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12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校本童谣.docx

一年级校本童谣

童谣童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

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

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具准备:

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

教学建议

提供与之对应的童画作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范本。

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1)播放课件《荡秋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

(3)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

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

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题:

《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

(1)交流:

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

(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

(3)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

3.尝试创作。

(1)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

(2)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

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童谣的历史背景、风格及创作等情况。

(教师)准备编排童谣童画集。

教学过程

1.朗诵童谣。

(1)请学生朗读童谣,交流此童谣的含义。

(2)探讨自己喜欢的童谣及创作童画的思路。

(3)教师小结:

童谣的历史背景、风格及创作等情况。

(4)教师提供创作建议:

从不同角度思考,再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角度进行创作;考虑不同画种的特点;注意为童谣配上音乐,能够体会到更强的艺术效果。

2.学生创作。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童谣。

(2)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单独或连续的均可)。

3.评价交流。

评价建议:

(1)能基本表达出童谣的意境。

(2)色彩、构图、画面具体氛围等。

(3)选用的工具材料是否恰当。

4.小结拓展。

(1)把全班学生的作品编印成集等。

(2)收集更多童谣童画的资料。

(3)有兴趣的同学进行童谣童画互配练习。

《家乡童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孩子回忆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听到的家乡的童谣,激发亲近童谣、学习童谣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欣赏、朗诵童谣,使儿童初步感受童谣的特点。

3.引导学生唱童谣、仿编童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湖北有许多有趣、好玩的童谣,你们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就是唱着家乡的童谣长大的,你们知道咱们湖北的童谣吗?

二、师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家乡童谣。

学生交流。

老师也介绍一、二个湖北童谣,并带领学生用方言朗读童谣,感受方言童谣的韵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后面的欣赏、创编及演唱童谣作铺垫。

三、欣赏家乡童谣。

1、观看课件、表演,再次感受家乡的童谣。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听听湖北童谣。

欣赏由小莹表演的《家乡童谣》

下面再请大家看由小朋友们表演的《家乡童谣》。

2、谈谈感受。

刚才看了小朋友们表演的《家乡童谣》,你最喜欢哪一首童谣?

讲讲喜欢的理由。

生:

我喜欢“小皮球歇歇来”和《周扒皮》,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唱童谣,很有趣的。

生:

我喜欢“月亮哥”的儿歌,很好听,动作也很好看。

生:

我喜欢“摇阿摇”音乐很优美,两人一起做摇篮很有趣。

生:

我喜欢“拍手歌”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唱,表演的真好看。

……

3、创编动作。

师:

下面我们来欣赏童谣,并学着加上动作表演。

四、学唱童谣《月亮哥》。

1、播放演唱录音,初步感受童谣的音乐美。

师:

刚才我们看了、学了咱们的家乡童谣,现在我们再来学一首可以唱的童谣《月亮哥》。

先请大家欣赏一遍。

2、教唱童谣。

师:

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唱《月亮哥》。

师:

我们一起用方言来朗读歌词。

……

歌词在师生、生生、小组对唱、跟唱、齐唱等形式中学习童谣《月亮哥》。

3、边唱边做动作边游戏。

师:

请你与自己邻座一起来创编《月亮哥》的动作和游戏。

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唱歌边表演或边游戏。

五、拓展、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家乡童谣》,学唱了《月亮哥》,请你们回家后去问问你们的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人收集更多的湖北童谣,可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

在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看谁的家乡童谣有新意,与众不同。

(鼓励学生回家向长辈采用访问的方式去了解、学习更多的家乡童谣,感受湖北的乡音乡情。

让学生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学习从长辈、邻居、媒体等途径收集、交流信息,开展探究。

附湖北童谣:

月亮哥

月亮哥,跟我走,走到南山卖笆篓,巴篓巴,卖琵琶;琵琶软,卖竹匾;竹匾高,打把刀;刀又快(锋利),好切菜;菜又苦,好过端午;菜又甜,好过年。

推磨

三岁的伢,会推磨。

推的粉子白不过,做的粑粑甜不过。

爹爹吃了十三个,留两个,给婆婆,婆婆吃了心的磨不过,半夜起来摸茶喝,门闩撞了后脑壳。

唱歌

三岁的伢,尾巴拖。

三岁的伢,会唱歌。

不是爷娘告诉我,是我聪明伶俐会唱歌。

三岁的伢会放牛

三岁的伢,会放牛?

么牛?

