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5886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docx

最新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选出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浑沌吐哺(bǔ)博闻强计中道崩殂(cú)

B.殊遇恢弘(hónɡ)引喻失义陟罚臧否(pǐ)

C.裨补阙漏(quē)以遗陛下咨诹善道(qǔ)

D.强聒怨谤(bànɡ)玉盘真羞雕栏玉砌(chè)

(点拨:

A.计—记;C.诹—zōu;D.真—珍 砌—qì)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恃气:

凭着血气反走:

转身逃跑

B.德行:

道德品行尊盛:

位高势盛

C.开张:

扩张殊遇:

特殊的知遇

D.见恕:

原谅我非特:

不特别

3.下列加点的文言词古今意思没有发生改变的一项是(D)(2分)

A.可怜白发生B.于反复不宜卤莽

C.临表涕零D.德行宽裕

4.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4分)

(1)度

(2)固

(3)名

(4)弊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2分)

A.于反复不宜卤莽    B.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鼎彝元赖生成力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C)(2分)

A.一心为百姓,我们的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事业就能长风破浪,前途无量。

B.公司老总没有气馁,带头在老家种了30多棵橘红树,还不耻下问“三顾茅庐”,请出橘红树种植能手江华启。

C.当3名航天员呆若木鸡地面向摄像头挥手致意时,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向大屏幕挥手。

D.现在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新时代,中国人民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点拨:

“呆若木鸡”是贬义词,不能用在此处。

7.默写(5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咏煤炭》中寄寓诗人为国为民甘愿无私奉献情怀的诗句是: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8.(2015,宜昌)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

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__亮__”与“__明__”同义。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__熹__”与“__晦__”反义。

(4分)

9.(2015,十堰)综合性学习。

(5分)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

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2分)

例句:

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

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

“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

”此时,你想对他说:

(50字左右)(3分)

示例:

“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再玩手机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6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0.请找出诗中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句子。

(2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出现错别字、多字、漏字,一个字扣1分。

11.“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请结合该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4分)

这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2分)。

(或借物抒怀,以马写人2分,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2分。

(二)(13分)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B)(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C)(2分)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14.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3分)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15.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2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奉命于/危难之间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7.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2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__乘风破浪__三顾茅庐__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三)(2015,温州)(15分)

李白传(节选)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

”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③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④。

【注释】①宰:

指县令。

②辟:

召,征召。

③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④落梅花:

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8.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4分)

(1)怒引至庭下曰(B)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

(2)拜谢曰(A)   A.认错,道歉 B.辞别,离开 C.感谢,酬谢

(3)白时卧庐山(C)   A.睡觉 B.倒伏 C.隐居

(4)累系浔阳狱(B)   A.连接,维系 B.拘囚 C.留意,挂念

19.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限断3处)(3分)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当初,李白游历并州,见到郭子仪,觉得他奇特不凡,曾经把他从死罪中救出来。

21.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C)(3分)

A.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

22.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

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3分)

才高气傲的诗人受永王李璘起兵谋反连累而获罪,后经郭子仪营救改为流放夜郎。

他听到笛声,联想到自己命运坎坷,壮志难酣,因此产生这种心。

(四)(2015,菏泽)(8分)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________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

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________,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________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

第一,草木的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

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曰:

“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

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

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

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23.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领悟 考验 感悟B.领略 考验 感觉

C.领悟 考证 感悟D.领略 考证 感觉

24.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

(2分)

绿色。

25.“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2分)

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26.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2分)

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力,更生动形象的证明“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进而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三、写作(50分)

27.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一):

请以“语文课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材料二】杨澜说,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

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

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材料三】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

三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

奔跑在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