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12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docx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

企业营销策划的税率

篇一:

增值税税率为6%的范围

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

部分现代服务业,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

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一)研发和技术服务。

研发和技术服务,包括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工程勘察勘探服务。

1.研发服务,是指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进行研究与试验开发的业务活动。

2.技术转让服务,是指转让专利或者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

3.技术咨询服务,是指对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和专业知识咨询等业务活动。

4.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果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报酬的

业务活动。

5.工程勘察勘探服务,是指在采矿、工程施工以前,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业务活动。

(二)信息技术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

包括软件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和业务流程管理服务。

1.软件服务,是指提供软件开发服务、软件咨询服务、软件维护服务、软件测试服务的业务行为。

2.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是指提供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产品设计、测试及相关技术支持服务的业务行为。

3.信息系统服务,是指提供信息系统集成、网络管理、桌面管理与维护、信息系统应用、基础信息技术管理平台整合、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数据中心、托管中心、安全服务的业务行为。

4.业务流程管理服务,是指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经济管理、金融支付服务、内部数据分析、呼叫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服务的业务活动。

(三)文化创意服务。

文化创意服务,包括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

1.设计服务,是指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文字等形式传递出来的业务活动。

包括工业设计、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动漫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机械设计、工程设计、创意策划等。

2.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是指转让商标、商誉和著作权的业务活动。

3.知识产权服务,是指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活动。

包括对专利、商标、著作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代理、登记、鉴定、评估、认证、咨询、检索服务。

4.广告服务,是指利用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幻灯、路牌、招贴、橱窗、霓虹灯、灯箱、互联网等各种形式为客户的商品、经营服务项目、文体节目或者通告、声明等委托事项进行宣传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业务活动。

包括广告的策划、设计、制作、发布、播映、宣传、展示等。

5.会议展览服务,是指为商品流通、促销、展示、经贸洽谈、民间交流、企业沟通、国际往来等举办的各类展览和会议的业务活动。

(四)物流辅助服务。

物流辅助服务,包括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打捞救助服务、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代理报关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

1.航空服务,包括航空地面服务和通用航空服务。

航空地面服务,是指航空公司、飞机场、民航管理局、航站等向在我国境内航行或者在我国境内机场停留的境内外飞机或者其他飞行器提供的导航等劳务性地面服务的业务活动。

包括旅客安全检查服务、停机坪管理服务、机场候机厅管理服务、飞机清洗消毒服务、空中飞行管理服务、飞机起降服务、飞行通讯服务、地面信号服务、飞机安全服务、飞机跑道管理服务、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等。

通用航空服务,是指为专业工作提供飞行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航空摄影,航空测量,航空勘探,航空护林,航空吊挂播洒、航空降雨等。

2.港口码头服务,是指港务船舶调度服务、船舶通讯服务、航道管理服务、航道疏浚服务、灯塔管理服务、航标管理服务、船舶引航服务、理货服务、系解缆服务、停泊和移

泊服务、海上船舶溢油清除服务、水上交通管理服务、船只专业清洗消毒检测服务和防止船只漏油服务等为船只提供服务的业务活动。

3.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是指货运客运场站(不包括铁路运输)提供的货物配载服务、运输组织服务、中转换乘服务、车辆调度服务、票务服务和车辆停放服务等业务活动。

4.打捞救助服务,是指提供船舶人员救助、船舶财产救助、水上救助和沉船沉物打捞服务的业务活动。

5.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是指接受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在不直接提供货物运输劳务情况下,为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手续的业务活动。

6.代理报关服务,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委托,代为办理报关手续的业务活动。

7.仓储服务,是指利用仓库、货场或者其他场所代客贮放、保管货物的业务活动。

8.装卸搬运服务,是指使用装卸搬运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在运输工具之间、装卸现场之间或者运输工具与装卸现场之间进行装卸和搬运的业务活动。

(五)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5造纸及纸制品业

6建材产品

7化工产品5

8医药制造业

9卷烟加工

10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

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14电子通信设备

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6电气机械及器材

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8商业批发

19商业零售

20其他

(一般工业企业不低于2%,商业不低于%就可以了)

什么是税负?

税负是怎么计算的

公司一般纳税人辅导期,上月认证了50万的增值税发票,这个月能开出多少票?

怎么计算呢?

是贸易企业一般税负在多少比较合适

最佳答案

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

其计算公式为:

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税负怎么计算?

