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952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docx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可编辑版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

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展农村社区工作思考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将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促进我县乃至全国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重大抉择,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把城市的管理服务向农村覆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近期,省民政厅又提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我们认为这是全县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力争为全县农村社区建设作出贡献。

围绕在我县农村行政村中开展社区建设,通过摸底调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见解: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社区的定义:

是指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构成一个社区,主要包括地域、人口、组织结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等基本要素。

社区按照多元综合的标准,可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从九十年代初在城市大规模开展,至今社区发展已比较成熟。

农村社区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

前不久,我县黄粮镇已正式成为省民政厅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这是**县继榛子乡后第二个试点乡镇。

农村社区:

是指聚居在行政(自然)村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改善社区设施,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完善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我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地域面积较大的城区,但农村的发展与城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上级部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存在差距,这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有效的抓手和载体,它可以依托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把基层党员和农民组织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并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挥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制保障;同时,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村民自我服务和社会互助等,从而逐步把城市的管理服务向农村覆盖,把城市的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成果。

因此,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困难我县农村有101个村,在农村行政村中开展社区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它不同于县城社区建设。

因此,深入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一)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都是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一、是一个实体。

农村与城市社区都是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的基地,并以此建立多种社会关系,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质量的人口和地域,而且包括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它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二、具有多重功能。

农村和城市社区与其它目标单一的社会组织不同,它都具有社会管理服务和社会整合、民主自治、文化等多重功能。

三、是聚落的承接体。

农村和城市社区,不仅是社区成员居住的场所,而且都有与居住直接有关的生产和生活设施,这是社区的依托和物质载体。

四、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农村和城市社区都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既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也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都需要有相应的活动设施。

第五,基层自治组织。

农村和城市社区都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点和特点。

一是农村社区地域面积大,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城市社区地域范围小,受地理和资源条件影响相对较小。

农村社区有农民赖于生存的土地等资源,不仅地域面积大,而且由于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产业规划等不同,社区与社区之间差别大。

如我县90个村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沿河两岸和海拔较高地带,村与村之间地理和资源条件差别比较大,这些差别直接影响到社区建设的基础、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

因此,必须根据分布在不同区域村的特点来策划和建设农村社区。

二是农村受地理障碍,服务配套设施简陋。

城市社区不仅各项设施、服务比较完善,而且能充分享受到城市社会公共产品的服务,而偏远地区的农民主要依托乡镇政府的服务,其服务配套设施又相对缺乏。

同时在城乡环境下,城市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和资金保障都由政府埋单,而农村主要靠乡镇转移支付解决。

因此,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从体制上突破,建立城乡统筹的投入保障机制,并充分考虑农村偏远地区的特点,逐步建立完善能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

三是人口密度低,居住较分散,社区资源缺乏。

page市社区居民居住集中,人口密度高,而农村社区人口密度低,主要以村作为村民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活动中心,而且都分散在自然村落和独立农舍中,比城市居民的居住要分散的多。

所以,在配置农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经费时,要根据社区服务对象的人数和空间范围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是农村社区村民具有明显的认同感,同质性强。

城市社区居民来源不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阶层相异,居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有较大差异。

农村社区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经济活动简单,是一个生产生活的共同体,村民之间比城市社区居民联系更加紧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了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着明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村民之间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和宗族血缘关系,村民自治意识比较强。

因此,必须提高社区民主管理的水平。

(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县90个行政村中,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村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带动了第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而在相对偏僻的村组,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较低。

如在全县90村当中村没有集体经济的占95%以上,大多数村村民靠打工来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经济农作物如:

柑橘、蔬菜、烟叶、核桃、板栗等规模不大或不成片,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是阻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中,村里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支撑,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发展受到限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些地区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和生产、生活垃圾的排放处理都没有得到解决。

虽然绝大多数的村进行了整治,但长效管理的制度措施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另外,农村基层的办公等硬件设施简陋,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缺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建设、管理体制障碍,虽然政府在对农村乡村道路、基础建设等方面有投入,但对一些经济比较薄弱村的支助力度也不够。

