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531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docx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资料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基本概念

1.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器:

具有三个共性。

机构:

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共性。

2.构件与零件

零件——制造单元

构件——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或多个零件刚接而成

3.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表面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联接。

运动副元素:

两构件表面直接接触的点、线、面

4.运动副的分类:

平面运动副:

两构件在同一平面内作相对运动

平面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构成的可动联接

平面高副—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构成的可动联接

平面低副:

转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转动

移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移动

空间运动副:

两构件在不同平面内作相对运动

5.运动链:

多个构件以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

分类:

空间运动链、平面运动链

闭式运动链、开式运动链

6.机构:

有机架并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

分类:

平面机构、空间机构

二.基本知识和技能

1.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

在机构运动简图中:

运动副—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代表符号画出

构件—用线段、小方块等简单图形画出

尺寸—按选定的比例画出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

F=3n-2PL-PH

n—活动构件数

PL—低副数

PH—高副数

自由度计算时须注意:

(1)K个构件在同一处构成的复合铰链中有

(K-1)个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应去除(通常每个滚子有一局部自由度)

(3)虚约束应去除。

(注意虚约束出现的场合)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F>0能动

原动件数

原动件数=F机构运动确定

原动件数>F机构运动相互干涉

F≤0不能动,为刚性构架

3.机构的结构分析

(1)高副低代:

用一个构件,两个低副代替一个高副

须满足:

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

高副低代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

曲线对曲线的高副低代

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运动不变

 

点对曲线的高副低代

曲线对直线的高副低代

点对直线的高副低代

2.机构的结构分析

(1)基本杆组及杆组的级别

自由度为零的,不能再拆分的构件组

Ⅱ级杆组:

二杆三低副组

Ⅲ级杆组:

四杆六低副组含有一个带三低副的中心构件

(2)机构的拆组及机构的级别

从远离原动件的构件开始拆分杆组

机构的级别由机构中杆组的最高级别所决定

(3)机构的组成原理

把杆组依次与机架和原动件相联得到机构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基本概念:

(一)瞬心

1.瞬心的定义

瞬心是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

2.机构中的瞬心数目

机构中,每两个构件有一个瞬心。

机构中的瞬心数N=k(k-1)/2

3.机构中各瞬心的位置

(1)以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

以转动副相联:

瞬心在转动中心

以移动副相联:

瞬心在垂直于导路的无穷远处

以纯滚动的高副相联:

瞬心在高副接触点处

以一般高副相联:

瞬心在高副接触点的公法线

(2)不以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

用三心定理(证明)确定——常需借助於瞬心多边形。

在瞬心多边形中:

每一个点代表一个构件;

每两点间的连线代表该两构件的瞬心;

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代表的三个瞬心在一直线上;

每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代表的瞬心为两三角形中

另两个瞬心连线的交点

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作加速度分析)

(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运动学原理

(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用刚体平面运动原理求解

(2)两构件的重合点间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用点的复合运动原理求解

2.矢量加法的图解法则

从原动件开始,按运动传递的路线,根据运动学原理写出

规范的矢量方程,按方程图解。

(三)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建立坐标系。

2.画出杆矢量。

3.列出矢量方程。

4.写出位置方程

由矢量方程投影而得;

由复数矢量方程分别取实部、虚部相等而得。

5.解出各构件的位置关系。

6.对位置方程求导数并解出速度关系。

7.对速度方程求导数并解出加速度关系。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一.基本概念

(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

1.类型

(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2)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曲柄滑快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移动导杆机构,摇块机构。

(3)含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正弦机构,正切机构,双转块机构,双滑快机构等

(4)偏心轮机构

2.演化方法

(1)改变构件形状

(2)改变构件相对尺寸

(3)改变转动副尺寸

(4)机构的倒置(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

由四杆机构的演化理解各种四杆机构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性质分析结论直接用于分析其他四杆机构。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

1.整转副存在的条件——有曲柄的条件(证明)

必要条件——杆长和条件

充分条件——带整转副的构件作机架

2.急回作用

(1)存在的机构——一般的三类机构

(2)产生的条件——θ≠0

(3)极位夹角θ的概念

(4)行程速比系数K的定义

计算式

3.传力性能

(1)压力角和传动角

定义,标注

(2)许用压力角和许用传动角

(3)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原动曲柄与机架的两个共线位置之一

4.死点位置

(1)存在的机构——往复运动构件作原动件的机构

(2)机构的死点位置

连杆与从动曲柄的两个共线位置

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几种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一)图解法

