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讲演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389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学讲演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经学讲演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经学讲演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经学讲演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经学讲演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学讲演录.docx

《经学讲演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学讲演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学讲演录.docx

经学讲演录

经学讲演录

范文澜

一、经学的开始

经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很密切。

经学虽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也起了一些好的作用。

例如,宗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顽固敌人,许多民族的宗教信仰很深,汉民族的情况就不同些。

汉民族的宗教——道教和自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在隋唐时期盛行,但无论如何总有儒家与他们对抗。

唐太宗时,道教的地位最高,佛其次,儒排在最后。

武则天时,佛的地位最高,道其次,儒仍旧排在最后。

尽管儒的地位不及佛、道,做官的人很多都信佛、道,但唐代仍以明经取士,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儒者。

以诗赋应试的进士,也很多以儒自命。

宋学是由韩愈创始的,韩愈反佛很积极。

宋学产生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就是儒与佛的对抗。

儒经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它起了反对宗教的作用。

宗教不能在汉民族中扎根,儒有贡献。

这一估计可能高了,请大家批评。

经学是什么?

什么叫经?

章学诚有“六经皆史”之说,这个说法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

古代所谓的史,就是记事和记统治者重要的话,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六经中的《书经》是重要的政治文件选集。

《春秋》是大事年表,其他四经——《周易》、《诗经》、《仪礼》、《乐》(《乐》已遗失),既不记言,也不记事,只有史科价值,讲究哲学、文学、制度、音乐这些独立性的专业,都得研究讲这四经。

所以说六经皆史,其实只有《春秋》、《尚书》是史,其他四经不能称为史。

但是章学诚的话有他的道理。

清儒讲汉学,也讲宋学,都把经看作神圣的书,章学诚却说经都是史,把经从神圣的地位上拉下来与史平列,这是有意义的。

另外,章学诚反对“离事而言理”,就是反对宋学的空谈。

章学诚偏重古文经,主张实际的考察和治史,所以有六经皆史的说法。

什么叫经?

恐怕谁也讲不通。

班固的《白虎通》解释经为常,即常道,也就是正常不可改变的道理。

《说文》释经为直线,六经讲的都是直言,故称为经,这是很牵强附会的。

为什么叫经,是无法说清楚的。

经有多少?

先说经的来源。

周朝的技术官是世袭的。

例如史官,掌管典册,世代相传。

史官记言记事都有一定的书法。

《左传》中有五十凡,即是史官记事的条例(其他各官也都有其条例,世代传习,供贵族咨询和使用)。

一些史官是忠于世袭条例的。

例如齐大夫崔杼杀齐君,史官依书法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杀史官,史官的三个弟弟继续坚持史官的书法,写道:

“崔杼弑其君”。

崔杼连杀了两个,最小的一个,崔杼不敢再杀了,终于按照史官的书法写成了。

春秋时鲁国文化最发达,官守也最完备,与周天子相同。

孔子时,鲁国衰微,百官流散,《论语》说: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鲁国君养不起这些乐官,他们就四散谋食,各奔前程。

孔子是贵族出身,又作过鲁司寇,有条件收集各种文献材料。

他又是第一个创设私立学校的人。

他的弟子前后共有三千人,通经者七十二人。

孔子教学生的课本,就是从他收集的各种文献材料中整理出来的。

从卜官那里的材料中整理出《易经》,从史官那里的材料中整理出《春秋》、《乐》、《诗》、《仪礼》等书,也都是从既有的材料中整理出来的。

所以说孔子“述而不作”。

从六经的形式上说,都是叙述各官保存的旧文。

对此,今文经学有不同的看法,它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说孔子是作者之谓圣。

我看还是“述而不作”的说法比较正确。

六经就是孔子整理旧文写在竹简上教授学生的课本。

但实际上是五经,诗与乐是合而为一的,诗是词,乐是谱,后来乐完全亡失了。

西汉时有五经博士,博士就是国家任命的教授。

东汉时,五经之外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

到唐时,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为《左传》、《公羊》、《穀梁》,加上《易》、《书》、《诗》成为九经。