如近几年实施的“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电话”等工程,财政部门采取落实策给予一定补助,但离实际的资金缺口相差还是很大的。

而一个村的整治,总资金一般都要100万至200万元,有的所需资金会更多,对有些经济薄弱的村,要拿出这么多的资金,只能靠贷款,致使村里背上债务。

3、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但这部分农民转移就业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文化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矛盾。

从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看,普遍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而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民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矛盾,难于实现职业转移。

二是自身素质与心理期望的矛盾。

一些农民虽有求职意愿,但普遍是“眼高手低”,对乡镇和劳动部门介绍的岗位,只要是工资、岗位层次偏低或苦一点的工作都不愿意干;有的村民对政府出钱组织的技能培训也不愿意参加,宁愿在家打牌、搓麻将、喝茶;有的靠买菜或做点小买卖,生活条件比较宽裕的农民,则更不愿意从事一般岗位的工作。

4、农村建房问题突出。

多年来政府对农民建房规划控制停止审批后,这一矛盾就格外突出。

而农村一些家庭因孩子长大、结婚分家等都要建房,有的旧房、危房要进行翻建。

但政府在控制建房的同时,由于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建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在农村出现了违章建房,而且互相影响,还有就是在听到我县将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等要征地,想在将来征地拆迁中得到更多的房屋拆迁补偿,也借机跟风进行装修、建房,以致农村有的地方违章建筑比较普遍。

5、阵地建设需要加强。

虽然农村的文化生活有了改善,但是,一方面,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不够,目前农村基层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由村里负责投资建设,县有关部门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械、图书等,而一些经济困难的村没有资金进行投资建设,基层文体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相对缺乏。

另一方面,现有的基层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的也没有充分的利用,村里没有基层文体骨干来组织开展活动,村民平时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贫乏。

与之相反,农村一些地区,宗教迷信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村民聚在一起就是赌博。

针对这些现象,既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更要注重基层的文化阵地建设。

6、医疗卫生有待加强。

目前我县农村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但基层的卫生室(站)建设有待加强。

按照有关规定,村卫生室(站)用房由本级乡镇解决,但从实际看,有的是乡镇解决,有的则是卫生室(站)承担本室(站)的用房租金,由于农村基层点多、面广,增加了卫生室(站)的资金负担。

村民平时一般都到村卫生室看病,这些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基本都是过去农村的赤脚医生,其法人代表是村里,实际是个人诊所,在医疗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

另外,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虽然农民基本都参加了医保,但由于现行的医保筹资金额较低,农民看病实际能报销的数额较少,大部分费用还要农民自己承担,因此,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7、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特别在农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陋习一时难于改变,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的村民在绿化带里种起蔬菜;有的村民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在利益的驱动下,借政府开发建设,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甚至层层上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目标,以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为宗旨,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行政村为基础平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民政部门牵头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健全农村村民自治机制,改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搭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公益事业服务,美化社区生活环境,完善帮困救助体系,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治安,努力把农村基层建设成为服务完善、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由于其基础和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中,既要借鉴我县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要针对农村社区的特点来开展社区建设,在现阶段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抓好社区建设:

1、建立农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

农村社区的定位。

根据我县目前行政村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建议按照以下两种不同类型建立社区:

一类是以“一村一社区”的定位建立社区,按照这一定位建立,这是因为农村行政村是相对独立的共同体,虽然一村一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其人口规模要小得多,但有利于社区建设和服务管理。

第二类是多村合并建立社区。

主要是对部分规模较小的村,原则上在200户住户以下的村,且与其他村相邻,进行行政体制调整合并为一个村,建立社区。

这样可以有效的整合社区资源。

多村一社区的规模,一般控制在800户以下。

社区建立后,设置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要本着精简机构的原则,既要理顺关系,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又要保证村委自治组织的性质不变。

根据现有村级组织,建议在原村级组织设置框架的基础上,将村党组织改为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向驻地单位延伸和覆盖,更好地整合农村社区的资源。