水牛;么水?

糖水;么糖?

麻糖;么麻?

苋麻;么苋?

鞋子线;么鞋?

缎子鞋;么缎?

鸡蛋;么鸡?

雄鸡;么雄?

狗熊;么狗?

豺狗;么豺?

劈材;么劈?

斧头劈;么斧?

豆腐;么豆?

黄豆;么黄?

蚂蝗;么蚂?

蝌蚂;么蝌?

一条花蛇。

《童谣》的教案部分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趣味性的导入继续巩固竖笛曲(拍)《我有一只小羊羔》及(拍)的《吉祥三宝》。

2、通过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并从中了解、体会童谣的质朴、稚气的特点。

3、掌握节奏型;学习歌曲《童谣》。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编活动,通过唱、说、演等形式来表现童谣,从而更深入了解这一体裁。

二、教材分析

《童谣》就如其歌名一样,内容单纯稚气,饶有童趣;旋律平稳流畅,朴实无华,歌词富有故事情趣,易于学生所接受,而且童谣的特点即从孩童的视角来选取题材,并以他们天真朴实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既富于想象,也充满生活气息。

三、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童谣》这一体裁的特点;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童谣》。

四、教学难点:

在较好地进行歌曲演唱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说、唱、演(童谣)的实践创编活动,以更深地了解这一体裁。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竖笛、手绢、头饰。

六、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唱歌式师生问好,趣味性的声训练习。

(声训)55534|5—|6654|3—|1555|5432|53|1—||

可爱的小花猫来呀来唱歌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小绵羊、小公鸡、小青蛙、小花狗、小鸭子)

2、出示课件,引出“小羊”,以小羊提出的问题为线索,进行竖笛吹奏练习《我有一只小羊羔》和《吉祥三宝》。

3、导入本课:

以小羊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童谣?

”来导入。

4、本课教学:

①进行“找朋友”和“丢手绢”的童谣式的游戏(师生互动)。

②分析、了解童谣的含义及特点。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的歌谣,通常为孩子在游戏时听唱,它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可通过说、唱演等形式完成对童谣的改编。

③结合平时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童谣。

④看图(多媒体)讲童谣故事。

⑤初听歌曲《童谣》(看图);复听(轻拍手,感受其节拍)。

⑥学习本课歌曲:

节奏的熟悉:

(引用找朋友的童谣)

以游戏(用模唱旋律及接龙模唱)的形式熟悉本歌的旋律。

并随教师的范唱轻声跟唱本歌。

5、巩固创编:

①分组、接龙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童谣》。

②创编活动的展开再次扣住童谣主题。

A、根据表演新改编的童谣故事《狼来了》的形式再次感受童谣的天真、纯朴的特点。

B、给词《小蜜蜂》----借用《童谣》的旋律演唱

C、自创童谣(形式可以分让学生自创或再续歌曲《童谣》的故事情节)。

D、展示环节

七、课堂小结

《童谣》的反思部分

从对本课教学活动的实施及教学效果来看,按要求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来谈一谈反思及感想:

1、互动、趣味性的常规练习。

唱歌式师生问好后(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小动物的歌吧。

”同学们便边拍手边做动作进行愉快的演唱。

从这一环节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歌声中开始了这堂音乐课,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2、导入竖笛的吹奏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啊,看一看把哪个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

”(听羊叫的声音)出示课件羊。

(师)“今天小羊也要和我们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你们欢迎它吗?

”(生)“欢迎”(师)“而且小羊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

”(生)“想”(师)“可是小羊却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问题想考一考我们班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信心十足的“有”。

出示第一个问题(能为我吹奏一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吗?

)……这样便很自然地引入到竖笛吹奏练习这一环节中来了,而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积极性也很高,吹奏的表现也很出色。

达到了欲想效果。

3、本课的导入

随着吹奏的结束,仍围绕着小羊的第二个问题展开“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谣吗?

