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637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docx

泌尿外科疾病鉴别诊断new

尿道疾病

尿道狭窄鉴别诊断:

  一、前列腺增生 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老年男性常见疾病。

主要是前列腺腺体的增大,突向尿道腔内而致排尿障碍。

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细弱、不成线、射程短。

在老年病例可与尿道狭窄混淆。

但常无外伤史、慢性尿道炎病史。

直肠指诊可触及表面光滑、质韧、增大的前列腺,其中间沟变浅或消失。

膀胱镜检查可见前列腺中叶或两侧叶突入腔内。

膀胱尿道造影见膀胱底部抬高,并有负影;后尿道延长、扩大。

  二、膀胱颈挛缩 是膀胱颈部肌肉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的尿路梗阻。

有排尿困难、尿流细等表现,但无外伤、炎症史。

直肠指诊可触及膀胱颈部硬块。

尿道探子检查时,通过膀胱颈部处有紧缩感。

膀胱镜捡查示膀胱颈部环状狭窄,后部堤状隆起,三角区肥厚,膀胱底部凹陷。

三、尿道肿瘤 尿道肿瘤往往引起排尿困难、尿流细等排尿障碍的表现。

但常为进行性加重、多伴有尿道血性分泌物、初血尿。

无外伤史或炎症史。

沿尿道触诊或直肠指诊时,可触及尿道局部肿块,有压痛,或可见肿块显露于尿道口。

尿道造影可显示尿道充盈缺损。

尿道镜检查可见肿瘤。

必要时取活组织检查。

尿道结石鉴别诊断:

  尿路结石形成急性尿路梗阻时,临床表现较为典型,其诊断并不困难。

原发性尿路结石往往与某些疾病容易混淆。

须与之鉴别的疾病有:

  1.尿道狭窄尿道狭窄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无力、中断或滴沥,并发感染时亦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分泌物。

某些外伤性尿道狭窄亦可能扪及尿道硬结。

  尿道狭窄往往无肾绞痛史及尿砂石史,而有其原发病因,如损伤、炎症或先天性、医源性等原因;其排尿困难非突发性;尿道探通术可于狭窄部位受阻;X线平片无结石阴影,尿道造影可显示狭窄段。

  2.非特异性尿道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时,可有尿痛、尿频、尿急及尿道分泌物,慢性非特异性尿道炎可并发尿道狭窄而出现排尿困难。

  非特异性尿道炎无肾绞痛或尿砂石史,无急性排尿困难,尿道扪诊不能触及硬结,X线检查无结石阴影。

  3.尿道损伤尿道损伤可有尿道外口出血、尿道内疼痛及排尿困难,尿潴留,并发感染时可有尿道分泌物。

  尿道损伤一般有明确损伤史,常伴尿外渗、局部皮肤肿胀、皮下瘀血,试插导尿管不易插入膀胱,并可由导尿管引出数滴鲜血,X线平片可见骨盆骨折等征象,无结石阴影。

  4.尿道痉挛由于尿道括约肌痉挛,可有尿道疼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往往由精神紧张、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

  尿道痉挛无尿砂石史及尿频尿急等症状,不能扪及尿道硬结,尿道探通术可正常通过,X线检查无异常,用镇静剂后症状可缓解。

  5.尿道异物 尿道内异物引起尿道梗阻时,可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异物刺激或继发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

但有其病因可寻.X线检查可见尿道内充盈缺损,尿道镜检查可见异物。

尿瘘鉴别诊断:

  尿液不由自主地随时逸出,不外乎有两种可能,其一有异常通道——瘘与畸形,其二虽然尿液从正常的尿道口流出,但不能自动控制,症状同瘘一样,故尿瘘应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鉴别。

主要依据是,前者尿液自瘘孔经阴道而漏出,后者尿液无控制地由尿道口流出。

  1.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变可能是在于尿道内口、尿道括约肌或盆底肌肉松弛、尿道过短或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因而当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力高于尿道内压力所致(在正常妇女,当腹压增加时,压力可同时传递至膀胱和尿道近2/3端)。

压力性尿失禁,往往发生于分娩后、手术后、老年期(性激素缺乏,组织松弛所致),每于劳累后加重。

临床上表现为当患者咳嗽、喷嚏、大笑或站立时,尿液立即外流,严重者甚至平卧亦有尿溢出,一般仅见于有阴道分娩史的妇女,但巨大膀胱尿道阴道瘘修补痊愈后亦常后遗此病。

检查无瘘孔发现,但嘱患者咳嗽时即见尿从尿道口溢出,此时如用食、中两指伸入阴道内,分别置于尿道两旁(注意不能压迫尿道),用力将尿道旁组织向耻骨方向托起,以恢复膀胱和尿道间的正常角度和尿道内阻力,然后嘱患者咳嗽,如尿液不再溢出,不但可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亦提示有手术治愈的可能。

