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881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docx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公开课

5.4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第54~56页,例3,课堂活动1,2,练习十四6,7,8,9,10,11,思考题。

◆教学提示

教学例3前,可以先复习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例3可以让师生共同讨论该怎样比较,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也可以看书,最后请学生自己归纳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时要强调位数不同时的比较方法,该怎样处理。

不要与整数大小比较中比位数的多少想混。

例3后的课堂活动主要是稳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可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注意小数位数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探究意识,渗透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

能较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

大家喜欢运动吗?

最喜欢的工程是什么?

运动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

2.小结:

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对运开工程的讨论,创设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4页,例3。

〔1〕运动会上,小刚和小明参加跳远比赛,他们的成绩分别如下:

小刚:

3.2米,小明:

2.8米。

师: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问:

谁跳得最远?

3.师生共同探究。

〔1〕比较3.2米和2.8米的大小。

引导学生利用小数意义中例1的方法画图比较,也可以想成3.2元和2.8元进行比较。

师:

大家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看哪局部比较?

引导学生明确:

整数局部2比3小,小数局部就不用比了,所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局部〞,从而得出3.2米>2.8米。

引导学生概括: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局部,整数局部大的那个数就大。

4.比较整数局部相同,十分位不同的小数。

0.31○0.5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比较讨论。

〔2〕师:

这两个小数和刚刚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整数局部相同,不能比较大小〕

〔3〕师:

那么大家在比较小数大小的时候,如果整数局部相同了怎么比较呢?

〔十分位〕

〔4〕十分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代表什么?

〔3和5,代表3个0.1和5个0.1〕

〔5〕师:

十分位上的数哪个大?

〔5大〕

〔6〕师:

还用比百分位上的吗?

〔不用比了〕

〔7〕师:

那么可以判断哪个数大?

〔引导学生说出:

0.31<0.5〕

提问:

在什么情况下看十分位上的数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局部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5.比较整数局部和十分位相同,百分位不同的小数。

7.58○7.52

〔1〕讨论:

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例题类推出:

整数局部和十分位的数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8,表示8个0.01,2表示2个0.01,因此,7.58>7.52.

引导学生概括,整数局部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8.质疑讨论。

师:

小数数位多的数一定大吗?

比较小数大小与整数的大小的异同。

学生举例论证:

小数比大小不能像整数比大小那样看数位。

小数数位多的数不一定大。

相同点:

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

设计意图: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利用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稳固新知:

1.教材第54页,课堂活动1。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55页,课堂活动2。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四〕达标反响

习题:

1.教材第55页,练习十四,第6题。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四,第7题。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四,第8题。

答案:

1.0.09<0.13;0.13<0.2;0.09<0.2。

2.<;<;=;>;>;<。

3.跳高:

①李云②林山③王海;60m跑:

①林山②王海③李云。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第4课时:

1.教材第56页,练习十四,第9题。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四,第10题。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四,第11题。

4.教材第56页,练习十四,思考题。

答案:

1.1,2;13,12;3,4;91,90。

2.>;>;=;<。

3.答案不唯一,参考答案:

0.2;1.55;0.051;2.153。

<0.21<1.02<1.20<2.01<2.10。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局部,整数局部大的那个数就大。

当整数局部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整数局部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学反思

牛顿说: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方法。

在这节数学课上,为了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假设了一个跳远的情境,并给出了跳远的成绩。

教师先引导学生依次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谁跳的远;接着引导学生大胆总结比较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在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的根底上,放开手脚,主动去操作探索,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和实践,从“经历过程〞的视角设计教学过程,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游戏——抓珠子。

介绍游戏规那么:

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

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

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6.2一天用的纸

⏹活动内容

教材第92-93页“综合与实践〞---一天用的纸

⏹活动提示

一天用的纸是学生学完本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后进行的一节综合实践。

教材以情境图的形式,通过师生的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自己一天用的纸进行统计,让学生经历分类、设计统计表、收集数据、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并引发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调查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调查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搜集好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表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统计活动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交流、调查的过程中,了解纸的用途,感受节约纸张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在调查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调查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

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搜集好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表述。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本课时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学生准备:

空白统计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是离不开纸的,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纸吗?

