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92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1.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SiO2中混有的Al2O3杂质,然后过滤

B.CO2中混有CO杂质,将其通过足量的CuO粉末,加热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然后分液

D.CO中混有的HC1杂质,将其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法除去

【答案】B

2.下列过程中能量变化 与如图一致的是

A.干冰升华B.工业合成氨

C.H+Cl

H-ClD.浓硫酸稀释

【答案】A

3.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w

x

Y

Z

 

A.原子半径大小:

Y>Z>X>W

B.Y、Z常见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HZ>YH4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W、Z和氢3种元素可以形成高于化合物

【答案】A

【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可知Y元素为Si,W元素为N,X元素为O,Z元素为Cl。

A.原子半径r(Si)>r(Cl)>r(N)>r(O),A错误;B.Cl的非金属性强于Si,非金属性和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一致,因此HZ>YH4,B正确;C.N的非金属性强于Si,非金属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致,C正确;D.N、Cl、H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NH4Cl,D正确。

答案选A.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

C.铝粉与盐酸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答案】B

【解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A、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B正确;C、铝粉与盐酸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需要了解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等;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部分化合反应。

5.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l)+2e-=Mn2O3(s)+2OH-(aq)

D.外电路中每通过0.4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答案】D

【解析】A,原电池工作原理是: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可知失电子的是金属锌,故正确;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正确;C,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故C正确;

D,根据电池反应

消耗1mo的金属锌,转移电子2mol是,所以当外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消0.05mol金属锌,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故错误.本题答案:

D。

6.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甲烷的电子式:

B.氯化钠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碳一12原子:

126C

【答案】C

【解析】A.甲烷的电子式是

,A正确;B.氯化钠的电子式是

,B正确;C.硫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C不正确;D.碳-12原子的符号为

,D正确。

本题选C。

7.23592U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这里的“235”是指该原子的

A.质量数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

【答案】A

【解析】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则

的质量数为235,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符号的含义。

根据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另外注意掌握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8.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观点的是

A.稳定性:

HF>H2O>NH3B.酸性:

H3PO4>HNO3>HClO

C.微粒半径:

F->Na+>Mg2+D.还原性:

HI>HBr>HCl

【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律知NOF同在第二周期且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半径逐渐减小,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F>H2O>NH3,故A正确;B.因为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N>P,酸性:

H3PO4 

微粒半径:

F―>Na+>Mg2+,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因为非金属性Cl>Br>I所以还原性:

HI>HBr>HCl,故D正确;本题答案:

B。

9.铝和铍的性质十分相似,下列关于铍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A.铍能与强酸强碱溶液起反应B.氢氧化铍可溶于氨水

C.氧化铍易溶于水D.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

【答案】A

【解析】A.铝和铍的性质十分相似,Al能与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起反应,则铍也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起反应,A正确;B.铝和铍的性质十分相似,氢氧化铝不溶于水,则氢氧化铍也不溶于水,B错误;C.氧化铍与氧化铝性质相似,氧化铍难溶于水,C错误;D.Be的化合价为+2,氧化物化学式为BeO,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注意对角线规则以及位构性关系的灵活应用。

10.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中子数B.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层数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和质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的种类,所以A错误;B、电子数的多少决定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排布,即B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且越少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且越多非金属性越强,所以C正确;D、核外电子层数决定着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即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而利用化学知识降低污染、治理污染,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是化学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B.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C.研制易降解的生物农药D.对废电池做深埋处理

【答案】D

【解析】A.开发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B.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C.研制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保护了环境;D.对废电池做深埋处理,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本题选D。

1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放电过程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A、根据电池总反应,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负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因此Fe为负极,Ni2O为正极,A正确;B、根据电池总反应,负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B正确;C、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正确;D、根据A选项分析,正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D。

13.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可能为电解质溶液

B.锌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C.铁的质量不变

D.铜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答案】D

【解析】A、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是硝酸,A错误;B、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B错误;C、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铁的质量减少,C错误;D、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因此铜可能为原电池正极,D正确,答案选D。

14.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又知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现查知P-P键能为198kJ·mol-1、P-O键能为360kJ·mol-1、O=O键能为498kJ·mol-1。

若生成1moll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A.吸收1638kJ能量B.放出1638kJ能量

C.吸收126kJ能量D.放出126kJ能量

【答案】B

【解析】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答案选B。

点晴:

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计算。

明确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反应热的计算常用方法有: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

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原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答案】D

【解析】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A错误;B、原电池中的电子移动方向是:

负极→外电路→正极,B错误;C、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正极可以是溶液中的离子或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D。

16.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属于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吸收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答案】C

【解析】A.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吸热反应,A错误;B.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放出能量,B错误;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正确;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以是光能或电能等,D错误,答案选C。

1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2OB.H2OC.Na2O2D.Na2S

【答案】C

【解析】钠离子和氧负离子间只含有离子键,A错误;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只含有共价键,B错误;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间为离子键,两个氧原子间为共价键,C正确;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D错误;正确选项C。

18.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

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M>Y>Z>X>W

B.1molY的单质与足量的X单质完全反成,产物中离子总数定为1.5NA

C.Z的单质既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也能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且放出的气体体积都为33.6L(标况下)

