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188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docx

三上语文第一周教案小记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6授课时间:

8.29序号:

1

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导入

 

二、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三、分组朗读,组词比赛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一、导入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出示:

第一自然段: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

凤尾竹摇晃(huàng)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谈话交流

 

板书课题

 

学生仔细听

 

学生试读课文

 

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分小组朗读

 

指名读

 

齐读

着重分析指导

 

学习字的结构

 

1、我们的民族小学

鲜艳的民族服装绚丽多彩敬爱的老师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

教后

小记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3个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

“傣”读dǎi,不要读成tà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ā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6授课时间:

8.29序号:

2

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三、抄写句子,加强累计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指名读生字,检查生字词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读后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

 

配乐朗读这一段

 

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

 

想象补充

 

学生自读课文

 

分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

 

积累好句子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自豪与赞美之情

教后

小记

在理解课文的开始阶段,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抓民族小学的特点上来。

然后,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

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是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6授课时间:

8.30序号:

3

课题

《2、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感受真挚感情。

难点: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

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

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

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

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

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朗读方法

 

检查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

 

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小组内互相交流

 

指名读并评价

 

多种形式朗读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

 

重点指导

 

2、金色的草地

钓----钩耍-----要

瓣辨辩辨

教后

小记

课文写了两件事,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第一件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

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6授课时间:

8.30序号:

4

课题

《2、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感受真挚感情。

难点: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三、思考交流

 

四、课后延伸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

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学生思考问题

 

师播放学生欣赏

 

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

 

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师生交流词语

 

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金色的草地

教后

小记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的偶然发现,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轻易地就放过去了;第二次发现是第一次发现的继续,是深入进去的发现,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是在有意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的发现。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7授课时间:

8.31序号:

5

课题

《2、金色的草地》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感受真挚感情。

难点: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复习导入

 

二、课始三分钟

 

三、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四、小组讨论

 

五、文海冲浪

一、导入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听写生字词,指名板演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

2、集体交流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

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

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

/

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

/收获满意喜悦。

/

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

/

多么可爱多么纯洁。

/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指名朗读生字,检查生字

 

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指导朗读,体会感悟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

 

小组讨论

 

学生学会观察,仿写

2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

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

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

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教后

小记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的偶然发现,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轻易地就放过去了;第二次发现是第一次发现的继续,是深入进去的发现,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是在有意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的发现。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7授课时间:

9.1序号:

6

课题

《3、爬天都峰》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板书:

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

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板书: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

石头台阶。

仰望:

抬头望。

攀着:

(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

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

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复习导入,提示课题

 

学生展示

 

板书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分组讨论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意思

 

疏通课文大意

 

教师范写

指导书写

 

3爬天都峰

教后

小记

鼓励学生利用查字典和已有的知识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可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

有的可以在语境中识记。

如,“陡、链、颤、攀、鲫、呵”。

要求会写的字,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如,“辫”与“辩、辨”的区别。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学校:

孤山学校年级:

三科目:

语文课型:

新授

任课教师:

谭桂玲备课时间:

8.27授课时间:

9.2序号:

7

课题

《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

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

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学生讨论,师提出的问题

 

出示多媒体

 

老师评议

 

深入体会

 

指名交流体会作者的心理

 

学生自读课文

 

分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圈划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

爬天都峰

教后

小记

把课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再通过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读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天都峰的险一是高,二是陡;高,高得如上青天,陡,陡得似直上直下,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了出来。

领导签字:

周丕习签字时间:

8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