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444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人为”“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13.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

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纽带。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到为代表。

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相辅而相成。

19.理学实际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理学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流。

20.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韩愈、李翱,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21.先秦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主要是围绕天人、古今、知行等问题展开的。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①②③④)。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①②)。

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西南地区④沿海地区

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

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③④)。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②王充著《论衡》

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①③④)。

①造纸术②《甘石星经》③《氾胜之书》④《九章算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②③)。

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②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

③玄学的兴起④儒学的繁荣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赋与五言古诗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

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③)。

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②浑天仪、地动仪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范晔的《后汉书》②陈寿的《三国志》③班固的《汉书》④萧子显的《南齐书》

11.(③④)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①《晋书》②《隋书》③《史通》④《通典》

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刘焯的《皇极历》

③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

13.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②③)。

①兼容并包的文化气派②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新学派的形成

③市民文化的兴起④官学兴盛,私学特别是书院空前发展

14.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②③④)的发明。

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火药武器

15.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有(①②③④)。

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④《徐霞客游记》

1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文学名著主要有(①②③)。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红楼梦》④《永乐大典》

17.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①②④)。

①《永乐大典》②《康熙字典》③《本草纲目》④《四库全书》

18.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①②④)层次。

①以民为本②重人伦远鬼神③“人文”精神④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19.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①②③④)。

①民族性与农耕性②连续性与传承性

③显著的伦理型特征④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20.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①②③)。

①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②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③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21.老子的思想主张是(①)。

①“无为”②克己复礼③任贤④以德服人

2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①③)。

①《道德经》②《论语》③《庄子》④《管子》

23.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①②③④)。

①“恻隐之心”②“羞恶之心”③“恭敬之心”④“是非之心”

24.墨家主张(①②③)。

①“节用”②“节葬”③“非攻”④法治

25.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①②)。

①《商君书》②《韩非子》③《吕氏春秋》④《论语》

26.王充的主要哲学观点有(①②③④)。

①“天自然无为”②“天不能故生人”③神灭无鬼④今胜于古

27.王夫之的主要哲学著作有(①②④)。

①《周易外传》②《尚书引义》③《明儒学案》④《读四书大全说》

28.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要点有(①②)。

①神学的灾异谴告说②“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③人性论④“三纲五常”

29.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漫着的(①②)。

①神学史观②复古谬论③厚今薄古④进化论

3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①②)。

 

①表达的复杂多样性②外表形式的齐合性③折衷融合的倾向④对身份秩序的尊重

31.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①②③)层次。

①以民为本②重人伦远鬼神③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④重义轻利

32.春秋战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③)。

①《诗经》②《楚辞》③诸子百家的著作④乐府诗;

33.春秋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春秋》及其三传②《国语》③《华阳国志》④《战国策》

34.春秋战国时期科技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甘石星经》②《黄帝内经》③地动仪

④以青铜器和铁制农具为代表的冶炼工艺技术

35.秦汉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①②③)。

①造纸术②《氾胜之书》③《伤寒杂病论》④《黄帝内经》

3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乐府诗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

37.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①②④)。

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②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和编制的《大明历》

③造纸术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8.隋唐时期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主要有(①②③④)。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刘焯的《皇极历》

③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④僧一行等制作的黄道游仪和实测子午线

39.理学家以(③)为核心,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

①道家思想②佛教思想③儒家思想④法家思想

40.宋元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①②③)等。

①《资治通鉴》②《通鉴纪事本末》③《通典》④《文献通考》

三、名词解释(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8题)

1.“广义文化”:

它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涵十分广泛,其层次结构则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

2.“狭义文化”:

则派出人类社会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即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思维模式、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

3.中国文化4.中国传统文化5.宗法制度

6.分封制7.宗庙祭祀制8.“家国同构”9.君主专制制度10.先秦子学11.玄学

12.隋唐佛学13.宋明理学14.明清实学15.乾嘉朴学16.五行说17.天道观18.人道观

19.古今观20.名实观21.“天人合一”22.知行合一

四、简答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4题)

1.什么是中国文化

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4.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5.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简述《周易》的辩证法

7.简述老子的哲学思想

8.简述孔子的哲学思想

9.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伦理学说。

10.简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

11.什么是宋明理学

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2题)

1.试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

2.试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成型期的主要标志。

3.试述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

4.什么是“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5.试述孟子的哲学思想

6.试述王充的哲学思想

7.试述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8.根据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借鉴作用。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作业2

一、填空题

1.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规范。

2.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大致经历了先秦、汉唐、宋至清代中叶三大发展阶段。

3.《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善恶报应的信念;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4.西周时期,周公对夏商及周初的原始伦理思想加以归纳整理,建立了一个以为道德榜样,以礼为核心,以孝悌恭敬和惠爱为道德规范的学说——“周礼”

5.“周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6.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因而它逐步兼容各家而最终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思想。

7.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仁”、“礼”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

8.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反省、内求、存心、养气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9.荀子学说的核心是性恶说,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社会情势去外在地把握人性。

10.道家宣扬“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无知、无欲、无为,崇尚自然、柔弱、知足。

11.从汉到唐,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汉儒学伦理、魏晋玄学伦理和隋唐佛学伦理三个阶段。

12.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提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学说,论证了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13.宋明理学形成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元、明、清三朝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包括伦理道德)。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伦理道德思想,其最重要的学派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4.中国传统道德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始终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这是其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点。

15.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

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__人性的认同,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

16.在“致良知”的方法上,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认识对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17.原始宗教的产生与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18.我国原始宗教主要有四方面:

