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11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docx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案13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极、赤道等地理事物

【重点、难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2-4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__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

3.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的_______球体。

4.地球模型:

人们仿照_____的形状,按照一定的_______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

地球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交流:

(15分钟)

1.小组讨论(应对1)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2.同桌交流(应对2)P4活动2

3.小组讨论(应对4)想一想地球和地球仪有什么不同?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7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预设问题: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2.想一想地球和地球仪有什么不同?

四、当堂检测:

(10分钟)

1.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郑和下西洋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看图说出纬线和纬度的特点

2.说出南北半球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重点、难点】重点:

纬线和纬度的特点难点:

南、北纬线如何区分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6-7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纬线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纬线。

2.纬线的长度:

①_________是最大的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最后缩成一点。

②相同纬度的纬线长度_________。

3.纬线的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方向_______。

4.纬线的形状:

纬线的形状是______。

5.纬线的数量:

纬线有无数条。

6.0°纬线是_________,是纬度的起始线。

7.纬度范围和区分字母:

从0°纬线向北和向南,各分_____。

从0°向北的纬线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从0°向南的纬线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8.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向北越来越大的是______(北纬线/南纬线),纬度向南越来越大的是_______(北纬线/南纬线)。

9.划分半球:

_________把地球划分为_____、_______半球。

10.纬度区域:

全球___________为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为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为高纬度地区。

二、小组交流:

(8分钟)

1.小组讨论P6活动1

2.同桌交流P6活动2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7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预设问题:

1.纬线的特点有哪些?

2.纬线分布规律有哪些?

四、当堂检测:

(15分钟)

1.0°纬线又叫______。

2.度数自南向北增加的是____纬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___纬度。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______的不规则的球体。

4.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5.纬度分北纬和南纬,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北纬和南纬的代号。

6.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7.某地位于24°N,该地属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属于高中、低、纬地区的____地区。

8.0°纬线叫_______,90°纬线叫_________。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三)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本初子午线等地理事物

2.看图说出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3.说出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难点:

掌握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7-8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经线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经线,也叫_______。

2.经线的长度:

经线长度________。

3.经线的指示方向:

经线指示方向_______。

4.经线的形状:

经线的形状是______。

5.经线的数量:

经线有无数条。

6.0°经线是_________,是经度的起始线。

7.经线范围和区分字母: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

从0°向东的经线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从0°向西的经线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8.经线分布规律:

经度向西越来越大的是______(西经线/东经线),经度向东越来越大的是_______(西经线/东经线)。

9.划分半球:

___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_____、_______半球。

二、小组交流:

(8分钟)

1.小组讨论P8活动1

2.同桌交流P8活动2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7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四、当堂检测:

(10分钟)

一.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

5°W10°W15°W165°E170°E175°E

20°E50°E150°W80°W60°E120°W

二.选择题

1.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西方向的起点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90°EB.60°WC.150°WD.0°

3.东半球指()

A.20°W以东至160°W以西的半球B.160°W以东至20°E的半球

C.180°W以东至0°经线以西的半球D.任意经线圈平分的半个球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四)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会在经纬网上找点的经纬网坐标或根据坐标描点。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高中低纬度位置。

3.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的相互位置。

【重点、难点】1.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高中低纬度位置。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的相互位置。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9-10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复习)纬线和经线的对比: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①______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_____,最后缩成____。

②相同纬度的纬线长度_________。

指示方向

数量

0°线

度数范围

区分字母

北纬______南纬______

东经______西经_______

度数分布规律

纬度向北越来越大的是________

纬度向南越来越大的是________

经度向西越来越大的是______

经度向东越来越大的是_______

划分半球

 

2.什么是经纬网?

3.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

4.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______________,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______。

二、小组交流:

(5分钟)

1.小组讨论P10活动1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5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四、当堂检测:

(15分钟)

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写出各点的半球位置: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难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学法指导】在学习内容部分会一一提示

【学习内容】:

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一、自主学习:

预习P11-13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地球的运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的自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转。

自转中心:

_________自转方向:

_________自转周期:

___________,

自转对地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按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按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

3.地球的公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转。

公转中心:

_________公转方向:

_________公转周期:

___________,

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在_______时,地轴依然是_______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_______。

二、小组交流:

(12分钟)

1.小组讨论P12活动2

2.小组讨论P13活动3

3.小组讨论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

如何产生的?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8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四、当堂检测:

(10分钟)

1.地球绕________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现象。

2.在地球上,太阳之所以东升西落,是由于()

A.地球自转运动所致B.地球公转运动所致

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相互垂直D.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球体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B.方向C.旋转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

4.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按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

5.以下几种现象,哪种是不属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

A.昼夜更替B.赤道地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昼夜长短的变化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365天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

7.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

8.地球自转时()

A.以一年为周期B.地轴的倾斜方向随季节而变化

C.总是自西向东D.西边总是比东边早见到太阳

9.发表天体运动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哥伦布B.麦哲伦C.哥白尼D.布鲁诺

10.2005年元旦最早出现在下列城市中的()

A.中国北京B.日本东京C.印度的孟买D.伊朗的德黑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重点、难点】充分掌握二分二至示意图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13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2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2.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8),完成下列表格:

半球

北半球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

直射纬度

地面获得光热

昼夜长短

二、小组交流:

(10分钟)

1.小组讨论想一想,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在哪个节气最多,哪个节气最少?

2.小组交流思考一下:

北半球在四个节气的昼夜有何变化?

3.小组交流P15活动2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7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四、当堂检测:

(11分钟)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A.一个点B.一个面C.一条线D.整个地球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

4.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5.地球的公转产生了()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

6.当中国的学生放寒假时,澳大利亚的学生可能在()

A.春游B.参加秋季运动会C.滑雪D.夏令营

7.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时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上B.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赤道上

8.郑州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三)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了解重要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重点、难点】充分掌握五带的范围以及特点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14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五带:

五带

范围

有无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二、小组交流:

(8分钟)

小组讨论想一想,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代中的哪一带?

三、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

(7分钟)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四、当堂检测:

填空:

1.中纬地区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冬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________,比冬季________,我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________的变化。

2.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

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3.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北半球称________,度数为________。

4.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________带。

5.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线。

选择: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2.郑州市地处()

A.南温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

3.地球上划分五带的注意一句是()

A.植被的特点B.动物的特点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有无特殊自然现象

连线题:

赤道A.66.5°N

北回归线B.66.5°S

南回归线C.23.5°N

北极圈D.23.5°S

南极圈E.0°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主编:

彭乔审核:

王士昂审批:

赵国群

【温馨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

【学习目标】

1.会说出什么是地图的三要素。

2.能写出比例尺及其换算公式,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学会在普通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5.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图例.

【重点、难点】重点1.能写出比例尺及其换算公式。

难点1.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预习P16-18文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要求:

先独立完成,再找同学对答案,最后教师落实。

1.地图是什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地图的“语言”,也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

3.比例尺的形式:

①___________例如:

②___________例如:

③___________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