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732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课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新课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新课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新课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教案.docx

《新课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教案.docx

新课标教案

新课标教案

必修一(政治史)

前言讲解导读

一、何谓政治

1中国古代理解:

(1)“政”—国家的权利、制度、秩序、法令

(2)“治”—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

2孙中山理解: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3列宁理解:

(1)“一切阶级斗争就是政治”

(2)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势、任务和内容。

4内容:

涉及国际、民族、阶级等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手段、组织形式。

二、中国政治史的内涵(教材目录整体框架)

(一)古代的政治制度(距今5000年--公元1840)

1先秦(距今5000年—公元前221)--宗族血缘的贵族体制

2秦至清(公元前221—公元184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

(二)近代(1840—1949)的民族独立(政治事件和任务)

1国家主权(反侵略)

2民主革命(求民主)

(三)现代(19491—今天)的民主法治

1政治建设(民主法制)

2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3对外关系(独立自主和平)

三、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学好古代中国政治史的前提)

1朝代顺口溜: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朝代更替示意图(略)

夏(阳城)商(殷)西周(镐)东周(镐春秋---战国)秦(咸阳)西汉

蜀(成都)

(长安)新(长安)东汉(洛阳)三国魏(洛阳)西晋(洛阳)

吴(建邺)

十六国北朝

隋(长安)唐(长安)五代十国北宋

东晋(健康)南朝(健康)

(东京)南宋(临安)辽(上京)夏(兴庆)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

清(北京)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距今5000年—公元前221年)

(一)早期国家起源

1时间—距今5000年

2根因—农耕经济(生产力)

3地点—黄河长江

4标志—金、贫、文、城、礼

5史料佐证

(1)考古材料—河南新密古城寨新时期城址

(2)古史传说—三皇五帝;大禹治水;禅让制(传贤)

(3)古史资料—史记、礼记、淮南子

(二)夏朝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王位世袭制

1开创者—夏启

2原因—生产力;私有制;贫富化;阶级立

3概念—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死子及;兄终弟及)

4评价—历史进步

(1)“家天下”制度开始

(2)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三)商朝政治特点(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殷(河南安阳)

1“人牲”(残酷性)2宗族血缘关系3神王结合(宗教神秘色彩)

(三)西周的贵族政治(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镐(西安)--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封建)

宗法制

目的

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解决贵族矛盾(权利、财产、土地)

概念

1内容—土地和人口2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商朝旧贵族

3义务—朝贡、军赋、力役4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吴等71个

1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相对大小宗之别:

天子—诸侯(国)--卿大夫(采邑)--士(禄田)

特点

等级森严(公侯伯子男)

血缘宗族

作用

积极性—稳定秩序;扩大疆域;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姓氏和省简称影响)

消极性—诸侯做大,王室衰微

1保证王权稳定

2保证贵族特权(爵位财产)

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4影响中国社会结构(生活和观念)

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表现)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

天子

(小宗)余子分封(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

为诸侯

(小宗)余子分封(大宗)嫡长子

为卿大夫继任为卿大夫

(小宗)余子分

封为士

(四)先秦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

1神权与王权结合(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4贵族政治体制.

2010年高考题:

全国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宗法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影响: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西周宗法制在今天现实生活的表现有什么?

1.祠堂,宗庙的出现2.过节过年时候供奉祭祖3.家庭的族谱4.尊敬长辈的品德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公元前221—公元221)

(一)秦朝统一(教材“秦朝”疆域图)

1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嬴政(始皇)咸阳(陕西)

(1)北:

修长城通直道;蒙恬河套御匈奴(公元前215)

(2)南:

凿灵渠设三郡;岭南归入中央王朝(公元前214)

(3)西南夷(云贵川):

五尺道设郡县;并入中原版图

2意义(秦始皇最大功绩“千古一帝”)

(1)符合历史、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2)标志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3)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秦朝的官僚体制(法家思想)

1地方行政区域制度—郡县制(教学重点)

(1)原因—东周因分封而亡(战斗不休,立国是树兵),加强统治

(2)内容-郡(郡守—行政;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

乡“道”—少数民族聚居地

里“亭”—地方治安兼公文传递

(3)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4)影响—中央集权形成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2010年高考全国卷:

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D)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安徽卷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C)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江苏卷:

1.柳宗元《封建论》载:

“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B)

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2中央官僚机构

官职—三公九卿;中尉;将作少府

皇帝----中央机构

运行----“朝议”(集思广益;减少失误;遭到破坏)

3法令制度—“挟书律”“焚书令”(反映法家思想的专制)

(三)西汉政治制度(公元前202—公元8年)长安(西安)

1特点—汉承秦制

2思想—儒家思想

3地方制度--

(1)行政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解决王国割据势力

(2)监察官—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稳固政权;防止分裂)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皇帝制度

1特点—法令出一(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于一身)一人指皇帝

2弊端—独断性、随意性

3影响—人治;君臣关系实质为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二)君权和相权调整

1原因—帝相矛盾

2削弱相权的措施

西汉—更换丞相;“中朝”(决策机构)和外朝(执行机构)

唐朝—三省分权和品级较低官员参加政事堂议事(图示三省六部制度)

参知政事—行政权

北宋—宰相(同平章事)职权一分为三枢密使—军事

三司使—财政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

3影响

积极性—防擅权;强统治;提效率;弥缺陷

消极性—君主专制强化不利于法制民主社会发展,不利于向资本主义发展.

