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036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品德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品德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品德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品德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docx

《品德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docx

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下

刘爱荣

 

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

2、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

最优秀的同学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更深更难的题。

后进同学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

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3、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

近五年又提出了别超过15分钟。

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想、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

4、如果是讲新课。

学生发言别少于10人次。

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学生动笔练,包括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

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

9、下课后的课间十分钟,离不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学生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内,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

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

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

这节课成功在何处。

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

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

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的减少。

 

教 学 进 度 表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9.3—9.7

我的家乡在哪里

10

11.5—11.9

旧物与古迹告诉我

9.10—9.14

我的家乡在哪里

11

11.12—16

乡风民俗和童趣

9.17—9.21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12

11.19—23

把家乡故事说给明天

9.24—9.28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13

11.26—30

今昔对比

9.29--10.8

十一长假

14

12.3—12.7

你来我往

10.9--10.12

一方水土一方人

15

12.10—14

我愿意家乡更美丽

10.15--19

人人都夸家乡好

16

12.17—21

我愿意家乡更美丽

10.22—25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17

12.24—28

期末总复习

10.29—11.2

阅读材料/

机动

18

1.3—1.4

期末考试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特点:

因为本册教材将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

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教科书不可能提供一个适应各地学生的教材,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案例,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提供学习的方式方法。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掌握要学习的内容,借鉴教材提供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完成学习任务。

一、单元介绍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承接三年上学期学生对家庭、学校、社区等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由近及远,逐步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生长和生活的地方——家乡。

二、课节分析与教学                                                 

1.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有两层含义:

(1)让学生认识到家乡是人们生长的地方。

为此,首先要使他们理解“家乡”这个概念的含义,进而知道自己的家乡到底指什么地方。

实际上,家乡的范围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

而教材只能列举其中的一种含义来展示家乡作为人们生长的地方所具有的特性。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家乡的范围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可大可小,小到村庄,大到国家,但通常人们说的家乡一般是指人们生长所在的市或县。

(2)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称、位置,并在地图上找出家乡的位置。

这一部分内容,教科书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通过学生在区域范围大小不同的地图上找家乡的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不同范围大小的家乡在哪里以及家乡的轮廓和大小。

教材2——3页   2.教学指南   

分别在四幅地图上指出沈阳市、辽宁省、东北地区和中国的位置,    

1.教材分析

教科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两段文字和两幅插图简单介绍了在地图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标明不同的事物,我们常用的地图是政区图和地形图,阅读政区图和地形图的简单常识,并呈现了中国政区图、辽宁省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辽宁省地形图,让学生初步地认识政区图和地形图。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三个不同省市的轮廓图和一个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家乡的地图来了解家乡版图的轮廓、特点及有关家乡的知识。

图一 中国政区图和辽宁省政区图

图二 中国地形图和辽宁省地形图

 

课题

在地图上找家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有很多的种类,了解地图的作用。

2、知道人们最常用的地图是政区图和地形图,初步学会阅读政区图和地形图。

知道地图上的颜色和符号代表了不同的地里事物,熟悉几种常用的图例。

3、了解家乡所在省市版图的轮廓特点。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阅读政区图和地形图。

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家乡的地图初步学会阅读地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激趣导入

师:

我想去北京旅游应该准备什么地图。

师:

地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请同学们看书第4、5两页内容,10分钟后请你谈谈你的收获。

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家乡,按以上要素要求介绍自己家乡。

问题:

看第五页地形图谈谈看到了什么,哪些地区属于什么地形。

 

北京地图

汇报自学情况

1、常用地图有哪些

2、政区图有哪些要素

3、地形图要素

问题探究

2、在地图上,人们用()、()和()来标明不同的事物。

3、我们最常用的地图是()、()。

4、政区图用()画出不同区域的界线,并用()加以区分,同时用()。

5地形图用()来表示地形,一般来讲,

绿色表示()、(),

黄色表示()、(),

蓝色表示()、()。

6、我们祖国的轮廓像增()。

 

了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自己观察地形图了解中国各地区地形特点及轮廓。

介绍自己家乡的山,河流,主要城市。

成果验收

 

板书设计

在地图上找家乡

常用地图

政区图线条颜色文字

地形图绿色平原低地

黄色山地高原

蓝色河流海洋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地图的种类,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大致地形分布,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

 

课题

家乡别有一番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自然风光图片,对我国的地表形式和气候特征有所了解,并了解家乡的地表形态和气候特征。

2、培养初步的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景观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了解家乡的地表形态和气候特征对景观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导入:

师: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闻名的黄山,泰山,神农架都在哪个省吗?

欣赏图片:

概括出我国的地形特征.说出家乡的地形特点..

 

提出未解决问题

8.总结;

家乡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们,家乡的山山水水都蕴涵着浓浓的乡情.让它更好地为

家乡服务.

