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737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腮腺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腮腺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腮腺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腮腺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腮腺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腮腺炎.docx

《腮腺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腮腺炎.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腮腺炎.docx

腮腺炎

腮腺炎

目录[隐藏]

腮腺炎概述

腮腺炎分类

实验室检查

腮腺炎治疗方法

1.穴位治疗

腮腺炎单方治疗

1.春季到谨防儿童腮腺炎

腮腺炎食疗方

腮腺炎概述

腮腺炎分类

实验室检查

腮腺炎治疗方法

1.穴位治疗

腮腺炎单方治疗

1.春季到谨防儿童腮腺炎

腮腺炎食疗方

  

[编辑本段]

腮腺炎概述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

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

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有的地方也有"猪头肥"的说法.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

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

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

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

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

一般连续3-5天。

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编辑本段]

腮腺炎分类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

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编辑本段]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

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三)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

低滴度如1:

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

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2.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

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

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编辑本段]

腮腺炎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

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医治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

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

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

一旦你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因为他已经能终身免疫。

大多数地区要求学龄前儿童注射疫苗。

如果未建立终身免疫,则需被动注射抗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疫苗。

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本病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

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

常有腮腺管口红肿。

同侧咽部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

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1)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

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2.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患者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达30%。

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并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3.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4.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和虚脱。

  5.其他0--14天出现症状。

此外尚可发生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

  6.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应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中草药疗效较好,可请中医开一些清热解毒、散结清肿的中药,如用板蓝根、夏枯草、蒲公英等煎水服用。

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天换敷1次,一般2到3天就可以治愈。

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也可将适量马齿苋洗净,沥干水分,捣烂,敷于患处。

每日换1次。

另外一方:

豆腐30克,绿豆6克,冰糖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如果孩子高热、头痛剧烈,应警惕脑膜炎,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

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

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

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

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

保持孩子口腔卫生:

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

局部热敷:

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一般说腮腺炎得过一次,人就会产生永久性的抗体,不可能在得二次或几次以上.

  

穴位治疗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

腮腺

  配穴:

耳尖

  

(二)预防法

  先在被预防者的耳尖穴用细三梭针点剌出血1~2滴,然后将王不留行子贴压于腮腺穴上,每日自行按压2次,每次50下。

3~4日换贴1次,7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预防2000例,结果预防效果为100%[1]。

  体针

  

(一)取穴

  主穴:

翳风、颊车、少商、合谷。

  配穴:

列缺、丰隆、解溪、听会。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明显时酌加配穴。

少商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采用疾徐手法(快速进针至一定深度得气,慢慢提插捻转分层退针),刺激宜强,反复运针数次促使面部穴位(只取患侧)的针感向病所放散,然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行针2~3次。

每日针1次,重者2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2153例,均获痊愈[2,3]。

  体针加敷贴

  

(一)取穴

  主穴:

合谷、翳风、角孙。

  配穴:

颊车、曲池。

  

(二)治法

  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

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

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

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296例,均在1~7天内痊愈[4,5]。

  电针

  

(一)取穴

  主穴:

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

  配穴:

曲池、内关。

  阿是穴位置:

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下同)。

  

(二)治法

  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先针阿是穴:

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10~15分钟。

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

每日1次,重者2次。

  (三)疗效评价

  350例,全部治愈;95%患儿在3天内治愈[6]。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

手三里、温溜。

  配穴:

颈椎1~5、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剌3~5遍。

疗效不显者可在颈椎1~5两侧皮区各连续叩打3行,在腮腺局部肿胀处环形叩打2~3圈,每次5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100例,均在5次内恢复,多于1~2次痊愈[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

翳风、颊车、外关、合谷。

  

(二)治法

  每次取2~3穴。

氦-氖激光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1.5毫瓦,每穴照射3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100例,总有效率98%,以发病后1~2天接受穴位激光照射治疗效果较好[8]。

  耳针

  

(一)取穴

  主穴:

屏尖、面颊。

  配穴:

肾上腺、胃、胰胆、对屏尖。

  

(二)治法

  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显可酌加1~2个配穴。

屏尖穴针法,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挟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缘,右手持30号1寸长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内侧皮肤为度,捻转得气后急速出针。

余穴采用捻入法进针,留针60~120分钟,每30分钟运针1次,反复运针2次后起针。

每次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共治1160例,总有效率为97.4~100%。

通过对照发现.耳针治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9,1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

身柱、阿是穴。

  

(二)治法

  共有二种拔罐法,宜任选一种。

一为刺络拔罐之法,先令患儿取正坐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阿是穴,深约0.8~1寸,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半分钟后即取针,用消毒棉球轻压不使流血。

