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14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齐白石的画》教案,欢迎阅读借鉴。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位画家名叫徐悲鸿,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国画大师,(边板书边说):

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齐白石。

  2、师:

课文中有一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他,来齐读(相机出示课件)齐白石头像(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湖南湘潭人,从二十五岁学画一直画到九十三岁去世,他对诗、书、画、印无所不精。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齐白石的画。

(师边说边补充课题)

  板书:

的画

  师:

课文描写的是谁的画?

  生:

齐白石画的画。

  师:

描写的是齐白石的什么?

  生:

齐白石的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1页。

自由读一读课文

  1、要求: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读书真用心,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词读准。

  (课件出示词语)

  肚腹扫把面貌著名饥荒经历描绘丰富蜡烛

  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雅孤高欣欣向荣

  

(1)师:

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

  

(2)师:

请这一条的同学开火车,一人读一排。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词语连读了没有?

(指名读)——读一排正一排的音(正确的的表扬:

字音读准了,教师、学生及时纠正不对读音。

  (4)师:

来,把这些词语齐读两遍。

  3、师:

词语会准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一边读一边思考:

  你都知道了什么?

  4、(指名3人说,如果前两名学生没有说到画的内容,教师就引导:

你们真会学习,那他都画了些什么呢?

  指名说。

(表扬语:

A你可真会读书。

B你读的很认真。

C你太会学习了。

  5、师小结:

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这篇课文先向我们讲齐白石童年的生活经历,接着描述他的画的特点。

最后介绍齐白石对中国画的贡献。

  6、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重点写了齐白石的画?

  指名说(第4、6自然段)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

第四自然段内容)

  1、师:

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

小鸡、蝌蚪、蝗虫、虾。

(教师相机板书:

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

你喜欢哪幅画?

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

谁来跟我们说一说?

(教师做举手姿势)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

  预设:

  生1:

我喜欢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因为小鸡正在抢一条蚯蚓。

  (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相机点红“争夺”,并板书:

争夺)

  1、师:

他们在怎样争夺?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想象一下小鸡的眼睛会怎样?

如果你是那只小鸡心里会怎么想?

  2、师:

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生3人(评价1:

你争夺地还不够激烈。

2、你可真贪吃。

3、你真是一只好斗的小鸡)——现在请男生读——女生读

  4、你们还喜欢齐白石的哪幅画?

为什么喜欢?

我们接着交流。

  生2:

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因为蝌蚪都在游动。

  (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点红“游动”,并板书:

游动)

  师:

小蝌蚪们,(师看左边的学生)这边的小蝌蚪,你们在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游得可真快活!

你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

我们去做游戏!

  师:

来,读出你们的快乐吧!

(师手指大屏幕)(左边学生读)

  师:

(师看右边的学生)瞧,他们多快活呀,这边的小蝌蚪们,你们干什么去呢?

  生:

我们在捉迷藏!

  师:

多自由的小蝌蚪呀,让我们也来感受你们的快乐!

(师手指大屏幕)

  (右边的学生读)

  师:

我们一起再去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快乐的游动起来吧!

(齐读)

  5、师:

我们接着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3:

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因为蝗虫停在那。

  (课件出示句)

  师:

(他可真悠闲)谁还能从别的方面说说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吗?

  生:

蝗虫有颜色像真的。

  师:

你可真会学习呀!

齐白石画的蝗虫颜色真分明。

  (教师相机点红“绿色”、“浅色”并板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师:

来,我们一起也感受一下。

(男、女分读)

  6、继续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4: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因为虾的身体是透明的。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点红“透明”,并板书透明)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齐白石到八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画虾,为了画好虾身体的透明度,齐白石经常去菜市场把虾买回家放在清水盆里长久地观察,仔细地揣摩,用墨色的深浅浓淡,终于达到了透明的效果,那真令人叫绝!

你来读读这种感受。

  指生2人读(评:

1、画的虾可真逼真。

2、画活了)

  师: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2:

我从“仿佛要跳跃起来”感受到齐白石画的虾就像活的,还跳动得很高哩。

  (课件点红“跳跃”,并板书跳跃)

  师:

同学们,齐白石画的有一幅虾图在国际上拍卖到1665万元人民币,他真有本事。

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画,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呀!