D.W的单质与X、M的单质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都作氧化剂

【答案】B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则W为氢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氧元素;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则Y为钠元素;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则Z为铝元素;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则M为氯元素。

A.简单离子半径:

Cl->O2->Na+>Al3+>H+,即M>X>Y>Z>W,选项A错误;B.1molY的单质Na与足量的X单质O2完全反成,产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或过氧根离子构成,故离子总数一定为1.5NA,选项B正确;C.Z的单质铝既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也能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高氯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但没有说明铝的物质的量,无法求算所得气体体积,选项C错误;D.W的单质氢气与X、M的单质氧气、氯气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分别为还原剂和氧化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则W为氢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氧元素;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则Y为钠元素;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则Z为铝元素;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则M为氯元素。

以此解答。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是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B.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C.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

D.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C

【解析】A.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是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A正确;B.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B正确;C.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C错误;D.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C。

20.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CO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CO2需要克服的作用分别是

A.共价键,共价键B.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C.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D.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是共价键、金属键。

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CO2气体,属于物理化学,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物质变化过程中作用力的判断

21.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系。

已知,Z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与M同主族,且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M>Y

B.铁与M的单质化合生成三价铁化合物

C.电解Z的氯化物溶液制备Z的单质

D.Z、Y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比为1:

2

【答案】D

【解析】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Y与M同主族,且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则Y为O,M为S;Z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且原子序数比O大比S小,则Z为Na。

A.非金属性O>S,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故氢化物稳定性O>S,A错误;B.铁与S的单质化合生成FeS,B错误;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态NaCl的方法制取金属Na的单质,而不是电解NaCl溶液,C错误;D.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2,其中阴阳离子数比为1:

2,D正确.答案选D.

22.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变化是

A.酒精溶解于水

B.白磷熔化

C.氯化钠受热熔化

D.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答案】D

【解析】A、酒精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没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选项A错误;B、白磷熔化是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没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选项B错误;C、氯化钠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C错误;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实质,难度不大,根据定义分析判断即可。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知,只要有化学反应就一定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只要发生化学反应即可。

23.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

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成立的是

M

N

P

A

稀硫酸溶液

B

稀盐酸

C

硝酸银溶液

D

硝酸铁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N棒变细,作负极,M棒变粗,作正极,A、锌比铜活泼,M作负极,N作正极,不符合题意,故错误;B、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

2H++2e-=H2↑,正极质量不增加,故错误;C、锌比银活泼,锌作负极,银作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g++e-=Ag,质量增加,故正确;D、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铁作正极,故错误。

考点:

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知识。

2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式都为:

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A

【解析】A、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或中性,该燃料电极的正极发生反应为:

O2+2H2O+4e-=4OH-,故A正确;B、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应该是铝失去电子变为铝离子,在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氢氧化铝继续与过量的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因此负极反应为:

Al+4OH--3e-=AlO2-+2H2O,故B错误;C、该电池在碱性条件下消耗了碱,反应式为4Al+3O2+4OH-=4AlO2-+2H2O,溶液pH降低,故C错误;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出来经过外电路流到正极,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铝空气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为Al+4OH---3e-═AlO2-+2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总反应为4Al+4OH--+3O2═4AlO2-+2H2O,要注意铝为活泼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5.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

B.正极为C,负极是Fe,电解质溶液为FeCl2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

【答案】A

【解析】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铁离子得电子被还原,则可溶性铁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Fe作负极,不如Fe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A.Fe作负极、Cu作正极、氯化铁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符合题给信息,故A正确;B.活泼性Zn>Fe,则不能用Zn作负极,故B错误;C.活泼性Zn>Fe,且电解质是硫酸亚铁,不符合题给信息,故C错误;D.电解质为硫酸铜,应该为可溶性铁盐,故D错误;故选A。

26.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都表示为2H2+02=2H2O。

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酸溶液,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2H2-4e-=4H+,则其正极反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碱溶液,其正极反应表示为O2+2H2O+4e-=4OH-,则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答案】

(1).O2+4H++4e-=2H2O

(2).2H2+4OH--4e-=4H2O

【解析】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酸溶液,溶液显酸性,因此正极反应应表示为O2+4H++4e−=2H2O;同理可得出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

27.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

(1)负极材料是_______(写名称),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3)溶液中SO42-向______极移动。

【答案】

(1).铜

(2).Cu-2e-=Cu2+(3).O2+4e-+4H+=2H2O(4).负

【解析】

(1)反应中铜失去电子,因此负极材料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2)正极氧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3)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溶液中SO42-向负极移动。

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1

Al、Mg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Al、Mg

NaOH溶液

偏向M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石墨为___极,电极反应式:

_____;

②电池总反应式:

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______极(填“负”或“正”),理由是________。

此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1).不同

(2).正(3).6H++6e-=3H2↑(4).2Al+6H+=2Al3++3H2↑(5).负(6).铝与NaOH溶液可以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7).2Al+2OH-+2H2O=2A1O2-+3H2↑

【解析】

(1)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1中Mg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Al作正极,而实验2中Al的活泼性大于Cu,所以Al作负极;

(2)①实验3中Al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6H++6e-=3H2;②电池总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Al+6H+=2Al3++3H2↑;(3)实验4中Mg与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而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铝是负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1O2-+3H2↑。

点睛:

本题考查探究原电池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