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谱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820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棋谱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棋谱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棋谱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棋谱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棋谱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棋谱分析.docx

《棋谱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棋谱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棋谱分析.docx

棋谱分析

棋谱分析

150308119

顾照照

围棋的棋具:

棋盘、棋子、计时钟。

在正规比赛中,这三样是不可缺少的,但一般的对局只需棋盘和棋子。

围棋棋盘:

形状为正方形或略呈长方形的平面图,现在的棋盘为平面上画横竖各十九条平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

为了便于判定棋盘上各点的位置,采用座标法进行编号,横线自上而下用汉字依次编为第一……十九路,竖线从左至右用阿拉伯数字编第1……19路。

记录、说明或教学的时候均以先竖后横的次序为准。

例如:

图中的A点:

5.十路交叉点;B点:

10.十一路……等等。

在一般的棋盘上和正式比赛中的棋盘上都没有数字标记,图一中的数字只是在棋谱中为便于说明着子点或为方便易查而标明的。

棋盘上可分为九个部分,分别称为:

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和中腹(见图)。

棋盘上共有九个黑点称作“星”,棋心的黑点称作“天元”,“天元”并没有其他特殊义,棋盘上的九个部分只是大致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这里只作笼统的说明。

棋子下在星位上或天元上与棋的内容和规则都没有直接关系。

“星座”与“天元”只是棋盘位。

围棋的棋子:

围棋的棋子分黑白两种颜色,形状为圆形。

正式比赛的棋子黑方一百八十一枚,白方一百八十枚。

围棋的棋盘交叉点三百六十一处,两色的棋子相加应该等于这个数字。

棋盘与棋子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个问题较为复杂,在这里首先明确概念,以后再作说明。

围棋中如何吃子

在围棋对局中,棋子在棋盘上是依赖“气”来生存的,若想学会如何吃子就必须先了解“气”。

“气”是围棋基本术语之一,是指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见图一。

图一

图中角上的一子与它紧紧相领的有两个交叉点,所以它有两气。

边上的一子,与它紧紧相邻的有三个空交叉点,所以它有三气,中腹的一子,与它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有四个,所以它有四气。

棋盘上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可能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不同了。

图二

如图二;角上的二子,有三气,边上的两子有四气,中腹的两子有六气。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棋子的气数要受棋子在棋盘上位置的影响。

位于中腹的棋子气数较多,边上和角上的棋子气数相对减少。

由于“气”是棋子赖以生存的条件。

所以,气数少的棋子在将来双方交战中一旦受到包围,则容易处于被动,我们以后将详细介绍这一点。

图三

在棋盘上相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棋子,它们的气数取决于棋子排列的形式和棋子所处的位置。

如图三:

图中上方中腹的四子有八气,接下来方形排列的四个子是八气,下面中腹的五个子是十气,下边上的五个子是六气。

那么,下面中腹五子边上的A点为什么不算是棋子的气数呢?

这是因为对于五个棋子来说:

A点并没有与它们紧紧相邻,所以不能算成气数。

围棋毕竟是两个人的对局,在行棋过程中双方所下的棋子并不是距离很远,彼此留出空交叉点给对方作“气”,而是相互接触,彼此围攻,这样一来“气”数的计算就变得复杂了。

那么被对方包围的棋子怎样算“气”呢?

图四

图四:

图中上面的黑三子周围只有两个与它们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所以只有两气

图中间的黑四子周围有六个与它们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所以它们有六气。

再看图中下面的五个白子,与它们紧紧相邻的交叉点几乎全被黑方占有,只留有一个空位算成它们的“气”数,这样,白五子的“气”数为一“气”。

在对棋子的“气”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就可以学习如何“吃子”了。

吃子”作为围棋术语,也可称“提子”。

在实战对局中,一方将另一方的一个或多个棋子紧紧包围,使其所有的气数被全部堵住(即其所有紧紧相邻的交叉点全部被占有),随后将无气的棋子从棋盘上拿掉,就叫“吃子”。

没有“气”的棋子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允许在棋盘上存在,一旦棋盘上的棋子处于无气状态,即可提掉。

图五

参考图

图五:

图中的黑子不论是位于中腹、下边、还是左下角,它们都是没有“气”的子,都必须立即“提”出棋盘外。

参考图就是棋子被提后所呈现的棋形。

没有“气”的棋子叫“死子”,也就是说,只有无“气”的“死子”才可以被提,棋盘上任何一棋子,只要它还有一口“气”数,那它就依然可以放置在棋盘上。

图六

图六:

当白1走过之后,黑一子仅余一口“气”,这时是不能将黑棋拿掉的,但白1却为提掉黑棋作了准备,只要白方下一着棋落在A位,那么黑一子即可被“提”。

在围棋中,我们把象白1这样的着子,即下子后把对方一子或若干棋子包围成仅剩一口“气”的状态,(如对方置之不理,再下一着即可将被围的棋子提取),称为“打”。

通常也称为“打吃”。

“打”与“吃”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为了更多地区分它们,请集中看几个例子: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七、八中的白1都是“打”的例子。

图九、十中的白1都是“吃”的例子。

有两种特殊的情况需要说明;一是如果在一方下子后出现了双方都无气的情况时,要由刚下子的一方将对方的无气棋子提掉,上面的图十就是这样。

(1)

(2)

(3)

图十一

图十一:

(1)图中的A位是黑白双方相争的要点,假若黑先放在A位,那么白三子将被提掉,见

(2)图。

反过来假若白先放在A位,则黑四子将被提掉。

见(3)图,以上是黑白双方提子后的图形。

还有一种情况:

对局的一方下过一手棋后并没有使对方的棋子被吃,反将自己的“气”数变为零,这时,行棋的一方要自动将自己无气的棋子提掉,然后该轮对方行棋(这是围棋规则的规定)。

(1)

(2)

图十二

图十二:

(1)图的白棋就是这种情况。

假若白方将棋行在A位,则须立即将无气的白子自动提出棋盘。

(2)图这是白方行在A位的结果,此后轮黑方行棋,这种情况对于白方来说也可叫“自拔”。

不能“下子”的地方

围棋的规则规定有些地方是不能下子的,围棋术语也叫“禁着点”。

由于各种规则的不凡是要下的棋子,周围没有气,又不能吃掉对方子的地方,都叫“禁着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下在此处不产生任何意义,却反而吃亏的地方,都叫“禁着点”。

图一

图一:

八个黑子围住中间的一个交叉点(A点),在这个交叉点上下黑子就可以,而下白子则不可以,A点就是“禁着点”。

图二

图二也是一样,在A点上下白子可以,而下黑子则不行,因为要下的子周围没有使之而生存的“气”。

图三

图三:

A点白子不能下,下黑子可以吃掉白三子。

图四

图四:

此情况有些特别,黑方是不能下在A位的,这等于自杀或“自拔”,而白方下在A位,就可非常痛快地吃掉黑棋两个子。

所以说,“禁着点”是针对某一方来说的,等以后讲到“双活”的部分还要叙述,因为到那时,有的“交叉点”,谁也不能下,谁下谁吃亏。

所谓“不能下”或“禁着点”的意义是相对的,作为对局的一方若在“禁着点”内下子,没有任何意义,或是吃亏或是受损。

图五

图五:

这又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这个图形中虽超出了“不能下子的地方”的范围,但这个图形有讲解的必要。

如图所示:

B点若黑棋占领,白棋△五子就被吃掉了。

所以B点是可以下子的。

如果B点白棋占领,也是没有用的,黑方可以在A点把白方的所有棋子都吃掉,图五和图六讲的都是一个道理。

图六

在图五和图六中,虽然可以下子,不是“禁着点”,但对白方来说下子是没有用处的,只能是越下死的越多。

“禁着点”的含义清楚之后,对图七就可以判断了。

许多初学围棋的人都时常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即老是在别人提过自己的地方反复下子。

图七

图七:

白方在x点的任何部位下子虽不违反围棋的规则,但都是错误的,都只能被黑方无条件地“歼灭”。

图八

图九

图八和图九也是一样,这种地方黑棋的势力十分强大,而围棋又是黑白双方轮流下子,所以有许多初学围棋的人老是期待别人看不见,或自己连走几步,把对方吃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几个图里,x点虽不是“禁着点”,但下子没有意义。

前面已经讲过,凡是要下子的地方,若周围既没有气,又不能吃掉对方的子,那么,这就是围棋规则所规定的“不能下子的地方”,但如果能吃掉对方的子,虽然周围没有“气”,也是可以下的,不但能下,而且是“好棋”。

图十

图十:

若白方下在x点,虽然周围没有“气”,又都是黑子包围,但白方下在这里能吃掉黑方三个子,真是痛快淋漓的“好棋”。

图十一

图十一:

A点事关重大,这里非但不是“不能下子的地方”,而是双方必争的要点,A点被白方占领,黑方的五个黑子就被吃掉,假如被黑方占到A点,白方的三个白子,就被黑方吃掉。

图十二

图十二:

这是黑方吃掉白方三子后的图形,在十一图后,黑方占到了A位,成功地完成了围歼白方的战斗预想。

图十三

图十三:

白方占据了A点,也同样吃掉了黑方五个子,所以这种情形与“禁着点”不同,这些例子都是区别一般的吃子技术和“禁着点”的形状。

围棋作为一门科学,它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们的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

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

用心下,你会体会到很多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