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docx
《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的相,拥有军政大权,“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设立相和将,相主管行政,将主管军事,“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
”这一转变
A.推动了百家争鸣B.加强了国君权力
C.巩固了小农经济D.扩大了战争规模
2.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考古队员只发现载有錞于(军乐器)的金车,但专家组根据“有錞于必有鼓”“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文献记载,认为附近应该还有一架鼓车。
于是,考古队员在淤泥中继续寻找,发现了零碎的建鼓残片、这说明,文献记载
A.皆是真实可信的B.真实性依靠发掘判断
C.可指导考古发掘D.能真实反映历史全貌
3.唐中后期,官营手工业出现通过“和雇”(劳务雇佣)“和市”(民间购买)等方式来补充劳动人手和手工业原料不足等现象。
这反映了当时官营手工业
A.产品可在市场流通B.丧失行业主导地位
C.遇到了发展的瓶颈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北宋绘画理论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开章明义,认为画家作画应“以通天地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强调山有大小尊卑之别。
这反映了当时山水画创作
A.折射经济繁荣景象B.受主流思想的影响
C.呈现世俗化的倾向D.追求风格上的写实
5.明万历年间的吕坤在《去伪斋集》中指出,当时的贫民“或给帖充斗秤牙行(中间人),
或纳谷作粜籴经纪,皆投揣市井间,日求升合之利,以养妻孥(妻子儿女),此等贫民天下不知几百万矣。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印证晚明时期
A.商品经济繁荣B.资本主义萌芽
C.土地兼并严重D.手工技术发达
6.据1842-1859年间实践中的中国对西方外交机制网络示意图(见下图)可以推断,当时清政府
A.建立统一外交机构的必要性B.沦为“洋人的朝廷”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7.1901年8月,清政府规定乡会试分三场进行,分别考中国政治史事论、各国政治艺学
策、四书五经。
作出这一规定,说明清政府是为了
A.实行君主立宪B.大力引进西学
C.挽救统治危机D.实践维新思想
8.据下表可推知当时
年份
进口洋纱
进口棉布
1914-1916
95.3
69.3
1917-1919
59.2
58.7
1920-1922
48.7
52.1
(1914-1922年中国进口洋纱和棉布情况,以1913年进口指数为100)
A.对外贸易处于出超B.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C.小农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良机
9.1942年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认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提出“党的政策是鼓励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这一决定有利于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壮大反对国民党力量
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10.据下表可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党的会议
观点或论断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
11.在苏格拉底看来,法律是由城邦颁布的,守法的人就是正义的人,相反,正义的人也
就是守法的人。
苏格拉底赞同“恶法亦法”,“法律的不正义不是不屈从它的充足理由”。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主张加强城邦的立法B.赞同雅典民主政治
C.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D.宣扬知德合一思想
12.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17世纪初期,荷兰内河发达,河网纵横
交错,这一定程度上为它对付西班牙提供了天然屏障。
但17世纪中叶以后,荷兰的浅海限制了荷兰战舰的吨位和火力,致使其舰队暴露在不列颠海军的炮口之下。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地理因素影响国家兴衰B.综合国力是国际竞争的关键
C.海军实力决定国家发展D.英国是荷兰崛起的最大障碍
13.下表为1856年和1876年法国不同部门劳动力就业人口分布图(单位:
%),由此可
知,法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56年
51.7
26.8
21.4
1876年
48.8
27.3
22.8
A.经济结构发展均衡B.经济转型升级乏力
C.工业化进程较迅速D.农业发展停滞不前
14.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指出:
“议会政治和选举权本来是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制度而锻造出来的武器,资产阶级如果将其贯彻到底,则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有利,从而不可避免会带上社会主义的性质”。
马克思意在说明
A.暴力革命已不合时宜B.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C.工人斗争应与时俱进D.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转变
15.“该作品深刻揭露了社会中人类异化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悲观的人生哲学和极端的自由主义,反映了病态心理和颓废倾向,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反抗、摆脱资本主义奴役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方式是消极的。
”这一作品
A.追求浪漫主义的情怀B.揭露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C.强调个性解放的精神D.真实反映了当代社会本质
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积极推进其领导下的“大西洋伙伴关系”,法国总统戴高乐则谋求建立“法国的欧洲”,并于1963年极力反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这说明
A.法美两国争夺焦点转向欧洲B.和平与动荡局势并存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D.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创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17、18、19为必做题。
第17题1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0分。
20、21、22题为选做题,每题12分,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20题计分12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孔子吸取《周易》智慧,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不但要知天命,更要“畏天命”,他从“仁”出发,提出“钓而不纲(结网),弋不射宿(巢宿)”,把不合时宜的滥伐幼树和捕杀幼兽斥为“不孝”。
