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6161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docx

电厂调试运行过程中典型事故防范措施

收集其它电厂调试运行、运营过程中典型问题及预防措施

鉴于新建同类型机组在调试运行、运营过程中各种问题和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了新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为充分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避免同类型事件的发生,确保公司2017年机组双投,并实现机组投产稳定,投产即达标的目标。

为此,生产准备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收集了大量当前超临界机组的生产调试和实际运营的相关资料,认真收集整理了新建或投产超临界机组在调试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同类型机组和设备在生产和调试运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成了火电机组事故汇编的编写工作,确定了我公司的预防措施,为在理论上最大限度的避免同类型事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公司两台660MW机组顺利接产投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按专业将其它电厂调试运行、运营过程中典型问题及预防措施汇总如下:

汽机专业

序号

兄弟电厂典型事件及经验简介

原因简析

公司预防措施

相关责任

部门

备注

1.

某厂由于对除氧器就地水位监视不到位且调试措施危险点分析不全,导致#1机除氧器满水超压事件。

1)水位远控监视没有投入,现场就地水位监视人员不到位;

2)除氧器水位调节门和再循环门不能可靠调节;

3)安装单位的调试方案可操作性不高,在控制、调整设备未完善的情况下进行设备试运,人身和设备事故的风险高。

a.高度重视各设备试运工作,协助安装、调试单位做好试运风险评估,避免人身和设备异常事件。

b.加强现场安全技术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控制。

c.加强现场试运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d.加强运行人员的监盘力度,提高监盘水平。

e.确保除氧器水位能够可靠投入远控监视,必要时现场派人监视水位,做好与集控室操作人员的密切联系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吹管前

2.

凝结水补水泵叶轮偏大,造成启动后电流大,后将泵更换后正常。

设计制造及设备选型不匹配

加强对所有水泵单体调试的质量监督和试运监视,发现问题尽早处理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3.

凝结水泵出口门电动门开启力矩过大,开启困难。

造成换过电动头后带压开关正常。

凝结水泵P-Q曲线陡,电动门的电动头选型及配置容量较小(我公司A凝泵已投运不会存在此问题)

加强对所有电动门单体调试的质量监督,认真检查电动门开启情况,发现问题尽早处理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4.

当过热器出口升至额定压力时,电泵转速升至5076r/min,电泵自由端轴承振动增大至87um,已超出了电泵振动的最大允许范围。

电泵转速在大于5200rpm后,非驱动端振动高于80um,联系厂家检查确认。

 

设备质量及安装质量问题

1、在转动设备安装过程中抓好中心找正及设备基础安装的各项指标,加强对设备单体调试的质量监督

2、在转动设备单体调试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振动、轴温等重点参数的监视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时

5.

EH油质滤油时间太长,油质一直不合格。

EH油的滤油工作已进行了近三个月,从进入EH油系统滤油也近50天,而油质一直不合格,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启动。

a、系统安装质量差,系统内部杂质太多。

b、滤油流量不够,不能满足要求。

长时间采用单泵单滤油机运行,系统中油流速降低,携带杂质能力差,滤油效果不明显。

1、和监理一起加强现场油系统施工的质量监督,抓好管道及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好管道清洁度,管道在使用前用蒸汽吹扫,在安装过程中及时封口且用氩弧焊;

2、对油动机安装前提前用滤油机冲洗;

3、准备大流量高效滤油;

工程设备部

启动前

6.

汽机润滑油交、直流油泵联锁试验,在交流油泵跳闸,直流油泵联启后,电流只有40A(正常运行为240A),50S后,电流和压力才能升至正常值。

期间润滑油断油,盘车跳闸。

1)电机相序接反;

2)控制回路和保护连锁回路设计存在漏洞;

3)润滑油系统设计存在问题,油压建立缓慢

1、电机试转转向正确;

2、控制和保护回路、保护定值准确;

3、油系统无渗漏,系统无不合理分流,设计合理;

4、按照反措要求查找系统设计上的问题,确保故障情况下润滑油系统压力正常;

5、加强运行监视,做好事故预想,防止断油事故。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7.