验收

 

看图片欣赏独特风景

 

欣赏图片:

概括出我国的地形特征.说出家乡的地形特点.

1教材都展现了哪些景观?

欣赏自然景观特色图片,分析形成的原因.

概括出家乡的气候特征.

讨论:

为什么有不同的自然风光?

2.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全班交流.展示对家乡的自然风光探究成果.

小组交流,整理所获得的家乡自然风光资料.

3组织讨论:

家乡人是怎样利用和开发自然景观,为家乡人服务的?

对利用,开发,保护家乡自然景观资源有什么好处的建议?

4家乡自然风光图片展

挑选你认为最满意的一张家乡自然风光图片.

通过版报等形式展出家乡自然风光图

研究解决或课后继续研究

我国地表形态有()、()、()、()、()、()。

黑龙江景色特点是(),河北省冬季特有的景色是()。

有的小朋友家乡在安徽,她的家乡有世界闻名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

有的小朋

友家乡在广西,她的家乡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的小朋友家乡在杭州,那我们

的家乡有哪些自然美哪?

提出本节学习内容

教材都展现了哪些地表形态?

互助学习研究探讨

板书设计

家乡别有一番美

地形山地河谷海岸高原平原沙漠

气候黑龙江四季分明

河北雾凇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自然风光图片,学生对我国的地表形式和气候特征有所了解,了解了家乡的地表形态和气候特征。

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学生对家乡更加热爱。

 

课题

我在山水中成长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特有的生活形态

2、理解自己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3、对家乡哺育自己成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具有感恩之心。

加强表达对家乡山水之热爱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自己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

写一段描绘家乡的山水对自己的成长产生影响的文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师:

假期谁去海南旅游了,说说你看到的海南是怎样的景象。

这时我们北方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差别这样大呢?

 

有几个小朋友着急了,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肩乡的景色特点你能帮帮他吗

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学生讲述

 

读例文,说说获得的信息(地形,最喜欢的季节,最喜欢做的事)

 

写好短文读一读

学生描述后讨论

不同的地表形态带给我们不同的美丽风光,小组内讲解自己家乡景色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板书设计

我在山水中成长

地形山地河谷海岸高原平原沙漠

气候四季分明

介绍地形气候景观快乐生活

教学反思

了解了家乡人特有的生活形态,理解自己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家乡哺育自己成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具有感恩之心。

加强表达对家乡山水之热爱的能力。

 

 

课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标

1、产生对家乡物产进行探究的兴趣

2、明确探究物产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物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师: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形成不同的风光,从而形成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们都费城热爱自己的家乡。

家乡的山水因人而增色,家乡的土地因人而生辉。

在家乡的土地上,人们根据家乡特有的地形气候特点,辛勤开垦、耕耘,开发家乡的独特物产,发展家乡独特的产业

 

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问家长,上网查询,市场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物产及产业,了解我们可爱的家乡

 

汇报自己家乡的物产。

我通过()方式了解到我家乡()的()产品有()可以用于()。

探究问题:

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物产?

有什么独特的产业?

板书设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调查方式:

问家长上网查询

市场考察

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产生了对家乡物产进行探究的兴趣,明确了探究物产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题

我们在田野上播种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原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2、知道一些粮食作物经过加工所产生的物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认识土地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树立热爱家乡土地的思想感情和保护家乡土地资源的密切关系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一些粮食作物经过加工所产生的物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物产及经过加工所产生的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看地图:

 

你的家乡在哪里,通过什么调查方式了解到家乡有哪些农作物。

同样是大米,在商场中的售价一样吗?

为什么价格不同。

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价值。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出平原分布的大致范围,简单了解平原土壤的特点

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总结

利用科技手段培育增收

举例说明

开发新品种无土栽培

塑料大棚科学培育

家乡农作物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农作物的经济价值

例如玉米可以榨油,磨成玉米粉,用于制药,纺织品,食品,饲料,燃料,饮品

板书设计

我们在田野上播种

调查方式:

问家长上网查询市场考察

农作物:

粮食蔬菜水果

开发农作物:

深加工科学培育(提高经济价值)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去林中寻宝

教学目标

1、我们在学习家乡地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山地这种地形的特点。

2、知道并能介绍家乡山地的物产及其价值。

3、了解山地人开发利用家乡物产发展家乡经济的情况。

增强关心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并能介绍家乡山地的物产及其价值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物产及经过加工所产生的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认识的地形有哪些?

我们家乡有哪些山地呢?

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这些山地有什么特点?

山林中有哪些物产?

这些物产有什么用途或作用?