(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做两个游戏,相信通过游戏,你们一定能对童谣有一个认识和了解”。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和学生玩“找朋友”和“丢手绢”的游戏,启发了学生并让学生自己进行了总结。

有的说是“小时候唱的歌”有的说是“小时候说的歌谣”……总之大家对它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我便点题式的进行了总结,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的歌谣,通常为孩子在游戏时听唱,它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可通过说、唱演等形式完成对童谣的改编。

并直接过渡到看图讲童谣故事的环节。

从上面的这一环节看,我认为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在学生喜爱的游戏中,我能够和学生融为一体,通过玩的形式来认识一个新的知识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形成了师生积极互动的场面。

4、歌曲的学习环节

首先让学生看图讲课件出现的童谣故事,由于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学生们讲得也不错。

随之导入的就是听歌曲《童谣》(初听看图,复听轻轻拍手),在接下来的学习节奏的环节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童谣词,然而这个过程有点烦琐了,因为对于学生来讲掌握这一节奏是很轻松的。

另外我在模唱旋律这一环节也存在着这一问题,似乎有着怕学生不会的心理,其实学生这时已经掌握的很到位了。

在填词的过程中,我以听唱法让学生进行自学,通过接龙式的游戏演唱来看,学生也很好的掌握了本歌的演唱。

5、创编环节

这一环节我仍以小羊设计的“小小音乐家”的形式导入,显然是在掌握的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一个再巩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用童谣的旋律唱蜜蜂这一歌谣的情节上看,学生的表现是很出色的。

在下面的创编环节中,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创编,有的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的方式进行了创编童谣的展示(说、唱、演),有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了展示,部分同学表演得还很出色,但是在这儿,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还不是很到位,例如,有一个小组扮演大灰狼和小羊的同学演得非常的逼真,而我这时没有抓住机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就是表演艺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以鼓励性的语言结束了这节课。

总之,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努力学习并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在课堂语言评价上,我会更加注意丰富自己的评价用语,并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搞好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

《我爱童谣》教学设计

杨守敬小学杨晓莉

教学内容:

童谣《夏天的雷雨》

教学目的:

1、能有节奏地朗读谜语童谣《荷花》,并能用双声部来表现它。

2、通过学唱歌曲《夏天的童谣》,感受谜语童谣的乐趣。

3、通过欣赏不同的地方童谣,进一步感受童谣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学重点:

唱会童谣并体会童谣乐趣。

教学准备:

收集童谣、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童谣:

谜语童谣《荷花》

导入:

还记得小时候读过的儿歌、童谣吗?

你还记得哪些?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童谣。

1、学生读一读,并猜一猜(荷花)

2、大家能按节奏来朗读一遍吗?

(学生按节奏朗读)

3、听老师读,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声音、力度、在每一句的最后一拍加上轻轻地拍手声)

4、对了,除了要有节奏,还有注意用优美的声音才会读得好听,我们一起试一试!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现在有两朵荷花,小朋友读上面的,老师读下面的,我们一起试试!

(师生双声部练习)

6、如果我们分成两组,能一次合作成功吗?

(学生间合作)

二、唱童谣:

谜语童谣《夏天的雷雨》

师:

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将童谣《荷花》读的如此优美,就让老师用一份小小的礼物来奖励同学们,不过,要得到这份礼物还需要同学们继续努力,有信心吗?

1、师有感情地朗读童谣,学生思考并回答。

(闪电、打雷、雨点)

2、这首童谣还可以唱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不过,要给歌曲取个名。

(1)欣赏歌曲,给歌曲取名。

(2)跟着老师唱一遍歌谱。

(3)游戏:

A、老师问,学生答(分句进行)

B、师生间整段游戏(问答)

C、同桌间进行游戏。

D、最后同学间进行游戏。

(歌曲的情绪:

欢快、活泼)

三、赏童谣:

地方童谣

师:

除了谜语童谣,还有许多地方童谣也很有趣,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首有趣地方童谣

1、闵南童谣《天黑黑》

2、温州童谣《送年糕》

四、结束:

今天我们在一起猜童谣、唱童谣、赏童谣,老师还要布置一个作业,请每位同学收集一个童谣,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童谣快车》

活动目的:

1、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童谣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受着童谣的韵律美,通过汇报、交流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童谣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通过活动对学生在文明、交通、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交往、表达、合作以及根据需要进行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及创编童谣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调查表、实物投影、幻灯片(课题)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

上节课,我们把“童谣快车”开进了我们的家、社区和图书室,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吧?

想不想赶快把我们快车上搜集到的有关童谣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哪个组先来?

(提示:

别人在汇报时,我们要注意倾听,重复的内容不在汇报,在他们汇报时,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二、活动开始:

1、学生分组进行汇报交流。

2、小结汇报

谈话:

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真多,而且也勾起了我童年时候的一些回忆,像刚才同学们汇报的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和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姐姐……这些童谣不但被孩子们互相传诵,而且还把它编入到了游戏中,刚才同学们也给大家做了精彩的表演。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他们美好的童年,在他们童年的生活中,健康快乐的童谣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同时也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你们说是吗?

