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90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考研.docx

中国美术史考研

一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

“佛画祖师”(三国)

曹不兴,三国吴画家。

生卒不详。

吴兴(今属浙江)人。

擅画龙、虎、马和佛教人物。

误墨成蝇。

世传曹不兴绘有《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

画风为卫协所承,再传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

画坛“三绝”(东晋)

顾恺之(约346年—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人。

瓦棺寺。

作品摹本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和《列女仁智图》。

陆探微(?

-约485),吴(苏州)人,人物形象属瘦削型。

“一笔画”。

“密体”。

画风

张僧繇,吴(苏州)人。

“凸凹花”。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疏体”。

“张家样”。

唐人临摹《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传世。

萧绎(508-554),梁元帝,字世诚。

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

传世北宋摹本《职贡图》。

曹仲达,北齐。

善画佛画,长于泥塑。

“曹家样”。

“曹衣出水”。

杨子华,北齐。

记载“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

传为宋临的《北齐校书图》。

二魏晋南北朝名画

1、洛神赋

背景:

曹植《洛神赋》

艺术特点:

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巧妙的构图,诗意化的环境描写:

青山、绿水、红日、游龙等。

顾恺之人物画特点:

以线描作为造型的手段,以浓色微加点缀来敷染人物容貌。

构图笔迹周密,线条流畅,如“春蚕吐丝,流水行地”。

2、女史箴图

背景:

西晋张华《女史箴》

内容:

主要描写古代宫廷仕女的节仪行为,宣扬封建社会的女性道德。

全图按题材划分,共12段,现存9段,均各有箴文。

9段内容据各段空隙所书箴文,依次为:

冯媛挡熊、班姬辞辇、世事盛衰、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静恭自思、女史司箴。

艺术特点:

1、每段都相对独立,但又通过题款及人物服饰的处理等手法,使段与段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形成散而不乱、疏密得当的有机整体。

2、人物神态宛然,所画仕女端庄娴静,符合箴文内容。

线条匀细而流动,如“春蚕吐丝”,富有韵律之美,设色典丽秀润。

三魏晋南北朝画论

(一)顾恺之画论

著作:

现存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观点:

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

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即迁想妙得;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地位:

开中国画论之先河。

“凡画:

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

”《魏晋胜流画赞》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论画人物》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论画人物》

(二)谢赫画论

作者:

谢赫(479—502),南齐前后,人物画家和绘画理论家。

著作:

《古画品录》(《画品》)

内容:

谢赫评论曹不兴等二十七个画家,六品。

观点:

1、绘画目的:

“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2、六法: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地位: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三)宗炳画论

作者:

宗炳(375-443),字少文,刘宋时期画家、理论家。

隐士,虔诚的佛教徒。

著作:

《画山水序》

观点:

1、远近法: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2、“畅神说”:

“澄怀味像”、“卧游”所达到的“神畅”。

地位:

《画山水序》是中国山水画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山水画论。

它是中国绘画艺术重视精神性和理性的基础来源。

一魏晋南北朝著名书法家

1、钟繇

(151-230),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世称“钟太傅”。

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

“钟王”。

代表作:

《宣示表》、《荐季直表》。

2、王羲之

(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

诸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行书《兰亭序》、《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草书《十七帖》。

3、魏碑

北碑:

郑道昭(公元?

—515年)北魏书家。

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

荥阳(今属河

南省)人。

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尤佳。

《郑文公碑》。

《石门铭》、《始平公造像记》

南碑:

《瘗鹤铭》、《爨宝子碑》、《爨龙颜碑》

4、智永

本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人,隋。

王羲之第七世孙。

真草《千字文》、楷书《千字文》。

二隋唐著名书法家

1、欧阳询

(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

“欧体”。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行书以《卜商帖》、《梦奠帖》、《张翰帖》等最为著名。

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

2、颜真卿

(公元709—785年),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唐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楷书《多宝塔》、《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世家庙碑》为代表等;行书《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颜体”。

3、张旭

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

字伯高,张长史。

“张颠”。

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著。

《肚痛帖》、《古诗四首帖》、《郎官石柱记》等。

4、怀素

(725—785年),字藏真,僧人,俗姓钱,长沙人。

“醉僧”。

“颠张醉素”。

存世墨迹:

《东陵圣母帖》、《论书帖》、《苦笋帖》、《千字文》和《自叙帖》。

隋唐绘画

一、人物画

二、山水画

三、花鸟画

四、隋唐画论

人物画

著名画家

1、阎立本(唐)

(?

