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884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docx

教育活动一捉小虫

教育活动捉小虫(半日)

教材分析

花园里、草地上,是小虫们生活的天堂。

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小虫常常引得幼儿发出一阵阵惊呼声。

本活动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让他们来到大自然中,在翻翻找找、捉捉看看、说说议议的过程中感知常见小虫的特点、生活习性,引发观察探究昆虫的兴趣,使幼儿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蚂蚁、甲虫、瓢虫、西瓜虫等小虫的名称、特征,简单了解其生活习性。

2.能与同伴协商、合作用适当的方法捉小虫,能用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出小虫的特点并按是否是昆虫进行分类。

3.捉小虫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准备捉小虫的用具:

透明瓶子、小网扣、夹子、放大镜、薄手套、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2.活动前对幼儿进行捉小虫的安全教育(捉虫时要戴上手套,尽量用小网扣或夹子捉虫;在规定的范围内捉虫;捉虫时动作要轻,不要伤害小虫)

3.蚱蜢、天牛、蜻蜓、蚊子、苍蝇、蜜蜂等昆虫图片。

活动建议

1.捉小虫。

(1)教师带领幼儿到小区花园或公园中的树林、草地等有效虫出没的地方,提出捉小虫的活动主题。

(2)幼儿4-5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协商捉小虫的具体位置和方法,然后分散到树下、草丛中捉小虫。

教师可提示幼儿观察哪里会有小虫出没,怎样才能不惊动小虫,顺利将其抓住。

(3)让幼儿将捉到的小虫放入透明瓶子,仔细观察并现场写生,给小虫画像,要求幼儿画出小虫的基本外形特征。

2.小虫展览会。

(1)将小虫带回教室举办小虫展览会,幼儿自由参观、交流,引导幼儿看看其他幼儿捉获的小虫,初步感知各种小虫的不同特征。

(2)集体交流小虫的外形特征,让幼儿说说自己组捉的小虫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认识甲虫、蜘蛛、毛毛虫、蜗牛等小虫的名称及特征;介绍一下小虫是在哪里发现的,简单说说捉小虫的方法,让幼儿了解有的甲虫可以飞行,毛毛虫喜欢躲在树叶下面等知识。

幼儿介绍后将小组给虫子画的画粘帖到黑板上,评价一下是否相像。

3.虫虫分类

(1)让幼儿自由给小虫分类,并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如:

将有翅膀的分在一起,或将爬行的分在一起)。

(2)教师可出示蚂蚁或其他小昆虫。

让幼儿观察后师幼共同总结昆虫的特征;体躯3段头、胸、腹,两对翅膀3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这样的小虫都叫做昆虫。

(3)让幼儿按照昆虫与非昆虫重新给小虫分类,并说出这样分的原因,巩固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4)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还见过哪些昆虫,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蚱蜢、天牛、蜻蜓、蝴蝶、蚊子、苍蝇、蜜蜂等昆虫图片。

(5)认识益虫与害虫:

讨论这些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小朋友应该怎样保护益虫,引导幼儿说出:

七星瓢虫、蜻蜓、蜜蜂是益虫,我们要做到不捕捉、不破坏它们生活的家园。

(6)将益虫进行放生,害虫可以饲养起来,继续观察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4.农村幼儿园可根据农村特点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捕捉蚱蜢、豆虫、蟾蜍等小虫供幼儿观察分类。

教育活动虾(美术)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国画的主要代表,他以简单的作画工具勾勒出千变万化的事物形象,惟妙惟肖,充满情趣。

大班幼儿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水墨画的基础。

本活动就是让幼儿体会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触所产生的画面效果,欣赏水墨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中锋、侧锋的运笔法,并尝试用浓墨、淡墨画出虾的主要特征。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的表现出不同动态的虾。

3.能保持正确的水墨画作画姿势,并注意画面、桌面清洁卫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水墨作画经验,在生活中观察过虾。

2.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虾2~3幅。

3.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垫纸、吸水巾,背景音乐。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谜语《虾》:

身穿淡青袍,从小就弯腰。

热水洗个澡,青袍变红袍。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齐白石的水墨画《虾》。

(1)教师可向幼儿介绍齐白石: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画虾,他画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了在水里嬉戏的虾一样。

(2)教师出示齐白石不同动态的水墨画《虾》作品,让幼儿欣赏墨色浓淡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3.教幼儿学习虾的画法,掌握水墨画的运笔方法。

