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56.42KB ,
资源ID:85735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735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docx

1、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第三章 中国现代史第一节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条件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人民政府。理论、路线、方针上,中共七届二中会全的决议。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背景:人民战争胜利发展。 时间地点:1949年3月 河北西柏坡。 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党的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规定党的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2、到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地点:1949年9月 北平 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 内容: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确立了国名、首都、国旗、国歌。 会议性质: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 意义: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也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条新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3新中国成立 标志: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意义:新中国是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

3、家。新中国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1一届人大代表产生方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确定了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宪法特点: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

4、义原则 宪法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意义:它的颁布,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3意义:一届人大召开,结束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过渡状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与完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时(1966

5、1976年),名存实亡。形成以党代政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完善。积极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目的:为了巩固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确立和发展:(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打下合作基础)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

6、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指导思想)。1966年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 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政治制度。4过程 :(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

7、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我国共有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3)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意义 :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别体现了民主集中、多党合作、民族共进

8、原则。3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转折 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 北京)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2、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2) “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 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健全法制,使党和政府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3、影响:“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一系列“左”倾错误使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贯彻执行

9、。 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1.原因:“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毛泽东 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 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2.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 的发表3.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4.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5.过程:先锋红卫兵运动兴起,“一月革命”全面夺权风暴导致全国大动乱,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6.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表现:革命委员会体制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7.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经

10、验教训 :认清国情,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条件:文革结束 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及其意义内容2.内容: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实事求是方针。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4.改革开

11、放以来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2年11月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成为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国家政治民主化

12、和法制化的建设迈进了现代化进程。 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1问题提出:台湾问题2形成过程:(1)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3)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4)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提供了法律依据3一国两制的含义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

13、不变。具体内容:(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其核心是祖国统一;(2)实行“两种制度”;(3)在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外交事务和防务外);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4理论意义: “一国两制”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 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5.实行一国两制的原因:尊重历史和现状,体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有利于实现顺利过渡,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有利于祖国的四化建设。有利于协调发展中英、中葡关系。 “一国两制”的实践1港、澳回归 时间: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14、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回归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港澳实际; 港澳同胞热爱祖国; 英、葡两国放弃传统的殖民政策,顺应了时代潮流。 基本原则:“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严格遵循香港、澳门行政区基本法。 遗留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台湾问题”的产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国惟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

15、惟一合法代表。国民党当局割据台湾,造成两岸分离状态,由此产生“台湾问题”。这是中国实现统一的内政问题。2.中国政府的对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进展打破坚冰: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汪辜会谈”: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江泽民“八项主张”: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为遏制“台独”提供了法理依据。“陈江会”:2008年11月初,大陆海协会会长陈

16、云林赴台访问,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四项协议,包括两岸实现直接空运、海运、邮政。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举行空运、海运、邮政首发式。历经30年后,“大三通”基本正式实现。4.台湾统一有利因素:祖国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国两制”的构想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交流的加强 国际公认5台湾统一不利因素:“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第二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基础,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此外政权的性质、国际形势等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一 新中国初期外交奠基1.时限:19491950s中期。2.国际形势:二战后,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亚非拉许多国家

17、赢得民族独立;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和民主革命。3.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不承认屈辱,新建平等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其特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外交奠定基础 “一边倒”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原因:两大阵营对峙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新中国成立时,不足以与美苏抗衡,为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而必然选择倒向一方新中国成立时,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帮助新中国,加上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必然倒

18、向社会主义阵营影响:有社会主义阵营作后盾,使新中国在经济上、外交上不处于孤立的地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隔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提出和发展: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

19、“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6.重大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 1949年12月1950年3月,毛泽东访苏,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意义:对加强和巩固中苏友谊,保障新中国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建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意义:A.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B.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1955年亚非会议亚非会议

20、的主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应如何理解?A. “同”是指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经历,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B. “异”是指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方针作用:推动会议取得成功,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会议对我国外交的直接影响: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各国人民建有好合作

21、的精神。二 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美国阻挠.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的条件: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中国国际地位

22、、综合国力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根本原因: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陷入侵越战争泥潭中国:改善中国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

23、大门;同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两国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1979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2年,两国签署 “八 一七公报”。表示“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从而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发

24、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背景: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日本国内友好党派、团体的不懈努力(“以民促官”)。 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3年互派大使;签订1978年中日友好和平条约。 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

25、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三 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1外交政策的调整 原因: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稳定环境。 国际形势变化因素: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发展,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 ,冲击了两极格局。决策因素:邓小平提出新论断,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是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基本依据。经济和科技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的关键因素;预测出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基础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涵:第一,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对外政策; 第三,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新时期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重大外交活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解决; 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问题的谈判; 倡导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在2001年10月在上海

27、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中国已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双方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这是一个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对加强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四 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 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到重国家利益的转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

28、友好关系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五 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1. 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特点:“一边倒”。原因:二战后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作用:中国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同17个国家建交,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孤立。2. 20世纪70年代:特点:拓展外交空间,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更多的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29、3. 80年代起:特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原因和作用见上述“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1949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历史条件) 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1966-1976年: “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1978今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准备(1953-1956年)1.政治上巩固人民政权 基本解放全国标志: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开展土地改革(19501952底) 抗美援朝运动(1950、101953夏)2.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4952)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各种经济并存;中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1.基础条件重要力量:国民经济的恢复,建立在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阶级条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