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校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731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化校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化校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诗化校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诗化校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诗化校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化校园.docx

《诗化校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化校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化校园.docx

诗化校园

突出诗联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永济市银杏小学

我们银杏小学创建于1992年,现有教学班21个,学生1500人,教职工80人。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了“诗化校园”课题研究。

几年来,我们咬定诗化不放松,坚持特色不动摇,一步一步走在诗联教育探索之路上。

一、“诗化校园”的思考与构想

2003年秋,我校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

为了适应课改,实施突破,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课改资料,研究了《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确立了“诗化校园”的课题研究方案,我们确立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校地理位置。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和进城打工族、小商贩,人文素养相对较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和高雅气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程改革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根据这一目标,各阶段目标都分别提出了诵读儿歌、童谣、优秀诗文的要求。

(三)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但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多少年来就是激励国人前进,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人文丰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始,与“礼”、“乐”并论,视为做人基础,足见诗教可以纯洁心灵、丰厚底蕴、激发想象、启迪创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创造教育需要。

诗是一切科学的根。

意大利诗人塔索指出“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与诗人。

”英国诗人雪莱说:

“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诗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始终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

期间蕴含的思想、胸襟、情怀、风景永远魅力四射,诗词楹联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含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内容、有意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通过古诗文的诵读,必将提高人的文化品位。

我们进行“诗化校园”的课题研究,打造学校的诗联特色,就是要让学生在诗的国度里畅游。

也许学生还不能真正懂得诗联的意思,可是他在朦胧中把握了古人经过多少年探索才找到的汉语言音韵之美,播下热爱和兴趣的种子,待将来到了水土适宜的时候,一定会破土发芽,开出一束绚丽的生命之花,因此说,在小学开展“诗化校园”研究与实验,就是为学生奠基未来。

二、“诗化校园”的目标与追求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谈到“三流的学校靠家长,二流的学校靠教师,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所在。

我校开展诗化校园的目标,就是要在诗情的熏陶下、诗意的滋润中、诗韵的传诵里,构建高雅、向上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师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学校有文化精神、教师有文化品位、学生有文化追求。

学校有文化精神:

我们确立了先进的办学观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确定了合理的办学目标“办有特色学校、建有文化校园、带有专长教师、育有个性学生”。

我们还制定了富有启发性的校训“成人、成长、成才”。

我们的校风是学会: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做事。

我们以“构建一个求知的知识世界,一个向善的人际世界,一个优美的心灵世界”为主线,以诗意、诗情、诗句为载体,打造学校的环境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场所、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教师有文化品位:

我校把对教师的要求落实到三个方面:

一是职业有四感:

对学生牢记责任感,对自己保持上进感,对工作充满幸福感,对教学充满诗意感,二是素质达四度:

教学上有高度、知识上有广度、育人上有力度、情感上有气度;三是教学四要求:

素养上求厚、科研上求新、课堂上求实、质量上求真,总之要运用校园的诗化研究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

学生有文化追求:

诗化校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追求,使学生有朝气、有灵气、有生气,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三动”:

动脑、动口、动手;“三问”:

能问、会问、善问;“三敢”:

敢做、敢说、敢辩。

让学生在学诗、背诗、写诗中,培养文化兴趣,感受文化情趣,树立文化志趣,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用校园诗化提升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美化人生未来,是我们诗化校园的追求。

三“诗化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诗化校园”不仅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角度上、从积累的厚度上、从素养的高度上、从能力的坡度上全面实施和探索。

为此我们启动了“三重”工程。

(一)重基础,兴学诗之风

为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学诗风气,我们提出了学生读写“五个一”,教师提高“十个一”,环境创设“三个一”。

1、学生读写“五个一”

每周背一首诗歌,每月一次百米诗画廊自由创作,每天记一句名言,每学期办一份诗歌手抄报,每学期一次诗歌诵读会。

通过大量阅读记忆,引导学生走近陶诗,学习中华诗词,感悟中华诗词,积累中华诗词,形成人人学诗的风气。

现在四、五年级学生能背诵陶行知儿童诗100余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80首诗,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会背,有的学生背古诗超过200首。

我们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积累,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诗意润心田》,将各年级积累篇数,分别作出了要求,六年时间要求积累诗词达到300首以上。

2、教师提高“十个一”

`我校对教师学习提出“十个一”目标:

每节课送学生一句名言;每天读一份报纸;每月读一本杂志;每周背一首古诗;每月读一本教育名著;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学期记一本学习笔记;每学期积累一本剪贴本;每天练一篇内容为古诗式名言的钢笔字;每学期写一篇读书体会。

通过实施“十个一”学习活动,让读书回归教师,让理念提升教师,让书香滋润教师,让能力增强教师。

我们还聘请诗词方面的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授课,并购买《诗词基础》、《诗歌教材》等书籍供教师们学习。

3、环境创设“三个一”

我们在校园环境创设上,以“诗”为主题,以“诗意”为灵魂,做到“三个一”:

建一百条标语。

校园的楼道、花草间处处散布着催人自省的诗化标语,如“捡一片纸屑,还一片整洁。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等。

办一份报纸。

学校创办了一份校报——《银杏花蕾》,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

建一个平台。

每月学校将学生写的诗歌收集,择优编印一张小报,发给学生,为学生交流写诗成果搭建一个平台。

(二)重活动强用诗之举

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引导教师运用诗教,提高课堂质量,增加教学效果,做到课堂诗化、评语诗化、活动诗化。

1、课堂诗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诗教的主途径。

对教师要求做到:

名言导入——诗语过渡——诗歌小结。

让诗增加学生兴趣,增添学习情趣。

如年近50的数学老师吉会平在教《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时,编写了这样一首儿歌:

“应用题,真的趣,数量关系是第一;搞清已知和末知,列出方程解难题。

”简练的语言,突出了教学重点,给学生很深的印象。

语文教师聂秀芳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把诗歌引进课堂,与学生共同编诗,以烘托主题。

在总结刘伯承是怎样一个人时,她引导学生:

“伯承元帅意志坚,言谈举止非一般。

孤傲沃克把腰弯,军身扬名传佳话。

”聂老师巧妙地把编写的诗歌作为课文的过渡,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

范庆庆在教《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总结:

“千里跃进大别山,前堵后追重重险。

狭路相逢勇者胜,豪情纵横天地间。

2、评语诗化

诗一样的评语充满热切的期待,充满真诚的鼓励。

加强具体方法指导,加强师生心灵沟通,诗使评语情感化、审美化、人文化,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教育境界。

如语文教师杨彩凤为学生的雨景文章写批语:

“美啊,雨中万物;妙啊,语美文畅!

”五年级同学即将毕业,对校园,对老师、对同学的留恋与日俱增,教师这样写批语:

“让我们共同珍惜一起走过的朝朝暮暮,留一份期待,滋润我们重逢的欣喜。

”又如,当学困生学有进步时,教师做热情洋溢饱含诗韵的评语:

“一个青苹果尽力接受阳光的沐浴,努力着、生长着,终于变红了,祝贺你的成功,老师真为你高兴。

”有个学生没有认真写课文读后感,一个同学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

“文章没劲没新意,今日我来品一品,随便给你打个B,请你今后多努力。

”这样同学间相互用诗评价,也成了学生学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苗林静在批改作文时写到:

“写人作文莫畏难,开头概括写特点,围绕特点找时间,具体叙述一两件。

人物语言要形象,动作外貌写周全。

心理活动细腻点,真实感人出佳篇。

”这样的批语学生爱看、爱品,效果明显。

景红霞教师看到一位学生的作业粗心,成绩下降,批语中写到:

骄傲会落后,谦虚能进步,近来成绩降,想想啥缘故。

这是教师没有批评没有训斥,而是唤醒和启发。

3、活动诗化

少先队活动诗化,语文实践活动诗化,校报开设诗教专栏,诗教架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桥梁,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如:

学生在课本剧台词上的创新,就是诗教的成效:

《西门豹》一课主人公的台词,“魏王派我到邺县,满目荒凉不忍见,村庄处处是饥民,声声叫苦声声怨;我是民众父母官,岂能坐视而不管?

