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806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81.0分)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g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NA

B.46gNO2和46gN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 NA

C.1L 1mol•L-1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 O3中含1.5 NA个氧原子

【答案】C

【解析】解:

A.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水中含有10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46gNO2和46gN2O4含有的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组成相同,所以质量相同的二者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原子,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3mol,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故B正确;

C.盐酸为强酸,溶液中氯化氢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臭氧中含有1.5molO原子,含1.5 NA个氧原子,故D正确;

故选:

C。

A.水中含有10个电子,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mol电子;

B.根据质量守恒判断二者中含有的原子数情况;

C.氯化氢为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

D.标况下11.2L臭氧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1.5mol氧原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C为易错点,注意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况状下,44.8L氟化氢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C.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定为4NA

【答案】A

【解析】解:

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为NA个,故A正确;

B、标况下HF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铝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氧气反应后可能变为-2价,也可能变为-1价,故1mol氧气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介于2NA到4NA之间,故D错误。

故选:

A。

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B、标况下HF为液体;

C、溶液体积不明确;

D、求出氧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氧气反应后可能变为-2价,也可能变为-1价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3.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

①0.1molCO;

②9.8gH2SO4;

③1gH2O;

④1.6gO2.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C

【解析】解:

由n=

=

可知,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

①0.1molCO;

②9.8gH2SO4,n(H2SO4)=

=0.1mol;

③1gH2O,n(H2O)=

mol;

④1.6gO2,n(O2)=

=0.05mol,

则相等为①②,

故选:

C。

根据n=

=

计算.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4.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0.5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必定是11.2 L

B.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 L

C.常温常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0.5 mol CO2所占有的体积约是11.2 L

【答案】D

【解析】解:

A.气体摩尔体积是标准状况下,在常温常压下,0.5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11.2 L,故A错误;

B.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固体和液体体积不符合,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温度大于标准状况,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大于22.4 L,故C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0.5 mol CO2所占有的体积=0.5mol×22.4L/mol=11.2 L,故D正确;

故选:

D。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标准状况条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分析应用,准确掌握概念实质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

给溶液加热

C.

滴加液体D.

过滤

【答案】CD

【解析】解:

A.容量瓶检漏时要倒置容量瓶,根据是否流出液体检验容量瓶,故A正确;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较高,故B正确;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易污染胶头滴管,故C错误;

D.过滤时,漏掉低端尖嘴部分要紧靠烧杯内壁,否则会溅出液体,故D错误;

故选:

CD。

A.容量瓶检漏时要倒置容量瓶;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D.过滤时,漏掉低端尖嘴部分要紧靠烧杯内壁.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等知识点,明确仪器用途、基本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只有制取氢氧化亚铁沉淀时胶头滴管能伸入试管中.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的单位是摩尔

B.12g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C.标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个

D.相同体积的O2(g)和NO2(g)分子数均为NA

【答案】B

【解析】解:

A.阿伏伽德罗常数概念分析,阿伏伽德罗常数是1mol任何微粒的数目为NA,数值近似为6.02×1023,单位是mol-1,故A错误;

B.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1,而0.012kg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所含碳原子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在数值上相等,即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故B正确;

C.标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单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NA个,双原子分子原子数2NA个,故C错误;

D.温度、压强不一定相同,则Vm不一定相同,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二者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A,NA的单位是mol-1;

B.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C.气体分子可能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

D.温度压强不一定相同,则Vm不一定相同,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0.5 mol Cl2

B.标准状况下3.36 L CO

C.5.6g N2 (N2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1)

D.含NA个分子的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B

【解析】解:

标准状况下3.36 L CO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5.6g N2 的物质的量为

=0.2mol;

含NA个分子的O2的物质的量为

=1mol,

显然B中物质的量最大,分子数最多,

故选:

B。

结合n=

、n=

、N=nNA计算.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质量、物质的量、体积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基本计算公式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一定满足(  )

A.体积均为22.4L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组成的分子D.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必然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同分子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解答】