宋朝又加《论语》、《孝经》、《尔稚》、《孟子》合成十三经。

除十三经外,宋朝的程颢、程颐、朱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

四书在宋朝地位很重要,考进士出题皆出自四书。

诸经内容:

《周易》。

本是占卜书。

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说明本卦的性质。

例如乾卦,卦辞是“乾,元、亨、利、贞”。

每卦有六爻,每爻有爻辞。

例如乾卦中的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

卦辞爻辞是谁作的不清楚,有说周公,有说文王。

卦、爻辞合起来即是《易经》的经文。

此外还有彖辞、象辞(有大象小象,但分篇按上下分,称上象下象)、系辞(分上系下系)及文言(独乾坤二卦有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合称为“十翼”,是为《易传》,是解释《易经》的。

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孔子讲易时的笔记。

卜官积累了丰富的人事经验,假借鬼神来表达意思。

《易经》语意隐晦,文又极简,可以作各种不同的解释,能够使人听来似乎有道理。

例如《左传》襄公九年,穆姜(国君夫人)行为不规,得罪季孙氏,被关进东宫,穆姜将往东宫请卜官算卦,卜官看卦象说她很快会出来。

穆姜说,不!

看卦象我是出不去的,我必死在这里面。

后来穆姜果然死在东宫了。

穆姜根据她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吉利的解释,似乎很灵验,卜官先作的判断,似乎是错了,其实任何一类,都可以作或吉或凶的判断,灵验与否,取决于卜官的经验和骗术。

孔子对于《周易》很有研究,他经常读《易经》,以致系在竹简上的皮带断了三次。

《论语》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可见孔子对《易》的重视。

《易》在六经中是最重要的,汉代以《易》为六经之首。

《汉书·艺文志》称《易》为“六艺之原”。

封建时代学经首先学《易》。

《易》是哲学,是一切道理的根本。

汉人讲《易经》不外象数,目的在于卜筮,讲灾异。

三国时王弼注《易经》,讲义理,推掉汉人的象数,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尚书》,这是最古的一部书。

一说是孔子取自史官,删订成百篇。

秦始皇焚书,此书被焚,后来山东伏生自壁中取出29篇。

一说伏生没有书,只是口传,朝廷派晁错去学,伏生年老牙缺,口音难懂,由女儿代传,故记录下来错误甚多。

伏生传的《尚书》,用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鲁恭王拆孔子旧宅,于壁中得蝌蚪文《尚书》,称古文《尚书》,多十六篇。

孔安国并作了注。

司马迁是孔安国的学生,《史记》中还保存一些孔安国的古文《尚书》的材料。

《史记》讲古文也大都根据古文《尚书》的材料。

古文《尚书》于西晋时亡失。

东晋梅颐(又作梅赜)造伪孔传古文《尚书》,直到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才完全揭穿梅颐的伪造。

我们采用《尚书》的材料,必须注意它的真伪,这可参考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一书。

《诗经》。

太史公说,孔子自三千篇诗中删成三百零五篇,去其十分之九。

这一说法不可靠。

春秋时,外交人员必须会说《诗》,所以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

“不学《诗》无以言。

”春秋时应用的诗不过三百多篇,从《左传》所引的诗看来,超出三百篇以外的诗极少。

古文里诗共311篇,其中六篇逸诗“有目无文”(有目录,没有文字)。

《诗》至汉分成三家:

齐、鲁、韩。

另有古文诗称《毛诗》。

三家诗全亡失,今存的是《毛诗》。

《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

《仪礼》。

周时,诗、礼最重要。

孔子对孔鲤说: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人的行动都要根据礼。

礼有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大夫之礼,士礼等等。

庶人是没有礼的,统治阶级对庶人只用刑,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所传的礼是士礼。

因为孔子和他的学生都属于士阶层,必须懂得士礼。

孔子及其弟子对礼很有研究,以致当时的国君、大夫都要向他问礼。

墨子骂儒者靠办丧事混饭吃,是有道理的。

当时贵族人家有了丧事,儒者去替丧家主持丧礼,可以带一大批人去吃酒饭。

还有前往观礼的儒者,他们不曾被邀请,但可以指点批评,分些酒饭吃。

礼和仪是有区别的。

礼是规则,必须共同遵守。

仪是态度姿势,各人修养不同。

有一次子贡和曾子前往季孙氏家吊丧,看门的人不许他们进去。

二人在马房中修容,摆好姿态再去,看门人看见曾子就吓得逃走了,这就是仪。

《周礼》。

周公制礼作乐,此礼即周礼。

《周礼》是周公的旧典,《左传》中常提及。

但它不一定是今日的《周礼》。

今日的《周礼》,大约在战国时出现。

战国时,儒家将商、周、春秋各时期的官制汇编在一起,加上儒家的政治理想,形成《周礼》一书。

这些官制在很多甲骨文上都能见到,可见并不是儒家凭空捏造的。

但说它是周公所作是不可信的。

例如孟子、荀子都不讲《周礼》,孟子的井田与《周礼》上讲的沟洫制度不同。

可见造作《周礼》者在孟、荀之后。

《周礼》不是周公所作,它的作用却很大。

后来的人想要解决土地问题,都从《周礼》找根据。

王莽是这样,直到太平天国还是这样。

封建社会的政治家、思想家,有的根据《周礼》去行动(如王莽),有的以《周礼》为理想(如张载)。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说《周礼》是刘歆所伪造,其实刘歆没有这么大的本领。

王莽想要利用《周礼》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根据,刘歆便提倡《周礼》,并不是他所伪造。

《礼记》。

这是孔子以后的儒者研究礼,选取讲礼的文篇作参考材料。

汉时有131篇。

后来刘向增至214篇。

戴德从中选了八十五篇教学生,即《大戴记》。

他的侄子戴圣,选了四十九篇,比较简要,即《小戴记》。

《小戴记》后来上升为经,《大戴记》地位反而较低。

《礼记》有《曲礼篇》,都是记日常行动的规则,其中有些很有些道理。

例如“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并坐不横肱”等,在春秋时,诸侯经常互相攻袭,有人在城上指点大叫,可能引起城中人的惊扰;两人并坐,一人横肱,另一人活动就受妨碍。

这些虽然是小事,但也要注意,记这些小事的礼,叫做曲(小)礼。

《春秋》。

周代除了周天子有史官纪事外,诸侯也都有国史。

鲁国的史书就叫作《春秋》。

春秋是按四季编年的意思。

孔子根据旧有的鲁国史编为《春秋》。

《春秋》的文字很简单,用字根据孔子的观点,有褒有贬。

孔子修《春秋》一直到他死前二年止。

被写在《春秋》上的都是鲁国有权势的人物,所以“定、哀之间多微词”。

还有些事不敢明写,就用“大义微言”口授弟子。

由于各个弟子领会不同,所以说法也就不同。

《左氏春秋》把春秋的事实写出,《公羊》和《谷梁》根据师传的“大义微言”写下来,不讲事实。

因此,《春秋》就分成了三传。

《公羊》传讲大一统,复九世之仇,最能适合汉武帝的需要,故西汉时《公羊》最盛行。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各立门户。

韩非子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即子张氏、子思氏、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公孙氏、乐正氏。

八派之中,孟、荀是明显对立的两派。

孟子学问出自《诗、书》,荀子学问出自《礼、乐》。

孟子的后学与阴阳五行家合流。

孟子的思想本来有近乎五行推运的说法,例如说: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所以与阳阳五行家合流是很自然的。

荀子说子思、孟子是五行学说的创始者,有根据。

荀子与名法合流。

礼,就是规矩,再推广就是刑。

荀子讲礼,他的学生必讲名法,如韩非即是。

孟子讲仁义,荀子讲刑名,这两派对立是很清楚的。

但是,儒家不论那一派,都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只是各派政见不同,这反映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故派系斗争一直存在。