要得民众免饥荒,先把贪官来惩办”,就是明显的例子。

又如:

(2)中队在《我爱我校》主题队会活动中,几个队员创作了富有情趣的《一点歌》:

“队员上学早一点,行为规范记清点,升国旗时严肃点,见了师长礼貌点,文明用语多说点,同学之间团结点,上课听讲专心点,回答问题踊跃点,书写作业认真点,有益书报多读点,公共财物爱护点,有益活动多搞点,学校纪律遵守点,有益活动多搞点,你一点,我一点,学校面貌大改观。

”以诗一样的语言展示了文明规范的学生生活,表达了学生激越、振奋的情怀。

校园活动多姿多彩,学生为此有感而发,如体育活动“拔河”比赛后,学生抒发心情:

“校园拔河声浪高,绳如飞莽中间抛,脚顶紧,手抓牢,齐心协力最重要。

哨子响,红旗飘,两队同学不示弱,拉过来,拽过去,叫声笑声穿云霄。

4、生活诗化

生活中,师生间用诗意的语言交流,不但增强了生活情趣,而且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如有一个班的学生因老师调动,很有意见,写信给校长,校长没有批评和指责,而是写了一首小诗给该班“老师只是引进门,学习仍要靠个人,只要发奋去努力,将来定有大作为”。

四句话就消除了学生心中的怨言和误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诗意的沟通和交流,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更加和谐。

在学校开展“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活动中,教师编写了《争当文明人》的儿歌送给学生:

“小朋友要牢记,人人要做身边事,见了纸屑忙捡起,养成文明好风气”。

学生在对儿歌的吟诵中,逐渐形成了文明的好风气。

(三)重能力,创写诗之果

在引导学生学诗背诗的同时,我校还结合节日、结合时事、结合季节、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情感练习写诗。

1、节日诗化有特色

清明节写诗祭先烈;诗人节(端午节)写诗慰屈原;建党节写诗颂党恩;教师节写诗表尊师。

如四(3)班王哲同学觉得星期六作业太多,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诗交给校报:

“清明时节好风光,走来转去特别忙,为写作业忘扫墓,开门已经到晚上。

”校报编辑亲切回复:

王哲你像星闪烁,梦里脸上现酒窝,老师问句悄悄话,作业是难还是多?

师生间诗意地交流融洽了师生关系。

2007年一学生写清明节:

“杨柳春风又清明,爷俩回乡祭祖总。

坟前插上迎春花,保山护林多光荣。

”2008年一学生写清明节:

“清明节真伤悲,弟弟爷爷去上坟。

我在家里生闷气,为啥女儿不能去。

”节日写诗成了同学们抒发感情,反映心声的平台。

2、时事诗化有意义

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全国军民抗击冰灾、雪灾喜迎北京奥运圣火,这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成为师生们抒发情感的材料。

如学生王麒翔的诗作《有感神州一号》—“千年科技大飞跃,神州五号冲九霄。

全国人民齐欢腾,誓为祖国献终生。

”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2008年初,几十年未遇的冰雪灾害,突袭祖国南方大地,全国军民掀起了抗灾热潮。

学生陈昊荣针对这一事件写出了《抗冰雪》诗作:

“冰雪灾害降湖南,一方有难八方援。

全国上下同一心,撒播温暖满人间。

”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抗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抗击汶川地震,欢庆奥运成功,学生都有情的喷发,爱的挥洒。

最近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发生,100多名矿工被困井下,全国上下展开救援,生命奇迹终于出现,学生写道:

今年清明不平凡,透水事发乡宁县。

百余矿工井下困,举国上下人挂牵。

中央领导倍关怀,全力以赴急救援。

省长亲临第一线,科学就制定方案。

井下排水是关键,众志成城齐奋战。

争分夺秒八昼夜,生命奇迹终出现。

李如霞学生在今年清明节感慨西南大旱写到:

“阳春三月西南旱,禾苗干枯地冒烟。

骨肉同胞爱心献,一角一分情感天。

3、季节诗化有情趣

春天觅春写春诗,秋天赏菊写菊香,冬天雪飞赞雪景,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描写自然。

如田冰婉同学的《春天给大地送了什么》—春天,你送给我苗儿什么,让苗儿绿得可爱?

噢,原来送给了苗儿一桶深绿的油漆。

春天,你送给了油菜花什么,让油菜花儿香的醉人?