你们愿意把我们的童谣快车继续开下去吗?

问:

你们准备下一步把我们的“童谣快车”开到哪儿去?

车上带上些什么东西呢?

谈话: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也搜集了一些有意义的配图童谣,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开阔一下我们的设计思路吧!

(教师用幻灯放映各类童谣图片)

3、小组合作进行创作:

谈话:

好,刚才我们看到的童谣有讲文明行为的、有宣传交通安全的,还有迎接奥运的方面的,现在你们小组要讨论一下准备创编哪方面的,用什么形式把创编的童谣表现出来。

现在为了装满我们的童谣快车就需要你们这些能干的小车手了,让我们小组内的同学精诚合作,创作出一批独一无二的新童谣好吗?

我们小组间也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创作的童谣既多又好,你们说好吗?

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好玩的童谣》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古今童谣一它简短明了的语言、琅琅上口的节奏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对儿童更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童谣短小、精致,富有韵味,不乏童真,童趣,富有灵性。

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让一年级的孩子多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从明快的节奏,真与美的意韵中感受阅读的情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本设计让孩子通过读童谣,说童谣,创编童谣等环节,结合课外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模仿中有所创造,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对童谣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从课外书中获取养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儿歌的基本类型,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朗读、诵唱童谣,让孩子感受童谣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童谣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交流童谣,了解童谣。

1、我们小朋友会说很多童谣,谁来给大家念一首?

2、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会给我们说一些海门童谣,一起来交流。

3、你觉得童谣是怎么样?

我们的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都藏着一首首好听有好玩的童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好玩的童谣》出示课题:

好玩的童谣4、读课题。

二、唱童谣,明道理。

1、好玩的童谣中,总是少不了小动物们的影子。

出示:

《小老鼠》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啦,叽里咕噜滚下来。

这首童谣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借助拼音,读读这首童谣。

(注意把字音读准。

2、指读,同学们集体评议、正音。

3、童谣还可以这样读:

师示范一边拍手一边读、齐读。

(二)有表情,有感情的读

1、读着读着,这只小老鼠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心里。

在你心里的那只小老鼠是怎样的?

2、相机指导朗读:

3、把我们的这些体会用动作,表情,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来,那就更有意思了。

(生自练)

4、指名表演。

5、集体表演。

6、(播放音乐)跟说跟唱童谣。

7、童谣里的故事真有意思,你想对这只滚下来的小老鼠说些什么吗?

三、读童谣,猜谜语。

1、送走了小老鼠,接着到来的是个《大个子》,大个子是谁?

请你读读童谣猜一猜。

出示:

大个子

长长鼻子像钩子,大大耳朵像扇子。

四条大腿像柱子。

最怕遇上小耗子。

2、生自渎。

指读

3、大个子是谁?

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4、这是一首谜语童谣。

你还知道哪些谜语童谣,我们相互考。

学生猜谜

四、懂知识,编童谣。

1、还有一些动物朋友只漏出了自己的尾巴。

快去读一读,认一认他们是谁吧。

出示:

问答歌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尾巴最好看!

2、生自读

3、这是一首《问答歌》,老师来考考你有没有读懂了。

4、和同桌合作读。

5、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6、仿写问答歌,创编童谣:

小动物的耳朵也很有特点,我能认出他们来吗?

谁的耳朵尖?

                。

谁的耳朵圆?

                。

谁的耳朵遮着脸?

              。

和同桌一起再编几句问答歌。

7.不知不觉中,我们小朋友都成了写童谣说童谣的能手,真是太了不起了!

五、说童谣,玩游戏

1、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教大家一起玩个新游戏吧!

师示范,边说边做。

出示《手指歌》

食指拇指碰一碰,做只小鸡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并拢,做把剪刀咔嚓嚓。

五个手指捏捏紧,做把榔头咚咚咚。

两个小指够一钩,我们来做好朋友。

伸出手臂围个圈,轻轻把你抱一抱。

伸出手掌挥一挥,再见!

2、生自练。

3、师生共同读手指歌,一边读,一边跟老师做。

4、同桌玩。

5、集体玩。

六、小结:

童谣伴随着我们的童年,他让我们的头脑充满智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笑。

这就是:

好玩的童谣。

课后自己搜集各种童谣来读读,感受童谣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