战国时,封建领主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失去土地的人一天天多起来。

如何治理天下,对当前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荀、孟二派意见很不同。

一个主张法后王,一个主张法先王。

孟子说要行仁政,行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就是将地划分开,每人有百亩之地,大夫有禄田。

孟子认为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就不能行仁政。

暴君污吏必去其经界,而行仁政必使经界正,分田制禄;天下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政治思想即如此。

井田制是孟子想出来的,他以西周的授田制作为根据。

所以说要法先王。

荀子正相反,要法后王,即当代的王(战国时期的王)。

荀子赞成秦国的作法,承认地主占领既有的土地,实行以刑名为主的新法。

孟子要农民不失土地,他的理想是行不通的,他反对土地的自由兼并,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占有情况,但如何去作,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滕文公问他怎么办,他说不出来。

 孟子学派与阴阳五行结合后,势力大起来。

秦始皇时的博士儒生,大都是孟派。

荀派李斯在朝廷作大官,有权力。

孟派喜欢是古非今,否认现状,自然引起秦始皇和李斯等人的厌恶,结果被秦始皇坑杀四百多人,孟派的重要人物大都死光了。

但孟派潜在势力仍很大。

汉初荀派失势,孟派与阴阳五行结合,很受统治者欢迎。

汉文帝时,孟子曾立博士(不久又取消)。

传授五经的儒生,一般出于荀子之门,学风比较朴素,不讲阴阳五行去迎合朝廷的好尚,始终与孟子学派对立。

西汉阴阳五行大盛,孟派与阴阳五行合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在汉代地位崇高,汉人把他看成是汉朝的孔子。

孔子以周公的继承人自居,所以自称常常梦见周公。

据说董仲舒也常常梦见孔子,他的学问是孔子在梦中亲授给他的。

这当然是胡说,但也可见他的学问的正统性为汉儒所公认,连积极提倡古文的刘歆,也承认董仲舒是群儒之首的地位。

董仲舒是今文家,一生专治《春秋》,把春秋阴阳五行化了,其他各经也跟着阴阳五行化。

他在政治上主张用限田的办法来解决西汉的土地问题和奴隶问题,但是都解决不了。

后来王莽主张将土地收归国有,改成王田,重新分配给百姓。

王莽是以《周礼》作为改革的根据的,于是古文经就被提倡起来。

战国至秦的荀、孟之争,也可以说是原始儒学中保守(法先王)、适时(法后王)两个学派的斗争。

从西汉后期开始就变成今、古文之争,这一斗争直到唐朝才告一结束。

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汉高祖原来是很讨厌儒生的,曾把儒生的帽子拿来撒溺。

但他做了皇帝,就抬高儒家的政治地位,利用它来统治天下。

秦始皇焚书除《易经》之外,其他经书全烧光了。

他的这些作法,连他儿子也不准说反对话。

他的大儿子扶苏,曾对秦始皇说:

儒生是读圣贤书的,不要杀他们。

秦始皇大怒,并把扶苏派到北边去防守匈奴。

前面已经讲过,被杀的儒生主要是孟子一派的。

汉时的赵岐即说过:

“始皇焚书坑儒,孟子之徒党绝矣!

”孟子一派的儒生被杀死了,于是,政治权力落在荀子一派的人手里。

丞相李斯,是荀子的学生,秦二世从赵高学《韩非子》。

秦亡虽然不能由荀子学派负责,但秦是用韩非的刑名之学的,所以,秦亡与荀子学派是有关系的。

秦时本来应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但秦始皇却大兴土木,造阿房宫,筑万里长城等等,劳民伤财,用刑法强迫老百姓服役,因此引起农民大起义。

汉高祖看到了秦亡的原因。

他即位后实行了两条政策,一是统一天下,二是与民休息。

天下虽定了,但汉高祖的部将,如韩信、黥布、彭越等都封了王,形成割据局面,刘邦自己管的地方只有15郡,其余25郡都为各王所割据。

高祖的统一政策是消灭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南粤王赵佗三个边区与安抚少数民族有关的王外,其余的异姓王,都被高祖先后消灭了。