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了齐白石画的虾后,也情不自禁地说:

“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不愧是最伟大的东方艺术家”。

谁来再读?

  指生读2人(评价语:

1、小虾还跳得不够高。

2、你是一只很活跃的小虾。

3、我仿佛看就这只虾真的跳得很高。

  师:

前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呢!

读出感受。

  师:

后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小虾在跳跃呢!

读出感受。

  师:

让我们带着透明的身体,在小河里游得更远、跳得更高吧!

齐读。

  7、师:

指板书回顾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齐白石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

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

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都有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画,给你们都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

生动亲切

  (若没有人说:

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个词总结了他画的特点,看看是什么?

生动亲切)教师相机板书:

生动亲切

  8、想不想欣赏齐白石的画?

看看和你们想像的是不是一样?

  (课件出示4幅图)

  9、齐白石的画画得好,作者也写得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齐白石的画生动亲切。

  师:

你能根据板书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说一句师点出相应的答案)

  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

)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

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师:

让我们再来感受齐白石的画吧。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读句子,再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4、师:

同学们,作者先介绍了这四幅画,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

这样先分说后总结,就是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

  四、拓展

  师:

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欣赏大师的画。

  (课件出示画)生欣赏。

  师:

画中的这些小事物都是农村里常见到的,在别的画家眼里是很难登大雅之堂,这些事物实在是太小、太普通、太不值得一提了。

文中有个词语叫做——生说答案,“微不足道”,师出示词卡。

“微”是什么意思?

(微小)“不足”是什么意思?

(不值)“道”是什么意思?

(提起)齐读词语两遍。

  板书:

……

  师:

谁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师:

老师还带来了几幅画,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五、小结。

  齐白石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课后上网查查资料。

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却变得生动亲切,齐白石为什么赋予这些小事物深长的意义呢?

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10齐白石的画

  微不足道

  小鸡争斗

  蝌蚪游动生动亲切

  蝗虫绿色

  虾跳跃

  ……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齐白石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其他同学正音。

  2、默读课文,如果在读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记在书上。

  3、学生通过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提出疑问,引领全文。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画画都有最拿手的,比如:

徐安鸿的画骏马闻名世界、戴嵩擅长画牛,郑板桥的竹子令人称绝……那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呢?

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微不足道”等词句。

  3、小结:

看来,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画家的画全然不同,他从“小”字着眼,从“微”字着手,使中国画表现出全新的风貌。

他为什么会形成这亲独特的风格呢?

让我们再细读课文,找找吧!

  三、读懂课文,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你最喜欢哪能一幅呢?

  2、学生简单交流:

画了小鸡、蝌蚪、蝗虫和虾。

并简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是哪个。

  3、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想想为什么喜欢?

  4、学生交流朗读以及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是因为齐白石把都画活了,所以才这么吸引自己,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并有感情地朗。

  教材分析:

  这篇日记有两条线索,明看是写“我”得到一本诗集很高兴,要感谢送书伯伯,暗含写细读《唱歌的小河》的感受,与其说从体裁上看是日记,不如说从内容上看更似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也正是这篇选文的巧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要忽略了学写日记和读后感的教学提示,更不要忽视理解《唱歌的小河》。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

  教学难点:

  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写日记吗?

在日记中,你一般会写些什么?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日记,看看他都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什么。

  3、理解“则”

  二、汇报交流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认读词语。

  嘹亮、喉咙、崎岖、昼夜、奋斗、一则、星期、伯伯、诗集、唱歌、深刻、碰到、道路、读书、精神

  2理解词语:

  嘹亮:

  奋斗:

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

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难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崎岖不平:

高低不平的样子。

文中指小河流过的地方高低不平。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昼夜不息:

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3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课堂作业。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背诵《唱歌的小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

  2、指名读第一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解决。

  3、指名读诗歌第二节。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休息读轻声)

  读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小河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你能够称赞一下这条小河么?

  4、那么小作者读了这首诗歌后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点:

昼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出示“这首诗歌写得多好啊!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指名读。

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诗歌写的好,作者喜欢读诗,读到好诗很欣喜)

  5、你还能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作者很喜欢这首诗歌?

(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6、“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

你们现在知道了吗?

(学生说)

  三、齐读课文,背诵古诗。

  四、深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好书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