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59971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市铜梁县巴岳山森林火情瞭望阁

(三丰阁)项目

 

编制:

肖超

审批:

程杰

基坑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0850026—2007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0850497—2009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0850202—200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0850330—2002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0850300—2001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0850194—93

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505180—2009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03-33—2001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0546—2005

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505146—2004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0559—99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505120—99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503120—99

14、经规划局批准的总平面图。

二、工程概况:

建筑名称:

重庆市铜梁县巴岳山森林火情瞭望阁(三丰阁)项目

工程地址:

铜梁巴岳山森林火情瞭望阁(三丰阁)项目位于铜梁区巴岳山水池坡。

建筑位于巴岳山巴岳山庄西南侧,基地周边道路:

基地四周消防车道环通;东侧为环山路。

使用功能:

瞭望阁;总用地面积:

8598.86㎡,绿地面积:

3263㎡,总建筑面积:

1769.09㎡,地上建筑面积:

1401.25㎡,地下建筑面积:

367.84㎡,建筑高度:

31.95m,层数(地上/地下):

7F/-1F,设计使用年限:

50年,结构类型:

框架;建筑类别:

构筑物;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

主楼

转换构件

主楼剪力墙

主楼框架

楼梯柱

6度

框架结构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耐火等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

砌体施工质量等级

基础设计等级

桩基设计等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B级

丙级

丙级

本工程采用:

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要求基础均以中风粉砂岩层为持力层,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c≥2.15Mpa,桩基嵌入中风粉砂岩层深度>1.6M、1.7M、4M、4.6M;桩净长≥6m(以实际开挖深度为准),混凝土强度等级:

桩身为C30,桩护壁为C30,普通基础垫层为C15。

框支地梁(DTL*)为C40,普通地梁为C30。

基顶以上梁板均为C30,基顶~±0.000柱为C40。

二至四层柱为C35。

五至屋面为C30。

基础类型:

本工程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基础,孔桩有扩大头(扩大头部分不设护壁)孔桩直径分别为:

1000mm、1100mm、1200mm、1400mm、1500mm。

1.1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巴岳山山顶,拟建场地已平整,基岩出露,场地标高770.50m,相对高差0.50m。

周边为斜坡地貌,斜坡坡度约45度左右,树林茂密。

建筑物范围内无地下管道,管网等。

1.2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冬暖夏热、春早夏长、秋雨连绵之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8.7°C,最高年平均气温19.4°C,最低年平均气温18.3°C。

日极端最低气温-4°C(1977年1月30日),最高气温43.6°C(2006年8月15日)。

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104.5mm,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

1.3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于西山背斜轴部,三叠系须家河地层,岩层产状倾向150°,倾角7°,为背斜构造。

在场地观测二组裂隙:

裂隙①138°∠82°,裂隙间距0.60~1.20,裂隙宽度5~30mm,夹泥质冲填物。

裂隙②250°∠15°,裂隙间距1.10~2.50,裂隙宽度3~10mm,夹泥质冲填物,结构面为软弱结构面。

1.4地层岩性

据地面地质调查、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基岩为三叠系须家河砂岩,现将场地地层分述如下:

⑴素填土:

黄色,由须家河风化砂岩、砂土组成,岩石块径5~200mm,占45%左右,现在回填,结构松散。

⑵砂岩:

黄色,钙泥质结构,巨厚层构造,由长石、石英组成。

钻孔揭露单层厚度为16.20m(ZY1)~31.00m(ZY2)。

1.5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巴岳山山顶,周边为斜坡地貌,有有利于雨水排泄。

地层为须家河砂岩,砂岩风化严重,有渗水性。

观察各孔水位,钻孔为干孔。

受气象水文影响,大气降水为场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

场地周边无污染源,水和土对砼有微腐蚀性。

三、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地勘报告。

工程施工图纸。

根据地质情况,结构设计要求并结合场地周边环境,本基坑边坡支护由于开挖深度为2米。

基坑未超过5米内可不做支护选择,但由于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外围边坡坡度较大,有可能形成滑坡,故考虑外边坡的支护措施。

