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35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

第三章中国现代史

第一节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人民政府。

③理论、路线、方针上,中共七届二中会全的决议。

④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⑴背景:

人民战争胜利发展。

⑵时间地点:

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

⑶内容:

①党的工作重心: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②党的工作中心:

恢复和发展生产。

③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规定党的总任务:

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⑷意义:

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⑴时间地点:

1949年9月北平

⑵中心议题:

讨论新中国的成立。

⑶内容:

①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③确立了国名、首都、国旗、国歌。

⑷会议性质:

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

⑸意义: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也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条新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新中国成立

⑴标志:

开国大典。

⑵新中国成立意义:

①新中国是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

1.一届人大代表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2.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⑴宪法内容:

①确定了国家的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体)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⑵宪法特点:

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⑶宪法性质: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⑷宪法意义:

它的颁布,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3.意义:

①一届人大召开,结束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过渡状况。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③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与完善

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趋于停顿。

③“文革”时(1966~1976年),名存实亡。

形成以党代政的局面。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完善。

积极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

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目的:

为了巩固&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确立和发展: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打下合作基础)

①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指导思想)。

④1966年~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

⑤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

①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②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政治制度。

4.过程:

(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明确规定: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我国共有5个省级自治区:

内蒙古(1947)、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

(3)进入新时期: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意义:

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㈤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分别体现了民主集中、多党合作、民族共进原则。

3.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转折

㈠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

1、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

2、内容:

(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2)“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①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

②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③健全法制,使党和政府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3、影响:

“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但一系列“左”倾错误使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贯彻执行。

㈡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1.原因:

①“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

③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

2.导火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3.全面发动的标志:

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4.领导机构:

中央文革小组

5.过程:

先锋红卫兵运动兴起,“一月革命”全面夺权风暴导致全国大动乱,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

6.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表现:

①革命委员会体制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7.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经验教训:

①认清国情,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

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㈢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条件:

①文革结束②真理标准讨论

③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及其意义内容

2.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确立实事求是方针。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⑶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

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它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4.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此后,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

②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③1982年11月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成为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⑤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标志着国家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建设迈进了现代化进程。

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㈠“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1.问题提出:

台湾问题

2.形成过程: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3)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提供了法律依据

3.一国两制的含义

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具体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其核心是祖国统一;

(2)实行“两种制度”;

(3)在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外交事务和防务外);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4.理论意义:

①“一国两制”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5.实行一国两制的原因:

①尊重历史和现状,体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②有利于实现顺利过渡,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

有利于祖国的四化建设。

有利于协调发展中英、中葡关系。

㈡“一国两制”的实践

1.港、澳回归

⑴时间: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⑵意义:

①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⑶回归原因:

①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②“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港澳实际;

②港澳同胞热爱祖国;④英、葡两国放弃传统的殖民政策,顺应了时代潮流。

⑷基本原则: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严格遵循香港、澳门行政区基本法。

㈡遗留问题: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台湾问题”的产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国惟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惟一合法代表。

国民党当局割据台湾,造成两岸分离状态,由此产生“台湾问题”。

这是中国实现统一的内政问题。

2.中国政府的对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进展

①打破坚冰: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②“汪辜会谈”:

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

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④《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为遏制“台独”提供了法理依据。

⑤“陈江会”:

2008年11月初,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赴台访问,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四项协议,包括两岸实现直接空运、海运、邮政。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举行空运、海运、邮政首发式。

历经30年后,“大三通”基本正式实现。

4.台湾统一有利因素:

①祖国的发展与繁荣②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③“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反分裂国家法》⑤两岸交流的加强⑥国际公认

5.台湾统一不利因素:

“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第二节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基础,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此外政权的性质、国际形势等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奠基

1.时限:

1949——1950s中期。

2.国际形势:

二战后,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亚非拉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和民主革命。

3.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基本方针:

⑴“另起炉灶”——不承认屈辱,新建平等关系。

⑵“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其特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外交奠定基础

⑶“一边倒”——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原因:

①两大阵营对峙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

②新中国成立时,不足以与美苏抗衡,为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而必然选择倒向一方

③新中国成立时,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帮助新中国,加上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必然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影响:

①有社会主义阵营作后盾,使新中国在经济上、外交上不处于孤立的地位

②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隔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③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⑴背景:

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为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⑵提出和发展: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⑶意义: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6.重大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

⑴1949年12月—1950年3月,毛泽东访苏,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意义:

对加强和巩固中苏友谊,保障新中国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⑵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①会议主题: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②中国的作用:

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建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③意义:

A.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B.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⑶1955年亚非会议

①亚非会议的主题:

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③“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应如何理解?

A.“同”是指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经历,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B.“异”是指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④“求同存异”方针作用:

推动会议取得成功,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⑤会议对我国外交的直接影响:

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⑥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各国人民建有好合作的精神。

二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

美国阻挠.

⑵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的条件:

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

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

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提高。

②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①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④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⑴原因:

根本原因:

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

美国:

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中国:

①改善中国国际地位①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③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⑵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①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同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②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8年12月,两国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

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

④1979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⑤1982年,两国签署“八·一七公报”。

表示“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从而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⑶意义:

①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

③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⑴背景:

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

③日本国内友好党派、团体的不懈努力(“以民促官”)。

④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⑵过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3年互派大使;签订1978年《中日友好和平条约》。

⑶影响:

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

②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

1.外交政策的调整

⑴原因:

①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稳定环境。

②国际形势变化因素:

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发展,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冲击了两极格局。

③决策因素:

邓小平提出新论断,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是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基本依据。

经济和科技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的关键因素;预测出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⑵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⑶具体表现:

不结盟政策。

①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内涵:

第一,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对外政策;

第三,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⑷新时期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重大外交活动

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解决;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③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问题的谈判;④倡导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⑵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

①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②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

⑶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①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在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中国已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双方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这是一个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

对加强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四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

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

②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到重国家利益的转变;

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④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五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特点:

“一边倒”。

②原因:

二战后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③作用:

中国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同17个国家建交,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

拓展外交空间,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③作用:

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更多的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3.80年代起:

特点: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原因和作用见上述“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

 

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①1949—1956年:

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年:

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历史条件)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

②1956--1966年:

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

③1966--1976年:

“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

④1978—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准备(1953--1956年)

1.政治上——巩固人民政权

①基本解放全国——标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②开展土地改革(1950—1952底)③抗美援朝运动(1950、10—1953夏)

2.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49-52)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3.意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各种经济并存;中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

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

1.基础条件

①重要力量:

国民经济的恢复,建立在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

②阶级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