纸有哪些用途?

〔自由讨论答复〕

师:

你自己一天用的各种各样的纸有多少?

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小调查,调查一下自己一天的用纸量。

〔板书课题:

一天用的纸〕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教学时结合学生熟悉的每天的用纸量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来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总结统计活动的过程、统计的方法、统计结果的分析与运用。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主题一:

对每天用的纸进行分类并设计统计表

师:

调查之前,需要把我们每天用的纸先进行分类,然后再设计调查表。

师:

想一想、议一议,我们每天用的纸,可以分为几类?

〔预设〕

生1:

我们每天写作业需要用到作业纸,计算用到草稿纸。

生2:

上厕所用到卫生纸以及擦脸用到面巾纸,还有的同学用纸折成纸飞机来玩。

师:

有了对纸的分类,你自己会设计调查统计表吗?

试一试。

〔预设〕

生:

设计如下的调查统计表:

类别

作业纸

草稿纸

面巾纸

合计

张数〔张〕

师:

大家认为上面的统计表设计合理吗?

如果有人还有其他的用途,应怎么设计呢?

〔生再次讨论,设计如下〕

类别

作业纸

草稿纸

面巾纸

其它

合计

张数〔张〕

设计意图:

对生活用的纸进行分类并自己设计调查统计表,这一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教学时,先让学生对纸的用途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初次设计统计表,在质疑中再次设计统计表,这样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中,不断深化自己对统计对象的分类以及统计表的设计认识。

活动主题二:

收集、整理信息

师:

前面学过的统计知识中,学到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你还记得吗?

〔预设〕

生1: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数一数〞。

生2:

画“正〞字、画“∨〞等等。

师:

想一想,统计的结果有几种呈现方式?

生:

统计结果的呈现有:

统计表、统计图等。

师: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本组中某一人每种纸的用量,填写统计表,会绘出统计图,最后汇报。

〔预设〕

生:

我们组小明同学一天用纸情况统计表、统计图如下:

小明同学一天用纸统计表小明同学一天用纸统计图

师:

谁说说,统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

分类不要重复,统计方法要简洁。

生2:

统计结果要符合调查的需要。

活动主题三:

交流与思考

师:

小组交流上面小明一天的用纸情况,谈谈对统计数据的感受。

〔预设〕

生:

小明一天面巾纸和其它纸张用的太多了,有10张,另外,草稿纸有8张,其实,草稿纸可以正、反面都用的,可以少用一些。

师:

根据统计表〔图〕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生1:

面巾纸比作业纸多用多少张?

10-6=4〔张〕

答:

面巾纸比作业纸多用4张。

生2:

作业纸比其它少用多少张?

10-6=4〔张〕

答:

作业纸比其它少用4张。

师:

计算一下,照样计算,一周、一个月小明草稿纸大约用纸多少张?

8×7=56〔张〕56×4=224〔张〕

答:

小明一周大约用56张草稿纸,一个月大约用草稿纸224张。

师:

一张张纸都是由一棵棵大树变成的,如果每天少用一点,能节约就节约,就会少损失好多大树,用纸要“精打细算〞。

师:

生活和学习中,你有哪些节约用纸的好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在读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感受生活中需要节约纸张,保护好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三〕活动收获

师:

通过“一天的用纸〞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或困惑?

〔预设〕

生1:

统计的方法有画“正〞字、画“∨〞等。

生2:

统计结果的呈现形式有统计表和统计图。

生3:

纸张是用大树制造的,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少用纸张就少用纸张。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反思,这样既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1.读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能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树吗?

〔2〕哪些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少?