本次编制的支护方案为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的支护方案,实际边坡支护方案,应由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另行通知方可确定。

1、1-1剖面:

⑴素填土:

黄色,由须家河风化砂岩、砂土组成,岩石块径5~200mm,占45%左右,

⑵砂岩:

黄色,钙泥质结构,巨厚层构造,由长石、石英组成。

钻孔揭露单层厚度为16.20m(ZY1)~31.00m(ZY2)。

2、坡面上设置PVC泄水管中30L=400,问距3.0×3.Om。

3、坡面上挂Φ16#铁丝网,并采用Φ8钢筋长度L=600mm锚钉锚固铁丝网,问距1000×1000mm。

4、坡面上喷射混凝土C20护面,厚度80mm。

5、如土层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应报业主、地勘、监理,设计部门协商处理。

四、施工部署

1、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及基底标高

±0.00由于标高调整,下降至2米。

总体开挖深度为2m左右。

孔桩开挖深度约15M左右。

开挖前应了解水电或其他管网分布情况,以免开挖损坏管网,影响施工,拟采用反铲挖掘机及自卸汽车进行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2m。

2、人员计划:

人员种类

数量

备注

施工员

1人

测量员

1人

专职安全员

1人

管理人员

2人

电工

1人

材料员

1人

泥水工

10人

土方工

10人

3、机械计划

机械种类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1台

斗容量0.8m3

10T白卸汽车

4台

手推车

10部

铁铲

20把

砂浆搅拌机

1台

注浆机

1台

潜水泵(p50

2台

锚杆钻机MD一30

1台

江苏.额定功率为l5KW

空气压缩机ZL一10

1台

西安.额定功率为55KW

砼喷射机PZ一7

1台

焦作.额定功率为5.5KW

注浆泵BMY一

1台

温州.额定功率为2.2KW

电焊机BX3—3

1台

柳州.额定功率为l5KW

经纬仪D52—2

1台

4、材料计划:

材料种类

数量

备注

水泥

30吨

砂子

100m3

30PVC管

200m

尼龙网布

20卷

5、进度计划

2016年7月

2016年8月

21

24

27

31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1

准备

放线

开挖

修整

支护

CFG桩

验收

注:

其中开挖和支护按方案指导循环进行

五、基坑开挖

(一)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清理场地—平整坡顶—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第一层—坡顶排水沟及硬化面层施工—第一层挂铁丝网—第一层喷射混凝土护面—第二层清理下部残留表皮层—第二层挂网—埋置锚杆至设计高度—第二层喷射混凝土护面—总边坡支护达到设计高度—施工完毕。

2、施工工序

①根据图纸进行基坑边线及边坡线定位,撒出石灰线,然后开挖。

先挖去面层渣土层,再将面层做硬化处理,形成排水沟。

②开挖过程中边挖边修整边坡,按设计要求放坡系数开挖,确保边坡符合安全要求。

③大开挖完成后,进行人工修整。

施工、测量人员要控制好轴线、标高,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④边坡第一层挂网喷浆完成后待强度达到%70以后,再进入第二层的挂网喷浆施工。

(二)土方施工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按设计附图要求放坡。

2、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坑内周边设排水沟和积水井,配备相应的抽水机或潜水泵,确保坑内的雨水能及时排走。

3、坑内的积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应设沉砂井,把泥沙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管网。

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标高应控制在50mm以内,基坑槽的长度偏差应不大于200mm,宽度偏差不小于50mm,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20mm,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

5、土方开挖应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及边坡的稳定。

六、边坡支护

(一)喷射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准备好电工、机械工、泥水工等各工队,压浆机等施工机具。

(2)、施工程序

清理开挖工作面一埋设泄水管一喷射细石砼一下步开挖护坡。

(3)喷射细石砼的工艺要求

1、在边坡进行喷射细石砼前,按图纸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①按图纸要求在坡面上确定泄水孔位,设置泄水孔。

