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571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

一、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

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会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

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他怎样玩呢?

第一,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

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

第二,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薄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心致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1)鲁迅小时候读书不光凭自己的____________,还依靠自己的______________。

(2)鲁迅小时候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他不是玩得____________,而是玩得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什么?

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形容非常有趣味

(2)形容集中经历,一心一意。

2、

(1)聪明伶俐 勤奋            

(2)种花 描画 呆头呆脑 有趣有益

3、本文主要描写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

给我们的启示是:

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二、圆明园

圆明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故园,经清代康熙、雍正增建和扩建,乾隆皇帝又在圆明园之东建长春园,东北建万春园,以后,嘉庆、道光、咸丰都继续兴建、修葺,历时150年,耗银数以亿万计,逐渐形成了当时与紫禁城齐名的皇家园林。

就是这样的一座集我国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我国规模最大的园林杰作,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掠、火烧。

园中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再遭劫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对圆明园遗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实施了三期整修工程。

1983年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

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圆明园是怎样化为废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怎样重视圆明园遗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掠、火烧。

园中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2、实施了三期整修工程。

1983年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

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三、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

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

“你怎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

“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

“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

“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

“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

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子自己的优势上。

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词语

纳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优势——(  )                 坎坷——(  )

3、 为什么第三个旅行者什么都没带却安然无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在文中用“﹏”画出两个人失误的共同原因。

5、 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6、 请谈谈自己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疑惑不解   形容一点没有损伤

2、缺陷       平坦

3、当大雨来时他躲着走,当路不好时他小心地走,所以他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安然无恙。

4、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5、警惕       放松了警惕

6、面对自己的优势,我们可能会掉以轻心,失去了戒备,因此更容易出现失误。

四、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

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

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

挨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儿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

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

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了,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

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又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

“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

”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1、文中最后一句破折号表示(  )

①转折  ②解释说明  ③声音的延续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为什么选它作为你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②

2、书读得太少了,才是真正的吃亏

3、提示:

结合第四自然段,深入体会后作答。

4、提示:

写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明理由

五、明月初升

夕阳终于收起了最后一缕金辉,夜(幕慕幕)很快降临。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颗星星闪着寒光,缀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向我调皮地眨着眼睛,想吸引我的视线,可我却不看它们,指向天空默默地(眺跳)望着。

几分钟后,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惊于这画的色彩瑰丽,沉醉于大自然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之中了。

它像一首优美的情诗,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让人无限陶醉。

只见一片看不清形状的树梢顶端罩着一层银纱,好像有无数宝石放在那里,闪闪发光,附近几颗小星的微光,被这片银纱吞没了,而天空中几片看不见的白云,这会儿也罩上了银纱,闪烁着光亮,我料定月亮一定会从银光中升起来的。

果真,不一会儿,树之间露出一道(狐弧)形的金边,那就是初升的月亮,借着树的掩映,她尽力地向上升着,升着,终于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中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色!

明月离我们那么近,放佛张开手臂就可以拥抱她。

明月,奇伟、瑰丽,大放异(彩采),使得那些嵌在天空中的星星顿时失去光彩。

明月纯洁无(暇瑕),把自己皎洁的光无私地献给人类,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快乐。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明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划去暮慕跳狐采暇

2、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颗星星……望着。

3、短文主要写明月初升前、初升时和初升后的美丽景色。

4、我也要像明月一样,把自己的力量无私地献给祖国母亲。

六、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

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随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

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听到他沉重的喘息,人们(爱惜 痛惜)万分,说:

“这颗巨星将坠落了。

”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上……

“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病情慢慢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

他又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致 至)晚年,仍创作不懈,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

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

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看见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 己):

“这真是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

体育锻炼!

1、用“/”画去括号内不合适的字词。

2、结合短文内容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能表达这篇短文中心意思的选项后打“√”

(1)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  )

(2)赞颂了雨果为了创作而不懈地努力。

     (  )

(3)赞扬了雨果的文学才华。

      (  )

参考答案:

1、划去爱惜致己

2、雨果在40岁时心脏病恶性发作了,但他并不悲观,而是坚持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他的病慢慢好转了,体制逐渐增强了,最后还成了一位长寿者。

3、

(1)√

(2)√

七、到底什么是克隆人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首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克隆人也是如此。

那么到底什么事克隆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人”指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人”只是特定的基因组,或者指“生物学的人”,那么,我们可以说,克隆人的DNA与他们的母体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人既是“生物学的人”,又是“心理和社会之人”。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人,会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世界上曾发现过不少狼孩,他们存在与狼群长期生活的过程中染上了狼的特性,撕咬抓挠,生吞活剥,这些特征是后天形成的。

因此具有特殊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的人,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也是克隆不出来的,因为他们的那些特征不是在先天的基因中存在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产生的。