哪些是自然生长的,哪些是人工种植或培育的。

 

请你给来旅游的人们推荐一下带回家的山林物产。

回答六种地形

 

小组互助研究

介绍家乡山林中的物产及其作用,借助16页表格。

汇报调查结果。

我的家乡在(),我通过()方式了解到我家乡的林产品有(),由()的用途。

用途大致分为菜肴、药用、环保。

重点介绍关东三宝。

学生讲解

学生总结

小组互助研究

介绍自己家乡山地情况

 

板书设计

我们去林中寻宝

调查方式:

问家长上网查询市场考察

林中物产:

食用药用生产环保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去水中探藏

教学目标

1、了解沿海、沿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这种自然环境特点与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认识家香水产品的种类及采集、开发水产品资源的各种产业。

3、体会家乡人为开发水产资源,发展家乡经济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增强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并能介绍家乡水中的物产及其价值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河流情况,水中有哪些物产及价值,怎样开发水中物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复习导入:

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认识的地形有哪些?

我们家乡有哪些河流,邻近那个海洋呢?

水中有哪些物产,这些物产有什么价值?

 

怎样合理开发利用水中物产。

推荐给旅游的朋友你的家乡有特点的水产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答六种地形

 

小组互助研究

介绍自己家乡河流海洋情况

学生汇报

我的家乡在(),我通过()方式了解到我家乡的水产品有(),由()的用途。

学生汇报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小组互助研究

介绍家乡水中的物产及其作用,借助18页表格。

汇报调查结果。

板书设计

我们去水中探藏

调查方式:

问家长上网查询市场考察

水中物产:

动物植物其他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去地下掘金

教学目标

1、知道地下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了解矿藏的主要种类及以家乡主要矿藏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

2、初步认识矿产品的用途,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3、了解家乡人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发展家乡经济的情况,增强关心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地下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了解矿藏的主要种类及以家乡主要矿藏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

教学准备

解矿藏的主要种类及以家乡主要矿藏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塑料玩具,提问:

这种东西是用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来的?

揭示课题

出示思考题: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大油田吗?

2、对于石油的开采与加工你了解多少?

3、开采出来的是又是怎样运输的?

在我们家乡有石油化工企业吗?

都生产哪些产品?

你还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以石油为原料加工出来的?

说一说你知道地下还埋藏着哪些种矿产资源?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猜想回答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存在着哪些严重的浪费和破坏环境的现象?

为什么人类对矿产资源要爱护和合理利用?

有哪些好的措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彼此的看法,教师参与各小组活动,学生汇报过程中适时点拨。

油田有: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吐哈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

运输方式:

油罐车、油轮、输油管道

学生汇报:

学生自己分析石油工业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我们从地下掘进

调查方式:

问家长上网查询市场考察

油田运输加工

教学反思

课题

听长辈讲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获取家乡资料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2、知道在听故事的时候,更要领会故事的深刻含义。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获取家乡资料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教学准备

简要介绍家乡情况,说出资料来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谈话导入:

师:

有关家乡的故事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看教材:

教材为我们提示了哪些获取有关家乡过去的信息资料。

 

根据我们本地区的情况讨论怎样切实有效的了解家乡的过去。

 

学生讲故事,并说明获取途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彼此的看法,加以总结,

1、听长辈讲故事

2、上网

3、参观烈士陵园

 

学生讨论制定了解的方法途径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了解计划

板书设计

听长辈讲故事

调查方式:

听长辈讲故事

上网

参观烈士陵园

教学反思

 

课题

英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英雄模范的故事

2、了解获取家乡资料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3、学习英模精神,以英模为榜样,立志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学习英模精神,以英模为榜样,立志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准备

收集英模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谈话导入:

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每个时代都孕育出了很多英雄模范这些英雄们的感人事迹镌刻在家乡和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时刻激励着我们。

同学们都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认为打仗很激烈,可是战争也很残酷许多战士牺牲后就被埋在了青山上,没有烈士的鲜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讲故事,并说明获取途径

 

介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

把收集到的英模故事整理装订成册作为读物。

阅读教材中的两则故事

提出疑问

互相交流感想

观看抗联战争片断

谈谈感受

观看上甘岭片断

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英模故事

(一)

调查方式:

听长辈讲故事上网参观烈士陵园

抗日将领杨靖宇

抗美援朝上甘岭

教学反思

 

 

课题

英模的故事

(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获取家乡资料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2、了解家乡英雄模范的故事

3、学习英模精神,以英模为榜样,立志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学习英模精神,以英模为榜样,立志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准备

收集英模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课

谈话导入:

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每个时代都孕育出了很多英雄模范这些英雄们的感人事迹镌刻在家乡和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时刻激励着我们。

同学们都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认为打仗很激烈,可是战争也很残酷许多战士牺牲后就被埋在了青山上,没有烈士的鲜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讲故事,并说明获取途径

 

英模的哪些精神给你有所启迪

互相交流感想

谈谈感受

 

办墙报

阅读教材中的英模故事介绍

小组合作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汇报对各位英模事迹的了解

对家乡英模事迹还有哪些了解加以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