(1)教师示范画法,引导幼儿学习侧锋、中锋运笔方法,感受浓墨、淡墨变化的不同效果。

教师示范淡墨侧锋画虾的身体,让幼儿观察教师是如何运笔的,并学习淡墨侧锋的运笔方法。

教师示范浓墨中锋画虾头,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头和画身体用笔和墨色有什么不同,教幼儿学习中锋的运笔方法,对比感受浓墨、淡墨的变化美。

(2)师幼共同画出虾腿,让幼儿说出画法并请能力强的幼儿画出另外的腿和眼睛。

4.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以儿歌的形式强调虾的画法:

“淡墨侧锋画身体,浓墨中锋来画头,

相同笔法画出腿,笔尖点眼显神威。

(2)启发幼儿想想说出可以添画什么景物(如:

水草、食物等),将自己的画面变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3)教师注意指导、纠正幼儿执笔及运笔方式。

5.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1)请幼儿将作品张贴在展板上,互相欣赏,讲述、交流自己编的小故事。

(2)师幼共同评价,重点点评中、侧锋的运用以及浓、淡墨的体现。

(3)教师粘贴“虾专题画展”字样,布置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育活动动物本领大(科学)

教材分析

每种动物都有着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这些本领给了人类许多启发,人类由此有了诸如飞机等的伟大创造。

本次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的仿生现象,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而进行发明创造,感受“放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精彩看,让幼儿尽情地幻想,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会用保护色、盔甲、逃跑、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

2.在交流、分享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基础上,知道人类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初步理解“仿生学”的含义。

3.萌发对动物奇特的保护自己方法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家长一起进行动物的自我保护本领调查,了解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用图画、简报及简单汉字符号等多种方式完成调查表。

2.利用保护色、盔甲、硬刺、逃跑等方法保护自己的动物的图片。

3.动物和由其得到启示所发明物品的操作卡片幼儿人手1份:

长颈鹿、野猪、鸟、鸭子、刺猬、公鸡、蝙蝠;飞机、防毒面具、船桨、起重机、雷达、叉子、闹钟。

活动建议

1.交流调查表,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幼儿互相交流调查表,让他们和好朋友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特殊本领?

遇到危险时他们会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2)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出示相应的图片,或用简笔画等简单符号记录下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1)教师出示蝴蝶,让幼儿说出蝴蝶的自我保护方法(保护色),引导幼儿说出其他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动物(青蛙、蚱蜢),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图片。

(2)教师依次出示刺猬、兔子、乌龟、壁虎等动物,让幼儿了解它们硬刺自卫、逃跑、盔甲和再生的自我保护方法,并说出其他类似的动物名称。

教师小结:

在大自然中,无论是生活在水里的还是陆地上的动物,无论是凶猛的大型动物还是温顺的小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

有的动物有保护色,有的动物有再生的本领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

这些本领总是和他身上特殊的构造有关。

3.通过联想、操作,感受仿生学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1)出示起重机,引导幼儿猜测是根据什么动物(长颈鹿)设计的,并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出示蝴蝶和青蛙的图片,让幼儿联想:

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本领,可以发明什么?

小结:

原来,人们看到青蛙游泳的姿势,发明了蛙泳;从蝴蝶的保护色这个本领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迷彩服。

迷彩服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很相似,就像蝴蝶躲在花丛中很难被发现一样。

(3)幼儿人手一个操作盒,里面有动物和根据这些动物的特殊本领发明的物品,让幼儿帮它们配配对,说明这样配对的理由。

(野猪——防毒面具飞机——鸟鸭子——船桨蝙蝠——雷达刺猬——蚊子闹钟——公鸡)

(4)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仿生学”的含义:

人类看到小鸟飞翔,发明了飞机;看到鸭子用蹼划水,发明了船桨;根据蝙蝠的超声波本领,发明了雷达;根据野猪不会中毒的现象,发明了长鼻式的防毒面具……这种模仿生物的功能而发明的技术就叫仿生学。

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动物,动物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让我们人类过得更好、更快乐!