-673),雍州万年(今西安)人,右相,善画人物、车马、肖像等,尤长于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肖像画。

“右相驰誉丹青”。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

2、吴道子(唐)

(约685-785),河南禹县人。

擅画道释人物、鸟兽、草木、台阁。

疏体。

“吴装”。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画作:

《明皇受箓图》、《孔雀明王像》、《维摩诘像》、《八十七神仙图》、《天王送子图》等。

3、张萱(唐)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

画迹:

《明皇纳凉图》、《卫夫人像》、《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整妆图》等。

4、周昉(唐)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字景玄,又字仲朗。

“周家样”。

画迹有《三家像》、《五星真形图》、《杨妃出浴图》等72件。

传世作品《挥扇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簪花仕女图》等。

山水画

著名画家

1、展子虔(隋)

历北齐、北周入隋,善画人物、车马、楼阁、山水,尤以画山水闻名。

《游春图》被认为是其传世之作,也是现存最早的卷轴画。

《游春图》:

不同于南北朝时“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有“远近山水、咫尺千里”之势。

画法青绿填色,有勾无皴,人物与枝干直接用粉点染,全画以青绿作主调。

2、李思训、李昭道(唐)

李思训(651年-716),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官至武卫大将军。

工书法,尤擅画山水树石,笔力遒劲,格调细密。

子李昭道亦擅山水,创画海图。

“大、小李将军”。

画迹:

《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等。

3、王维(唐)

(701-761),祁(今山西祁县)人。

字摩诘。

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

崇佛教,性喜山水。

晚年居蓝田辋川。

常以“破墨”写山水松石,曾绘《辋川图》。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传世作品:

《雪溪图》。

花鸟画

著名画家

1、边鸾(唐)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8世纪末9世纪初。

善画花鸟、草木、蜂蝶、雀蝉,尤善画折枝花。

精于写生,妙于设色,下笔轻利,用色鲜明。

《花鸟图》、《双凤鸣梧图》

2、韩干(唐)

生年不详,卒于780年。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

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师曹霸而重视写生。

传世作品:

《牧马图》、《照夜白图》、《神骏图》(传)等。

3、韩滉(唐)

(723-787),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太冲。

擅画人物及农村景物,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

画迹:

《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家风俗图》、《五牛图》等。

隋唐画论

(一)《贞观公私画录》

作者:

裴孝源,初唐人,活动于太宗、高宗时期。

著作:

《贞观公私画录》

内容:

记录了作者所见秘府的书画收藏以及当时名画的流传情况,共收录名画298卷,并记载了当时47所寺庙壁画的情况。

所有作品载明作者、画名、真迹或摹本、件数、题识、印记、来源等。

地位:

现存最早的中国绘画作品著录。

(二)《唐朝名画录》

作者:

朱景玄,主要活动于(806-846)。

内容:

三卷。

收录唐初以来二百年间画家一百二十余人,定为“神、妙、能、逸”四品。

观点:

1、“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移神定质”等。

2、主张心手相合,写实传神,象外之趣。

地位:

中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

在品格中略叙其事,可谓创举,保存了不少唐代画家的史料。

(三)《历代名画记》

作者:

张彦远(约813-约879),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永济县)人。

著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

内容:

归纳画风演变;总结前人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

观点:

1、“怡悦情性”,指出“书画同体”(书画同源);

2、提倡“自然”,以“自然、神、妙、精、谨细”等来排列画艺的品第;

3、强调绘画需要天才,贵乎创造,写实,气韵,自然。

4、强调绘画根本在于立意和用笔:

“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5、强调绘画的艺术品味,看重画家的人格境界。

6、对中国绘画作了分时代的概括性的描述。

地位:

《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

五代绘画

一、人物画

二、山水画

三、花鸟画

人物画

著名画家

1、周文矩

句容(今属江苏)人。

南唐中主画院待诏。

工冕服、车器、人物、仕女,以“用意深远”著称。

《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宫中图》

2、顾闳中

江南人,南唐后主画院待诏,以画人物肖像著称。

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博物院)

山水画

著名画家

1、荆浩

荆浩,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五代后梁画家。

于唐末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

其画囊括了唐人用笔用墨的经验,开创了以描写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画派。

《匡庐图》

2、关仝

关仝,一作关同,长安(今西安)人,活动于后梁至北宋初。

早年师法荆浩,晚年笔力过之。

喜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题材。

画风笔简景少,但气壮意长。

“三家山水”。

传世作品《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

3、董源

董源(?

-962),字叔达,锺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曾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

山水多画江南景色,草木丰茂,秀润多姿,被人们形容为“平淡天真”。

其用笔细长圆润,称“披麻皴”。

董源真迹:

1、近于工笔重着色法,山水为小青绿,用披麻皴。

《龙宿郊民图》;

2、水墨淡色,形体如一,描写江南多泥被草的山峦丘陵,风雨明晦中的平远景色,组合短条子和墨点。

《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

3、画高山峻岭景象,不突出用笔,重用墨,早期作品。

《溪岸图》。

4、巨然

巨然,江宁(今南京)人,在江宁开元寺为僧,北宋时仍在活动。

工山水,师承董源,笔墨清润,多画烟岚气象,擅用长披麻皴,较之董源更为雄奇秀逸。

传世真迹:

《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山居图》与《溪山图》等。

《层岩丛树图》、《萧翼赚兰亭图》与《溪山兰若图》。

“矾头”。

可能为其早年所作。

花鸟画

著名画家

1、黄筌

(903-965),字要叔,成都人。

曾先后供职于王蜀与孟蜀宫廷,工花鸟。

画法:

工整

细丽,取材宫苑珍禽。

“富贵”之气。

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

2、徐熙

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擅画花木、禽鱼、蔬果,多取材于田野自然物象。

画法:

“落墨为格,杂彩副之”,墨迹与颜色不相隐映。

“野逸”之趣。

《雪竹图》

宋代绘画

一、人物画

二、山水画

三、花鸟画

人物画

著名画家

1、宗教人物画

武宗元(?

—1050)初名宗道,后更名宗元,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

擅佛道、人物,少年时即有画名。

其画师法吴道子,有《朝元仙仗图》传世。

2、白描人物画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安徽潜山)人,后因病致仕,归老龙眠山。

擅长山水花鸟题材,也擅长人物、鞍马。

白描人物画:

使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独立成科。

《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

摹本:

《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

3、减笔人物画

梁楷,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杭州)。

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

“梁疯子”。

画以“减笔”之法著称。

笔墨简练,手法高度概括:

《六祖撕经图》、《秋柳双鸦图》、《六祖截竹图》、《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图》等;

另《八高僧图》、《释迦出山图》造型严谨,用笔谨慎,与减笔法面貌不同。

4、风俗画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属山东)人,徽宗时画院待诏。

工界画,尤擅舟车、市桥,自成家数。

《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名作。

全卷总计画有人物500余,牲畜50余,船只、车轿各20余,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富有戏剧性。

苏汉臣,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北宋、南宋之间,河南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

画师于刘宗古,长于道释像、人物,尤善画婴儿。

《秋庭戏婴图》、《杂技戏孩图》、《妆靓仕女图》

李嵩,南宋画院待诏,原为木工,后习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风俗画尤具特色。

《货郎图》、《骷髅幻戏图》

山水画

著名画家

1、全景山水

李成(919-967),字咸熙,后周时避居营丘(今山东)。

出身贵族,有文才,因世变不得志,好饮酒与游历。

其画表现山川形象的变化,强调季节气候的特点,突出创造了“寒林”形象。

作品:

《小寒林图》、《寒林钓艇图》、《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茂林远岫图》等。

范宽,一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

生卒不详,略晚于李成,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尚有活动。

性情宽厚,好饮酒,不拘世故。

所作之画,峰峦浑厚,笔墨雄奇。

擅画雪景寒林,创造“雪山”形象。

《溪山行旅图》是较为可信的真迹。

《雪山楼阁图》和《雪景寒林图》,真伪有争议,但可作为其传派作品来研究。

郭熙与《林泉高致》

郭熙,字淳夫,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师法李成。

《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

子郭思,集父之言成《林泉高致》。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

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

《林泉高致》

2、米氏云山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南宫”、“米颠”。

擅画水墨山水,创“米家山”画法,信笔为之,不取工细。

画迹:

其书法作品《珊瑚帖》所画珊瑚。

《云山烟树图》(传)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米芾长子。

“大、小米”。

创造了“米家山水”。

新画法:

“米点皴”。

画迹:

《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潇湘白云图》、《云山图》等。

3、青绿山水

王希孟,画史无传。

《千里江山图》是他的唯一传世作品。

用传统青绿法,用笔极为精细,为千古青绿之杰作。

4、南宋四大家

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擅长山水及人物故事画。

山水取法荆浩、关仝及范宽而有所变化。

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积墨深厚,开南宋一代山水画新风。

《万壑松风图》、《江山小景图》。

青绿设色,以墨笔勾皴为主,“大斧劈皴”和青绿着色相结合。

《长夏江寺图》

人物故事画。

《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

刘松年,钱塘(杭州)人,因居清波门(俗称暗门)而被称“刘清波”、“暗门刘”。

《秋斋读易图》、《金华叱石图》、《罗汉图》、《四景山水图》等。

与李唐不同,多描写西湖一带的风光,绘画风格精细秀润,与李唐气势雄壮相异。

马远,字遥父,山西永济人,宋光宗、宁宗时的画院待诏。

取景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见大,时人称“马一角”。

画山石用笔直扫,水墨俱下,有棱有角。

《水图》、《踏歌图》。

其人物、花鸟画《华灯侍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寒香诗思图》等。

其子马麟,工人物、山水、花鸟,代表作有《静听松风图》、《秉烛夜游图》,画风较其父更为致密纤巧。

夏圭,字禹玉,钱塘(杭州)人,宋宁宗时画院待诏。

画风与马远极为相近,构图亦多空白,人称“夏半边”,“马夏”并称。

长卷:

《山水十二景图》、《溪山清远图》。

小幅作品,大都笔法简括,墨色苍润,诗意浓厚,《烟岫林居图》、《遥岑烟蔼图》、《临流赋琴图》、《洞庭秋月图》为其代表。

花鸟画

著名画家

黄居寀,由蜀入宋,黄氏体制。

作品:

《山鹧棘雀图》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宋神宗时画院画家。

除擅画花鸟外,也擅画道释鬼神,创作不少壁画。

其花鸟画重写生,不打草稿。

传世作品:

《双喜图》刻画细腻,树石草坡则用笔老健。

《寒雀图》

其弟崔悫,字子中,画院画家,兄弟齐名,且画风相近,改变宋初以来“黄氏体制”的中坚人物。

赵佶(1082—1135),宋徽宗,河北琢县人,著名的书画家。

好花鸟,自成“院体”,充满富贵之气,令花鸟画步入全盛时期。

倡导文艺,编撰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

作品:

《蜡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柳鸦芦雁图》、《杏花鹦鹉图》、《池塘秋晚图》、《听琴图》、《文会图》等。

 

元代绘画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

“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博学多才。

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十分精彩。

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

作品:

《幼舆秋壑图》、《鹊华秋色图》、《重江叠嶂图》、《吴兴清远图》以及《水村图》等。

《鹊华秋色图》是最重要的传世作品之一。

平远法构图,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元四家

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近受赵孟頫影响,远师董、巨,间及荆浩、关仝、李成诸名家。