在进行DEH调试时,发现空气引导阀压缩空气管路未接。

1)空气引导阀在薄膜阀的后面,位置比较隐蔽,而且设计院没有给出压缩空气的布置图,厂家图纸也没有画出压缩空气管道;

2)暴露出工程协调及安装监督不到位

1、检查个各气动执行机构和气动门本体过滤减压阀、放大器、定位器。

2、对气动执行机构和气动门的气源管路进行全面检查试验,确保供气到位,了解阀门位置。

热控

启动前

8.

主汽门及中联门关闭试验时间略超标。

主汽门及中联门关闭试验时间分别为390毫秒和516毫秒,大于规程规定的300毫秒。

汽轮机代表经与厂内确认,认为该试验值可以满足要求,并于30日传真确认。

 

设备生产质量问题

1)加强设备监造和现场安装质量监督;

2)加强调试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验收工作,严格各项技术指标,并根据情况做好防止超速的事故预想。

汽机、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9.

除氧器上水调节门及管道振动太大,造成密封圈破坏,调门损坏。

从#2机拆过来更换,调整支吊架后振动减小。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振动问题重新出现,造成该调门压缩空气管道多次振脱落,调门突关,阀门再次损坏,后将该调门压缩空气管路拆除,改为就地手动调节,用除氧器溢放水配合调整除氧器水位。

凝结水系统中的再循环调节门处也存在振动过大,发生振断取样管现象。

此问题为典型的设计问题,管道设计过长、弯道过多、支撑设计不当以及固定紧固不合格、共振等均可能导致管系振动

1、工程设备部和生产准备部尽早在除氧器上水调试时发现问题,有类似管道振动的现象及时联系设计院和相关部门解决;

2、生产准备部做好事故预想,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如何能完成系统上水,并保证在缺陷消除前机组能够安全运行;

3、加强设备单体调试和系统试运时的质量监督和验收,严格把关。

启动前

10.

氢气泄露,氢纯度降低较快。

发电机气体置换合格后,将氢压有继续下降趋势。

由于零星消缺项目正在进行,电、火焊不断,造成了潜在的危险。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1)施工质量问题;

2)在气密性试验过程中把关不严。

1)严格施工质量监督,质检过程中注意安装工艺质量;

2)气密性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把关,认真检查漏点及时处理,监督好气密试验各项指标。

3)发电机充氢后,加强监视,严格动火工作制度,做好危险点分析和事故预想。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11.

凝汽器真空低。

汽机冲转前,凝汽器真空低(三台泵运行,最高抽至61kPa),影响了机组的启动。

后检查真空系统,发现真空低压力测量管道及低旁后处,多个未安装真空表的二次门未关。

后因消缺,停真空系统,发现A侧热井放水门内漏严重,将该门加堵板,再次启动抽真空,真空基本正常。

1)系统检查不仔细,阀门泄漏严重;

2)凝汽器注水检漏不彻底,查漏不细致。

1)在凝汽器注水检漏过程中要认真检查系统,检查所有真空系统表计及二次门,确保状态正确。

2)对热井放水门要着重检查,防止内漏

生产准备部

凝汽器注水检漏时

12.

高排通风阀压缩空气管路未接。

在进行高排通风阀试验时,不能开关。

该阀压缩空气未接,后接入临时压缩空气管道,进行手动开关合格(后来高排通风阀的控制系统设备安装完毕,但考虑到临时气源切换为正式气源时,阀门调试时将造成跳机,安排在停机时进行切换)。

1)未设计仪用气管路,工程协调及安装监督不到位;

2)在单体调试和分系统调试时,把关不严,到使用时,才发现问题,影响了机组的启动。

1、在单体调试中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监督整改,工程完工后质量验收后才能进入调试阶段。

2、在整个调试过程中,针对电动门、气动门未接线、接错线、气源未接、气源接口错等事件要专门督察,在单体调试和分系统调试时,严格跟踪监督把关,落实到人,确保单体调试正确

工程设备部

启动前

13.