4.引发幼儿想想还有哪些动物的特殊本领可以学习,并通过谈话让幼儿说出该如何保护动物。

小结:

我们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很多的本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其实动物和人类都有各自的本领,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应该和谐相处,不去伤害动物朋友,保护好动物生存的环境。

附:

小知识

1.动物自我保护方法:

保护色:

青蛙、蚱蜢、蝴蝶、蜥蜴;

“盔甲”护身:

乌龟、蜗牛、穿山甲等;

硬刺自卫:

刺猬、海胆、豪猪等;

逃跑、快跑:

鹿、斑马、兔子等;

自切:

壁虎、螃蟹、蜥蜴等;

放臭气:

甲虫、黄鼠狼等;

喷墨汁:

章鱼、乌贼等;

毒液:

蛇、蝎子、蜜蜂等。

2.仿生学知识:

(1)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

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睛”也已制成。

(2)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的启发。

(3)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4)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5)尼龙搭扣是从苍耳(属植物)获取的灵感。

(6)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用于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的高强度缆索。

(7)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8)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利用其舌上一种类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9)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10)人类模仿狗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11)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12)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黏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附:

表格

动物特设本领调查表

动物名称

特设本领

教育活动美丽的海底世界(美术)

教材分析

随着奇妙的海洋动物主题的开展,引发了幼儿无尽的想象,每位幼儿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神奇的海底世界的画面。

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自己对海洋动物的认识、感受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和油水脱色的方法表现出来,展现一幅生动、有趣的海底世界画面。

活动目标

1.能用油水分离画的形式绘画海洋动物。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合理布局、大胆想象绘画出各种海洋动物,创造性地表现出海地美丽、生动的场景。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并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神奇。

活动准备

1.油画棒,图画纸,颜料,毛笔,抹布。

2.各种海洋动物形象图片或课件。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各种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引出活动。

幼儿边说教师可边出示相应的海洋动物图片或卡课件,巩固其对特征的认识。

2.请个别幼儿示范绘画方法,强调绘画顺序。

(1)教师有目的地请个别绘画水平高的幼儿示范绘画一种海洋动物,引导其他幼儿总结画法:

先画出动物身体的形状,再绘画身上的鳍、眼睛等等。

3.提出绘画主题,幼儿作画。

(1)要求:

同伴商讨绘画的内容,分工合作画出各种海洋动物,并创编一个大海里发生的有趣故事。

注意布局合理,画面内容丰富、有层次。

适当添画,将海底世界装饰得更美丽。

脱色时用毛笔蘸颜料顺一个方向涂色,涂染大海时不要涂到桌面上,注意保持画面整洁。

(2)幼儿绘画时,教师展示出课件或图片中的所有海洋动物,以供幼儿参考。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协商分工,创造性地绘画各种海洋动物,并进行适当添画。

4.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示、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组创作的画面编成一个小故事讲出来。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可提问:

哪个海地更美丽?

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观察、评价中感受画面的丰富、布局的科学、合理。

(3)表扬合作默契、分工合理的小组,分享成功合作的经验和快乐。

教育活动恐龙哪里去了(科学)

教材分析

几千万年前,恐龙主宰着地球,恐龙信息经常在电视上播出,对大班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恐龙的图书、模型、动画片、故事都让幼儿爱不释手、津津乐道,他们很疑惑:

恐龙到哪里去了呢?

本活动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带领幼儿进入恐龙的世界里,让幼儿在布置恐龙展、交流恐龙只是、分享恐龙故事的过程中梳理、丰富对恐龙的认识,理解动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知道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认识霸王龙、梁龙等几种主要恐龙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按食草和食肉进行分类。

2.能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解恐龙信息,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介绍。

3.乐于分享、交流、理解动物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去图书馆、书店、玩具店等地方搜集有关恐龙的图片、录像、图书、玩具、模型等,并与幼儿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

2.幼儿比较熟悉的恐龙图片或课件(食肉恐龙:

霸王龙、翼龙、三角龙、异特龙、迅猛龙、南方巨兽龙、恶龙;食草恐龙:

鸭嘴龙、剑龙、梁龙、鹦鹉龙、鼠龙、蛇颈龙)。

3.恐龙生活和搏斗的动画片片段;科学家预测恐龙灭亡原因的视频或录像。

4.濒临灭绝的动物图片(麋鹿、藏羚羊、黑颈鹤、扬子鳄、华南虎、白鳍豚、熊猫)。

5.提供橡皮泥、泥巴、纸浆、各种纸壳、画笔等材料。

活动建议

1.布置恐龙俱乐部

(1)展出幼儿搜集的图书、图片、玩具、模型等,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布置展区便于参观者参观。

(2)请幼儿先画出展区图,然后说说自己是按什么分类的,如:

可以按照资料的种类分为图书、图片、玩具、模型等;还可按恐龙种类(食草和食肉恐龙)分类。

(3)请幼儿按设计的图纸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分类进行展出,幼儿自由参观,交流恐龙只是。

请幼儿当讲解员为本班幼儿讲解,介绍自己恐龙俱乐部中恐龙的名称、习性和恐龙小故事。

2.恐龙研究会。

(1)出示图片或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你认识哪些恐龙?

