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199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docx

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51628

厂房-1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础为桩承台,承台形状有三种,正方型、长方形,三角型、承台基础尺寸

单桩承台A400桩,1000*1000,承台高:

1100,A400桩双桩承台:

1000*2000,承台高:

1300。

A500桩,单桩承台:

1200*1200,承台高1300.双桩承台:

1200*2000,承台高:

1500,三角承台高度为1500。

所有垫层厚100,桩锚入承台100。

短柱断面尺寸950*700.短柱高度为700,短柱面标高为-0.35。

短柱上部有预埋螺栓和抗震剪预留孔。

基础梁为250*700,顶标高与短柱标高齐平。

预埋螺栓待钢结构安装完后,进行二次灌浆。

钢筋:

钢筋型号8—18,均为三级钢,承台钢筋设计为钢筋笼;砼:

垫层为C15,承台与短柱;基础梁为C30。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C15、C30商品混凝土。

1.1.2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检验合格。

1.1.3垫块:

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大铅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1.1.4火铅丝:

规格18~20号铁丝。

1.1.5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1.6模板;多层覆合木板,40*90mm方木,48钢管和12圆钢对拉丝。

2施工部署

本栋施工共分为三个作业小组,

第一组,Q-T交1-10轴,E-J交1-10轴,

第二组,K-P交1-10轴,A-K交1-10轴,

第三组,消防水池施工。

根据现场标高测定,承台的挖土深度为1.2-1.8米,为了不影响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间土堆放2-3、4-5、6-7、8-9轴中间,消防水池土方边挖边填,从T轴位置中开始,自北往南回填。

承台挖土宽度,工作面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现场施工要求,工作面宽度,放坡系数参考地质勘察报告,按土方开挖原则《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验收规范》GB50202-20027.1.3执行。

承台底工作面为每边750,放坡系数1-2米按1:

0.5放坡。

2.1.1主要机具

2.1.2绑扎钢筋:

应备有钢筋钩子、扳手、小撬棍、铡刀(切断火烧丝用)、弯钩机、木折尺以及组合钢模板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经检测验收合格,按设计要求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2.2截桩、接桩:

将桩顶高于设计标高的桩,利用截桩器整齐地截掉,不能损坏桩头、当部分送桩深的,应进行接桩处理。

2.2.3修整桩顶混凝土(桩芯砼填筑):

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将桩头破出,焊接锚固钢筋并会同监理单位验收;

2.2.4桩顶伸入承台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4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

2.2.5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2.2.6现场准备条件充分,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工艺

3.1整体工艺流程:

3.2钢筋绑扎:

3.2.1核对钢筋半成品:

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钢筋绑扎:

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2.3预埋管线及铁活:

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3.2.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

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

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基础部分钢筋接头采用焊接。

3.2.5绑砂浆垫块:

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50mm,间隔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3.3安装模板:

3.3.1确定组装模板方案:

应先制定出承台梁组装模板的方案,并经计算确定纵横加固钢管的间距及尺寸,注意模板拼缝,漏浆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3.3.2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严格执行过程控制。

3.3.3模板预检:

模板安装后,应对断面尺寸、标高、连杆支撑等进行预检,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3.4混凝土浇筑:

3.4.1预定商品砼: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确定砼标号后提前与砼厂家预定,确定浇注时间地点,数量。

3.4.2浇筑:

桩头、槽底及帮模(木模时)应先浇水润湿。

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中;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若用塔机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40cm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3.4.3振捣:

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30°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

混凝土表面应随振随按标高线,用木抹子搓平。

3.4.4留接槎:

纵横接连处及桩顶一般不宜留槎。

留槎应在相邻两桩中间的1/3范围内,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

继续施工时,接槎处混凝土应用水先润湿并浇浆,保证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用原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

3.4.5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3.5冬期施工:

3.5.1钢筋焊接宜在室内进行。

在室外焊接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

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3.5.2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冰团,拌合时间应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

3.5.3基土应进行保温,不得受冻。

3.5.4混凝土的养护应按冬施方案执行。

混凝土的试块应增加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4质量标准

4.1钢筋分项工程:

4.1.1保证项目:

4.1.1.1钢筋的品种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4.1.1.2钢筋表面必须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定使用。

4.1.1.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1.4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4.1.2基本项目:

4.1.2.1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总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1.2.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

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4.1.2.3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4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4.1.2.5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焊渣及咬边。

接头处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得大于0.5d,且不大于3mm;接头处钢筋的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焊缝宽度不小于0.1d;焊缝长度不小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4.1.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0。

4.2模板分项工程:

4.2.1保证项目:

4.2.1.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4.2.1.2模板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4.2.2基本项目:

4.2.2.1模板接缝处接缝的最大宽度不应大于1.5mm。

4.2.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

粘浆和漏涂隔离剂面积累计不大于1000cm2。

4.2.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1。

桩承台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允许偏差表2-10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尺量检查

2

骨架的长度

±10

尺量检查

焊接

±10

尺量连续三档

绑扎

±20

取其最大值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

排距

±5

一号取其最大值

5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高差

+3-0

7

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础

±10

尺量检查

桩承台模板安装和预埋件允许偏差表2-11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5

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3

截面尺寸

±10

尺量检查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

2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移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4.3混凝土分项工程:

4.3.1保证项目:

4.3.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3.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3.1.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新版)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3.1.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3.2基本项目:

4.3.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孔洞。

4.3.2.2任何一根主筋均不得有漏筋。

4.3.2.3无缝隙无夹渣层。

4.3.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2。

桩承台混凝土工程允许编差表2-12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10

尺量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

+15,-10

尺量检查

4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

预埋钢板中心线偏移

10

尺量检查

6

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

5

尺量检查

7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偏移

5

尺量检查

8

预留洞中心线偏移

15

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安装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不得攀踩钢筋。

5.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

其钢筋垫块不得遗漏。

5.3冬期施工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5.4拆模时应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和钢模板。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蜂窝、露筋:

由于模板拼接不严,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振捣不按工艺操作,造成振捣不密实而露筋。

6.2缺棱、掉角,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养护不够,都会导致混凝土棱角损伤。

6.3偏差过大:

模板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