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山《闽都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743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应山《闽都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王应山《闽都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王应山《闽都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王应山《闽都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王应山《闽都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应山《闽都记》.docx

《王应山《闽都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应山《闽都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应山《闽都记》.docx

王应山《闽都记》

王应山《闽都记》

卷之一 福郡建置总叙  闽,百粤之疆也。

黄、虞1以前,其详不可得闻矣。

《周礼》:

七闽荒服,掌于职方。

战国时,越王勾践七世孙无彊与楚战不利,徙族居闽,遂为君长。

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闽中郡,守、丞、尉、监领之。

二世时,闽粤王无诸及摇者,姓驺氏,禹之苗裔也。

以兵属番君吴芮,从诸侯入关,有成劳。

项羽主命弗王。

闽粤又佐汉翦楚。

汉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粤王,都冶(今将军山)。

孝惠三年,举高帝时功,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府)。

后闽粤、东瓯治兵相攻,东瓯告急于汉,武帝遣庄助发兵浮海救东瓯,闽粤引去。

建元六年,闽粤又击南粤,汉遣王恢、韩安国等大发兵讨之。

闽粤王郢弟馀善杀郢以降,汉封繇君丑为王。

馀善自王,汉乃封馀善为东粤王,与繇王并处。

元鼎五年,汉遣东粤王与繇王夹攻南粤,不从,遂叛汉,刻帝玺自立,号驺力为吞汉将军。

汉遣韩说、杨仆、王温舒将兵讨之。

繇王居股复杀馀善以降。

汉封居股为东成万户侯,徙民江淮间,遂虚闽越地。

  孝昭元始二年,闽越遗民自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

光武建武二年,改冶县为侯官都尉,仍隶会稽。

献帝建安八年,王朗来奔,侯官长商升助朗起兵,孙策永宁长贺齐领南部都尉事,进兵建安,讨平之。

立都尉府,领谪徒造船于侯官。

吴永安三年,以建安为郡,领九县,侯官其首也。

  晋太康三年,升侯官县为晋安郡,以严高为刺史,徙居今城,领安丰、新罗、广平、同安、侯官、罗江、晋安、温麻八县。

时土宇偏安,中原避地,从晋安王入闽,多衣冠之族,八姓其著也。

刘宋泰始四年,改为晋平郡,领县五,寻复故。

梁天监中,析晋安县为南安郡。

绍泰三年2,封郡人陈宝应为侯官县侯,领闽州刺史。

陈天嘉二年,陈宝应据州以叛,兵溃伏诛,改闽州为丰州。

隋改丰州为泉州。

大业初,复为闽州,寻改为建安郡。

治闽县,领闽、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唐高祖武德初,改为建州。

六年为泉州,领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五县。

太宗贞观十九年,置泉州府兵。

嗣圣十六年,领县六,增置南安。

景云二年,改为闽州。

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

二十七年,领县七,增置尤溪。

天宝元年,改为长乐郡。

大历、贞元间,李椅、常衮后先观察,兴学劝士,文儒汇徵3。

永泰中,领县九,析侯官、尤溪,增置永泰。

乾符五年,黄巢攻4陷福州,杀戮甚惨。

  光州固始人王潮偕弟审知,从光州刺史王绪来闽。