接着嘱患儿伏卧,在身柱穴常规消毒后,用小三棱针点刺,一点即出,随之以双拇指挤压针孔,出血一滴。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口径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霉素瓶盖,倒置于穴上,上放一个浸有95%酒精的半干棉球,点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

留罐7~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隔日治疗一次,不计疗程。

  另一为水罐法:

令患儿正坐。

在小型抽吸罐内装上半瓶左右温水,口朝上,倒扣于阿是穴。

接紧罐具,嘱患儿缓慢仰卧,使罐具恢复口朝下的位置、然后将装上4或5号针头的注射器,插入罐内,抽去空气,使罐具吸附穴区,令温水充分接触皮肤。

如患儿局部肿胀面积较大,可同时吸拔2~3个。

留罐约15分钟左右。

取罐时,以注射器将空气推入罐内,罐口朝上取下。

每日吸拔1~2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85例,其中刺络拔罐78例,获效满意;水罐207例,治愈率在95%以上,多在5~7天内获愈[11,12]。

  灯火灸

  

(一)取穴

  主穴:

角孙。

  配穴:

耳尖(耳穴)、列缺。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改取配穴,每次仅取一穴。

一侧患病点灸患侧穴,双侧者灸两侧。

以灯芯草1根,一端蘸以菜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点灸。

以发出清脆的“叭”的一声即可。

注意灯芯蘸油时不可过多,以免燃烧时,油滴下烫伤;点燃时灯芯与皮肤不能接触太紧,防止灼伤皮表。

施灸后穴位处可见一绿豆大的白泡,嘱患者勿抓破,白泡可自行消退。

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30例,结果,治愈647例(治疗2~5日内),无效83例,总有效率为88.4%[13~15]。

  刺血

  

(一)取穴

  主穴:

少商、关冲、少泽。

  配穴:

大敦、合谷、关元、大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取,头痛加合谷,发热不退加大椎,并发睾丸炎加关元、大敦。

取准穴后,用消毒三棱针(或28号0.5寸毫针)在主穴上点刺,并挤压出血3~6滴。

双侧肿大取双侧,单侧肿大取一侧。

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

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点刺,合谷、关元以28~30号毫针刺,得气后施泻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

轻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对5日以上腮部肿胀不消者,外敷锡类散膏,淋巴结肿大者外贴紫金锭膏,具体方法为:

将锡类散或紫金锭0.1~0.2克,倒在3~5厘米见方的胶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匀涂于胶布中央,贴于患处,隔日1次。

  【治疗】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

腮腺

  配穴:

耳尖

  

(二)预防法

  先在被预防者的耳尖穴用细三梭针点剌出血1~2滴,然后将王不留行子贴压于腮腺穴上,每日自行按压2次,每次50下。

3~4日换贴1次,7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预防2000例,结果预防效果为100%[1]。

  体针

  

(一)取穴

  主穴:

翳风、颊车、少商、合谷。

  配穴:

列缺、丰隆、解溪、听会。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明显时酌加配穴。

少商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采用疾徐手法(快速进针至一定深度得气,慢慢提插捻转分层退针),刺激宜强,反复运针数次促使面部穴位(只取患侧)的针感向病所放散,然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行针2~3次。

每日针1次,重者2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2153例,均获痊愈[2,3]。

  体针加敷贴

  

(一)取穴

  主穴:

合谷、翳风、角孙。

  配穴:

颊车、曲池。

  

(二)治法

  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

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

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

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296例,均在1~7天内痊愈[4,5]。

  电针

  

(一)取穴

  主穴:

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

  配穴:

曲池、内关。

  阿是穴位置:

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下同)。

  

(二)治法

  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先针阿是穴:

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10~15分钟。

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

每日1次,重者2次。

  (三)疗效评价

  350例,全部治愈;95%患儿在3天内治愈[6]。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

手三里、温溜。

  配穴:

颈椎1~5、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剌3~5遍。

疗效不显者可在颈椎1~5两侧皮区各连续叩打3行,在腮腺局部肿胀处环形叩打2~3圈,每次5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100例,均在5次内恢复,多于1~2次痊愈[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

翳风、颊车、外关、合谷。

  

(二)治法

  每次取2~3穴。

氦-氖激光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1.5毫瓦,每穴照射3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100例,总有效率98%,以发病后1~2天接受穴位激光照射治疗效果较好[8]。

  耳针

  

(一)取穴

  主穴:

屏尖、面颊。

  配穴:

肾上腺、胃、胰胆、对屏尖。

  

(二)治法

  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显可酌加1~2个配穴。

屏尖穴针法,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挟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缘,右手持30号1寸长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内侧皮肤为度,捻转得气后急速出针。

余穴采用捻入法进针,留针60~120分钟,每30分钟运针1次,反复运针2次后起针。

每次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共治1160例,总有效率为97.4~100%。

通过对照发现.耳针治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9,1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