在孔子看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提倡“节用而爱人”,赞扬弟子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摘编自任俊华等《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
材料二:
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
东南地区被围垦的湖泊达数十个,“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大量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之灾明显增多。
朝廷多次下诏禁止围田并展开废田还湖行动,但这些禁令并没有很好执行,围湖围田皆为豪宗,且政府为安置流民,时禁时围,东南地区盲目围田的势头始终持续。
——摘编自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宋东南地区围田现象严重的原因及影响。
(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霍乱从印度和中东波及到欧洲。
此起彼伏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让欧洲成为霍乱流行的重灾区。
1851年,英、法等欧洲12国召开了世界公共卫生史上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
部分科学家认为霍乱是一种接触传染类疾病,但英国不予认可和支持。
1883年霍乱再次爆发,法国和德国政府经过调查,确认霍乱是一种接触传染类疾病,并指出霍乱是英国商船从印度港口传到欧洲。
调查结果遭到英国政府的强烈抵制。
因此,世界卫生大会从第一届开始40年内没有通过和签署任何国际公约。
——摘编自张勇安《谁是“卫生帝国主义”?
》
材料二: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成为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卫生治理的专业机制。
成立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卫生条例》,为全球卫生安全建立起了国际法律架构:
通过设立多种项目,促进地方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全球负责促进和保护健康的主要国际机构,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占有中心地位。
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由1948年的53个发展到2015年的194个。
——摘编自晋继勇、郑鑫《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间互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世界卫生大会难有成效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世界卫生大会相比,说明二战后世界卫生组织的特点,并简析其成立的意义。
(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人物
言论或主张
孔子
“均无贫”,“修文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墨子
统治者对小民要“兼相爱,交相利”
孟子
仁政,以德服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董仲舒
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
柳宗元
吏为民役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康有为
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
梁启超
反对“君为政”,主张“民为政”
孙中山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摘编自崔之清《儒学的民本思想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任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的言论或主张,围绕“民本”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20、21、22题为选做题,每题12分,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20题计分。
20.[历史一选修l: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战国时秦地处边陲,俗近西戎,“父子无别,同室而居”,“慢于礼义”,勇于私斗,缺乏公利意识。
为此商鞅颁布法令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禁止民众私斗,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
数十年后,荀子游历秦国,感慨“入境,观其民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其畏有司而顺,古之风也”。
而汉初贾谊则认为: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
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贾谊对商鞅变法态度不同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6分)
21.[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材料:
二战胜利后,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置成了当务之急,这首先涉及对德、日两大侵略元凶的处置,也涉及对其帮凶的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芬兰的处理。
德、日处置事关全局,不易谈妥,这五个次要的前敌国则比较容易解决。
1945年9月,由美、英、苏主导的国际会议开始举行。
由于各大国在殖民地的归属、势力范围的划分、各国的边界及各国的政权组成等方面矛盾重重,经过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1946年12月,最终通过了《五国和约》的正式文本。
《五国和约》的基本内容有:
保障基本人权和自由:
处置法西斯战犯:
支付战争赔款:
重新划分疆界,大部分国家恢复了原有疆界:
限制五国武装力量等。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国和约》签署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五国和约》的签署。
(6分)
22.[历史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李勣(594-669年),曹州离狐(今属山东)人,“好惠施,拯济贫乏”。
隋末天下“同苦隋政”之时,李勣参加瓦岗军起义,知人善任,建议“开仓济贫”,博得饥民拥护。
武德二年(619年),归顺李唐,随秦王李世民悉平四方。
后东突厥颉利可汗屡次掳掠并州(今太原)一带,李勣受命屡退突厥,“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用师筹算,临敌应变”,悉平高丽。
李勣兼通医学,曾奉旨组织编撰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影响日本、朝鲜等邻邦的医药发展。
李勣戎马一生,建树颇多,唐太宗评价他“参经纶而方面,南定维扬,北清大漠,威振殊俗,勋书册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李勣能多次平定北方边患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勣的历史贡献。
