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998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案.docx

《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教案.docx

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六单元:

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

童星小学:

左露郑瑶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这一主题,共安排了8篇文章,其中课文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4篇。

本单元分别介绍了革命领袖周恩来的故事,革命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小时候认真读书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

习本组文章,要自觉运用默读方法,带着课后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画边思考,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

通过学习感悟课文所描绘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立志做一个关爱他人、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这一主题的领悟与理解,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优良传统的思想教育,立志做一个关爱他人、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内容:

1、S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四单元课文:

《群众也在淋雨》《珍贵的教科书》《“神童”的秘诀》《说话算数》。

2、《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

《这比人民群众吃的好多了》《珍贵的纸和笔》《苏步青刻苦学习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要重视对才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学习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讲故事的能力

4、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优良传统的思想教育,立志做一个关爱他人、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人

“两翼”目标

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4篇,体会本单元主题。

2、指导学生运用“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等方法深入感悟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要重视对才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学习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讲故事的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优良传统的思想教育,立志做一个关爱他人、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人

第1、2课时(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目标:

1.读背单元导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4、阅读《这比人民群众吃的好多了》一文,进一步体会本单元主题“”。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借助拼音或字典预习课文《群众也在淋雨》中的生词,熟读课文。

1、课前一分钟注意力训练。

2、课前三分钟演讲。

(主持人:

演讲者:

一、单元导入(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

1.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这一单元主题,本单元分别介绍了革命领袖周恩来的故事,革命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小时候认真读书的真实故事。

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感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意志品质,从而立志做一个关爱他人、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人。

出示单元导读:

美好的品质就像鲜花一样,能让我们生活更加灿烂。

从敬爱的周总理到普通的百姓,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时,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全班读、男女生读、个人读。

3.背诵单元导读。

二、学习课文《群众也在淋雨》(方法:

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

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2.批注式阅读《群众也在淋雨》。

(重在学法指导)

(1)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不熟练的字词放在文中多读几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3)欢送外宾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默读课文,并用“——”划出有关句子

 (4)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默读课文,并用“~~~~”划出有关句子

3、抓住重点,深入体会。

  出示课后思考题:

   交流问题①

   ⑴学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关句子: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收致意。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周总理转过头:

“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⑵对“为什么要这样做?

”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彬彬有礼、轻轻地、谢绝、.群众也在淋雨”等词句,体会周总理爱国的情怀、文雅的风貌和礼貌待人的亲切态度。

   ⑶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面内容。

   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交流问题②

   ⑴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

   ⑵从周总理的动作和话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朗读全文。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赛读,评读。

三、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这比人民群众吃的好多了》(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1、自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这比人民群众吃的好多了》。

2、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感悟到什么?

 

五、作业:

1、摘抄词句。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3、预习第22课。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革命领袖人物故事。

写的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和人民群众一样淋雨欢送外国元首的感人情景。

因为这篇文章写于40年前,一切距离学生太遥远了,虽然在这之前,学生对周总理有所了解,知道他是人民的好总理,但放到具体文章中,学生理解就有点难度了。

      

其次,在讲解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读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画下来,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课文的难点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总理要坚持和群众一起淋雨,而又不顾自己淋得湿透去关心群众冷暖,再将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抓住特殊环境下周总理的言行举止,感悟周总理的精神风范,达到敬仰周总理爱国爱人民的崇高品质。

如“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

”让学生从“不时抬起”和“负过伤”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热爱。

在“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中的“轻轻”和“谢绝”体会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关心人民胜于自己的高尚品质。

   总之,对于这样距离学生较远的课文,老师得想办法让学生从另一个途径进入,让学生感悟理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3、4课时(以文代文课型)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预习:

1、认读生字词,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一分钟注意力训练。

二、三分钟课前演讲。

(主持人:

演讲者:

)     

三、学习《珍贵的教科书》(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写一写)

(一)、问题导入,简介背景

  1.读课题,想一想: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3.批注式阅读《珍贵的教科书》。

(重在学法指导)

(1)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不熟练的字词放在文中多读几遍。

(3)课文中那些句子你体会较深,把它画出来读读。

(4)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你最受感动?

从文中找找看,请用“——”画出来。

  (生自主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然后课件集中体现部分重点句子,集中感悟。

(二)、理清顺序,重点感悟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你最受感动?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临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三)、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

  2.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①“渴望”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

    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③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①“节省”是什么意思?

    ②党中央从文件重要不重要?