2.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答复以下问题。

〔1〕完成统计表。

颜色

喜欢的人数

红色

黄色

蓝色

粉色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

〔3〕喜欢蓝色的同学比喜欢粉色的同学多〔〕人。

3.绘画兴趣小组拍摄了一下照片,下面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的问题。

〔1〕单人照、二人照和三人照情况统计表。

单人照

二人照

三人照

合计

张数

〔2〕黑白照和彩照情况统计表

黑白照

彩色照

合计

张数

4.下面的图形,请你先按照形状分类整理并填写统计表,再按颜色整理并填表和统计图。

〔1〕

图形个数按形状分类统计表

形状

三角形

正方形

圆形

合计

个数

图形个数按形状分类统计表

(2)图形按颜色分类统计表

形状

红色

绿色

黄色

合计

个数

图形按颜色分类统计图

5.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先涂色,再答复以下问题。

〔2〕4只猫一共钓了〔〕条鱼。

〔3〕灰猫比红猫多钓〔〕条鱼。

答案:

1.〔6+9+7+6〕÷4=7〔棵〕第二组比平均数多,第一、二组比平均数少。

2.〔1〕7464〔2〕红〔3〕2

3.〔1〕62311〔2〕4711

4.〔1〕56920〔2〕461020

5.〔1〕

〔2〕22〔3〕1

⏹板书设计

2一天用的纸

1.确定调查工程

2.对工程进行分类

3.收集数据可以划“正〞字,或举手数一数等

4.交流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5.思考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活动反思

通过统计自己一天用的纸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在实践活动中温习统计的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预测的过程。

先是对一天用的纸进行分类、收集和整理、接着交流,最后思考。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数学化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节约纸张的好习惯。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探索统计方法教学片断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师: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

〔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

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生1:

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生2:

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生3:

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师:

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

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数就行了。

生2:

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办?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师:

我有一个方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师对学生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学生活动,整理卡片,真是简单的统计方法。

生:

△:

正一□:

一○:

3.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生1:

现在比原来清楚多了。

生2:

我感觉比原来好数了。

生3:

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师:

刚刚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

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生:

我认为画“正〞字方法比较好,简便好数。

只要数出有几个“正〞字,乘5就可以了。

师:

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师小结,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

在实践性操作活动中总结、归纳得出画“正〞字的方法对于数据的统计是简便快捷,经历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化〞的过程,体验感悟“简化〞数学思想。

教学资源

Excel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在数据统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在Excel中制作出条形统计图呢?

其实很简单,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一、翻开Excel软件,如以下图,制作一组数据。

二、选择数据区域表格,单击菜单栏“插入〞——条形图,在“二维条形图〞“三维条形图〞“圆柱图〞“圆锥图〞“棱锥图〞中选择一种条形统计图。

三、现在就可以看到条形统计图制作好了,如以下图〔这里选择了圆锥图〕。

资料链接

知觉和知觉的特征

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根底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很多。

根据分析器的不同,简单知觉可分为视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摸知觉等。

 

知觉有哪些根本特征?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

知觉过程的心理规律,可以归纳为知觉的四个根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知觉的客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之中。

因而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影像,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

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从主观而言有以下几点:

1.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

对象和背景之间差异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

2.对象的活动性。

夜空中的流星、人造卫星;闪光的霓虹灯广告;电影、幻灯等活动教具,都易被人们知觉。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从主观因素来看,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即心向,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与情绪状态等都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随意注意和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在学习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学习和劳动本身总有一些使人不感兴趣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任务,必然有困难和单调的因素,这就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注意来进行监督和调节。

学习和劳动实践过程能开展人的随意注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

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任务明确。

随意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不完全取决于刺激对象的影响,而是主要决定于事先提出和拟定的任务、目的。

另外,任务的具体化,把一般任务区分为特殊,把整个任务区分为局部,能提高随意注意的效果。

〔2〕意志力与抗干扰力。

人在进行某种心理与行为活动时,难免不碰到其他诱因或环境干扰。

而坚强的意志力那么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排除其他干扰。

〔3〕社会性需要和间接兴趣。

不随意注意是以直接兴趣为根底的,活动本身及活动对象的趣味性,有强烈的吸引力,随意注意是以间接兴趣为条件的,活动本身虽乏味不吸引人,但活动的目的与结果使人感兴趣。

〔4〕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际操作和智力活动。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联系进行实际运算,边阅读边思考,边看书边摘录,自我检查错误,编写复习提纲等,可以提高随意注意的效果。

另外,进行操作和思维活动积极化,可以防止单调活动引起的疲劳和分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