噢,原来送给了油菜花一瓶香水。

春天无限好,你送给了大地一片生机,让大地明媚,人们充满青春活力。

在这首诗里,学生用“油漆、香水比喻春的颜色、气味”童趣盎然,令人喜爱。

秋天来了,学生到野外郊游,日记中用诗描写秋景:

“游山来到水峪口,无限美景眼底收,忽见一树红如风,一树红花一山秋。

”同学们从秋天的景色中发现美的景色、美的世界。

4、地方诗化乡情浓

同学们结合永济的景色,写家乡、唱家乡、赞家乡,写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如一学生仿照《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词,创作了诗歌《人说永济好风光》—“人说永济好地方,人杰地灵五谷香。

古代舜帝建大都,唐代铁牛架桥梁。

站鹤雀楼上望一望,你看那,黄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们的市区旁。

五老峰呀高万丈,五位老人多慈祥;王官瀑布美如画;万固寺旁竹林壮。

永济的儿女志如钢,你看他们憋足了劲创造着永济明天的辉煌。

”学生热爱家乡的心情跃然纸上。

王官峪是家乡一处景区学生游后写道:

“心旷神怡游王官,奇石飞瀑映眼帘,保护环境讲公德,山青水秀笑开颜。

”家乡五老峰、鹳雀楼、普救寺、黄河铁牛、农产、特产,都是同学们感怀的对象。

5、生活诗化有情感

生活中学生看到的一景一物,经历的一事一人,都可作为写诗的素材。

如一位同学写太阳:

“春天的太阳暖洋洋,夏天的太阳麻辣烫。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同学们有感受就用诗来表达:

“读书好,好读书,读书万卷打基础。

成才需要底蕴厚,我要认真把书读。

”新学期开学了,学生用诗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打算:

“春天到,小鸟叫,新学期,已来到。

见了同学互拥抱,见了老师问声好。

上学期间不迟到,认真听讲素质高。

追跑打闹要改掉,文明礼貌要做到。

”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用楹联表达感情:

“知识开辟成功路,友谊连接欢乐桥”。

南方冻灾,同学们献爱心捐款,有学生用楹联描述:

“热血奔流融暴雪,爱心涌动暖灾区”。

学生们生活中的感悟、心灵上的感动都用诗联形式表达。

四、诗化校园的效果与反思

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诗化校园”取得了显著效果:

1、在研究上,先后编写了5本校本教材:

《陶行知儿童诗歌选》《情满校园》、《诗意润心田》、《联苑绽新绿》、《从小学楹联》,充分展示了师生的诗联研究与成果。

《中国教育报》分别以《关注一生,诗化校园》、《山西永济银杏小学打造“诗化校园”》为题两次报道了我校的诗教育人经验;《中国德育》以《诗化教育:

德育的别样风情》为题、《新德育》以《童谣声声润心田》为题、《山西教育》以《让诗滋润学生心田》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歌教学经验。

‥…我校被确定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校”、运城市“诗词教育示范校。

2、在育人上收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一是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风貌,文明风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作品不断见诸报端,作文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写诗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灵活,创造精神得到了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能提供出很有价值的问题,如“南方美好为什么燕子还要到北方来?

”我还有多种算法等,问题在课堂比比皆是。

3、在发展上形成了诗联教育机制:

一是背诗机制,学生小学期间须积累诗词300首,楹联300副。

每天做到十二次背诗:

早到校背,八节课前背,课间操背,两次放学背。

学期末检查背诵情况,记入学生档案。

二是写诗机制:

每逢节假日,学校给师生布置写诗联的任务,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学会表达生活,抒发感情。

学校建立楹联擂台赛,每两周对句一次,好的予以奖励。

每年五月学校举办诗联艺术节,让学生在说、唱、写、创中感受诗的美好。

生活的多彩。

三是评价机制:

写诗、背诗纳入师生量化评估范围。

教师的绩效与诗联教育紧密联系,学生每学期评选背诗能手,最佳小诗人,平时突出的给以奖励,诗教在我校已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4、在教学上,总结出诗联教育课堂模式:

教师课堂教学围绕学校的诗联教育,已形成了特有的模式:

诗化导入——诗意过度——诗联总结。

导入新课或用名言、或用故事、或用猜谜,要做到课伊始趣味生,让学生很快对新课产生兴趣。

教学环节过度要有诗意,教师或概括内容,或启发学生思考,或组织小组合作,必须做到富有诗意化、人性化的语言,学生听教师讲课应是一种诗意的享受,生命的历练。

教学小结必须运用儿歌或楹联。

在言简意赅的儿歌中,在富有启迪的楹联中,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我校的“诗化校园”作为我校的特色,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名片。

“诗化校园”成了我校的代名词。

我们决心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特色办学机制更加完善,让特色办学更加科学,让特色办学底色更加绚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