作品“峰峦浑厚,草木华滋”。

山水画有水墨和浅绛两种。

作品:

《富春山居图》、《溪山雨意图》、《快雪时晴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和《九珠峰翠图》。

最为著名的作品:

《富春山居图》。

“三远”并用,多用“披麻皴”,丛树多用横点。

《九峰雪霁图》和《剡溪访戴图》为其雪景画代表作。

《丹崖玉树图》和《天池石壁图》是其浅绛山水的代表作品。

前者笔法松秀,设色轻淡,后者多苍浑之气。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属浙江)人。

工诗文书法,擅画山水、梅花、竹石。

终身隐居不仕。

山水画师法董、巨,深厚苍郁。

多画渔父、古木竹石等题材。

传世作品:

《渔父图》、《芦花寒雁图》、《秋江渔隐图》、《双桧平远图》等。

倪瓒(1301-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幼霞等,无锡人。

生于富豪之家,寄居村舍、寺观,世有“倪迂”之称。

山水、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山水画初法董源,后参以荆、关之法,创造“折带皴”,山石树木则兼师李成,取材多为太湖一带景致,好作疏林坡岸之景,意境萧散简远。

作品:

《水竹居图》、《安处斋图》、《江岸望山图》、《赠周伯昂溪山图》、《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紫芝山房图》、《秋亭嘉树图》、《幽涧寒松图》、《春山图》、《怪石丛篁图》及《梧竹秀石图》等。

60岁以后画极少设色,笔墨日趋苍秀。

晚年代表作《春山图》《江亭山色图》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孟頫外孙。

曾做小官,后死于狱中。

画受赵孟頫影响,并继承董、巨,自出新意。

用笔多枯笔、干皴,解索皴、牛毛皴、小斧劈皴混用。

布局饱满,结构复杂,层次繁密,笔法苍秀,多表现江南山水的苍郁繁茂和湿润感,善画隐士的隐居生活。

作品风格多样,有设色和水墨两种面貌。

传世:

《葛稚川移居图》、《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青卞隐居图》、《谷口春耕图》、《太白山图》等。

设色如《太白山图》用色典雅,笔法细劲。

《青卞隐居图》,以解索皴、牛毛皴法为之,浓淡干湿混用。

全图渲染不多,深远之处以紧密的皴擦来表现,传达出山深林茂的雄伟气势。

五代宋元书法

五代书法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唐昭宗进士,历仕五

代,世称“杨少师”、“杨风子”。

《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宋代书法

宋代法帖

宋代金石学

宋代碑刻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轼(1037-1101),宋四家之首。

“侧卧笔”

早年姿媚:

《治平帖》

中年圆劲:

《黄州寒食诗帖》

晚年沉着: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高执笔”。

行书:

《黄州寒食诗卷跋》、《松风阁诗》《经伏波神祠》

草书:

《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花气熏人帖》、《廉颇蔺相如列传》

⏹米芾(1051-1107),长于临摹,“集古字”。

“刷字”、“八面出锋”

行书:

《蜀素帖》、《苕溪诗卷》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蔡端明”

楷书:

《万安桥记》、《昼锦堂记》

行书:

《澄心堂帖》、《扈从帖》、《脚气帖》

⏹赵佶(1082-1135)

《宣和博古图》、《宣和书谱》、《宣和画谱》

“瘦金体”。

《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帖》

⏹赵孟頫(1254-1322),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复古。

“二王”。

楷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小楷《汲黯传》、《道德经》;行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后赤壁赋》、《千字文》

⏹鲜于枢(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老民,渔阳(今北京密云)人。

行草《苏轼海棠诗卷》、《草书千字文》、《书杜甫兵车行》

文人画之历史

•顾恺之:

传神论

•宗炳:

畅神说

•王微: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苏轼

1、文人画概念的提出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汉杰真士人画也。

”——《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

2、画家的分野

“吴生虽妙绝,尤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

3、历史依据:

王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4、现实依据:

文同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5、风格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