他们叫什么名字?

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知识?

讨论后可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选择自己了解的恐龙向大家进行介绍,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霸王龙、翼龙、梁龙、三角龙、鹦鹉龙、恶龙等恐龙的名称及基本的生活习性。

(2)教师出示食肉霸王龙及食草梁龙,引导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是食肉恐龙,哪些是食草恐龙,观察食肉和食草恐龙的嘴巴,了解食肉龙和食草龙的特征。

小结:

肉食性恐龙都有较大的头和嘴,嘴里有大而弯曲的利牙,后退粗壮有力,前腿短小。

而素食性恐龙的牙齿则平而直,没有锯齿,只能用于咀嚼。

四肢同粗。

3.恐龙哪里去了。

(1)观看恐龙活动和搏斗的动画片,可提问:

看了片子,你有什么感受?

让幼儿感受并说出恐龙的庞大、凶猛。

(2)引导幼儿讨论:

这么庞大、凶猛的恐龙为什么会灭亡了?

出示科学家的猜测——行星撞击地球污染空气、酸雨腐蚀了食物,让幼儿了解环境对动物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被破坏,动物就会灭亡。

(3)出示濒临灭绝的动物图片,让幼儿知道因为人类的捕杀和环境的破坏,有一些动物在逐渐地减少甚至灭亡,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4.再现恐龙世界。

为幼儿提供橡皮泥、泥巴、纸浆、各种纸壳、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进行创造表现。

还可让幼儿互相合作,用铁丝、大纸箱、挂历纸、废报纸等制作很大的立体恐龙。

此活动也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附:

小知识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你知道恐龙生活在什么时候吗?

最早的恐龙生活在距今两亿多年前呢。

它们大约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直到距今6000多万年前,它们才逐渐灭绝了。

恐龙生活了这么久,怎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这里有两种假说。

一种是由于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使气温下降,植物死亡,自然界被破坏了,恐龙等爬行动物因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了。

还有一种假说是,恐龙是恒温动物,恐龙生活的年代不仅温暖而且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季如春。

在距今6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温急剧下降,气候转冷,出现了四季。

由于恐龙体温调节机制较差,又没有保温的羽毛,所以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它们全部灭绝了。

 

教育活动种子藏在哪里(科学)

教材分析

种子到底会藏在哪里呢?

本节活动从寻找、发现种子生长部位的不同,到发现种子颜色、大小、数量的不同,最后到发现种子排列顺序不同,在感知、观察种子生长秘密的过程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种子,知道植物的中有很多种类。

2.能探索发现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生长部位的不同和排列顺勋的不同。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寻找、发现种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区分几种植物的根、颈、叶、花、果的经验。

2.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如:

菜椒、苹果、葫芦、向日葵、花生、丝瓜及各种豆荚。

3.每组1个小筐、1把塑料刀、1块抹布,1把水果刀(教师用)。

4.松树种子、蘑菇、海带等图片。

活动建议

1.请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引导幼儿寻找植物的种子。

(1)请幼儿出示自己带来的植物,简单介绍植物的名称和样子。

(2)教师出示丝瓜络。

教师和幼儿一起剪开丝瓜络,从中取出丝瓜的种子,引导幼儿观察:

丝瓜的种子藏在哪里呢?

丝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种子生长部位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1)幼儿观察自己所带植物的种子,探索发现种子生的部位的不同。

结合提问进行观察。

如:

你们带来的植物果实有种子吗?

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

种子长什么样?