②埋设控制喷射细石砼厚度的标志。

2、喷射细石砼的标号为C20,喷射细石砼前先试喷,以确定合适的配比及施工方法,试喷效果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喷射细石砼分段、分片由下而上进行,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结束时,待料喷完后,再关机。

向喷射机供料时必须连续均匀,机器正常运转时,料斗内保持足够的存料。

喷层厚度要均匀,符合图纸要求的厚度。

4、喷射开始时,减小喷头至受喷坡面的距离,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细石砼的密实性。

5、大面积喷细石砼,每隔20~2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

6、下列情况暂停喷射施工:

①雨天冲刷新喷面上的水泥,造成砂浆脱落。

②气温低于+5度。

③大风妨碍喷射手进行工作。

(二).降水计算

  1).计算参数选取

  1.降水面积71.4m×22.5m,基坑深度H=6m,

  2.降深S=6m

  3.水头高度H=2.8m

  4.渗透系数k=1.2m/d

  5.影响半径R=60m

  6.滞水R1=26m

  7.潜水R2=2.7m

  8.井管半径r=0.2m

  9.降落漏斗水力坡度I=1/10

  2).坑总涌水量

  按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整个基坑涌水量:

  Q=1.366K(2H-S)S/lgR0-lgr0

  Q1=208.5m³/d

  Q1==142.2m³/d

  Q=Q11+Q2=3020m³/d

  a)井深计算

  h≥H´+l+L·I+a

  式中:

h:

井深m

  L:

井管至基坑中心距离,取45m

  a:

泵体及沉砂管高度总和,取2m

  故:

h≥H´+0.5+L•I+a=28.7m

  实际井深取29m

  b)单井最大出水量

  q=2π·r·L·k

  式中;q:

单井最大出水量

  L:

动水位下滤水管浸没长度,取12m

  q=3m³/d

  c)井数计算

  n=1.1Q/q´=49(口)

  d)井间距计算

  B=D/n=8.1m

  考虑周边施工状况及勘察报告的建议,实际取7.1m。

一、准备工作

1、全面调查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制定处理方案,并加以实施。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桩、水准点和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轴线桩、水准点引出施工区以外,标识并加以保护。

3、根据施工图施工、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线,开挖过程中注意开挖线的及标高的复查工作。

4、施工用电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电接点,合理布置施工场内用电用水线路。

5、施工现场布置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4)、质量控制

1、所用水泥、砂子等材料选用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比,做到车车过磅。

施工过程中,浇筑的细石砼应厚薄均匀,密实。

2、按设计要求3000×3000mm设置泄水管,设排水沟,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3、浇筑护壁细石砼前检查泄水管是否安装到位。

4、细石砼必须进行试配确定配合比,要有原材(水泥、砂、外加剂)试验报告。

5、当护壁细石砼达到设计强度的时,方可进行下一层开挖。

6、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原始资料,并写好施工日志。

(二)喷锚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在进行喷锚网施工之前,应充分核对设计文件、土层条件和环境条件。

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原材料型号、品种、规格及质检单,必要时进行材料性试验。

3、施工前,混凝土喷射机、空压机和注浆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以及风、水管路、电线等应配套齐全,并进行全面检查和联合试运转。

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供水设施应确保喷头处水压高于该处工作风压0.05—0.1Mpa。

(2)钢花管锚杆支护施工

1、工艺流程:

①人工修坡_②喷射混凝土_③击入钢花管_④高压注浆_⑤挂网、焊接加强筋及锚固_⑥喷射混凝土;

2、钢花管锚杆施工工艺:

①加工管材:

采用(I)48钢管,长度为6m,倾角10。

,制作成滤管(花管),入土端加工成桩尖状,滤水孔对向问距500mm,孔眼前端(造管尖侧)焊接钢筋或角钢块,构成孔前倒刺及保护块。

②打钉:

开挖出的边壁人工修整后,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出标记;采用冲击锤或土钉机将钢管按设计角度及位置对正,将钢花管击打入土中到设计长度。

锚孔深度应大于设计长度5-lOcm,锚孔的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施工记录,记录下各相关施工参数。

③压力灌浆:

采用注浆泵,通过高压注浆管安接在钢管头上,并采用低压慢灌工艺,压入M20水泥浆,用32.5R水泥,按水灰比O.50~0.55配制水泥浆液,浆体中掺入早强剂,灌浆压力达到0.6MPa~0.8MPa压力,并稳压3min~5min时间,即可停止注浆。

(3)、喷锚支护工艺要求

1、绑扎钢筋网,钢筋网所用钢筋为中6,铺设钢筋网前,应先调直钢筋。

预留搭接筋(上、下层网筋瘩接长度为300mm),钢筋网络误差不得大于+20mm,焊接加强筋,且加强筋骨与钢花管头焊接;绑扎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焊接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钢筋网宜随壁面铺设,但距岩土面一般不宜小于3cm。

钢筋应压在锚杆锁紧装置下面,并与锁紧钢筋焊接成一体;边壁上的钢筋网宜延伸至地表面,其长度一般不应小于lm。

根据施工作业面分层分段铺设钢筋网,钢筋网之问的搭接可采用焊接或绑扎。

2、喷射细石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厚度控制可用锚杆头或插入标桩进行,混凝土必须加入速凝剂。

(4)、质量控制

1、喷射混凝土所用水泥、水及砂子的规格要求与注浆材料相同,且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

石子应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碎石,其最大粒径一般不应大于l5mm,速凝剂必须采用国家鉴定合格的产品。

2、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水泥:

砂石重量比为1:

4~4.5。

3、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采用0.40~0.50。

4、速凝剂的掺量应视地质条件确定,通常为水泥重量的3%左右,特殊情况下可减小或增大比例。

5、喷射混凝土作业具体要求如下:

①混合料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随拌随用,不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问不应超过1h,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问不超过20min。

②喷射时,喷头处的工作风压以保持在o.10—o.12MPa为宜,喷头与受喷面应尽量垂直,并保持在O.8—1.Om的距离。

③喷射应白下而上进行,喷头运动一般按螺旋式轨迹一圈压半圈均匀缓慢地移动。

挖出的作业面修理平整后,如坡面异常松散,应尽快进行初喷混凝土,以稳定壁面,防止松散土塌落,初喷厚3-5cm。

④钢筋网铺设完毕后进行喷面,喷射厚度为5~lOcm。

③喷射混凝土接茬,应斜交搭接,搭接长度一般为喷射厚度的2倍以上。

⑥回弹物应及时回收利用,但不宜作为喷料重新喷射。

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期不少于7天。

(三)技术要求

(1)、按l:

0.5放坡系数放坡开挖。

(2)、分层分段开挖,一次性开挖深度不超过2.0m,开挖长度不超过l5m。

(3)、护壁浇筑80ram厚细石砼。

(4)、按设计要求3000X3000mm埋设(p30L=400mm泄水管。

(5)、每次开挖前后监测:

l、基坑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2、地表开裂状态(位置、宽度)的观察和记录;3、周边设施(建筑物、道路、管线)的变形观测;4、基坑渗、漏水情况的观察;5、基坑周边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生产、生活排水、上下水管等)的观察。

(6)、严禁雨水、污水等地表水渗入坡体。

(7)、加强信息化施工,施工中发现有与设计条件不符时,立即向工程师报告。

(8)、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待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挖土。

(四)基坑验收

土方开挖完成浇筑细石砼后,应申报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勘察、监理等相关单位对基坑进行质量验收。

验收应包括:

(1)、基坑底轴线及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基坑边坡坡度及排水、泄水设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细石砼护坡是否有开裂、滑移现象。