绪暴虐见杀,众推潮与审知为帅5。

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

景福九年,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据福州。

潮遣审知攻晖,杀之。

唐以潮代岩,审知为副。

审知隆准方口,军中号“白马三郎”。

乾宁四年,潮卒,唐改福州为威武军,授审知为节度使,封琅琊王。

先是有“潮头出,岩头没;潮头没,矢口出”之谣,至是屡验。

五代,梁加审知中书令,进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领县十。

审知虽起列校,俭约礼士,建四门学校,拔闽士秀者。

后唐同光三年卒,年六十四,谥“忠懿”。

子延翰立,建国自王,是年十二月,为弟延钧所杀。

代其位,更名鏻。

后唐拜节度,加太师、中书令,封闽王。

长兴二年,鏻惑道士陈守元,遂称帝。

受册宝皇,改元龙启,复更永和。

立五庙,置百官,以福州为长乐府,领县十三。

立父婢陈金凤为后,大肆凶淫,为子继鹏所弑。

鹏代其位,更名昶,改元通文6,立父婢春燕为后,愈昏乱。

连重遇、朱文进迎审知季子延羲袭昶,杀之。

延羲代兴,更名曦,更元永隆。

发故相王倓塚,戮其尸。

又嫁女笞朝士不贺者。

六年三月,重遇弑曦,称臣于文进。

王氏子弟在福州者,无少长皆杀之,时石晋开运元年也。

先是,建州刺史王延政以建州为国,称殷,元号天德。

泉州军将留从效,陈洪进诛文进所署泉、汀二州刺史,降于延政。

重遇亦杀文进,传首建州。

福州裨将林仁翰随杀重遇,迎延政都福州。

延政以子继昌守福州,为东都,自居建安。

南唐李璟急攻福州,州将李仁达擒继昌,杀之。

立雪峰僧卓岩明为帝,已又杀岩明自立,送欵7于璟。

璟以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更名宏义。

璟兵攻破建州,迁延政之族于金陵。

后汉乾祐元年,南唐攻福州,仁达求救于吴越。

钱氏败南唐兵,吴越遂取福州,置守臣,领县十一。

  宋太祖初,钱氏纳土,仍为福州,领县十二。

仁宗庆历中,蔡襄为守,惠政宏多。

闽人有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者,倡道海滨,时匹邹鲁。

其后,延平杨时传洛学8于闽,朱熹集其大成,闽人彬彬多正学之士矣。

靖康元年八月,福州军乱,杀其知州柳廷俊。

建炎初,以州守兼安抚使,总一路文武事。

淳祐中,领县十三;析长溪,增置福安。

景炎元年,判福州益王昰即帝位,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更名福安。

二年,元大将董文炳率兵入福州。

元至正十五年,改为福州路,隶福建行中书省,领录事司一,州二,曰福清,曰福宁。

县十一,曰闽,曰侯官,曰怀安,曰古田,曰闽清,曰长乐,曰连江,曰永福,曰罗源,曰福安,曰宁德。

二十四年,福建行省参政陈有定缮福州城,守之。

二十七年十二月,明征南大将军汤和由海道取福州。

  洪武初,改福州路为府,隶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罢录事司。

领县十三,福清、福宁仍为县。

正统十三年,沙县邓茂七反,山寇繁兴,城守戒严。

始以侍郎薛希琏巡抚福建、提督军务。

十四年二月,贼平。

以刑部尚书金濂、平阳侯陈懋留守福建。

馀寇底定,留守召还,亦罢巡抚。

成化九年,升福宁县为州,以福安、宁德二县属之,直隶布政司。

福州府所领十县。

正德十二年五月,雷震东城,福州三卫军士作乱,始议招安。

八月复乱,讨平之。

嘉靖九年正月,福州狱变,贼戕大吏,囚人斩关趋连江,渡海而遁。

三月,都御史胡琏以勘事至,遂留巡抚。

未几召还。

二十八年,获夷船于漳州,始设巡海都御史。

自是,漳民勾引倭奴,寇海滨诸县,以巡海都御史提督军务,迄无宁岁。

三十六年三月,倭迫郡城,频岁去来,城外居民焚戮甚惨。

调兵所过,残掠殃民。

三十九年,巡抚刘焘率兵追贼。

焘善骑射,有威名,贼遁去。

四十一年元旦,地震。

三月,福州三卫军乱。

八月,倭寇福清,参将戚继光大破之。

十月,三卫军复乱。

四十二年,以谭纶9为巡抚都御史,都督戚继光充总兵,擒斩军士首乱者,倭寇悉平。

万历八年,省怀安县入侯官。

今领县九:

曰闽,曰侯官,曰古田,曰闽清,曰长乐,曰连江,曰罗源,曰永福,曰福清。

郡名晋安(晋)、长乐(唐)、三山、福唐、合沙、东冶。

其疆里东际海,西抵延平府南平县界,北抵福宁州界,南抵兴化府莆田县界。

广四百四十里,袤四百四十五里。

其分野斗、牛或云牛、女之间。

其俗俭啬,喜讼,好巫。

君子外鲁内文,小民谨事畏法,耕、稼、鱼、盐为生。

道学几于洙泗。

迩来崇侈,婚嫁竞丰,饮食衣服,糜费滋多,实士大夫家倡之。

其形胜,环山沃野,派江吻海,为东南大都会云。

卷之二 城池总叙  闽自无诸开国,都冶为城(今布政司东北),所从来久远。

晋太康三年,置郡树牧,狭视冶城。

太守严高询于郭璞,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越山南小阜,即今布政司。

其城南虎节门外为还珠门。

东起康泰门,西至宜兴门。

又有东安、清泰、丰乐诸门,是曰子城。

虎节有河,缭绕皆城濠)。

唐、宋而后,渐次增拓(唐天复元年,王审知于子城外环筑罗城,北永安门,南利涉门,东海晏门,西丰乐门。

又有通津、清泰、延远诸门1。

梁初,又筑南、北夹城,南自宁越门东、西一带,北自严胜门、遗爱门至迎仙门一带。

又有善化、水部、井楼诸门。

宋初,钱氏纳土,诏悉堕之。

后增筑外城。

两河三山,悉入城内)。

国朝因宋、元之旧,初创楼橹,后砌敌台,复以重屋,门列七城(东、西、南、北,又水部、井楼、汤门,凡七),隐然金汤之固。

三峰峙于域中(乌石、九仙、越王),二绝标于户外(左鼓右旗,闽南二绝)。

甘果方几(方山几案于南,唐赐名甘果山),莲花现瑞(北莲花峰为会城斧扆2)。

襟江带湖,东南并海。

二潮吞吐,百河灌溢。

山川灵秀,所都即逢兵不乱,逢饥不荒。

沙合(南台),路通(河口),海滨邹鲁,乃自古记之。

  宋许敦仁3《三山阁》诗:

“蓬莱方丈与瀛州,东引长江欲尽头。

几处坛场浑得道,万家楼阁半封侯。

名园荔子尝三熟,负郭湖田插两收。

七百年来遗谶事,钓台沙合瑞烟浮。

”石赓4《登郡城》:

“衰年览胜倦跻攀,此日凭高一解颜。

管领江山来牖下,相将楼阁出人间。

真君炼药仙都近,释子焚香佛界间。

人世几回容易得,放歌须尽夕阳还。

”(赓,福建转运判官,熙宁间任。

)谢泌5《咏冶城风物》:

“湖田播种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6万枝灯。

”(泌,歙人。

景德初知福州。

)鲍祗:

“两信潮生海涨天,鱼虾入市不论钱。

户无酒禁人争醉,地少霜威花正然。

”(祗,郡倅,绍圣间知建州)。

陈轩: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轩,建阳人。

崇宁间知州事。

)吕祖谦: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祖谦,东阳人,尝入闽,从林之奇学。

)龙昌期7:

“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昌期,蜀人。

郡守陈绛延入闽,授诸生《易》。

)明陈亮《冶城怀古》:

“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纡。

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

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

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

”王恭《冶城歌》:

“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

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8分茅于此中。

荒城野水行人度,细柳青榕旧宫树。

浮世空高逐鹿时,断矶不辨屠龙处。

忽从图画见三山,正在无诸旧垒间。

丽谯官署人烟静,塔庙琳宫野照间。

琳宫塔庙相辉映,平远清冷海天逈。

落叶霜传乌外钟,垂萝月隐烟中磬。

东城西郭骑纷纷,旌节朝朝候使君9。

谁拂尘衣访仙迹,独凌三岛望孤云。

”又《越城怀古》:

“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

野烧荒陵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

西风木叶空隍曙,落日人烟故垒秋。

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

”林鸿10《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归晋陵11》: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垅今人耕。

陵谷堙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12王章入汉仪。

河山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

列国犹传赤帝13封,曲台尚对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14秋悬古洞寒。

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

欲将尘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

”邓迁15《夏集东城楼》:

“早陟东城楼,楼高绝炎暑。

群公真率会,胜地罗樽俎。

落日孤云驰,平川流水去。

宿昔抱微尚16,引领蓬山阻。

蓬山路阻深,佳期旷何许。

群公皆仙才,舍此更谁与?

”王应钟17《集城西楼》:

“城上高楼拂紫霄,南溟天外正迢迢。

湖开远势连千涧,地入平川接二潮。

溪午残钟山寺逈,林昏归鸟海天遥。

乘间共有元规兴18,今古同为不寂寥。

”袁表19《东城楼歌》:

“君不见,百川尽东走,茫茫万里苍龙吼。

鳌足崩奔镇海门,化为石鼓扼其口。

海水东流不复回,越王豪华安在哉。

欧冶池头青草满,无诸城上白云堆。

白云青草无终极,古往今来空叹息。

奇峰出云云半阴,赤日行天忽西匿。

此时朱夏20倏惊寒,风送微凉睥睨间。

天际烟生白鹤岭,松梢月出金鸡山。

举杯嘱君君莫辞,翻云覆雨难相知。

嗟哉百年能几时,寻常黑发变成丝。

夔龙旦奭21俱支离,但吸海水添金卮。

”徐熥《冶城怀古》二首:

“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

虹桥隐隐龙江远,雁塔双双雉堞回。

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

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凉鸟雀哀。

”“冶城日落乱啼鸦,城上呜呜起暮笳。

四野桑麻八闽郡,千村灯火万人家。

无诸古殿伤青草,南宋行都想翠华。

时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

”徐《冶城怀古》二首:

“溟濛沧海冶城连,却忆无诸建国年。

十万人家烟漠漠,三山宫阙草芊芊。

莲花高岭秋芜外,金粟荒台夕照边。

千载龙飞遗岭在,寒鸦空噪暮云天。

”“北郊荒坂白云平,开运中年此战争。

甲第朱门长乐郡,管弦灯火晋安城。

夕阳仙观孤钟杳,夜雨欧池古剑鸣。

极目河山增感慨,钓龙台上月空明。

”陈鸣鹤22《登城东楼》:

“高楼对酒冶城东,甲第朱门夕照中。

八郡封疆天外尽,千山花木雁边红。

牛羊古墓眠秋草,车马终期逐晓风。

世事悠悠已如此,不堪憔悴更书空。

”谢肇淛《夏日东城莲花楼》:

“古堞遥连百尺楼,高山排闼坐消忧。

云迷平楚23高低树,风送寒潮远近舟。

黄鸟啼残荒苑夕,碧莲香尽曲池秋。

斜阳欲下归鸦急,醉倚松门看月流。

”郑邦祥24《榕城怀古》:

“夕阳南望挂浮屠,秋草荒台忆故都。

金锁江空沉霸气,宝轮车散碎宫铺。

池边巨阙凝苔绿,坟上胭脂湿雨枯。

惟有女墙西畔月,深宵犹自照啼乌。

”卷之三 郡城东南隅 闽县

  自还珠门达宣政街,迤南为凤池坊、人瑞坊、使旌坊巷、通贤境巷、嘉荣坊巷、福星坊街、安泰桥、朱紫坊巷、兴贤坊街、南门。

  还珠门 在布政司南。

五代伪闽所筑,名镇闽台,又名龟头门,俗呼双门,会城之中也。

唐子城门七:

东曰康泰(今丽文坊、都督府前稍西之东。

),西曰宜兴(登云巷口),东南曰安定(今开元寺前),西南曰清泰(今大中寺门之东),正南曰虎节。

虎节之外为重关,六门废,重关尚存。

宋大中祥符间,郡守严辟疆更名,取孟尝合浦复还之义。

国朝成化十三年火,十七年重建,仍旧名曰“镇闽台”。

学士杨守陈为“记”。

弘治甲寅至正德戊辰屡灾;正德壬申,布政陈珂重建,复名还珠。

尚书林瀚“记”。

双门之中,凿巨石为狮子,压制南面五虎山云。

  宣政街 布政司前通衢。

  凤池坊 旧号“左通衢”。

宋许将迁右丞,郡守叶棣建坊,并名其乡为凤池东、西乡。

国朝成化十三年重建,凤池坊表里有注水石斛凡四。

  人瑞坊 万历八年,为进阶亚中大夫1、程番知府林春泽百岁建。

春泽《谢诸公建百岁坊》:

“翠旗谷口万松风,喘息犹存一老翁。

讵意皋夔黄阁2上,遥怜园绮3白云中。

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

愿借末光垂远照,康衢早晚颂尧封。

”  使旌坊巷 宋李欢为漳郡守,乡人荣之,故名。

俗呼梅枝巷,又呼花巷,以内通百花务也。

  通贤境巷 内有通贤里社,故名。

  嘉荣坊巷 旧名南营口。

宋政和间,李俯知婺州,其孙提举浙东,乡人荣之,故名。

后改登瀛,今废。

  福星坊街 俗呼馆前。

闽五州诸侯馆也。

元宣慰使魏天佑寓宅,更旌隐坊为福星坊。

国朝成化十七年重建,今毁。

  安泰桥 古利涉门外。

宋宣和七年,郡守陆藻4创亭其上,旧有《重修津渠记》在利涉门,掌书记陶岳撰。

亭久废,“记”亦不存。

宋曾巩《出利涉门》诗:

“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翬飞入斗杓。

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曾巩,南丰人,知福州。

)  朱紫坊巷 地名新河,旧号三桥。

宋通奉朱敏功5兄弟四人居之,朱紫盈门,故名。

内有国朝修撰罗伦一峰书院,今废,更祀伦于两贤书院。

  南察院 旧贡院地也。

国朝成化七年改,巡按御史居之。

嘉靖二十七年改为公馆,三十七年辟为都察院,巡抚都御史居之,后为提学道。

万历四年,改为清军察院。

尚书林燫撰“记”。

十一年,副使耿定力复修葺为提督学校公署。

二十七年,矿税太监至,居之。

  兴贤坊 在府学街口。

初名进德坊。

宋政和中,更兴贤坊。

国朝因之,屡圮屡修。

万历七年,知府潘颐龙重修。

  南门 宋时名宁越。

重关东向,重楼巍堞,砌石屈曲皆水纹。

  由凤池坊折而东为东街、金华境、连桂坊巷、双节坊、清泰坊巷、太平公辅坊、高行坊、朝仕坊、竹林境巷、闽县世忠祠、忠顺坊、秀实坊、寿宁坊、拱辰坊街、昼锦坊巷、达尊坊、普光塔寺、海晏坊、尚书里、去思桥、罾浦桥、善寿坊巷、石幢巷、汤门街、棣萼坊、温泉坊、状元坊、尊儒坊、东门。