小结:

我们发现了这些植物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不一样,有的长在果实里,有的长在花心里,有的长在壳里,还有很多种子长在植物的其他位置,我们还要继续去寻找发现。

(2)观察各种果实中种子的排列规律。

引导幼儿队各种种子做进一步的观察,说说对种子的新发现:

这些种子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大小、数量几方面讲述。

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是怎样排列的。

(3)玩游戏:

我是小种子。

请幼儿扮演一种植物的种子,小组合作学一学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并让其他组的小朋友猜一猜他们扮演的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

小结:

果实里面都藏着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种子,有的果实里藏着许多种子,它们的排列顺序也不同,有的横排,有的竖排,有的排成圆圈状,有的一棵挨着一颗,有的对称排列,还有的一排挨着一排,形状像牙齿。

3.了解特殊种子,知道种子的种类多样。

(1)结合松树、蘑菇、海带等图片了解其他植物的种子,如:

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着,也有不结种子的植物,如:

蘑菇、海带等。

(2)鼓励幼儿去主动寻找各种不同的种子。

 

教育活动我是一颗小种子

教材分析

《我是一颗小种子》是一首欢快活泼的两段体音乐。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感知、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结合对种子生长过程的已有经验,以不同的方式想象种子发芽、生长的情形,自然、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诠释出种子的生长过程,表现并感受小种子生长变化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音乐是两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能用种子发芽、生长等各种舞蹈动作表现音乐的旋律特点。

3.感受随音乐表现小种子生长变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种子不同阶段的生长形态,做种子发芽实验,了解小种子的成长过程。

2.各种种子头饰每人一个。

3.种子生长图一张,音乐磁带《小雨和花》。

活动建议

1.幼儿自选种子头饰,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种子的形态。

提问:

你选的种子是什么形状的?

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完整欣赏音乐,说说种子是怎样长大的。

(1)请幼儿说一说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旋律是怎样的。

(2)请幼儿随音乐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

3.结合种子生长图分段感受音乐,想象并表现种子的生长形态。

(1)引导幼儿欣赏第1乐段,想象音乐中的小种子发芽的情景、动作。

请幼儿思考种子要长大需要什么,引导幼儿在做出三角、圆形、椭圆形等种子形态的基础上,做出吸收土里的养分和喝水的动作。

(2)引导幼儿感受第2乐段,想象音乐中的小种子发芽以后的情节。

请幼儿思考:

各种不同的种子长大会一样吗?

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种子随风摆动、与蝴蝶、蜜蜂嬉戏的情节。

请幼儿用表情表现种子成长的快乐。

4.幼儿完整表现音乐,自由表演《我是一棵小种子》。

(1)第1遍表演:

根据音乐的变化运用肢体大胆表现,从而体验种子生长变化的快乐。

(2)第2遍表演:

能表现出小种子生长变化中快乐的情绪和表情。

(3)请幼儿讨论:

种子需要很长的过程才能长大结出果实,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附:

音乐

我是一颗小种子

墨西哥舞曲

1=F

徐林娣配伴奏

551133|530|565435|420|

12

557722|420|565432|310:

310

35513|35513|121671|2——|

12

25572|25572|565432|31—:

1——

 

教育活动种子的旅行(科学)

教材分析

种子的传播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经常亲身接触的,幼儿会捡起路边的蒲公英吹一吹,发现苍耳扎到了衣服上……幼儿对这些自然现象充满了兴趣。

本活动在顺应幼儿的探索欲望与好奇的同时,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种子的传播过程,满足他们的探究愿望。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萌发探索植物中的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种子,带到幼儿园布置成“种子展览会”。

2.供每组幼儿操作的种子实物若干,传播方式背景图、种子标本若干,课件《种子的旅行》。

3.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种子传播方式的相关知识,丰富感性经验。

有条件的家长可带幼儿进行野外远足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参观种子展览会,认识各种种子的特征。

(1)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幼儿带着问题自由观察。

如:

看一看它们是什么种子?

长什么样?

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种子的外形特征。

(2)请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种子名称,并认识几种特殊种子(蒲公英、莲蓬、苍耳等)。

对于幼儿不认识的种子,请其他幼儿互相补充,教师不作解释,可提问:

这么多的种子还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在互相学习中了解种子大小、颜色、形状等的不同。

(3)幼儿互相讨论:

这些种子都有什么用?

使幼儿简单了解种子可以繁殖、使用等。

2.播放课件《种子的旅行》,引导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

(1)了解种子的风力传播。

①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是谁帮助蒲公英的孩子去旅行的?

为什么风能吹着它去旅行?

教师拿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并请幼儿吹着试一试,进一步感知蒲公英种子“轻飘”的特征。

②请幼儿思考:

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了新的地方,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又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繁殖”的生长过程。

③引导幼儿拓展思路:

风还能帮助那些种子去旅行?

为什么?

丰富幼儿的知识:

柳絮、杨树等种子非常轻,被风一吹到处飞,所以它们也是由风帮助去旅行的。

小结:

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它的种子可以靠水传播;小苍耳身上有刺,可粘到动物皮毛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