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19.道教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并融摄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和秦汉时期的黄老道而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0.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21.佛教的经典包含三个方面,有经(修行教义)、律(信徒守则)、论(解释和研究教理的著述)。

22.目前,保存最全、最权威的佛经版本是《中华大藏经》。

佛教经典中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四谛说、八正道、缘起论、因果报应论、六道轮回论、业力说和三法印说。

23.唐代已形成佛教的三派八宗:

三派即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

其中,汉地佛教又有八宗,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唯识宗诸家。

24.佛教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

25.在立法指导思想上,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德”的观念,提倡以德治国,“明德慎罚”。

26.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将法律公布于众,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27.战国末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创立的“五德终始”论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28.汉武帝时期形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而为它奠基的理论就是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

29.魏律对汉律作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如改具律为刑名,列于律首;规定五刑,使刑罚进一步规范化;规定“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制度。

30.中华传统法文化是一套以“天道”观念和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儒学为核心、以__家庭家族_为纽带、以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为目的的完整而成熟的传统法文化。

31.传统法文化于博大之中还蕴含着一种中庸和平之道,其表现就是法、理、情三者的统一,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过程中,均将这三者综合考量。

32.中华民族的气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①②③④)。

①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③善恶报应的信念④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2.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②)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

①老庄为代表的道家②孔孟为代表的儒家③墨家④法家

3.孔子以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了(①②③)。

①五伦说②性善论③修养论④义利合一说

4.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就是(①)。

①“礼”和“乐”②兼爱③法治④无为

5.董仲舒把人性分(②③④)。

①君子之性②“中民之性”③“斗筲之性”④“圣人之性”

6.程朱理学建立了以(②)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①人道②“天理”③纲常④“心即理”

7.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包括(①④)。

①公忠爱国②三从四德③三纲④仁爱孝悌

8.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①②)。

①父慈子孝②兄友弟恭③中和宽容④谦虚好礼

9.在中国伦理史上,形成了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其中(④)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

①内省②自讼③养气④“慎独”

10.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①②③)。

①自然崇拜②动植物崇拜③图腾崇拜④圣贤崇拜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上层道士从理论上改革原始道教,使之转变成为统治者服务的官方道教。

其代表人物为(②③④)。

①张角②葛洪③寇谦之④陶弘景

12.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中,(④)实行法治最为彻底,国力渐趋强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①齐国②楚国③魏国④秦国

13.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期间,“集诸国刑典”,著(①)。

①《法经》②秦律③魏律④吕刑

1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有(①②③④)。

①则天顺时,法自君出②礼律结合,法有差等

③德主刑辅,先教后刑④据经解律,引经决狱

15.中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③)。

①《法经》②《唐律疏议》③《唐六典》④《宋刑统》

16.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①②③④)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①反省②养气③存心④内求

17.道家宣扬“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①②③),崇尚自然、柔弱、知足。

①无知②无欲③无为④尚贤

18.先秦诸学派中,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是(③④)两家。

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

19.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②③④)。

①人情②人伦③人道④人性

20.孔子将修身称为(①②③④)。

①“修德”②“克己”③“正身”④“修己”

21.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③)为价值取向的。

①真②美③“善”④仁

22.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派别(②④)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①全真道②五斗米道③正一道④太平道

23.佛教于(②)传入中国。

①西汉初②西汉末③东汉初④魏晋时期

24.鸠莫罗什翻译了(①②③④)、《中论》等经论,首次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空宗学说,成为后来佛教各个宗派立宗的经典依据。

①《阿弥陀佛经》②《金刚经》③《法华经》④《十二门论》

25.(①②③④)是中国佛教石窟的代表。

①敦煌莫高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大足石窟

26.(③)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希望通过重刑,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①李悝②韩非③商鞅④李斯

27.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二帝,都从总结秦灭亡的教训出发,批判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以道家的“清静”和“无为”为核心的(③)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①德治②法治③黄老之学④德主刑辅

28.(①②③)属于封建法律“八议”制度内容。

①议亲②议贤③议功④议尊

29.(①②④)是《开皇律》确定的刑名。

①死刑②流刑③肉刑④徒刑

3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④)。

①《北齐律》②《开皇律》③《唐律疏议》④《宋刑统》

31.(②)已产生了德、礼、孝等道德观念。

①原始社会②商代③西周④春秋战国

32.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③④)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

①德②道③“仁”④“礼”

33.荀子学说的核心是(④),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社会情势去外在地把握人性。

①性善论②仁政③法治④性恶说

34.玄学以(②③④)为主要依据企图用道家学说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其宗旨是“贵无”,崇尚自然。

①《孟子》②《周易》③《老子》④《庄子》

35.(④)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

这正是中华民族善良、淳朴、团结、友爱这一民族特性的深厚社会道德基础。

①“礼”②德③善④“仁”

36.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①②③④)。

①以诚待人②推己及人③相互尊重④相互同情

37.忠恕之德的具体内容是(①②③④)。

①己立立人②己达达人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8.唐人(④)的《悯农》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地反映了“勤”与“俭”的天然联系。

①白居易②杜甫③李白④李绅

39.为孔子推崇备至的“中庸之道”,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④)。

①明智②谦虚好礼③兼爱④“中和”

40.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即(①③)。

①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②礼制③家国一体④儒家思想

三、名词解释(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6题)

1.道德2.中国传统伦理道德3.慎独4.“三纲五常”5.孝悌6.情操7.明智

8.气节9.仁爱10.公忠11.自然崇拜12.动植物崇拜13.图腾崇拜14.鬼魂崇拜

15.四谛说16.八正道17.缘起论18.因果报应论19.六道轮回论20.业力说21.三法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