检查时必须仔细寻觅瘘孔,必要时做美蓝试验以资鉴别。

避免将小的尿瘘误认为压力性尿失禁。

  2.膀胱挛缩由于结核病灶使膀胱纤维化变硬无弹性,容量甚小,排尿次数多,膀胱颈部也因挛缩而失去收缩功能,以致尿液无法控制而不断外溢,症状与尿失禁相似。

也有些是由于膀胱颈部结核病变侵犯括约肌造成排尿功能丧失,此类患者多有结核病典型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及结核中毒症状。

膀胱镜检查、尿路造影和尿培养可进一步确诊。

有时结核性挛缩膀胱也可合并尿瘘。

  3.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由于调节膀胱功能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所引起的排尿功能紊乱。

多见于脊髓疾病,如炎症、肿瘤及隐性脊柱裂;偶见于子宫颈癌广泛根治术后的膀胱神经损伤;也见于分娩时胎头滞压过久后膀胱麻痹。

临床表现为逼尿肌收缩乏力引起尿潴留,当膀胱过度充盈后部分尿液经由尿道口不自主溢出。

  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检查时无瘘孔存在,尿液系从尿道口溢出,膀胱内可以导出大量尿液。

根据病史,其他原发病临床表现和有关神经系统检查不难鉴别。

  4.逼尿肌不协调性尿失禁由于逼尿肌出现不自主的阵发性收缩所致。

此类不自主收缩亦可因腹内压突然增高而激发,其表现与压力性尿失禁相似。

但患者并无器质性病变,其尿液外流不是在压力增高时立即出现,而是在数秒钟后才开始,且当压力解除后仍可继续排尿10~20s。

除尿失禁外,此类患者仍有正常排尿功能。

5.假性尿失禁由于炎症引起严重的尿频、尿急,甚至不能控制排尿,通常感染症状明显,有反复发作病史,抗感染治疗有效。

女性尿瘘鉴别诊断:

  1.输尿管异位开口多伴双肾双输尿管畸形。

除有正常排尿外,还于阴道、前庭、尿道口等部位见到持续性点滴漏尿或尿液喷溅而出,这种漏尿与增加腹压无关。

IVU可见患侧双肾和双输尿管,上肾常有肾积水或发育不全。

  2.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喷嚏、搬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的现象。

当尿失禁程度较重,即在行走、站立和卧位时也有尿液溢出时,需与尿瘘进行鉴别。

压力性尿失禁病人检查时,不能发现瘘孔。

在膀胱充盈时增加腹压,有尿液自尿道口流出;但当示指和中指插入阴道内,于膀胱颈两侧将尿道向上抬举时,尿流可中止,阴道口无尿液漏出。

如阴道口仍有尿液漏出,则为尿瘘。

  3.充溢性尿失禁指膀胱过度膨胀时发生的非随意性排尿。

常继发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脊髓损伤等。

病人可无排尿感觉,排尿后膀胱内仍有很多剩余尿。

检查时不能发现阴道内瘘孔及阴道口漏尿。

  4.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颈括约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尿液持续不断地从尿道口滴出,病人无排尿感觉。

膀胱始终处于空虚状态。

此类尿失禁病人检查时不能发现阴道内瘘孔,压迫尿道后,无阴道口漏尿。

5.结核性膀胱痉挛膀胱结核在愈合过程中,膀胱发生挛缩,膀胱容量可<50ml。

因不能有效储尿而出现严重的尿频和尿失禁症状。

影像学检查往往可见到典型的肾结核以及肾、输尿管积水改变。

当向膀胱内注液时,液量仅达几十毫升,病人即出现痛感或液体从尿道口被迫流出。

脐尿管瘘鉴别诊断:

脐尿管未闭需与脐肠瘘鉴别,后者也发生在脐部,但与肠道相通,因此排出物为粪便而非尿液。

静脉注射染色剂后,排出液不染色。

造影检查可显示卵黄管内造影剂进入肠腔,一般为下部回肠。

尿道下裂鉴别诊断:

  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应注意与女性假两性畸形及真两性畸形相鉴别,特别是合并隐睾者。

不论何种类型的尿道下裂,其性染色质应为阴性,性染色体为XY,尿内17-酮类固醇正常,性腺为睾丸。

  1.女性假两性畸形其病因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某些酶先天缺陷,致使肾上腺皮质的激素合成及代谢异常,使雄激素性质的中间代谢产物增加,女性胎儿外生殖器男性化。

出生后外阴继续向男性方向发展,阴蒂肥大酷似阴茎,尿道口位于肥大的阴蒂根部而极似会阴型尿道下裂,阴道狭小。

其主要鉴别要点如下。

①认真检查外阴:

除尿道口外,尚有阴道开口;肥大的大阴唇内无睾丸。

②尿17-酮类固醇检查:

数值升高。

③性染色质检查:

用口腔黏膜上皮或阴道黏膜上皮、皮肤或白细胞,经特殊染色后检查性染色质的阳性率。

本病为女性,其阳性率应高于10%。

④性染色体检查:

应为XX。

必要时可做肾上腺影像学检查,除外肾上腺皮质肿瘤。

  2.真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的生殖腺既有睾丸又有卵巢,或为卵睾。

故外生殖器可表现出两种性别同时存在的外观,也可呈典型的尿道下裂外观。

其性染色质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性染色体2/3为XX,1/3为XY。

若性染色质为阳性,性染色体为XX,可排除尿道下裂。

如不能确定性别或最后确诊为真两性畸形,则以性腺活体组织检查为依据。

3.需与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相鉴别。

小儿尿道下裂鉴别诊断:

  1.男性假两性畸形染色体为46XY,性染色质阴性,性腺为睾丸。

但内外生殖器发育不正常。

外生殖器外观可全似男性或女性。

男性会阴型尿道下裂实际上就是男性假两性畸形,是由于睾丸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生殖道机化物质及男性激素的缺乏,结果外阴有不同程度的女性征,如尿道下裂、阴茎发育差、阴囊分裂、睾丸未降等。

  2.女性假两性畸形大部分是由于肾上腺酶异常所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

女性激素发生障碍,雄性激素增加,因此外阴向男性方面发展,外阴检查可见阴蒂增大如尿道下裂的阴茎。

尿道口位于肥大的阴蒂根部极似尿道下裂;阴道狭窄,有的不易被发现。

尿生殖窦存在,其开口前方与尿道相通,后方与子宫相通。

性染色体46XX,性染色质阳性,尿17酮排泄增加。

有的女性假两性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母体用了男性激素引起的。

但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性细胞核为阳性、性染色体为XX、性腺为卵巢。

如果有肾上腺皮质增生,尿17酮类固醇则增加。

这种病人的治疗应以转化为女性外阴为原则。

3.真性两性畸形即有睾丸,又有卵巢,外生殖器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征,两种性别的生殖道可同时存在。

外观酷似尿道下裂合并隐睾。

性染色质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性染色体2/3为XX,1/3为XY。

尿17酮类固醇可正常。

性染色体半数以上为46XX,少数为46XX/46XY嵌合体或46XY。

剖腹探查可见体内兼有睾丸、卵巢两种成分的性腺(卵睾)。

病例:

男性,24岁,大学生。

因阴茎型尿道下裂入院。

尿道口位于阴茎根部,阴茎弯曲,阴囊左侧无内容物(图3)。

前列腺正常,每月遗精1次。

24h尿17羟类固醇2.8mg,尿17酮类固醇2.3mg。

性染色质为阴性。

性染色体为XY,手术探查右侧阴囊内为睾丸,盆腔内有一团块,外形似卵巢,有一输卵管伞端,并有输卵管组织及子宫组织(图4),予以切除。

经病理切片证实有卵泡及白体和幼稚的卵巢组织。

后分期行尿道成形术。

最后诊断为真性两性畸形。

真两性畸形鉴别诊断:

  1.女性假两性畸形单纯从外生殖器难以确定性别,染色体组型亦为46XX,与真两性畸形表现相似。

但24h尿17-酮类固醇及孕三醇增高,B超、CT检查常可见双侧肾上腺增大或有占位。

  2.男性假两性畸形单纯从外生殖器难以确定性别,与真两性畸形表现相似。

但5α-二氢睾酮偏低,性腺活检只有睾丸组织,无卵巢组织。

3.克氏综合征只从外生殖器难以确定性别,与真两性畸形表现相似。

但染色体组型为47XXY,性腺活检只有睾丸组织,无卵巢组织。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鉴别诊断:

  1.先天性膀胱颈挛缩多见于小儿,因膀胱颈部肌肉、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症导致膀胱颈部狭窄而发生尿路梗阻。

直肠指检可触及膀胱颈部硬块。

排尿期尿道造影示膀胱出口抬高,膀胱底部呈圆形。

尿道镜检查:

颈部环状狭窄,有紧缩感,后唇抬高,三角区肥厚,膀胱底部凹陷。

  2.先天性精阜增生系精阜先天性增大,突入尿道,形成阻塞所致的排尿障碍性疾病。

尿道镜检查可见隆起、肥大的精阜。

3.神经源性膀胱一般有外伤、手术、全身疾病或药物应用史。

除排尿困难外,尚有神经系统的表现。

膀胱造影示膀胱呈松弛状。

尿动力学检查可资鉴别。

老年人尿失禁鉴别诊断:

  尿失禁须与下列几种情况相区别:

  1.漏尿是尿液从不正常的经路流出,如产伤造成的膀胱阴道瘘。

  2.输尿管口异位,尿液不流入膀胱,在女性从尿道口旁或阴道流出,在男性(极少见)则从尿道流出,但都是正常排尿。

3.结核所致的严重膀胱炎或高度的膀胱挛缩,也有尿不断从尿道中流出。

老人腹股沟斜疝鉴别诊断:

 睾丸鞘膜积液肿块全部在阴囊内,可扪出肿块的上界,用手捏挤或卧位均不能还纳,透光试验阳性。

鞘膜积液睾丸不能扪及(在积液中),而腹股沟斜疝可在肿块后方扪到睾丸。

阴茎、阴囊、睾丸疾病

阴茎癌鉴别诊断:

  1.阴茎梅毒阴茎头部及包皮处无痛性溃疡,肉芽呈紫红色,边缘高起发硬,与阴茎癌早期表现相似。

但有冶游史,血清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eponemapallidumhemoagglutination)TPHA试验阳性,溃疡分泌物暗视野检查可以查到梅毒螺旋体。

  2.阴茎结核病变多位于阴茎头、系带和尿道外口处。

约2/3开始即为溃疡,边缘清楚,溃疡底覆有一层干酪坏死组织,其下为新鲜肉芽组织。

约1/3开始为结核结节,逐渐发展成为溃疡,部分可形成瘘管。

若病变累及阴茎海绵体并发生纤维瘢痕可使阴茎弯曲。

分泌物涂片、培养或动物接种,检出结核杆菌或局部活组织检查为结核病变。

  3.阴茎阿米巴病阴茎头部溃疡,表面出血,有分泌物,可误认为阴茎癌早期。

但溃疡渗出物及局部活组织检查可以发现阿米巴原虫及阿米巴包囊。

  4.软性下疳本病病原体为杜克雷链杆菌,经不洁性交感染。

常发生于阴茎头或会阴部,开始为小红色丘疹,继而变为脓疮,扩大、破溃,形成卵圆形或圆形溃疡,深浅不一,有轻度触痛,严重者发生阴茎坏死。

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疼痛、化脓、溃破。

杜克雷菌苗皮肤试验阳性,分泌物直接涂片或培养可检出杜克雷菌。

  5.凯腊增殖性红斑阴茎头及包皮处有界限明显的深红色的圆形片状的斑块,亦有硬结或溃疡者,常误认为是阴茎癌的癌前期病变,但病理学检查表现为表皮棘层细胞不良型增生,真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

  6.阴茎博温病为阴茎头部鳞状丘疹斑或红色鳞屑斑,界限清楚,或有浅表溃疡与阴茎癌早期不易鉴别。

应用连续切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位于表皮内时期的鳞状细胞癌为博温病,癌细胞侵入真皮,则为阴茎鳞状上皮癌。

  7.阴茎角化症阴茎角化症的早期阴茎头部出现硬结,逐渐高起长大脱屑,但不破溃。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乳头状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有许多棘细胞,基膜肥厚。

  8.阴茎尖锐湿疣阴茎冠状沟处病毒感染后引起上皮细胞增生的瘤样病变,可形成溃疡,与阴茎癌早期相混淆。

但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上皮呈乳头状增生,表皮向下延伸,棘细胞层增厚,有多数核分裂。

但没有细胞的不典型性和多形性生长,更没有浸润性生长。

  9.阴茎乳头状瘤:

