、音乐剧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歌剧、音乐剧的相同与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猎人合唱》,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和男声合唱的特点,了解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回忆》片段,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相同与不同。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随音乐跟唱《猎人合唱》,体会合唱带来的不同感受。

(2)能够感受、体验《回忆》的音乐情绪,辨别演唱方法,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相同与不同。

(3)初步了解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除了咏叹调和宣叙调之外,歌剧中还有哪些声乐形式?

2.欣赏《猎人合唱》

(1)聆听歌曲,思考: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表现了什么内容?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歌曲能分为几段?

(2)介绍《自由射手》剧情与作曲家韦伯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3)分段欣赏:

聆听引子部分,想一想:

这段音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具有怎样的节奏特点?

描绘了什么场景?

(4)分段欣赏:

聆听第一段,思考:

这段合唱描绘了什么场景?

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5)分段欣赏:

聆听第二段,思考:

这段合唱描绘了什么场景?

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6)分段欣赏:

聆听第三段,思考:

这段合唱的歌词与前面有什么不同?

它描绘了什么场景?

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7)讨论:

这段合唱的伴奏有什么特点?

是如何烘托歌曲情绪的?

力度变化对音乐画面的描绘有什么作用?

(8)唱一唱以下主题,注意弱起节奏和二声部音准。

(9)随音乐完整跟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10)讨论并总结:

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聆听和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力度在刻画某种特定场景时的重要作用以及男声合唱的特点,并了解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3.欣赏《回忆》

(1)介绍音乐剧的相关知识、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及音乐剧《猫》的剧情。

(2)完整聆听《回忆》,边听边思考:

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表现了“魅力猫”怎样的内心世界?

演唱方法属于美声还是通俗?

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