异姓王消灭之后,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些子弟都很年幼,都奉行朝廷的法令。

所以废异姓王为同姓王,这对巩固当时的中央统治是有利的。

与民休息,是采取黄老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曹参继萧何为相,天天喝酒不治国事,惠帝不满,派人问曹参。

曹参说,先王和萧何比陛下和我高明,照旧就是了,何必有什么作为。

儒和墨是战国时的两大显学,汉时墨家衰微,儒是仅存的显学。

儒家教义本来是不造反的。

孔子的后代子鲋参加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这是因为秦始皇杀儒生。

汉高祖看到了这点,因此他尊重儒家。

但这是表面的,实际上是任用黄老。

汉高祖即位初期,朝廷没有礼仪,那些和汉高祖一块起义打天下的兄弟,对汉高祖很随便,儒生叔孙通帮助他定了朝仪,臣子见他不敢再胡闹了。

汉高祖很高兴地说,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严。

他体会到了儒家学派对巩固他的统治有作用,在他死的前一年,使用太牢祭孔子。

汉惠帝废除了秦时的书禁,民间始有儒家经典在传授。

汉武帝时更进一步,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在惠帝时,掌权的都是功臣——武臣,所以不重视儒生。

到文帝、景帝时,割据的诸侯王的势力大为增长,再用黄老的政治思想统治不了了。

景帝时把七个大王国都消灭了,统一工作又进了一步,这样,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上的统一。

武帝提出独尊儒家,罢黜诸子百家。

从表面上看,好象是由于董仲舒上疏要独等儒家,实际上,是由于当时政治上的要求。

经学在当时都是口耳相传的,没有写本(因为除了《易经》之外,其余的经书都被烧光了),因此,只有记忆力强的人才能记得住。

在传述过程中,由于记忆不准确或口音听不清等等原因,错误很多。

当时,经书在民间的传述者:

田何传《易》,伏生(伏胜)传《书经》。

《书经》是古代语言,与汉代语言已相差很远。

关于《书经》的传述,有两种说法,一说《书经》是口传的。

景帝叫晁错去跟伏生学《书经》,伏生是济南人,而晁错是河南人,口音不同,记错不少。

申培传《诗》,高堂生传《礼》,《春秋》的传者有公羊、谷梁两家。

这些书是口传后用隶书写的(隶书等于当时的简笔字),故叫今文经。

汉时,各经都立博士。

博士类似乎顾问或教授。

秦时博士很多,汉初也有博士,但皇帝从来不去问他们,博士是有学问、能通一经的人。

伏生传的《书经》立了三家博士:

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

《诗经》博士也有三家:

鲁诗、齐诗(辕固生)、韩诗(燕人韩婴)。

传礼的有三家:

大戴、小戴、庆氏。

《周礼》,从王莽到太平天国都有很大影响。

《周礼》从河间献王出,他收集到了古文书《周礼》。

但他所收集到的《周礼》缺了《冬官》篇,他用《考工记》补进去,是为《周礼》。

《春秋》,汉初时由邹氏、夹氏所传。

《左传》由张苍所传。

《公羊》、《谷梁》两传都写成书。

邹氏、夹氏所传的,后来都丧失了。

《左传》由张苍传给贾谊,《春秋》只有《公羊》、《谷梁》立博士。

 

汉朝的博士,数目有多有少,一般是十四人:

《易》博士三:

施氏(施雠)、孟氏(孟喜)、梁丘氏(梁丘贺)。

《书》博士三:

欧阳(欧阳生)、大夏侯(夏侯胜)、小夏侯(夏侯建)。

《诗》博士三:

鲁(申培)、齐(辕固生)、韩(韩婴)。

《礼》博士三:

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氏(庆普)。

 《春秋》博士二:

颜氏(颜安乐)、严氏(严彭祖)。

到汉献帝时,立的博士就更多了。

这许多书都立了博士,但最重要的是《公羊传》。

汉武帝特别重视《公羊传》,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武帝在政治上需要利用孔子的名义来进行自己的统一工作,《公羊》第一句即讲“大一统”。

“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王正月”,本来并没有别的意义,春秋时,各国历法不同,有建子(以十一月为岁之始)、有建丑(以十二月为岁之始)、有建寅(以正月为岁之始),各不统一。

“王正月”,只是说按照周历,以十一月为岁之始,来统一历法。

汉武帝则利用这句话,作为政治统一的根据。

武帝表面上等崇儒家,实际上杀人很多,用的是法家的刑名之学。

《公羊传》说:

“君亲无将,将而必诛。

”意思是说,臣子对君父不能有弑逆的念头,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把他杀死。

这个论点很合乎汉武帝随便杀人的意思。

《公羊》传又说“复九世之仇”,这也很合汉武帝借口替高祖复仇而要打匈奴的口味。

《公羊》兴起的另一原因,是《公羊》家出了一位大师——董仲舒。

董仲舒非常好学,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的同学胡母生,把《春秋》经义系统化,由于他们两人的关系,《公羊》成了五经中地位最高的一经。