本病是阴茎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

初起为一小的局部隆起,渐增大呈乳头状,有蒂或无蒂,呈红色或淡红色,质较软,生长缓慢,继发感染者可有恶臭样分泌物,易误为阴茎癌。

通过活检可作出鉴别。

  10.阴茎角:

属一种慢性增殖性疾病。

局部突起呈条状、柱状生长,灰褐色或黄色,边缘清楚,或干硬如羊角,或头缩尖锐。

虽呈增生性组织改变,但无癌细胞生长,赖病检可资鉴别。

11.阴茎硬结症:

本病多发于阴茎海绵体,以局部纤维结节为主。

虽肿块坚韧,境界不清,但较癌变肿块硬度差,增长亦缓慢,且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动性,并很少形成溃疡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与阴茎癌不难鉴别。

阴囊损伤鉴别诊断:

  1.特发性阴囊坏疽可因阴囊部外伤引起,亦可出现阴囊肿胀、皮肤紫红发热、局部明显疼痛等症状。

但阴囊坏疽常伴有寒战、高热、全身无力,甚至谵妄等全身中毒症状。

检查阴囊皮肤潮湿、有坏死物,触之有捻发感。

起病1~2天内阴囊皮肤坏死加重,可波及睾丸鞘膜,并导致睾丸精索外露。

创面细菌培养可检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2.损伤性睾丸炎有阴囊外伤和手术史,可出现患侧阴囊肿大、疼痛。

但阴囊皮肤肿胀不明显,色泽无明显改变。

检查发现患侧睾丸肿大、质硬、表面不平、有触痛,与附睾界限有时不清楚,精索可增粗。

  3.鞘膜积液阴囊外伤出现阴囊血肿、鞘膜积血时,须与鞘膜积液进行鉴别。

同为阴囊内囊性肿物,睾丸、附睾不易触及,但鞘膜积液多无外伤及手术史,透光试验呈阳性。

睾丸扭转鉴别诊断:

  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

  1.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可有睾丸疼痛等症状,伴发热、白细胞增高。

多见于成人,发病较慢,疼痛症状较轻。

  2.嵌顿疝病人既往有腹股沟斜疝的病史。

腹股沟斜疝嵌顿时,阴囊部可有剧烈的疼痛,并伴有明显的压痛。

腹部也有压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停止肛门排便及排气等症状。

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

睾丸及附睾检查无异常。

  3.输尿管结石表现为突发性腰腹部绞痛,并可放射至股部、会阴部、阴囊,伴恶心、呕吐,但阴囊及其内容物均正常。

  4.睾丸附件扭转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症状与睾丸扭转相似,也可发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的症状。

发病一般较缓和,在一两天内逐渐加重,但也有疼痛剧烈、急性发作的。

体格检查可在睾丸的上极触及肿块。

卧床休息、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托起阴囊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5.阴囊血肿:

这类病人主要有明显的外伤史。

  6.鞘膜积液:

这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疾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很痛。

  7.睾丸附睾扭转:

这类疾病一般是青年人多发。

  如果患者出现睾丸肿胀,不发烧,医生就会怀疑可能是睾丸扭转,要立即进行探查手术。

还应与精索静脉曲张、特发性阴囊水肿、脂肪坏死、病毒感染相鉴别。

睾丸肿瘤鉴别诊断:

  1.睾丸鞘膜积液体格检查肿块有囊性感、质韧、有弹性,透光试验阳性,但鞘膜壁厚或部分钙化时不易鉴别。

睾丸肿瘤有时可发生少量鞘膜积液,但有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

B超、CT检查有助于鉴别。

  2.急性附睾、睾丸炎附睾、睾丸肿大可与睾丸肿瘤相混淆,但病人有畏寒、高热,局部疼痛较重,睾丸触痛明显,并常累及输精管。

血白细胞增高。

  3.睾丸血肿有外伤史,体格检查阴囊有淤血斑。

B超检查示睾丸回声内出现低回声区。

  4.附睾结核可累及睾丸,产生结节,与睾丸肿瘤相混淆。

但附睾结核常常累及输精管,形成串珠样结节。

附睾尾部的病灶可与阴囊皮肤粘连形成窦道。

  5.睾丸扭转临床表现以突发性睾丸剧痛、肿胀、压痛为特征。

体格检查睾丸位置常在阴囊上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动态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血流量明显减少或消失。

  6.精液囊肿精液囊肿是精子集聚所形成的位于睾丸附睾部的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病史长,进展慢。