比如:

月底交税前对经理要求要多少

理论税负率:

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

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

3%(以前是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

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尫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问:

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答:

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时,不受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须达到180万元以上的限制。

但20XX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型商贸企业必须自税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以上,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2、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如你第二问中,假设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7%,退税率13%,计算如下:

销项税金=50000*17%=8500元

进项税金转出=950000*(17%-13%)=38000元

应交税金=8500-(150000-38000)=-103500元

税负=[8500+950000*17%-(150000-38000)]/1000000*100%=%

如此题,你公司未缴纳增值税,实际税负为0,但由于是外销产品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所致,又有征、退税率差,所以理论税负为%。

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专业机械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

饮料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畜牧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食品制造业%

商务服务业%

其他制造业--管业%

其他制造业%

其他建筑业%

其他服务业%

其他采矿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批发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零售业%

居民服务业%

金属制品业--轴瓦%

金属制品业--弹簧%

金属制品业%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

建筑材料制造业%

建筑安装业%

家具制造业%

计算机服务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纺织业--袜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房地产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道路运输业%

控制稅負率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分析:

1、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企业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2、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

篇三:

关于促销方案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

关于促销方案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

任何企业为了扩大销售,盘活现金流,都会实施不同的营销方案。

例如,买一送一、买一增一、售后返租、满额赠、返券、积分送礼、销售折让、折让销售和抽奖活动。

这些促销方案给企业产生的税收成本是不一样的。

由于不同的促销方案涉及的流转税税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先对拟实施的各种营销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的财务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正确选择税收负担低的促销方案。

[案例分析1:

百货公司“满额赠”规划的节税分析]

(1)案情介绍

丙商场在周年庆期间推出“满额赠”促销,单笔达5000元即送咖啡机1台,总限量10000台。

商场从X商贸公司(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采购此赠品,不含税采购价为200元/台,请问应如何进行税务规划?

(2)税务规划方案

“满额赠”是在顾客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即获赠相应赠品的促销形式,赠品由商场提供,通常是顾客持购物发票到指定地点领取。

“满额赠”在提高单价方面有较明显的效果。

在税务处理上,当地税务局一般做法是:

把“满额赠”中相应的赠品视同销售处理,这将会增加赠品缴纳增值税的负担。

考虑到百货公司赠品促销活动频繁,且赠品发放数量大、

品类多,为有效控制赠品的税负,简化税收申报工作,建议百货公司将赠品比照自营商品来管理。

赠品采购时,尽量选择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税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在定义赠品销售资料时,自行设定合理的零售价格。

赠品发放时,按设定的零售价格作“正常销售”处理,通过POS机系统结算,收款方式选择“应收账款”,在活动结束后结转“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

(3)税务规划后的税负分析

商场对此批赠品比照自营商品管理,并在销售系统中建立新品,设定零售单价为元。

活动期间赠品全部送完。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赠品采购:

采购成本(库存商品)=200×10000=200万元;进项税额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XX000×17%=34万元。

同时结转应付账款——X商贸公司=200+34=234万元。

②确认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10000÷(1+17%)=21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00000×17%=万元;应收账款=210+=万元。

③结转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200万元;库存商品=200万元。

④结转赠品费用:

销售费用=万元;应收账款=万元。

本例确认销售收入210万元,应交增值税万元。

若按视同销售处理,则应计视同销售收入220万元(核定成本利润

率为10%),应交增值税万元。

由此可见,将赠品发放比照自营商品销售处理,不仅减少了纳税申报时计算视同销售收入的环节,还可通过自主设定零售价格,将销项税额控制在合理水平。

[案例分析2:

百货公司“返券”税务规划的节税分析]

(1)案情介绍

丁商场90%的专柜均签订联营合同,抽成率为20%(特价商品除外),在圣诞节期间,丁商场举行联营专柜全场“满200送200”的返券促销,购物券由商场统一赠送,对联营厂商按含券销售额结款,抽成率提高至45%。

商场在活动期间含券销售额达5850万元,其中:

现金收款3510万元,发出购物券3000万元,回收购物券2340万元。

丁商场应付厂商货款共计:

5850×(1-45%)=万元,销售成本=÷(1+17%)=275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750×17%=万元。

请问应如何进行税务规划?