社区党组织与村委会班子成员可交叉任职,不再增设其它机构。

社区党组织作为农村基层组织,与村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领导核心,并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社区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和社区其它组织应服从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并依法照章开展工作。

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主要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站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开展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社区工作机制。

在政府业务部门和村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搞好社区的各项管理和服务。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社区环境。

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安全饮用水、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要把实施农村环境建设工程与优化社区环境结合起来,并在加强农村社区环境整治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抓好经常性的管理,建立完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由县、乡镇、村三级落实经费保障。

社区要发挥自身优势,要依靠自身力量,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建设美好家园”等活动,组织动员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美化绿化工作,改善社区环境。

3、构建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要借鉴宜都市的先进做法,立足于方便村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为民代理服务,形成县、乡镇、村三级为民服务代理网络。

同时,为社区农民提供农资采购供应服务、生产技术咨询指导和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要继续抓好农村卫生室(站)建设,各乡镇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卫生室(站)的用房,县卫生部门要加强指导。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建议逐步提高农民医保筹资金额和报销比例,对个别经济比较薄弱、农民参保率较低的村,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助,使农民应保尽保、医病有保。

要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

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根据我县发展旅游、化工等产业,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的岗位技能需求,组织定班、定专业的菜单式劳动技能培训,也可以与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办班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

4、积极营造文明新风。

重视抓好农村基层文体队伍建设,建议县文化体育部门和乡镇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社区文体骨干开展各类培训,指导帮助基层活跃社区文化;注重挖掘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社区民间文化团队和协会,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体活动,变“文化下乡”为“乡下文化”,形成社区文化。

同时还应依托我县拥有这方面特长的民间艺人帮带广大农村文艺骨干自教自乐,积极组织社区的老年人开展活动,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素质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素质,并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

5、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

要从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入手,对达到建立基层党委规定的,建议建立社区党支部。

要把社区党建工作向驻社区单位企业延伸,并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调动驻区单位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

要加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改善结构,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6、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

要以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委直选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对村级重大经费开支、纳入低保、项目建设等重大村务,推进村民民主和村务公开建设,创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新载体,提高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

7、切实维护农村基层稳定。

积极抓好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开展以案讲法系列教育,以及“送法上门”、“送政策上门”的咨询服务活动。

要完善社区综治工作站的硬件设施,强化一线力量,特别是治调委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基层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加强治安联防工作,群策群防,建议成立社区治安巡逻队,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护社区稳定。

(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定农村社区发展规划。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议由县政府牵头,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我县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根据我县农村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不同任务和目标,以指导社区建设。

2、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乡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规划起点要高,要凸现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

对社区的规划用房,可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的标准,并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留足社区配套建设的空间,并适度超前。

3、建立社区建设保障体系。

建立政府投入机制。

要把筹建农村社区“工作站”、配套服务设施等社区建设资金,统一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预算。

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向市政府及对口部门,争取农村社区建设政策上的支持。

要整合好新农村建设资金,对县政府相关部门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

要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调整提高确定薄弱村的村级可分配收入标准,同时要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标准。

要积极探索构建政府服务、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引导和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农村社区的服务事业,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投资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

4、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要积极拓宽社区村委干部培养、选拔和的路子,特别对乐于为家乡建设发展作贡献的大中专毕业生,鼓励和吸引他们回乡建设家园。

要探索建立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干部交流机制,相互借鉴经验,拓宽工作思路。

5、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

要把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建议成立由县领导牵头,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社区建设指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导小组要负责做好农村社区建设指导、组织协调、考核等工作。

要形成工作合力,社区建设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因此,对社区建设涉及的有关内容、项目等,要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排出时间进度,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在社区建设中的工作重点、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要有所区别和不同。

在方法上,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可选择2-3个不同类型的行政村先行试点,在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铺开,整体推进。

要加强社区建设的考核评估,建立完善社区建设评估机制,组织开展和谐示范社区活动,推动农村社区深入发展。

总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也是考察和检验我们民政部门干部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把基层政权工作做好需要我们牢记自身职责,特别是领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