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其体积相同,其原子数的关系由分子的构成来决定,若都是双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相同,否则含有原子数不同,据此进行解答。

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相同,但不一定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不一定是1mol,即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A错误;

B.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体积相同,故B正确;

C.气体有单原子、双原子和多原子之分,不一定为双原子,故C错误;

D.若气体的构成分别为单原子、双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目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6 g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10.6 g Na2CO3含有Na+的数目为0.2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含有的电子数约为3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答案】D

【解析】解:

A、16g氧气的物质的量n=

=0.5mol,而氧气为双原子分子,故0.5mol氧气中含1mol氧原子即NA个,故A正确;

C、10.6gNa2CO3含物质的量=

=0.1mol,有Na+的数目为0.2NA,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22.4LCl2含物质的量=

=1mol,含有的电子数约为34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所以分子数不知,故D错误;

故选:

D。

A、求出氧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氧气为双原子分子来分析;

B.n=

,碳酸钠含两个钠离子;

C.n=

,氯原子含17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注意掌握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10.与9.6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  )

A.9.6 gB.6.9 gC.4.6 gD.2.3 g

【答案】B

【解析】解:

9.6g SO2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

SO2与NO2分子都含2个氧原子,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故n(NO2)=n(SO2)=0.15mol,

所以含相同氧原子的NO2的质量为0.15mol×46g/mol=6.9g,

故选:

B。

根据n=

计算9.6g SO2的物质的量,SO2与NO2分子都含2个氧原子,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故n(NO2)=n(SO2),再根据m=nM计算NO2的质量.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注意根据化学式中氧原子数目判断SO2与NO2物质的量相等.

11.下列各组物质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0.3 mol O2和0.3 mol H2O

B.0.1 mol H2SO4和3.6 g H2O

C.0.1 mol MgSO4•7H2O和0.1 mol C12H22O11(蔗糖)

D.6.02×1023个CO2与0.1 mol KMnO4

【答案】C

【解析】解:

A.0.3molO2含有0.6molO,0.3molH2O含有0.3molO,二者不同,故A错误;

B.0.1molH2SO4含有0.4molO,n(H2O)=

=0.2mol,含有0.2molO,二者不同,故B错误;

C.0.1molMgSO4•7H2O含有1.1molO,0.1molC12H22O11(蔗糖)含有1.1molO,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故C正确;

D.6.02×1023个CO2为1mol,含有2molO,0.1molKMnO4含有0.4molO,二者不同,故D错误。

故选:

C。

根据n=

=

结合物质的分子构成计算.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考查,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为本题考查的侧重点,难度不大.

12.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3mol H2O2所含原子数不相等的是(  )

A.0.6 mol CaOB.0.2 mol H2SO4

C.0.15 mol H3PO4D.0.4 mol MgCl2

【答案】C

【解析】解:

A.CaO为离子化合物,不含原子,故A错误;

B.0.2molH2SO4含原子数为0.2mol×7=1.4mol,故B错误;

C.0.15molH3PO4所含原子数为0.15mol×8=1.2mol,故C正确;

D.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不含原子,故D错误。

故选:

C。

0.3molH2O2所含原子数为0.3mol×4=1.2mol,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注意离子化合物不含原子,由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考查,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为本题考查的侧重点,难度不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O2与1 mol H2的体积相同

B.1 mol O2与2 mol CH4的质量相等

C.1 mol H2的体积是22.4 L

D.相同体积的H2和O2所含有的分子数相同

【答案】B

【解析】解:

A.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虽然二者物质的量相等,但是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A错误;

B.氧气质量=1mol×32g/mol=32g、甲烷质量=2mol×16g/mol=32g,故B正确;

C.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则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C错误;

D.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A.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

B.根据m=nM计算二者质量;

C.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

D.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侧重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适用条件,明确温度、压强与气体摩尔体积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一定要明确温度和压强,否则无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14.标准状况下,0.4mol HCl气体的体积是(  )

A.22.4 LB.11.2 LC.4.48 LD.8.96 L

【答案】D

【解析】解: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0.4molHCl气体的体积是0.4mol×22.4L/mol=8.96L,

故选:

D。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根据V=nVm计算HCl的体积.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涉及气体摩尔体积,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比较基础.