克隆人并不是真正完全同他们的母体一样的人,只是他们的DNA与母体相同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克隆羊多利,由于它生长的环境与母体存在着差别,所以也存在着与母体不同的特点。

1、短文中“人”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底什么是克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羊多利为什么也存在着与母体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既是生物学的人,也是心理和社会之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人,会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克隆人就是与他们的母体的DNA相同的人

3、因为它生长的环境与母体存在着差别。

八、伯牙碎琴

伯牙弹得《高山流水》,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

面对秋江圆月,伯牙借曲抒情。

正当伯牙抚琴而奏“志在高山”时,有一个叫钟子期的人在旁边也听到了,啧啧赞叹道:

“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伯牙很觉惊讶,看了一眼子期。

马上他又抚琴弹奏起“志在流水”的乐段。

才奏了一会儿,子期又意味深长地说:

“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说:

“高山流水,知音难遇。

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动万分“这个词表达了伯牙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伯牙称钟子期是他的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是一首《高山流水》使伯牙找到了知音钟子期。

2、表达了伯牙找到知音后的那种无比兴奋的心情。

3、“知音”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因为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情。

九、虽然贫穷但不潦倒

(1)小李毕业后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2)那年冬天,小李所在的城市划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线的便属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3)小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菜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

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不了还漏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出他们的想象。

可是当他们循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时,小李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4)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有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得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5)这家的男人在几年前病逝,欠下了很多钱。

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

女人一份薪水养3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6)但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她家的用用也蛮好的孩子懂事做完功课还帮她干零活

(7)这是,小李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油罐擦得发亮。

最让小李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的拖鞋,那鞋底是磨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8)他们在这一家总共停了10来分钟,比别人家稍稍长了些。

小李渐渐看出了这一家却是贫困,但他亦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这是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注释:

潦倒:

颓丧、失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状况——()残疾——()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整齐——()明朗——()暖和——()

3、缩写句子。

(1)小李毕业后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菜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4)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短文第(6)段中依次填入的标点正确的是()。

A.,,。

,,。

B.,,,;,。

C.,,,,······D.,,,;,······、

6、这家“贫困”表现在哪里?

“不贫困”又表现在哪里?

7、你也相信这一家不会贫困太久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贫穷情况残废

2、零乱阴暗寒冷

3、

(1)小李分到了居委会。

(2)小李与同事们走访人家。

4、排比

5、D

6、经济上贫困,但精神上、思想上不贫困。

7、相信,因为这一定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十、字如其人

(1)我的字写得不是很好,每当看到字写得好的人,我都会肃然起敬,特别是看到一些书法家的辉黄手笔,我的心中就不尽赞叹起来。

可是羡幕归羡幕,我的字并不因此写得好起来。

爸爸妈妈常常为我的字担忧,我也常常下定决心要努力练好字,但都半途而费。

再回想起自己的字,哎······

(2)字写得不好有很多原因比如没好好练字还有不注意写的笔画顺序姿势等等可造成这样的局面最重要的因素是我有写好字的梦想却没有始终坚持练字的恒心

(3)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大概读二年级,有一次妈妈把我带到书法班去学习书法。

因为我写的字很大,所以练字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我的大字。

虽然我自己认为写得还可以,但是却没得到书法老师的好评。

一时间觉得非常失望的我便下定决心要练好字,非得让书法老师夸一夸不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天老师都夸,回到了家,家人也夸,每天沉浸在欢乐中。

但我在书法班毕业之后就没再练字,自以为字写得很好的我再也不想去练字了,慢慢我的字也越写越大,越写越变得不太好了,甚至退步到了以前的水平。

 (4)人们常说:

字如其人。

字写得好,人就漂亮吗?

我原来对这句话不甚理解。

但在长大的过程中,确实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每当别人说起我的字,我都会暗暗低下头,反思着以前的过错。

渐渐的我知道了这句话的一点含义。

写字好虽然不代表人的外表长得漂亮不漂亮,但可以证明你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去练了。

写字不好,证明你没有认真去苦练,证明你做人不努力。

一个人他可以抬起头来做人,而一个人不管他长得多么好看,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

在爸爸的字里,其实我也常常看到了他工作自信的理由。

(5)看来,多说不如行动,去书店再买本字帖,练字吧!

1、解释词语。

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途而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

(1)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3、给文中第

(2)段加上标点。

4、造句。

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姿(     )浸(     )帖(    )

咨(     )侵(     )贴(    )

6、给红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浸:

(1)泡在液体里

(2)液体渗入或渗出(3)逐渐

--1、每天沉浸在欢乐中。

()

糟:

(1)做酒剩下的渣子

(2)腐烂,腐朽(3)用酒或槽腌制食物(4)指事情或情况坏

--2、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

()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参考答案:

1、肃然起敬: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半途而废:

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

2、黄——煌尽——禁幕——慕费——废

3、,,,、。

,,。

5、姿势浸泡字帖

   咨询侵犯粘贴

6、--1,

(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