身柱、阿是穴。

  

(二)治法

  共有二种拔罐法,宜任选一种。

一为刺络拔罐之法,先令患儿取正坐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阿是穴,深约0.8~1寸,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半分钟后即取针,用消毒棉球轻压不使流血。

接着嘱患儿伏卧,在身柱穴常规消毒后,用小三棱针点刺,一点即出,随之以双拇指挤压针孔,出血一滴。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口径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霉素瓶盖,倒置于穴上,上放一个浸有95%酒精的半干棉球,点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

留罐7~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隔日治疗一次,不计疗程。

  另一为水罐法:

令患儿正坐。

在小型抽吸罐内装上半瓶左右温水,口朝上,倒扣于阿是穴。

接紧罐具,嘱患儿缓慢仰卧,使罐具恢复口朝下的位置、然后将装上4或5号针头的注射器,插入罐内,抽去空气,使罐具吸附穴区,令温水充分接触皮肤。

如患儿局部肿胀面积较大,可同时吸拔2~3个。

留罐约15分钟左右。

取罐时,以注射器将空气推入罐内,罐口朝上取下。

每日吸拔1~2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85例,其中刺络拔罐78例,获效满意;水罐207例,治愈率在95%以上,多在5~7天内获愈[11,12]。

  灯火灸

  

(一)取穴

  主穴:

角孙。

  配穴:

耳尖(耳穴)、列缺。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改取配穴,每次仅取一穴。

一侧患病点灸患侧穴,双侧者灸两侧。

以灯芯草1根,一端蘸以菜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点灸。

以发出清脆的“叭”的一声即可。

注意灯芯蘸油时不可过多,以免燃烧时,油滴下烫伤;点燃时灯芯与皮肤不能接触太紧,防止灼伤皮表。

施灸后穴位处可见一绿豆大的白泡,嘱患者勿抓破,白泡可自行消退。

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30例,结果,治愈647例(治疗2~5日内),无效83例,总有效率为88.4%[13~15]。

  刺血

  

(一)取穴

  主穴:

少商、关冲、少泽。

  配穴:

大敦、合谷、关元、大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取,头痛加合谷,发热不退加大椎,并发睾丸炎加关元、大敦。

取准穴后,用消毒三棱针(或28号0.5寸毫针)在主穴上点刺,并挤压出血3~6滴。

双侧肿大取双侧,单侧肿大取一侧。

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

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点刺,合谷、关元以28~30号毫针刺,得气后施泻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

轻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对5日以上腮部肿胀不消者,外敷锡类散膏,淋巴结肿大者外贴紫金锭膏,具体方法为:

将锡类散或紫金锭0.1~0.2克,倒在3~5厘米见方的胶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匀涂于胶布中央,贴于患处,隔日1次。

  【治疗】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

腮腺

  配穴:

耳尖

  

(二)预防法

  先在被预防者的耳尖穴用细三梭针点剌出血1~2滴,然后将王不留行子贴压于腮腺穴上,每日自行按压2次,每次50下。

3~4日换贴1次,7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预防2000例,结果预防效果为100%[1]。

  体针

  

(一)取穴

  主穴:

翳风、颊车、少商、合谷。

  配穴:

列缺、丰隆、解溪、听会。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明显时酌加配穴。

少商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采用疾徐手法(快速进针至一定深度得气,慢慢提插捻转分层退针),刺激宜强,反复运针数次促使面部穴位(只取患侧)的针感向病所放散,然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行针2~3次。

每日针1次,重者2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2153例,均获痊愈[2,3]。

  体针加敷贴

  

(一)取穴

  主穴:

合谷、翳风、角孙。

  配穴:

颊车、曲池。

  

(二)治法

  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

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

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

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296例,均在1~7天内痊愈[4,5]。

  电针

  

(一)取穴

  主穴:

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

  配穴:

曲池、内关。

  阿是穴位置:

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下同)。

  

(二)治法

  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先针阿是穴:

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10~15分钟。

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

每日1次,重者2次。

  (三)疗效评价

  350例,全部治愈;95%患儿在3天内治愈[6]。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

手三里、温溜。

  配穴:

颈椎1~5、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剌3~5遍。

疗效不显者可在颈椎1~5两侧皮区各连续叩打3行,在腮腺局部肿胀处环形叩打2~3圈,每次5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100例,均在5次内恢复,多于1~2次痊愈[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

翳风、颊车、外关、合谷。

  

(二)治法

  每次取2~3穴。

氦-氖激光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1.5毫瓦,每穴照射3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100例,总有效率98%,以发病后1~2天接受穴位激光照射治疗效果较好[8]。

  耳针

  

(一)取穴

  主穴:

屏尖、面颊。

  配穴:

肾上腺、胃、胰胆、对屏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