肿块界限较清。

透光试验阳性。

B超、CT检查示肿块为液性。

7.睾丸梅毒:

发病年龄较晚,局部多见与肿瘤相似,主要根据病史及血清乏色曼反应鉴别。

精索静脉曲张鉴别诊断:

  1.丝虫性精索淋巴管曲张精索粗厚,迂曲,扩张,与精索静脉曲张相似,但有反复发作的丝虫性精索炎的病史。

触诊于精索下部有较细小的索团状肿块,立位明显,卧位减轻,透光检查不呈现静脉的紫蓝色。

入睡后外周血液中可找到微丝蚴。

  2.丝虫性精索炎阴囊部坠胀不适,精索粗厚,但反复发作性局部剧痛或钝痛,并向下腹部放射,精索增粗,压痛明显,精索下端可出现小硬结。

  3.输精管附睾结核阴囊部位坠胀不适,但输精管增粗呈串珠状硬节改变,附睾尾部有不规则肿大、变硬及硬结,可与阴囊粘连形成窦道。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前列腺癌、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输尿管间嵴肥大、结石、异物等相鉴别。

  1.膀胱颈挛缩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

膀胱颈口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亦可能是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肌肉排列异常,以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时颈部不能开放。

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PSA>4ng/ml,经直肠超声可见前列腺内低回声区。

CT可见前列腺形状不规则,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形状发生变化。

活检可证实。

  3.神经病源性膀胱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往往同时存在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有时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反射消失。

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大,尿动力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4.膀胱癌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可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血尿,膀胱镜检查可以鉴别。

5.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感染等病史。

前列腺癌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必须与一些疾病相鉴别,以明确诊断。

  

(1)应与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二者一般容易鉴别。

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

区别要点是:

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

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

萎缩腺泡有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变。

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鉴别:

常发生于腺体内梗死区的愈合部,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无退行性变或分裂相。

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乏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

  (4)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细胞大,可聚集成片状。

具有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小的泡状细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实为巨噬细胞。

另一类细胞则呈多形性,细胞核固缩,呈空泡状,体积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时可见一些腺泡。

鉴别时应注意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腺泡形成很少,病变与正常腺管的关系无改变,常可见退行性变的淀粉样体和多核巨细胞。

而前列腺癌的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有明确的细胞壁,致密嗜酸性的胞浆,细胞核较正常大,染色及形态可有变异,分裂不活跃。

其腺泡较小,缺乏曲管状,正常排列形态完全丧失,不规则地向基质浸润,胶原结缔组织层已不存在。

腺泡内含有少量分泌物,但很少有淀粉样体。

前列腺癌如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则组织结构完全消失,毫无腺泡形成的倾向。

  (5)另外,前列腺癌应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相鉴别,详见有关部分。

膀胱疾病

膀胱损伤鉴别诊断:

  1.尿道损伤尿道损伤常发生在骨盆骨折或骑跨伤。

病人可有休克,排尿困难,尿道出血。

导尿不成功时两者鉴别有时困难。

骨盆骨折常致前列腺部或膜部尿道损伤。

骑跨伤常致球部尿道损伤。

尿道口溢血,阴道或直肠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前列腺向上移位,可与单纯膀胱损伤相鉴别。

但尿道损伤同时合并膀胱损伤,有时需手术探查方能确诊。

  2.急性腹膜炎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两者有相同之处。

但急性腹膜炎无外伤史,多为继发,常由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穿孔所引起。

一般先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后再发展成腹膜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明显,体温及白细胞增高,没有排尿困难,没有尿外渗临床表现,导尿和/或膀胱造影可资鉴别。

  3.盆腔腹膜炎

  两者均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排尿时腹痛加重。

但该病多有急性盆腔器官炎病史,病人高烧、脉速、恶心、呕吐。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阴道双合诊触痛明显,没有排尿困难,导尿或膀胱造影可资鉴别。

  4.腹腔脏器损伤主要为肝、脾破裂,表现为腹痛、出血性休克等危急症状。

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和体征。

无排尿困难和血尿症状。

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尿液检查无红细胞。

行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将有助于鉴别诊断。

  5.卵巢破裂多见于14~30岁之间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剧烈下腹痛,下腹坠胀伴尿意及里急后重感。

可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和体征。

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该病多发生于排卵期和排卵后,无停经史,无排尿困难、血尿及尿外渗表现。

经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检查可予以鉴别。

6.卵巢囊肿或肿瘤蒂扭转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