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三、归纳小节,畅谈体会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四、写字练习。

(按结构归类,分类指导书写)

五、阅读《珍贵的纸和笔》(想一想,读一读)

六、作业:

1、预习第23课。

教学反思: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面广,思维活跃。

反思整堂课,自己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紧紧围绕“教科书的珍贵”这一重点主题展开多层次的“读”。

第一围绕问题读。

让孩子们自己读书、感悟、发现,“找一找、画一画”,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几个关键处。

第二是引导感悟读。

通过抓重点词、句如“振奋人心”“争先恐后”“节省”“完整无缺”“念叨”等词的理解与感受,通过激情朗读,孩子们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

第三是想象补充读。

通过文本中的插图,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渗透朗读的方法。

通过这堂课,我充分地认识到:

多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二、抓重点词、句,抓标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想象,培养语感的“读”

通过“理解和想象”的语感训练,再现了课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准确、丰富的语感形象,丰富了课文内容,渗透了读书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寻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神实质。

如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学生理解:

书被“压”在下面——指导员的血肉之躯在上面;书“完整无缺”——指导员却身负重伤。

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到指导员的舍身护书。

又如:

“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念叨着‘书……书……’”让学生理解“念叨”是由于牵挂而不住地说,指导员身受重伤,刚醒来最牵挂的是教科书,从而体会到指导员把教科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进而体会教科书是多么的珍贵这一教学难点,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句子中用了两个省略号,学生体会指导员刚刚醒来,没有什么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理解标点后的朗读,更加准确与投入。

以上这些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以及通过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想象。

因而,在教学中,我启发想象,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如:

“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我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员在危险发生的一刹那,心里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体会到文中没有描写但完全可以想到的感人场面:

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书,献出宝贵生命,与“必须保护好书”的内心。

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书的珍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学生找出指导员临牺牲前没说完的话时,及时利用文本中的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补充指导员未说完的话,并进行多人次的交流读,从而让学生在补充读中领悟到教科书寄托着老一辈的激励。

第5、6课时(以文代文课型)

教学目标:

1、能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成绩好主要是靠专心用功和好的学习方法。

  3、继续训练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一分钟注意力训练。

二、课前演讲三分钟。

三、学习《“神童”的秘诀》(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写一写)

  1、揭示课题,读题思疑

  

(1)这节课我们学习《“神童”的秘诀》(教师板书课题)。

大家把课题读一读。

  

(2)理解“神童”、“秘诀”的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批注式阅读《“神童”的秘诀》。

(重在学法指导)

  

(1)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不熟练的字词放在文中多读几遍。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神童”平时是怎么学习的?

“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4)找出有关词句,在小组里谈体会。

(生自主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然后课件集中体现部分重点段落,集中感悟。

3、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①(出示插图)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幅图,想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呢?

(找出来后,指名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告诉我们陈毅是个学习勤奋的孩子呢?

班级汇报交流。

③师:

陈毅这么勤奋学习,难怪毛老师这么喜欢他,当妈妈要打陈毅时,毛老师是(),谁能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呢?

你能把毛老师亲切,惊奇的语气读出来吗?

(对比读、同桌读)注意评价。

④师:

刚才有很多同学读得非常认真,并且能把毛老师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配合一下,一起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如何?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⑤师:

嗯,同学们进步真大,声音也非常响亮。

老师这里有一组对话,请看出示课后第3题,谁来当当毛老师,谁来当当陈毅呢?

我们来听听看谁读得更好。

(指名读)要求注意:

标点符号。

提示:

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师:

同学们真聪明,读得入情入境,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你能从第五自然段里找出陈毅小时候的学习方法吗?

请同学们轻声地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班级汇报交流

②师:

陈毅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打圈圈的是(),打半圈圈的是(),打黑点的是()。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③上课的时候,陈毅格外留心,留心什么呢?

④你觉得陈毅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

好在什么地方呢?

⑤师:

既然陈毅的学习方法这么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怎么样?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3)、师:

现在谁能来说说题目上的神童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

“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奋。

”把这句名言读一读。

(4)、师:

同学们概括得真好,那“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什么?

多学多问指什么?

(学习方法)

(1、你平时是怎样学习的呢?

(小组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打算怎样做?

四、总结谈话。

师:

其实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和陈毅一样,既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又很认真地读书,老师相信只要做好这两点,我们班也会出现很多的神童。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主题阅读课文《苏步青刻苦学习的故事》。

七、作业

1、预习第24课。

教学反思:

文中的主人公——陈毅,是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

学生对他却不大熟悉,因此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文本。

整个课堂围绕“秘诀”展开,学生们通过寻找关键词句来了解这位勤奋好学的“神童”,在这个过程中,借助陈毅的榜样作用,学生不仅了解了他的学习方法,更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陈毅那刻苦好学的精神。

今天的教育追求“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师,就要随时授“渔”,点滴积累日后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回顾整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