(6分)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B
A
A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C
A
B
C
B
C
1.【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从题干前一句可以得出春秋时期“相”容易造成对国君的威胁。
而战国时期,原有相权被一分为二,使得“相”“将”形成制衡,从而加强国君的权力,故答案选B。
材料中无法得出这种分权与百家争鸣、小农经济、战争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故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答案】B
2.【考点】史学理论
【解析】许多重大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们都会参考一些古籍文献来推进现场文物发掘工作,题干中便是此类案例。
这说明文献记载是可以指导考古发掘工作的,故选C。
A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
文献记载都带有作者一定的主观性和时代的局限性,难以客观真实反映历史全貌,故排除D。
【答案】C
3.【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唐中后期,官营手工业需要通过“和雇”“和市”等方式来补充劳动人手和手工业原料不足,逐渐和市场增强了联系,这说明传统完全依靠征役和赋税收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了,这说明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故选择C。
材料中只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补充劳动力和原料的不足,并未反映出其产品是否在市场流通,故排除A。
明代中叶后,官营手工业才逐渐丧失主导地位,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BD。
【答案】C
4.【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该北宋理论家强调画家应通天地之“德”,强调山水的大小尊卑,从中可以看出该绘画理论受到主流儒家思想的影响,故答案选B。
材料无法反映出北宋经济繁荣或者绘画呈现世俗化的倾向,故排除AC。
北宋文人画受儒学尤其是理学的影响,呈现出写意的趋向。
【答案】B
5.【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显示晚明时期,许多贫民在市场中从事中介或者经纪人的角色,数量“几百万矣”,这足可印证晚明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故选A。
材料中并未提及雇佣等明显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现象,故排除B。
材料提到贫民众多,但不能判断贫民就一定是被兼并土地的农民。
据学者研究,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在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弃农从商的社会风尚,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故不选C。
材料并未涉及手工技术是否发达的问题,故排除D。
【答案】A
6.【考点】鸦片战争——清政府外交
【解析】五口通商大臣是清政府鸦片战争后在五个通商口岸设立的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根据1842-1859年间实践中的中国对西方外交机制网络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在实践中五口通商大臣只实际处理了广州涉处事务,其余通商口岸仍然由当地的地方官主导处理,缺乏统一的对外处理机制。
B“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后,时间不符。
CD与材料无关。
【答案】A
7.【考点】清末新政
【解析】依据材料——清政府规定乡会试分三场进行,分别考中国政治史事论、各国政治艺学策、四书五经,可以看出清政府在教育科举内容上进行改革,注重中外政治时事的考察,顺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挽救统治。
维新思想及君主立宪均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成果,与清政府改革不符。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科举中依然考察传统的四书五经,故排除B。
【答案】C
8.【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14-1922年期间,进口的棉纱和棉布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一战的有利环境使然,进口纱和布的减少,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提供有利时机。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出口大于进口、政府相关政策如何的结论,故排除AB。
材料所反映进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非小农经济的阻碍。
【答案】D
9.【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1942年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认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提出“党的政策是鼓励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说明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认可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CD与1942年相关史实不符。
【答案】A
10.【考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四大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不断探索,不断突出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干预逐渐下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21世纪初初步建立。
【答案】A
11.【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正义与遵守法律相关,正义的人就是守法的人,甚至认为恶法也是法律,也需要服从于它,这表明苏格拉底强调法律的绝对权威,故选C。
材料中苏格拉底并非强调城邦立法,而是强调公民对法律的遵守,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故A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知德合一的思想,故其他选项错误。
【答案】C
12.【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17世纪荷兰凭借内河发达,河网密布,不仅有效抵御西班牙的侵略,而且有利于其对外殖民扩张,使其成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界中后期,荷兰的浅海限制其船舰的吨位和火力,在与英国殖民斗争中,其原来的地理优势逐渐变成劣势,最后荷兰衰落,因此材料着重说明地理因素对国家兴衰的影响,故选A。
【答案】A
13.【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1856年,法国农业劳动力就业人口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一半。
