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247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70分)

1.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这表明  (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④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鉴于屠呦呦获奖,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鼓舞民族士气,浙江省投入资金实施屠呦呦旧居保护,把它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

这样做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它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有望于2016年春季开幕。

历时7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

这一根据华特·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

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主题乐园等文化产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中国的诗歌像文化里的另一条黄河,无时不在滋润着国人的心田。

诗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音韵优美的文学体裁,也不仅仅是像孔夫子说的那样可以“兴观群怨”,还因为它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②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被动接受的过程③诗歌作为~种精神力量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

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

“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

”这表明(    )

①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也是竞争力

③经济决定文化,国家经济发展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年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

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

③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④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

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8.读图,一篇关于旅游不乱扔垃圾的“甄嬛体”微博,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活力。

这些微博的广泛传播有利于(  )

①教育社会公众,维护公共环境从自身做起  ②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摒弃传统文化

③以幽默温情,汇聚培育文明风尚的正能量 ④人们直面道德冲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申遗的不断成功(   )

①表明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再次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进一步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是因为它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15年11月1日,韩国首尔韩电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旅游年”闭幕仪式。

李玉刚应邀为国际友人献唱《梨花颂》、《莲花》等东方唯美歌曲。

他的妆容歌舞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诠释令中韩嘉宾赞叹不已。

李玉刚的表演(  )

①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以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2.2014年12月5日,文化部正式启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32批艺术家采风小组,深入近20个省区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艺术采风和体验生活。

举办这一活动(  )

①是为了在交流中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能够促进艺术家相互借鉴,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文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④有利于创作人民群众需要的文艺作品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

1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

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

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②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4.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这些体现了(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

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

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16.“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  ) 

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        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7.“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2015年初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了100个村落故事。

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

这种共鸣(  )

A.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18.“扶”的甲骨文

(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

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

“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檀根于中华文化中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

由此可见: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0.2015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这说明( )          

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

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善德之美被发现,虽然主角都是普通百姓,但她们在奉献爱心的一瞬间,却像一个美丽的天使,照亮了一座城市。

我们之所以要高度弘扬美德,是因为它(  )          

A.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政治保证

B.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C.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2.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  ()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下列漫画中的所谓“在线算命”  (  )  

①仍然属于腐朽文化                

②仍然是文化糟粕

③需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④需要予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

”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捉妖记》里有共享的价值观、成熟的操作经验、诚意的创作态度。

观众很挑剔,也很容易满足,前提是电影人对电影、对观众有足够的诚意。

敬畏观众才能收获掌声,收获票房。

这是《捉妖记》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丰收”的关键。

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必须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完全变成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绝非一日之功。

为此,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①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②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③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

④渗透到改造腐朽资本主义思想的过程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7.一位母亲在陪送女儿参加高考的路上被车撞倒,在交警和路人劝说下,女儿含泪继续赴考,母亲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女儿含泪赴考,被一些人解读为舍母赴考,进而上升到高考与母亲谁更重要的价值层面,对女孩进行道德批判。

下列对该事件的解读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思想道德冲突普遍存在,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冲突进行道德批判

②道德评价不能忽视具体情境,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上升到道德高度

③道德原则应该推崇,但不能用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评判一切现实行为

④高考与亲情始终是冲突的两个方面,舍母赴考违背了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孟子日: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2周年。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

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30.2015年10月0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外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

这一成果 (   )

①印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印证了存在对思维有决定作用

③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无法回避 ④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

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增加了传感器和谱段数,获取了5米全色、10米多光谱等多种影像图,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巴西农作物估产、环境保护与监测、国土资源勘查和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满足持续提供稳定的中分辨率普查数据的迫切需求。

推动两国在防灾救灾、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合作。

可见(  )

 ①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②科学仪器为人类实践提供更加先进的认识工具

 ③科学仪器可以代替人对客观世界作出精确的反映

 ④借助科学仪器可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在七月初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

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

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②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34.2015年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

这只蟑螂借助技术手段,在人脑的指挥下,竟然完成了S形轨迹和Z形轨迹等任务。

这说明了 (   )    

①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结果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在科学实践中更加趋向于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在经历两年停机维护、加固升级及数月重启准备后,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于2015年4月5日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

它通过超导磁铁加速并碰撞粒子,可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宇宙初期形态,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起源并寻找新粒子。

这表明(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认识工具的日益完备成为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③在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能发现和发展真理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既要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又要借鉴国外有效经验的正确性。

(9分)

37.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网民已占到35.7%,呈递增趋势;互联网为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选择,但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内容贫乏的问题凸显。

网上的内容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某些强势文化的渗透将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

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怎样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冲击。

(10分)

38.上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难之际,鲁迅倡导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

新兴版画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是“抗日”!

版画家们以真挚、有力的艺术语言,真实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坚韧、不屈和抗争,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奋起、团结和战斗,无情揭露了侵略者的残酷和侵略战争的不义。

这些版画所发出的呐喊,激发了全民奋战的力量,激励了亿万民众投身抗战洪流,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指出材料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分)

(2)新兴版画运动是如何体现意识作用的?

(8分)

一.选择题

1-5ACABC6-10BBBBB11-15ADCDB

16-20BABBB21-25CCDDD26-30CBCAC

31-35ABBCD

二.非选择题

36.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批判继承中华法律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3分)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有利于吸收国外政治文明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分)

③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同时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等多种因素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故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又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3分)

37.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2’)②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

38.

(1)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分)

(2)①版画家们通过版画真实地表现中国人民的苦难、坚韧、不屈和抗争,体现了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

(4分)

②新兴版画运动通过揭露侵略者的残暴和不义,激励亿万民众投身抗战洪流,为抗战的最后胜利立下不朽功勋,体现了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

(4分)

(1)问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审设问明确知识限定,把握答题指向是材料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属于体现类非选择题。

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并结合材料比较容易作答。

(2)问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

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限定为意识的作用,设问指向是新兴版画运动是如何体现意识作用的,属于体现类非选择题。

答好本问,需要熟练把握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体系。

审读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确定具体知识。

根据材料“版画真实地表现中国人民的苦难、坚韧、不屈和抗争”可从意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角度分析;版画“激发了全民奋战的力量,激励了亿万民众投身抗战洪流,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从意识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角度分析。

最后一定要注意理论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