(三)监察体制【监察官员】

1演变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西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和司隶校尉)

东汉—地方(刺史—州牧)

北魏—地方(刺史)

唐朝—中央的御史台

宋朝—地方的提点刑狱司(提刑司)、通判

元朝—中央的御史台(监察御史)

明清—中央的都察院(监察御史)

2影响

积极性—范政;防腐;

局限性—效能有限;帝王耳目;贪赃枉法

(四)选官制度历史变化

1“世官制”—贵胄子弟世代相承【三代】

2“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

演变:

开创:

西汉武帝(举荐;贤良;人数)

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

废除:

隋朝

特点:

范围—贵族范围和封闭性;方式--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选官权利在地方

3科举制—考试选官

演变: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发展明清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

特点:

范围---范围广;方式--考试选拔,读书考试做官结合;选官权利在中央。

影响:

积极性—破除垄断;人员来源;文化素养;行政效率;读书风尚;重学风气;公平公正;影响西方。

消极性—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科技和社会进步。

(五)地方行政区域制度演变与成熟(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西周—分封制

秦汉—郡县两级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道、州、县三级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

元朝—

(1)行省制度

内容—十个行省;下辖路、府、州、县。

权力受中央节制—行政权(中书省);军权(枢密院);监察(御史台);赋税与军队;觐见皇帝;省官互迁。

意义—影响至今;便利管理;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地方。

(2)单列行政区

中书省(中央最高机构)直辖地---“腹里”(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河南北)

宣政院(中央机构)辖区---西藏、四川、青海

2010高考试题总汇:

福建卷:

14.《朱子语类》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B)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江苏卷: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C)

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山东试卷

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C)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上海卷: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D)

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天津卷:

2.《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浙江卷:

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C)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四、明清(1368—1840)--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1明朝—明成祖(朱棣)创立内

(2)目的—加强皇权专制

(3)特点—没有法定地位;不是正式机构;职权范围不明确;不统率六部百司;宦官控制【司礼监】

2清朝

(1)雍正设立的军机处

原因—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特点—皇帝附庸;关防严密(封闭性);机构简单,人员精干,行政效率高

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顶峰。

【相制残余荡然无存】

(2)雍正创立密折制度—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和中央集权;提阁制度

(1)背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原因—帝相矛盾(专权乱政;威胁皇权)

影响—高度集权;政务繁忙高了行政效率

(二)明清政治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制

(三)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1进步性---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2消极性—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

(四)清朝(康雍乾)的边疆政策(民族政策)

1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

2政策

(1)中央民族事务机构---理藩院(蒙古、新建、西藏)

(2)特殊重视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元土司制度,明改,清雍正大规模、乾隆基本完成】

3意义

(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奠定近代中国的版图【注意库页岛、南海、台湾、西藏】

高考试题汇总

浙江:

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

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D)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晚清侵华战争(1840---1912)

1背景

(1)国际: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

(2)国内:

国力渐衰;危机严重(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

2战争(指导记忆教材表格和内容)

反映商品输出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反映资本输出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反映以华制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影响(教材25页)讲清“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

(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1背景:

(1)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2)国内(直因)--《马关条约》的割地

2开端标志—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

目的—维护在华利益

结果--

(1)清政府赎回辽东半岛

(2)加剧俄日远东矛盾

3方式---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国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国

长江流域

强租新界和威海卫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4影响—陷入殖民地危机;引发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9)

1原因:

美西战争和军事力量不能与欧洲列强抗衡

2条件:

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值第一;重工业占主导的工业化国家)

3目的:

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

4内容:

承认权益;开放范围;利益均沾

5实质:

缓和争夺,消弭反抗,国际共管

6影响:

(1)欧洲列强—赞同(承认在华利益)

(2)美国—标志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

不再追随西方列强,有了独立政策,开始谋求侵华的霸主地位,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

(3)中国—形成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高考试题总汇:

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答案】:

A

【解析】:

题目所指主要是林则徐在寻求禁烟的适当方式。

B项不属题意,C项从题中无法推断,D项根本不成立,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无权干涉政府。