(2)税务规划前的税负分析

一般的做法(会增加企业税负)是:

送出的购物券作为“销售费用”处理,企业将派发的购物券借记“销售费用”,同时贷记“预计负债”;当顾客使用购物券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同时结转销售成本,逾期未收回的购物券冲减“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

本案例的财税处理如下:

①发放购物券:

销售费用=3000万元;预计负债=3000万元。

②确认销售收入。

库存现金=3510万元,预计负债=234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5850÷(1+17%)=500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000×17%=850万元。

③冲销未回收之购物券:

预计负债=3000-2340=660万元;销售费用=660万元。

此方案产生应交增值税万元(850-),毛利2250万元(5000-2750),名义毛利率为45%,但除去返券产生的2340万元销售费用后,实际利润为-90万元。

这种处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当商场用“返券”活动替代平常的商品折扣,返券比率很高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相当于虚增了销售收入,使企业承担了过高的税负。

(3)税务规划方案

企业在发出购物券时只登记,不做,顾客持购物券再次消费时,对购物券收款的部分直接以“折扣”入POS机系统,即顾客在持券消费时,实际销售金额仅为购物券以外的部分。

(4)税务规划后的税负分析

发出购物券时不做账务处理,回收购物券时直接在销售发票上列示“折扣”,仅对现金销售部分确认销售收入。

库存现金=3000+510=351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3510÷(1

+17%)=300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00×17%=510万元。

此方案产生应交增值税万元(510-),实现毛利250万元(3000-2750),毛利率为%,无其他销售费用。

与方案一相比,仅增值税一项即可为公司节省340万元。

[案例分析3:

商场“满就送”促销方式税务规划的节税分析]

(1)案情介绍

某大型商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

假定每销售100元商品,其平均商品成本为60元。

年末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拟定“满100送20”,即每销售100元商品,送出20元的优惠。

具体方案有如下几种选择:

①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送8折商业折扣的优惠;

②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赠送折扣券20元(不可兑换现金,下次购物可代币结算);③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另行赠送价值20元礼品;

④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返还现金“大礼”20元;

⑤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送加量,顾客可再选购价值20元商品,实行捆绑式销售,总价格不变。

(2)涉税分析

现假定商场单笔销售了100元商品,各按以上方案逐一

分析各自的税收负担和税后净利情况如下(不考虑城建税和费附加等附加税费):

方案一:

满就送折扣的涉税分析。

这一方案企业销售100元商品,收取80元,只需在销售票据上注明折扣额,销售收入可按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假设商品增值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

应纳增值税=(80÷)×17%-(60÷)×17%=(元);销售毛利润=80÷-60÷=(元);应纳企业所得税=×25%=(元);税后净收益=-=(元)。

方案二:

满就送赠券的涉税分析。

按此方案企业销售100元商品,收取100元,但赠送折扣券20元,则顾客相当于获得了下次购物的折扣期权,商场本笔业务应纳税及相关获利情况为:

应纳增值税=(100÷)×17%-(60÷)×17%=(元);

销售毛利润=100÷-60÷=(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25%=(元);

税后净收益=-=(元)。

但当顾客下次使用折扣券时,商场就会出现按方案一计算的纳税及获利情况,因此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仅比方案一多了流入资金增量部分的时间价值而已,也可以说是“延期”折扣。

方案三:

满就送礼品的涉税分析。

此方案下,企业的赠送礼品行为是有偿赠送行为,不应

视同销售行为,不应计算销项税额(其实礼品的销项税额隐含在企业销售满100元的商品的销项税额当中,只是没有剥离出来而已。

因此对于礼品的进项税额应允许其申报抵扣,赠送礼品时也不应该单独再次计算销项税额。

);但根据国税函[20XX]828号的规定,要计算企业所得税,不过礼品是外购的,其销售收入和成本都是采购成本12元,相关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100÷)×17%-(60÷)×17%-12÷×17%=(元);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XX]50号)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送的礼品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销售毛利润=100÷-60÷+12÷-12÷=(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25%=(元);

税后净收益=-=(元)。

方案四:

满就送现金的涉税分析。

商场返还现金行为亦属商业折扣,与方案一相比只是定率折扣与定额折扣的区别,相关计算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所赠送的现金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且由商家承担。

应交增值税=(100÷)×17%-(60÷)×17%=(元)

应交个人所得税=20÷(1+20%)×20%=(元);

销售毛利润=100÷-60÷=(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25%=(元)

企业利润=100÷-60÷=(元)

税后净收益=-=(元)。

方案五:

满就送加量的涉税分析。

按此方案,商场为购物满100元的商品实行加量不加价的优惠。

商场收取的销售收入没有变化,但由于实行捆绑式销售,避免了“无偿赠送“之嫌,因而加量部分成本可以正常列支,相关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100÷)×17%-(60÷)×17%-(12÷)×17%=(元);销售毛利润=100÷-60÷-12÷=(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25%=(元);

税后净收益=-=(元)。

在以上方案中,方案一与方案五相比,即再把20元的商品(成本是12元)作正常销售试作相关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20÷)×17%-(12÷)×17%=(元);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