  东街 达于东门,通衢数里,为城中冠。

  金华境 祀闽少师梁国公张睦。

睦,固始人,唐季仕闽,领榷货务6,敛不加暴,闽人思而祀之。

今为故里。

  连桂坊巷 地名梳行。

宋给舍7黄唐传居之,刘延康以其兄弟登科建坊,今废。

俗呼厂巷。

  双节坊 高明妻林氏、高孔文妻邓氏立,今废。

  清泰坊巷 内通石井。

宋大观中,守李畸建坊,今废。

  太平公辅坊 俗名枋门。

宋初以通太平寺名坊,绍兴末,朱倬拜右丞相,尚书王师心为改太平公辅,后毁。

国朝正德间,里人参政何显以兄弟三人知府、州、县,建三牧坊。

万历间,徙经院前桥南。

  高行坊巷 宋名乡习营,以骁勇名。

坊内有驻泊营。

后赵伯尚以八行8举,更为高行。

今废。

  朝士坊 地名小石井。

宋朱敏元居之,故名。

今废。

  竹林境巷 在仁庆坊,闽捉生营也。

有竹林通应庙,相传龙井,金鳞隐见其中。

岁旱,祷之即雨。

宋绍兴中,里人弗戒于火,灾及民居,望屋上有甲士,标竹林旗扑火者无数,火寻灭。

淳熙间,庙前周氏火,亦然。

雨、晹、疾、厄,随祷辄应。

嘉泰三年,县请朝,赐额“永惠”,今封勅犹勒庙前。

  闽县净业尼寺 故址也。

先是宋、元间,县治在闽都坊内。

国朝洪武二年,知县路圆玉移建今所。

成化三年,知县邵奎重建。

  秀实坊 旧名升秀,国朝初徙县治于此。

署“八闽首县”,屡毁屡建。

  世忠祠 旧振文社学址。

国朝万历十二年建,祀南京兵部尚书、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谥文安林瀚,子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赠少保、谥康懿庭,资德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庭机,子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恪熑。

所司以春秋仲丁致祭。

  寿宁坊 在秀实坊内。

今废。

  忠顺坊巷 旧名延庆,以庆城寺前延庆桥名。

宋陈景彦更名。

今废。

  拱辰坊街 闽王时号新路口,今呼新塔街。

以内通安福塔院也。

  昼锦坊巷 旧名华萼坊,闽王时号新市。

国朝嘉靖初,里人林庭以都御史归省,名昼锦。

  普光塔寺 在甘棠坊内。

熙宁五年建,有塔五级。

国朝洪武间增为七级,宣德间徙建寺西,后塔毁,寺仅数楹。

正统间,居士夏普明借居其中结坛。

普明死,无子,仍复为寺。

寺后有桥,曰马站。

  明徐诗:

“门邻阛阓久凋残,法界重兴得宰官。

半笈白云经卷乱,数行青蚓篆烟寒。

宋朝画佛昏尘壁,蜀国流僧咒古坛。

明月满空凉似水,渐移海影上旗竿。

”谢肇淛诗:

“偶随清磬接鸡园9,黄叶声中佛火昏。

古殿烟埋金碧相,空坛云湿宝花旗。

庵因近市无间地,僧为休粮不出门。

茆榻竹房相对语,也胜车马日喧喧。

”  达尊坊 在甘棠坊之东。

国朝正德十三年,为大司马林瀚建。

  海晏坊巷 旧罗城海晏门之旁,俗名河浚。

  尚书里 地名河西。

旧有施政坊,后更美政。

国朝嘉靖间,为里人林瀚、子庭、庭机,孙燫四尚书,更今名。

  去思桥 在旧罗城大壕,俗呼澳桥。

景德元年,郡守谢泌易木以石,去三年而桥始成。

后泌卒官,州人相与缟素祠之。

守严辟疆怪而问焉,民言谢公宽惠得人心。

时严政尚操切,闻言感悟,更济以宽。

祥符七年改名通津。

熙宁八年,郡守元积中感泌之政,乃更去思。

陈烈为“记”。

后陆藻守乡郡,构亭其上。

提刑俞向为“记”。

其后祠亭俱毁,石刻八字:

“宜戒前事,不可架屋。

”  罾浦坊巷 地名河东。

宋天圣中,李正登以郡中有谶:

“罾浦坊中人挺生”,乃更今名。

国朝嘉靖五年,为里人倪镜、倪组、倪缉同登进士重建。

  善寿坊巷 里人有卓推官者,其母陆藻之姊也,年八十馀,康强无恙。

藻典乡郡,因名其坊,今废。

俗名篦梳巷,一云秘书巷。

因藻、蕴兄弟官秘书于此,故名。

  汤门街 北达汤门。

其地有温泉焉,故名。

  棣萼坊 地名汤巷。

宋时,郑杜兄弟三人俱中武举,杜廷试第一,故名。

今废。

  石幢巷 内有宁海神祠,封广利王,元至元初建。

国朝宣德五年重修。

  温泉坊 地名内汤井。

宋嘉祐七年,守元绛10。

阅郡图得其名,往观之。

浚其源,砻石为井,揭宇环之,疏浊流于垣外。

宣和六年,陆侍郎藻命县重修温室四,中有振衣亭。

澣日11一启,非衣冠不许游也。

其后,郡人群浴于此,混杂颓废。

国朝万历十年重建。

  状元坊巷 旧名团练坊。

宋嘉熙八年,许将举进士第一,更今名,后废。

国朝成化八年重建。

莆田侍讲陈音为“记”。

万历二十九年灾。

  尊儒坊 宋蔡伯晞宅此,今名蔡奇巷。

伯晞,福清人,祥符中,四岁能诗,以神童举,真宗赐诗美之,因以名坊。

宋真宗赐蔡伯晞诗:

“七闽山水多灵秀,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万里有前期。

”  东门 宋行春门。

立春前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于此。

  由使旌坊折而东为石井、丁戊山、安福院、嵩岳观、岳临坊、联荣坊。

  石井 在左一坊。

宋庆历间,提刑苏舜元凿。

  丁戊山 名嵩山,又名中山,在郡城之中。

隐隆磅礴阛阓间。

  安福院 在丁戊山上,唐咸通十三年建。

梁乾化二年,王审知建木塔七级,俗呼新塔。

元丰间院废,官籍其地,售民以居,今称塔崎云。

  嵩岳观 在丁戊山之南,称中山嵩岳崇福行宫,今废。

里人饰其地,表以五岳中华。

  岳临坊 俗呼登龙巷。

坊今废。

  联荣坊 通小石井,旧名既富。

宋樊仁远、仁达兄弟登科,更今名。

  由嘉荣坊折而东为南营、坐营司。

  南营 古驻泊营也。

有骁骑坊,今废。

宋时,将卒自他所调集者居此。

又有横冲、百胜、全胜、捉生诸营,环坊隅以居。

钤辖监押领之,或郡守、县令兼领去。

  坐营司 在南营之东。

国朝初为巡海都指挥公署。

嘉靖季年,倭寇军兴,添设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等官,以其署为游击府,后以为坐营司,军门坐营居之。

  由福星坊折而东,为旌隐坊、宪台、孝廉坊、钓鲈桥、雪峰庵、中山堂、南楼、都察院、东福星坊。

  旌隐坊 为宋屯田郎中湛俞12建,后废,改为福星坊。

(俞字仲谟,嘉祐进士,五十致仕,屡召不起。

)  宪台 旧为分巡武平道。

万历中改今名。

  孝廉坊 景泰间,为巡海都指挥王胜立。

兵部尚书、镇守福建孙原贞嘉胜孝友廉介,于镇守府前建坊旌异之。

后太监镇守嫌其音为“孝帘”,令撤去。

  钓鲈桥 俗呼为铫炉。

今为平陆,其桥犹存。

  雪峰庵 本雪峰寺廨,今废。

  中山堂 在临清河边。

元时建,今废。

  南楼 在嵩山之阳。

朱普祖宅,元黎伯韶卜也。

三峰环宇,双塔插空,两河九陌,虹流鳞次。

普字孔周,宋进士,儒林郎敏中之裔。

  明王恭《南楼奇观为朱孔周赋》:

“飞楼轶浮埃,迴绕三峰翠。

楼中十二曲栏干,下瞰苍苍似鳞次。

七闽重镇旧繁华,九陌三衢十万家。

连营国步军容盛,法宇仙台鸟道斜。

遥空塔影廻孤雁,何限清晖卷虚幔。

洗马壕头过雨香,钓鲈桥下春流满。

白云飞上越王山,忆昔豪华午梦间。

城池百战今谁在,草色千门几度间。

王章绘衮分秦土,琱弓白马空陵树。

霸气荣光共渺然,屠龙射蛟今何处。

登临怀古兴悠悠,酌酒弹铉醉不休。

博陵才子(林敏、汉孟)能歌咏,灵武词人(王偁、孟扬)解唱酬。

门外金羁13多上客,独怜王粲未销忧。

”林敏14诗:

“炎荒苦溽暑,逸翮思层楼。

主人启华构,恍若登蓬丘。

披云自地涌,飞鸟升天游。

花雨翳双塔,柽烟蔽南州。

一水辨瓯越,万家临女牛。

当空列仙迹,入户明河流。

薰风引华筵,夏夜如凉秋。

餐霞卧瑶簟,身世随虚舟。

下窥指尘境,生灭如浮蜉。

愿同骑赤鲤,候子此焉休。

”王偁诗:

“何处登临景最幽,羡君华构有层楼。

筵开夏日留歌舞,门近长河宿斗牛。

千里河山云外望,万家烟火树中浮。

人间即此升天近,谁复乘槎赋远游。

”  都察院 在嵩山之麓。

其地,闽五州诸侯馆,宋尚书王祖道15宅。

国朝洪武初,辟为镇闽府,驸马都尉王恭居之。

嘉靖中,佥事江以达改为道署,曰学宪,自为“记”。

倭寇军兴,复设抚台提督军务,遂开府于此。

隆庆四年火,都御史汪道昆重建。

  东福星坊 旧名筹帅,宋王祖道宅也。

元初,与南街福星坊通为一街。

国朝成化十七年重建。

  由兴贤坊折而东为府学、花园、闽县儒学。

  府儒学 唐初学宫。

在今布政司右,后移今所。

宋太平兴国中,转运使杨克让成孔庙。

绍熙间,教授常涛于御书阁后建经史阁,朱文公“记”之。

国朝洪武初,因宋、元旧制。

四年火。

七年,知府杨士英重建。

圣殿在学宫之西,启圣祠在其东北,敬一亭在明伦堂东南旧桂香亭址。

常公祠在圣殿东南,祀唐常衮。

(衮,京兆人。

建中间,以前宰相出为福建观察使。

闽人未知学,衮设乡校,躬临劝讲,课之为文。

又延名士欧阳詹辈礼遇之。

衮素以文章自名,由是闽士感励,岁贡与内州等。

衮卒,闽人思之,建祠学宫,春秋享祀不绝。

)国朝成化间,有布政使麟,其苗裔也,至闽,大修祠宇,勒祭文于碑。

名宦祠在庙门左翼之南,祀宋蔡襄、曾巩而下,元董文炳而下,国朝汤和、陶垕仲16等,凡十七人。

勉斋祠在府学东偏。

乡贤祠在庙门右翼之南,祀林慎思,宋陈襄、郑洙17、周希孟、郑穆、陈烈,而下元林泉生18、林兴祖19,国朝处士吴海20,参政郑珞21、谕德林誌22,都御史洪英而下凡百三十人。

射圃在明伦堂东偏。

  花园 宋参知政事陈别馆也。

,北山先生孔硕子,有将帅材。

尝以南剑州兼招捕使,讨平闽、广、江、浙群盗,积功至参相、枢府。

花园久废,今籍于官。

国朝有陈启妻贞节坊,犹故居之址。

  闽县儒学 宋庆历间建,屡经修拓。

元至元间,学官丁尧新之。

其后,县尹吴鼎、张德,学官陈振、高子琳、蒋德诜屡修。

国朝洪武初,因元之旧,拓而新之。

  由新塔街(旧拱辰坊)折而南,为黄兼仓、高节坊、光泽坊、察院、柏衙前、津门楼、通津桥、铁冶巷。

  黄兼仓 晋时,黄、郑二姓初入闽所居也。

今署黄金里,非是。

宋时,里人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