1876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农业劳动力就业人口仍接近一半,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不高,这说明法国经济产业转型乏力,故选B。
不能仅仅凭借农业就业人口增速减少而判断农业发展停滞,故D项错误。
【答案】B
14.【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认为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政治和选举权反对封建制度,资产阶级如果将其贯彻到底,则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有利,因为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议会政治和选举权等手段反对资产阶级统治,说明无产阶级需要调整斗争策略,不能仅靠暴力革命的方式斗争,故选C。
【答案】C
15.【考点】十九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社会中人类异化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悲观的人生哲学和极端的自由主义,反映了病态心理和颓废倾向,资产阶级的异化,消极的方式,这是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故选择B。
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个性解放,即摆脱受束缚、受压迫,故C项错误。
【答案】B
16.【考点】两级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美国积极构建其领导下的欧洲,而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总统期间,极力构建法国影响下的欧洲,反对一向追随美国的英国,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分化现象,故选C。
法美争夺的焦点转向欧洲,这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答案】C
17.【考点】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此题通过考查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南宋东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此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归纳、概括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第
(1)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知天命,更要‘畏天命’”“‘钓而不纲(结网),弋不射宿(巢宿)’,把不合时宜的滥伐幼树和捕杀幼兽斥为‘不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提倡‘节用而爱人’”,从中可以概括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
(2)问南宋东南地区围田现象严重的原因,可以依据材料信息“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朝廷多次下诏禁止围田并展开废田还湖行动,但这些禁令并没有很好执行,围湖围田皆为豪宗,且政府为安置流民,时禁时围”,从人地矛盾和政府的政策层面去回答,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还可从生态意识方面来回答。
影响可以从缓解人地矛盾,破坏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
(1)遵循自然,敬畏自然;取之有度,持续发展;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节用资源。
(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
(2)原因:
北民南迁,人地矛盾突出;政策不定,执行不力;生态意识淡薄。
(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影响:
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易引发自然灾害,破坏农业生产;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8.【考点】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公共卫生体系
【解析】本题的情境切入是世界工业革命和二战后国际公共卫生体系的形成及效果。
19世纪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公共卫生问题严峻,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加剧了这一严峻局势。
在此背景下,欧洲国家尝试建立公共卫生体制来缓解危机,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成效。
二战后,新的国际治理体系形成,世界卫生组织作为新治理体系的一部分,顺应了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更可以让学生感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
(1)问分析19世纪世界卫生大会难有成效的原因,从材料中可获取欧洲内部矛盾、社会动荡加剧、科学界认知等信息。
材料中隐形的信息在于霍乱传播的全球性,但欧洲国家的方案完全排斥殖民地的参与。
第
(2)问难度较大,需要比对两则材料,得出战后世界卫生组织的特点。
结合材料的信息和二战后的时代特征可以分析出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意义。
【答案】
(1)欧洲的政治动荡和国际格局的变化;科学界对霍乱认知的差异;欧洲国家内部矛盾尖锐,利益诉求不同;以欧洲为中心,没有兼顾殖民地的利益;(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特点:
有制度化的框架;有国际法保障;更具专业性;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居于中心地位;更具广泛性,世界大部分国家参与;(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意义:
有利于推动地方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有利于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球治理的制度化体系化;进一步推动全球一体化,促进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9.【考点】儒学民本思想
【解析】本题是小论文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获取信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全面解读材料,提供的表格材料是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家和近代政治家的民本观念,从中解读材料的主要信息:
先秦到近代相关民本思想观念。
题目的要求是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的言论或主张,围绕“民本”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评分说明:
答题应包含三部分内容:
标题、论证、小结。
其中标题2分,论证6分,小结2分。
【答案】
示例一:
选取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
论题: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