(4)、边坡侧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5)、基坑周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6)、工程质量资料是否与施工进度同步。

七、排水措施

(一)、本工程采用明沟、集水井排水法,防止边坡塌方及地基被水浸泡,水泵采用潜水泵。

在基坑的两侧或者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10—15米设置一个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降其排出坑外。

排水沟截面尺寸300×300mm,沟底坡度为0.8%。

集水井尺寸1000×500×800mm,坡顶排水沟内壁面层砂浆添加5%的防水粉。

(二)、排水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

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低0.3—0.4m。

集水井底面应该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三)、基坑坡顶宽l.Om(围墙内)采用cl5细石砼进行硬化,硬化面做成反坡,防止雨水流入基坑,硬化区设置300×300mm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入市政雨水管。

(四)、应硬化施工场地并与基坑坡顶硬化相连接,避免水渗入边坡土体。

(五)、明沟、集水井排水,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问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

八、安全保证组织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施工工长、施工员、安全员和班组长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实行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分级分权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奖罚。

九、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一)、土方开挖前应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基坑周边1米范围内严禁堆土、堆料或停放机具,基坑施工期问设警示牌,夜问加设红色灯标志。

(二)、基坑边设置防护栏杆。

在离基坑边lm设置钢管防护栏杆,立杆打入地下600mm,问距2m,在离地0.6m和1.2m处各设置一道横向栏杆,用密目网密封。

(三)、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接稳后再松手。

(四)、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测。

(五)、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应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六)、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

各种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的位置。

(七)、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摸底审查,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对重点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并注册登记。

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才可上岗。

(八)、建立门卫制度和巡逻护场制度,设专人两班制昼夜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

对携带施工材料进出场的人员和车辆要开出门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联系业务的其他人员要进行登记,经门卫许可后方能进入。

(九)、工地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工作,消除火灾隐患。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保护消防设施,不得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不准在施工现场内吸烟。

(十)、上下基坑要设置专用上下斜道。

人工挖土、修土时,作业人员要有2m安全操作距离。

坑边不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当重型机械在坑边作业时,专门设置的平台或深基础等。

同时,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

十、边坡安全监测

本分项属于深基坑工程。

本方案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设计图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采进行编制:

(一)、监测目的

为了保证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

(二)、监测点布设:

在基坑周围及邻近建筑物上,取l0个固定监测点(见附图),做好标记并保护起来,以防在基坑开挖及后期施工中丢失或损坏。

(三)、监测内容:

(1)、基坑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地表开裂状态(位置、宽度)的观察和记录;

(3)、周边设施(建筑物、道路、管线)的变形观测;

(4)、基坑渗、漏水情况的观察;

(5)、基坑周边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生产、生活排水、上下水管等)的观察。

(四)、监测方案: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卷尺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五)、监测报警值

(1)、按设计要求,边坡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报警值均为50mm。

(2)、邻近建筑物(道路、管道),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设定监测报警值:

建筑沉降小于3mm,建筑裂缝小于3ram,建筑倾斜小于3‰。

地表裂缝小于20mm,管线位移小于30ram,坑内起隆小于40mm。

(3)、渗水速率平稳,无流沙、管涌、隆起、塌陷现象。

(六)、监测频率:

在开挖过程中实施实时监测,监测频率为4小时一次。

开挖完成后每天不少于1次,雨天和雨后增加监测频率,每天不少于3次。

以上监测均由施工方专业测量人员全程监测,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分析。

且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对边坡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监测点的距离不大于20m。

十一、施工应急措施

(一)、土方开挖和基坑维护期间,应储备槽钢、钢管、花管、草袋、土工织物装砂或土等应急物质。

当基坑状况恶化时,应立即用上述材料反压坡脚,必要时在坡顶削坡减载,保持坡顶稳定后再妥善处理。

(二)、较差土质的局部剥离坍塌的处理:

迅速采用土钉挂网固定,喷射速凝混凝土。

(三)、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

迅速插入花管引流,用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