15.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10 g H2B.2 mol Cl2

C.1.5 NA CO2D.22.4 L O2(标准状况)

【答案】A

【解析】解:

A.10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5mol;

B.2molCl2;

C.1.5NACO2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D.22.4L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

=1mol;

故10g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含有分子数目最多,

故选:

A。

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根据n=

计算氢气物质的量,根据n=

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n=

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据此比较.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16.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

A为溶解或稀释溶质,B为搅拌加速溶解,D为摇匀都正确,故A,B,D正确;

定容时眼睛与刻度线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溶液的液面超过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错误;

故选:

C。

图示分别为溶解、搅拌、读数和摇匀操作,根据规范操作找出错误.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较基础,要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等基础知识.

17.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称量4 g NaOH配制0.1 mol/L NaOH溶液1000 mL时,砝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答案】D

【解析】解: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量取的弄盐酸的体积偏小,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不选;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故B不选;

C、砝码错放在左盘,会导致称量的药品的质量偏小,则浓度偏低,故C不选;

D、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待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故D选;

故选:

D。

根据c=,通过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来分析误差.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难度不大,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8.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是22.4 L

B.22 g C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其体积为11.2 L

C.只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1,其他条件下一定不是该值

D.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答案】D

【解析】解:

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H2O不是1mol,故A错误;

B、22 g CO2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不是标准状况下,0.5mol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不是11.2L,故B错误;

C、由pV=nRT可知,不是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可能占有22.4L体积,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故D正确;

故选:

D。

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

B、由m=nM结合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来回答;

C、由pV=nRT可知,不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可以是22.4L/mol;

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适用于单一气体和混合气体。

本题考查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范围。

19.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质量大小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于它们的体积

【答案】D

【解析】解:

A.气体分子的大小可忽略不计,故A错误;

B.由V=nVm可知,气体的体积主要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质量大的气体其体积可能大或小,故B错误;

C.体积不同,状况未知,不能确定物质的量关系,分子数可能相同,故C错误;

D.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Vm已知,由V=nVm可知,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于它们的体积,故D正确;

故选:

D。

由V=nVm可知,气体的体积主要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且Vm与温度、压强有关,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气体的体积,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体积的决定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0.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

A.将250 g 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

B.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答案】D

【解析】解:

A.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水的体积,水为1L时,无法确定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

B.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所以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不能根据c=计算,故C错误;

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到溶液体积为250mL,则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故D正确。

故选:

D。

根据n=

、c=计算,注意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水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注意钠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21.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5 L Cl2与5 L HCl

B.18 g H2O与标准状况下44.8 L CO2

C.在25℃和1.01×105 Pa时,等体积的空气与H2

D.0.2 mol O2与标准状况下2.24 L水

【答案】C

【解析】解:

A.没有指出在相同条件下,无法比较5L Cl2与5L HCl的物质的量大小,故A错误;

B.18gH2O的物质的量为:

=1mol,标准状况下44.8LCO2的物质的量为:

=2mol,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的分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在25℃和1.01×105 Pa时,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据n=

可知,等体积的空气与H2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含有分子式相同,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

C。

根据N=nNA可知,选项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其含有的分子数相等,分别根据n=

=

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然后进行比较;注意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研究对象必须为气体,且必须指出相同条件下或标准状况下,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22.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

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

【答案】D

【解析】解:

A.c(H2SO4)=

=1mol/L;

B.c(H2SO4)=

=1mol/L

C.c(H2SO4)=

=0.5mol/L;

D.c(H2SO4)=

=2.5mol/L,

则浓度最大的是D,

故选:

D。

根据n=

=c×V计算相关溶液的浓度.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