1.要预设,更要灵活。

教师设计的,并不一定就是学生所想的。

本文由“秘诀”所引出的两条线,在课文中处处有体现,教师所想的,只是在此基础上的概括,学生找却有随意、随处性。

教师能随机应变,随学生的表现而灵活处理课堂这一点有待学进一步提高。

2.要讲解,更要到“点”。

文中的一个典型事例,讲因陈毅专心看书而把饭烧糊,妈妈火冒三丈的事情。

此处过度强调妈妈的“火”,而没有透过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含义。

这里有一个反衬作用,是通过这一件事,更加突出“勤奋”二字。

讲解,要偏重主题。

3.要拓展,更要合情。

本文向课文延伸有两个点,一个是好的方法,另一个是积累激励人勤奋学习的名言。

课前全我也搜集了一些好的方法,包括了预习、复习、阅读等等。

学生课后反映,有些方法不懂,细想,才发现有些方法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范畴。

拓展,应该是在学生现有基础上的拓展,如此,才能有效。

第7、8课时(以文代文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并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2.结合课后思考题,引导边读边想,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读书思考、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有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有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一分钟注意力训练。

二、三分钟课前演讲。

(主持人:

演讲者:

三、学习《说话算数》(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写一写)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什么水果?

学生说自己吃过的水果。

龙眼和山里红也是两种水果,谁能介绍一下这两种水果的样子。

  2、这两种水果之间还发生了一段令人深思的小故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

说话算数,齐读课题。

3、批注式阅读《说话算数》。

(重在学法指导)

  

(1)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

(2)借助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不熟练的字词放在文中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感受,可以边读边画出来。

(生自主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然后课件集中体现部分重点句子,集中感悟。

 

(二)合作学习,细读课文

  学生汇报画出来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如:

  

(1)指导学生抓住“微微泛红”“忸怩不安”“低声说”“我说话不算数”来体会圆圆心情的变化,通过朗读来表现她的后悔,为自己的不守信而羞愧的沉重心情和后来她坚定的态度。

  

(2)抓住重点句子:

“我不好,我说话不算数”“圆圆羞愧极了,脸蛋真像山里红一样红了”“两个好朋友用小手指拉了钩”“我说话也要算数的”让学生体会圆圆真的是一个不守信的孩子吗?

想象一下圆圆当时会怎么想?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10月份到了,北京的山里红熟了,圆圆给表哥寄山里红时,她会在给表哥的信里写些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同,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今后你会怎么做?

  小结:

圆圆的表哥能说到做到,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圆圆把说话算数还是不算数看得极为重要,从这里说明圆圆也是一个好孩子。

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是一个讲信用,说话算数的人。

五、阅读文章《我不能失信》(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六、作业:

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课下把课文编成课本剧。

  2、你以前有没有做过这样说话不算数的事?

能把它写在日记里吗?

3、预习《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该紧密联系实际,老师对孩子而言,是无所不能的,也是最信赖的。

对于老师给他们的承诺,孩子一定从说出承诺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兑现。

这件事也许在大人的眼里是一件小事,但对于孩子而言却非同一般。

因为那是老师对他的肯定。

虽然我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但却给我敲响了警钟。

平时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想尽办法做到。

可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下这样的错误,说过的话,就抛掷脑后了。

要知道孩子的心和水晶一样透明,折射出我们的言行品质。

因此,你要求孩子说话算数,你对孩子首先要说话算数。

如果确实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想孩子解释原因,这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才能对诚信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第9、10、11课(基础训练课型)

教学目标:

1.正确搭配词语,培养准确用词的习惯。

  2.初步学会使用冒号和引号。

  3.通过读背、采集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进一步丰富语言积累,渗透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

  4.通过阅读短文,强化默读思考、质疑问难的阅读能力训练。

  5.通过指导学生说说过去、现在、将来的“我”,并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写下来,促进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一分钟注意力训练。

二、三分钟课前演讲。

(主持人:

演讲者:

三、学习《百花园六》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和“语文百花园”见面了。

希望大家在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中,又有丰厚的收获。

(二)、练习第一题——我会连

  1.提出要求:

“我会连”有两组词语,请大家先读一读,想一想,左边的词语应该和右边的哪个词语交朋友,然后动笔连一连。

  2.出示两组词语,请两位同学连一连,其他同学在书上动笔做一做。

  3.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自己连起来的词语读一读。

如有差错,及时纠正。

  4.全班齐读。

(三)、练习第二题——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教师介绍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冒号在两个句子中的作用是停顿以提示下文,表明后面引号里的话是前句的人说的。

这是冒号最常见的用法。

引号在两个句子中的作用是标出句子中的引用部分,标明引用的是说话人直接说的原话。

这是引号最常见的用法。

  2.出示两句话,指名读句子,并说说哪些是说话人的原话。

  3.动笔加标点,提醒除冒号、引号外,还要加上其他标点。

  4.讲评。

(四)、练习第三题——读读背背

  1.出示四个成语,指导把字音读准确。

  2.借助词典,说说成语的大意。

  3.同桌互背。

  4.把成语抄在“采集本”里。

(五)、练习第四题——阅读短文《周处除三害》

  1.《周处除三害》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2.自由读短文,简要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文后思考题,让同学们边读边想,并写出不懂的问题。

  4.围绕文后思考题讨论交流。

  5.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