并网前发现调速级压力P1和高排出口压力P2之比小于1.7,说明高压缸进汽量不足,一旦并网,机组逻辑将直接发出汽轮机跳闸指令。

经检查怀疑高排逆止门不严,联系厂家确认处理。

高排逆止门不严,设备质量问题

1)高排逆止门严密性是保证机组跳闸后不发生工质倒流、汽轮机超速的重要反措手段。

必须抓好设备监造,要求施工单位对安装阀门严格作水压试验

2)加强运行参数的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防进水和超速的事故预想。

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14.

汽机挂闸后,中压主汽门无法开启,经处理后打开。

后来#1机挂闸时又发生#1机左侧中压主汽门开不到位缺陷。

初步分析为电磁阀卡涩或热工信号问题

1)安装过程抓好EH油系统清洁度,油循环时抓好油质监督、滤油效果和方式;

2)单体调试中注意控制信号的输入及反馈;

3)加强运行监视做好阀门卡涩和防超速的事故预想。

工程设备部

启动前

15.

低压缸A侧排汽温达155℃,打闸停机,经三次冲转均发现该排汽温度均上升快,且采取多种措施均没有效果,经停机检查发现右侧低压缸喷水喷头堵塞。

数天后,低压缸1B所有喷水孔无水,重新进行检查后,查出低压缸1B温度调节阀手动旁路阀堵,取出几块焊渣。

施工质量问题

1)在管道焊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2)设备投运前对管道进行冲洗,不留死角,关键部位重点冲洗检查。

3)投运前加强对低压缸喷水的调试检查。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16.

#1B小汽机冲转,按规定800RPM暖机30分钟,继续1B小汽机升速至3200转/分,切至遥控模式,发现1B给水泵中间抽头泄漏,降#1B小汽机转速至800RPM消缺,消缺结束后因#1B汽泵前置泵前轴承温度升至87℃,离跳闸值90℃较近,放弃启动1B汽泵。

1)设备安装质量问题导致1B给水泵中间抽头泄露;

2)1B汽泵前置泵轴温高的原因为冷却系统堵塞。

1)在管道焊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做好焊接质量监督验收工作;

2)设备投运前对管道进行冲洗,不留死角;

3)加强对运行参数监视和现场检查,做好事故预想。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17.

真空低造成#1机组跳闸

原因为1A小汽机真空不严密。

在进行1A小汽机抽真空时造成#1机真空急降跳机。

1)在凝汽器注水检漏过程中认真检查系统有无泄漏,在作真空严密性试验时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查找漏点;

2)小机抽真空时操作要缓慢,并加强对大机真空的监视。

工程设备部、生产准备部

凝汽器注水检漏时

18.

#1汽机冲转至2850rpm,但高排温度高达428℃汽机跳闸。

高排逆止门不严,设备质量问题

1、抓好设备监造,要求施工单位对安装阀门严格作水压试验;

2、加强运行参数的监视。

、生产准备部

启动前

19.

#1机组负荷283MW,#1机组跳闸,查为小机1A后轴承振动2由36UM窜至96UM而跳闸导致锅炉负荷大于40%无汽泵运行而跳闸。

1、小机安装质量问题导致轴承振动超标

2、小机轴承振动探头异常

1、加强设备安装质量

2、探头安装规范,测量准确稳定

工程设备部

启动前

20.

由于控制给水流量的调门开太大、启动分离器排放门未及时开启,且汽水分离器水位计未监视到位,调整不及时造成汽水分离器满水导致#1炉过热器进水;

1、给水调节门自动未投;

2、汽水分离器水位调节自动未投;

3、汽水分离器水位计未监视到位;

4、调整不及。

1、各调节阀必须动作灵敏、准确、可靠;

2、热控测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