汉武帝独尊儒家,归根到底是尊《公羊》。

今文、古文争得很剧烈。

西汉立的十四个博士,都是今文博士,古文一直到王莽时才立博士。

今文博士坚决反对古文立博士,也就是反对古文经学成为官学。

古文经学的提倡者刘歆,曾写了一篇《移让太常博士书》斥责今文博士。

今、古文之争,实际上是齐、鲁之争。

鲁的学风比较朴实保守,接近于孔子的讲法;齐学比较浮夸,好讲阴阳五行。

鲁学要把孔子神化,儒学宗教化,一直是看不起齐学。

从孟子起,就看不起齐学。

他说: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又说,齐人只知管仲、晏子,其余一概不知。

又如,叔孙通定朝仪,到鲁国去请三十多个儒生,其中有两人不肯来,并说,你侍候的主人将近七个了。

又说,那能随便讲礼,要行百年仁政始能讲礼。

叔孙通则笑他们是“鄙儒”,不识时宜,于此可见齐鲁之风的不同。

武帝偏袒今文,喜好《公羊》,曾经叫治《谷梁》的江公与董仲舒辩论。

仲舒通五经,善作文;江公“讷于言”(不善说话);丞相公孙弘也是学《公羊》的。

结果,自然董仲舒胜利了。

于是江公就不能充当博士。

由于江公的失败,谷梁也不得立为官学。

 汉武帝的太子(戾太子)原先跟董仲舒学《公羊》,后来他又去学《谷梁》,并且很喜欢《谷梁》传。

汉宣帝是戾太子的孙子,他听说自己的祖父喜欢《谷梁》,就去找学《谷梁》的人,找到了荣广、皓星公。

两人都是江公的学生。

荣广口才很好,与董仲舒的学生眭孟辩论,荣广胜利了。

但是还不能立《谷梁》为博士,于是,宣帝去找了十个最聪明的青年人(其中有刘向)学《谷梁》。

然后叫他们跟《公羊》家辩论。

太子太傅肖望之也站在《谷梁》方面。

《公羊》派参加辩论的有严彭祖、尹更始等,双方各五人,结果自然《谷梁》胜利,从此,《谷梁》才立于官学。

可见某一学派立于官学是不容易的。

 汉人最重师法,师法是不能改的,只准按照老师的样子讲。

传《易经》的孟喜,其师为田王孙。

孟喜好吹牛,诈称田王孙临死时曾传给他一本讲阴阳灾异的书。

他的同学梁丘贺揭露他说,田生死时,送终的是施雠,你那时到东海去了,根本不在侧。

宣帝听说他不守师法,就不准他做博士。

汉初儒者没有官做,武帝始用儒生公孙弘为丞相。

公孙弘本来是东海的牧猪人,学《公羊》,为人“曲阿世”。

武帝召集全国文士考试,他考第一。

官位升得很快,于是人们争着学《公羊》。

武帝时,五经博士教授的学生每一经只有十人,全国博士弟子一共只有五十人。

博士弟子可以“复其身”,即可以一辈子不要服徭役。

成绩优良的,可以作官。

故士人争为博士弟子。

汉昭帝时,博士弟子增至一百人。

宣帝时博士弟子增为二百人。

汉元帝时,汉朝已走下坡路了,但因为剥削严重,表面上显得很富庶、故有博士弟子一千人。

汉成帝时,有人说,孔子一布衣,尚有弟子三千人,皇帝不应比孔子少,于是,太学弟子也增为三千人。

后来由于负担太重,仍降为一千人。

王莽时,博士弟子一年考试一次,考上甲科,可做郎中;考上乙科,可做太子舍人;考上丙科,可补文学掌故。

弟子们虽不得大用,但可求个出身。

汉武帝特别重视《公羊》,因为《公羊》可以与刑名之学配合。

《公羊》讲灾异,这也有些好处。

因为皇帝很专制,没有人敢批评,可以用灾异来告诫皇帝。

灾异家们说,皇帝是天的儿子——天子,皇帝作了坏事,天就现出灾异来告诫了。

这也是董仲舒讲灾异的一个动机。

所以,他讲得多了,引起了武帝的反感。

有一次,辽东高庙火灾,董仲舒又发议论,他写的稿子被主父偃偷去送给武帝。

武帝召诸生评论。

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是他的老师董仲舒写的,便说是“大愚妄”。

于是判董仲舒死刑,后来虽蒙诏赦,但董仲舒从此不敢再讲灾异了。

 

西汉衰时,用《诗经》治国。

宣帝表面上讲儒,实际上是用“刑名”。

一天,太子(元帝)对宣帝说,陛下刑罚太甚,宜用儒生。

宣帝大怒,说,汉家自有制度,“以霸(刑名)、王(儒)道杂之”,儒家不通时务,是古非今,如何能用?

将来乱我汉家制度的一定是你。

元帝立,外戚王氏逐渐掌权,不用《公羊》,而用《诗》为教。

《诗》提倡温柔敦厚,便于统治者无忌惮地奢侈腐朽。

结果,王权下移,外戚专政,直到西汉灭亡。

总的说来,从高帝到文、景,用黄老之术;武帝到宣帝,霸王道杂之;元帝以后至西汉亡,《诗》学盛行,皇帝无权。

西汉末年有两个大问题:

一是土地集中,农民流亡,二是农民卖身为奴。

土地和奴隶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农民没有土地就只好卖身为奴。

早在武帝,甚至文帝时,这两大问题即已存在。

董仲舒主张限田(名田),即规定占有土地的一个最高限额,但是这个办法实行不了。

西汉末年更严重。

王莽为了夺取政权,用托古于《周礼》的办法,提出“王田”的主张,即根据《周礼》中关于井田制的说法,把土地收归国有。

王莽一举一动都学周公,以《周礼》作为政治改革的根据。

《周礼》是古文经,因此便提高古文经的地位。

刘歆是王莽的帮手,他写了一封《移让太常博土书》,大骂今文家的博士,遭到博士的激烈反对,博士都罢。

大司空上奏,说刘歆反先帝遗法,于是刘歆被贬出去做河内太守。

平帝时,古文经由于有王莽的政治力量做后盾,立了五个古文博士,以与今文博士对抗。

光武帝即位,又废古文,提倡今文,要求今文博士讲“谶纬”。

谶是托名孔子的预言,纬是解释经书的。

光武因为谶纬中有“刘秀当为天子”的话,深信谶纬。

但遭到古文家的反对。

如古文家桓谭不读“谶纬”,上书极言谶纬妖妄。

光武说他“非圣无法”,差点被砍头。

当时用人,有的也以谶纬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