二、晚清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1912):

A方式:

(一)人民大众自发抵抗外来侵略

1三元里抗英

背景---“一鸦”英占广州(1841)

性质—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意义—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背景—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5--10

经过特点:

义军(丘逢甲、徐骧)和黑旗军(刘永福)联合

战役:

新竹、台中(大甲溪)、彰化、台南

结果—日占台湾50年(1895—1945)

失败原因---缺乏政府支持

意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意志;爱国主义精神

3义和团运动

原因—19世纪末瓜分狂潮,民族危机

兴起(1898)

地点—山东(农民和手工业者)

原因—袁世凯绞杀政策

发展(1899)

地点—京津地区

原因—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联拳抗洋、以战促和”);下诏宣战

高潮(1900)

战役—廊坊、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失败(1901)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评价进步性—阻止瓜分阴谋

落后性—笼统排外,对西方近代文明抵制

(二)政府官兵的英勇抵抗

1阶级—封建地主阶级

2主观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典型事件

(1)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国际: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华侵略

西南—英国侵略西藏

东南—日本侵略台湾

国内:

边疆新危机1867—阿古柏喀什建“哲德沙尔国”

西北—俄英侵略新疆1870—阿古柏控制北疆(乌、吐)

1871—俄国占伊犁

时间:

1875--1878

过程-

胜利原因:

正确战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各族人民支持

结果—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英饿阴谋破产

1880—左宗棠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影响1881—曾纪泽订《改定条约》收回伊犁

1884—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巩固边防)

(2)黄海海战

背景—甲午战争爆发

经过—1894/9:

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生、叶祖珪

结果—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北洋舰队主力尚存

影响—李鸿章“避战保船”导致威海海战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

B意义: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7/7---1945/9、2)

(一)日本侵华

1侵华事件(蓄谋已久)1927—东方会议,确立“征服满蒙”方针

日本—既定的大陆政策1929—田中奏折,确立满蒙—中国—世界

(1)背景国际—30年代经济危机

中国—国共内战

(2)事件

1931—“九一八事变”日占东三省,长春建“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

1932—“一二八事变”,日攻上海,19陆军抗日

1933—进犯长城威胁华北,国民政府提出“攘外安内”政策

1935—“华北事变”,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卢沟桥事变”,日占平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八一三事变”,日占上海威胁南京

1938—5月占徐州,打通京浦路

10月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2罪行:

细菌战、毒气战、活人实验(731)、南京屠杀

3政策:

“以华制华”、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二)抗日救亡运动

1原因

(1)根因—日本侵华民族矛盾加剧

(2)直因—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安内政策(大地大资阶级性质)

2力量组成

1931—宣言:

“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中共1935--《八一宣言》: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2—蔡廷锴、蒋光鼐上海抗日

(2)国民党爱国将领1933—长城抗战(山海关-安德新;喜峰口-宋哲元;多伦-冯玉祥)

1936—西安事变(张杨)的和平解决,揭开内战到和平、分裂对峙

到联合抗日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初步形成。

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共领导抗联(核心)

(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抗收日纱、经济绝交

学生—北平的“一二九运动”(1935)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7/7—1945/9/2)

1政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过程

1931—“九一八宣言”:

“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5--《八一宣言》: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初步建立

1937—8月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国共达成军事协定

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

(2)方式—“党外合作”(政府和军队;两个战场;两条路线)

(3)意义—取得抗战胜利

2军事: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依靠政府和军队)

“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1937

战役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1938—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大胜利)

结果—失去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大片领土

(2)相持阶段(193810—19458)

路线—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战役—枣宜会战(1940张自忠)

结果—丧失大片国土

B中共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

(1)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抗战)

(2)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陕甘宁边去(延安)

(3)斗争方式

A配合正面战场—平型关战役

B游击战争(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

C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粉碎“扫荡”、“蚕食”“清乡”

F建立少数民族抗日武装—蒙古、回族

G华北破袭战—百团大战(1940彭德怀)

(4)意义—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过程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对日宣战;中国对日德意正式宣战

19421—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成立,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1944—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反攻

1945—春:

延安“七大”(内容、意义)

5月:

欧洲战场结束

7月:

《波茨坦公告》

8月:

原子弹—苏对日宣战—中国大反攻—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抗战最后胜利

9月9日: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10月25日:

台湾光复

2胜利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全民族抗战(最主要原因国共合作民族觉醒和凝聚力)

(3)中共中流砥柱作用

(4)两大战场的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美苏对日作战)

3意义

国内:

(1)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反帝第一次完全胜利;

(2)洗雪民族耻辱;捍卫民族尊严;民主革命全国胜利的基础

(3)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

(4)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5)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国际: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2)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要战场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4)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专题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