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294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1)智力发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条件

(2)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途径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拥有转化的内在机制

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的评定-兴奋说,强调情绪的产生来自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主要有三个观点;

(1)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情绪的产生决定于人们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估,通过评价来确定刺激对人的意义,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情绪。

(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组织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重要条件

(3)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在此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

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适当降低知识难度,大量引进现代信息,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2)按照不同的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率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5)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教师集体作用。

(2)要统一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存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性、连续性、系统性。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与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

(2)尊重与接纳。

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的溺爱和迁就

(3)同理心,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舍身处地的理解

针对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教育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2)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理论

(3)从动手实践到抽象理论

(4)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情境

(5)加强实际逻辑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运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简述引发学生动机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1)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2)言语表达能力

(3)组织教育能力

(4)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

(5)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6)教育机智

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提出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锻炼法;是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锻炼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结合记忆术等方法合理复习,1、在期末复习时,采用分散复习。

2、在复习时,把材料整理编码,为学生提供简而括之的材料。

3、采用多样化方式复习,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

4、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3)适当过度的复习,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

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的成长的起始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在新的教学岗位上稳定了,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3)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简述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简述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合性

(4)功能性

(5)社会性

简述品德的结构

(1)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识,是一个人自觉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的道得目的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将康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

(3)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进行配合与补充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基本要求是什么?

(1)导向性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策略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行德育有计划、有系统。

(5)因材施教原则,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得放矢的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的。

简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1)初中课程设置的要求,1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2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1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2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设置,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精选教材内容

(2)合理组织材料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简述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练习法

(5)实验法

(6)实践活动法

(7)演示法

(8)参观法

(9)欣赏教学法

(10)情景教学法

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

(1)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

(3)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良好的班集体具体有哪些教育作用?

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1)良好的班集体具体有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弄呢管理。

(2)良好的班集体的建设包括,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3、建立集体的领导核心团队。

4、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培养正确的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2)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3)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4)原型启发,是指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5)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6)情绪与动机,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简述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区别;1、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3、知识和技能并不等于能力。

(2)联系;1、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2、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3、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简述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众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举例说明情绪的基本状态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简述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原因,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学校教育

(2)内部原因;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识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因素;适应不良、厌烦、性别差异

(2)教师的教育风格;教师缺乏自我评价精神

(3)环境因素;家庭因素,课堂内部环境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指引和规划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更好、更专业。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简述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说服法

(2)榜样示范

(3)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

(1)在社会上和校园内,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作风

(2)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3)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

(4)要形成科学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

(5)注意向他人学习,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6)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手段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简述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

(4)因材施教愿则

(5)巩固性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思想性和科学统一原则

(8)量力性原则

我国教育系统一直应用的班级授课制度,简述它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

(1)教学活动多由老师做主,学生独立性受到限制.

(2)学生接受现成知识,动手少了,不利于培养实践能力。

(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