1.按给定连杆二、三个位置的设计

2.按给定连架杆二、三组对应位置的设计

3.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的设计

(二)解析法

会列出数学模型

第四章凸轮机构

1.基本知识

(一)名词术语

1.基圆、基圆半径;滚子、滚子半径。

2.推程、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远休止角;

回程、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近休止角。

3.升程h;角升程ψ。

4.偏距

5.压力角

6.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工作廓线)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1.等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与终止的两个瞬时有刚性冲击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中间与终止的三个瞬时有柔性冲击

3.五次多项式运动——无冲击

4.简谐运动——余弦加速度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与终止的两个瞬时有柔性冲击

5.摆线运动(正弦加速度运动)——无冲击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基本方程

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1.压力角与自锁

压力角α:

凸轮给从动件的正压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

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间所夹的锐角.

α↑,有效分力Ft↓,有害分力Fn↑当α加大到一定值时Fn造成的摩擦力Ff>Ft,机构自锁。

为保证机构的传力性能,设计时应使机构的

推程时:

直动从动件=30°∼38°

摆动从动件=40°∼50°

回程时:

=70°∼80°

几种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2.与基圆半径r๐

r๐↑,↓;r๐↓,↑

应在满足的前提下,取较小的r๐,

当>时可加大r๐,直至。

3.与导路偏置方向系数δ

δ与凸轮转向系数η的乘积ηδ=+1(正配置)

有利于减小推程时的。

4.r๐与廓线曲率半径

r๐↓,ρ↓;r๐↑,ρ↑

当过小,廓线出现尖点时可加大r๐。

在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廓线出现内凹时可加大r๐,

直至廓线全部外凸。

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实际廓线内凹部的

而造成运动失真时,可加大r๐。

5.滚子半径rT

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取较小的滚子半径

6.平底尺寸

应保证凸轮廓线上的每一点都能与平底相切

二.基本技能

(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

图4-10、4-11、4-13

1.按已知条件设计凸轮廓线

⑴画出基圆、画出偏距圆或摆杆摆动中心的反转轨迹圆。

⑵画出推程起始时的导路位置线(或摆杆起始线)。

⑶在基圆上以–ω的方向分出各运动角的范围并作若干等分。

⑷过各等分点画出导路位置线(或摆杆起始线),各导路位置线须与偏距圆相切且偏移方向一致。

⑸从基圆开始,在各导路位置线上画出对应的位移点(或角位移点)。

⑹以平滑的曲线连接各位移点(或角位移点)得理论廓线

⑺以理论廓线的各点为圆心,以滚子半径为半径画出滚子圆族,包络出实际廓线。

2.已知凸轮某一位置的机构运动简图

求对应的凸轮转角φ、位移S或角位移ψ等

(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

1.建立坐标系。

2.找出廓线上点的坐标与已知参数的几何关系,得凸轮廓线的解析方程。

会写出滚子(直动、摆动)和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和实际轮廓方程。

例4-1

(三)其他

1.根据给定的[α]确定基圆半径r0。

2.根据给出的部分运动线图,补齐全部运动线图。

3.根据给出的基本运动规律的运动方程,写出组合运动规律的运动方程。

第五章齿轮机构

一.基本知识

(一)啮合原理

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P——节点,r’——节圆半径

2.渐开线及其性质

渐开线方程:

3.渐开线齿廓

⑴渐开线齿廓能满足定传动比要求

⑵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两轮基圆的内公切线N1N2,两轮节圆的公切线t-t

啮合线——齿廓啮合沿N1N2进行、

啮合角——N1N2与t-t所夹的锐角

N1N2——四线合一

两齿廓基圆的内公切线

齿廓啮合点的轨迹线——啮合线

两齿廓啮合点处的公法线

齿廓啮合点间正压力的方向线

渐开线齿廓啮合具有可分性

(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

1.基本参数

齿数z,(分度圆)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径向间隙系数)。

2.各部分的名称及几何尺寸

⑴分度圆(d):

唯一同时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⑵基圆(db):

决定齿廓形状的圆

⑶齿顶圆(da)⑷齿根圆(df)

⑸齿顶高(ha)⑹齿根高(hf)⑺齿全高(h)

⑻(分度圆)齿距(p)

⑼(分度圆)齿厚(s)(10)(分度圆)齿槽宽(e)

3.啮合传动

⑴正确啮合条件:

m1=m2;

⑵中心距与啮合角

标准中心距

安装中心距

⑶连续传动条件:

实际应用中

4.齿轮的变位修正

⑴根切

⑵不根切的最少齿数

⑶齿轮的变位

加工齿轮时范成运动不变,刀具不变,

仅刀具的安装位置改变。

⑷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异同: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

刀具的顶刃滚切出被加工齿轮的齿根圆

刀具的刀齿滚切出被加工齿轮的齿槽

刀具的齿槽容留出被加工齿轮的轮齿

刀具的侧刃滚切出被加工齿轮的齿

加工变位齿轮时:

所用刀具不变—被加工齿轮的m、α不变

范成运动不变—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不变

由于刀具的安装位置的改变,使被加工齿轮的某些尺寸

发生了改变

(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

1.齿轮的标准参数

(1)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在法面

(2)蜗杆的标准参数在轴面

与其啮合的蜗轮的标准参数在端面

(3)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在大端

2.正确啮合条件

(1)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2)蜗杆、蜗轮机构

(3)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3.当量齿数

(1)斜齿圆柱齿轮

(2)直齿圆锥齿轮

4.几个特殊点

(1)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1)可通过改变β来调整α。

⑵则

(2)蜗杆的直径系数q

(3)圆锥齿轮的分度圆锥角

(一)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在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

表5–1中的计算公式。

(二)齿轮的传动设计

1.根据齿数条件和中心距条件确定传动类型

2.根据

 

算出(x1+x2)

3.恰当分配x1,x2

分配时须保证:

x1≥x1min,x2≥x2min

典型题目:

作业5-14,5-15,5-16

第六章轮系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主、从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1.在图上画箭头表示。

这是通用方法,适用于各种轮系。

(2)在齿数比前加(±)号

此法仅适用于、两轮轴线平行的轮系。

“+”号或“-”号由图中画箭头来确定。

(3)在齿数比前加

此法只适用于平面轮系,即所有齿轮的轴线都平行的轮系。

m为轮系中外啮合的次数。

含有圆锥齿轮等的空间轮系不能使用。

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

这是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的基础公式,必须掌握。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设K为固定中心轮,则有:

活动中心轮J对转臂H的绝对传动比等于1减去活动中心轮J对固定中心轮K的相对传动比

注意事项:

(1)齿数比前必须要有“±”号

与转向相同时用“+”号,转向相反时用“-”号。

与的转向关系在转化机构图中画虚线箭头确定。

(在图中:

、等相对转速用虚线箭头表示,

、、等绝对转速用实线箭头表示。

(2)代入已知绝对转速时须同时代入它们的转向。

先设定某个转向的转速为“+”值,

则:

与所设转向相同的转速以“+”值代入,

与所设转向相反的转速以“-”值代入。

(3)待求绝对转速的方向由计算结果是“+”值还是“-”值

来确定。

“+”值表示与设定转向方向相同。

“-”值表示与设定转向方向相反。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一)分出其中的基本轮系

1.分出2K-H型的基本周转轮系

找行星轮。

找支持该行星轮的H杆。

找同时与该行星轮相啮合、且与H杆同轴线的两个

中心轮。

2.剩余的定轴齿轮分成1到2个定轴轮系

(二)写出每个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式

(三)联立求解

典型例题:

例6-7,例6-8,例6-9

 

第七章其它机构

应知道的基本知识——各种机构所能实现的运动转换

1.万向联轴节:

把原动轴的转动转换成从动轴的转动

(1)单万向联轴节:

原动轴作匀速转动,从动轴作周期变速转动。

当主动轴与从动轴间的夹角为β时;

(2)双万向联轴节:

原动轴作匀速转动,从动轴作等速转动。

实现等速传动的条件(证明)

(a)从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等于原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

(b)中间轴两端的叉在同一平面内。

2.螺旋机构

通常,把螺母或螺杆的转动转换成移动。

(1)从动螺母或螺杆固定不动,原动螺杆或螺母一面转动,

一面沿轴线移动。

(移动方向由左、右手法则确定)

(2)原动螺母或螺杆原地转动,从动螺杆或螺母沿轴向移动。

(移动方向与原动件应有的移动方向相反)

位移与转角的关系:

(1)单螺旋:

s=pφ/2π

(2)差动螺旋(两段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

s=(PA–PB)φ/2π

(3)复式螺旋(两段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s=(PA+PB)φ/2π

特点和应用

3.棘轮机构

通常,把原动摇杆的往复摆动转换成从动棘轮的间歇转动。

(1)棘爪自动啮紧棘轮齿根的条件

(棘轮的齿面倾角)θ>φ(棘爪与棘轮材料的摩擦角)。

另:

图7-17,7-18的分析

(2)调节棘轮转角的方法

原动摇杆的摆角设计成可调

在棘轮上加遮板

特点和应用

4.槽轮机构

通常,把原动拨盘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槽轮的间歇转动

外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

运动系数

动停比

对于间歇运动机构

由此可得:

(1)z≥3

(2)z与K须匹配

图7-26的运动分析

5.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

把原动齿轮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齿条的间歇往复移动

6.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把原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件的间歇转动。

7.组合机构

当机械所要实现的运动较为复杂,单一基本机构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基本机构有机组合成为“组合机构”,以实现所需的复杂运动。

机构的组合方式:

(1)串联式

(2)并联式(3)复合式

(4)反馈式(5)叠联式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一.基本概念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驱动力——驱使机械运动的力

特征:

该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成锐角,

其所作的功为正值,称为驱动功或输入功(Wd)。

2.阻抗力——阻碍机械运动的力

特征:

该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或成钝角,

其所作的功为负值,统称为阻抗功。

(1):

生产阻力——其所作的功称为有益功(Wr)

(2):

有害阻力——其所作的功称为损耗功(Wf)

(二)构件的惯性力

当构件作加速运动时构件将给施力物体以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

1.移动副中的摩擦

 2.转动副中的摩擦

(1)轴颈中得摩擦

(2)止推轴承中的摩擦(轴踵摩擦

Q——轴向载荷

f——摩擦系数

r’——当量摩擦半径

二.基本技能

(一)考虑摩擦时的运动副总反力的确定

(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三)考虑摩擦时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简单机构的静力分析

平面机构的平衡

一、基本概念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

由平面共点力系的平衡条件推得

校正面内质径积的矢量和为零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由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推得

在选定得两个校正面内径积的矢量和都为零

(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

1.许用偏心距[e],单位—μm

用于衡量平衡精度

[e]越小,转子要求的平衡精度越高。

2.许用不平衡质径积[m·r]:

常用工程单位—g·cm

用于平衡操作

3.换算关系:

m·[e]/10000=[m·r]

(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

机架上的总惯性力的平衡

1.完全平衡法

用质量代换法确定各构件上应加的质量和位置,使机

构的总质心位于机架上的某固定点。

2.近似平衡法(不完全平衡法、局部平衡法)

二.基本技能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根据转子的静平衡条件建立矢量方程

2.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求解方程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选定两个平衡基面

2.把各已知不平衡量分别向两选定的平衡基面分解

3.分别建立两平衡基面的矢量平衡方程

4.求解方程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一、基本知识

(一)机械的效率

1.机械的平均效率

功形式:

功率形式:

2.机械的瞬时效率

(1)在同样的阻力或阻力矩下

(2)在同样的驱动力或驱动力矩下

3.机组的效率

(1)串联机组的效率

串联的总效率必小于任一局部效率;

串联的机器越多,则总效率越低。

(2)并联机组的效率

总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而且与输入功率的分配有关;

总效率的值在各机器的最大效率值与最小效率值之间

<<

(3)混联机组的效率

弄清由输入功(功率)至输出功(出功率)的传递路线,然后分别计算出总的输入功ΣWd(功率ΣPd)和总的输出功ΣWr(功率ΣPr),则其总效率

ŋ=ΣWr/ΣWd=ΣPr/ΣPd

(二)机械的自锁

1.自锁现象

2.正、反行程

3.(不)自锁条件的确定

(1)自锁的力学本质

在单一驱动力的作用下,驱动力的有效分力或有

效力矩小于由驱动力引起的摩擦力或摩擦力矩。

(2)自锁时驱动力的作用线

在单一驱动力的作用下,驱动力的作用线在受力

构件的摩擦角内(上)或摩擦圆内(上)。

(3)自锁时的效率

瞬时效率ŋ≤0

二.基本技能

(一)考虑摩擦时简单机构静力分析(图解法)

(二)确定机构某行程的自锁条件或不自锁条件

(三)计算混联机组的效率

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

一.基本知识

(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1.等效构件

对自由度为一的机器

取原机器中的一个构件为等效构件

等效构件与原机器中该构件的运动相等。

2.等效构件上作用有等效力矩或等效力

等效力矩或等效力是原机器上所有已知外力的

等功力矩或等功力

3.等效构件具有等效转动惯量或等效质量

等效转动惯量或等效质量是原机器的

等能转动惯量或等能质量(动能相等)

注意:

可以把一个量单独等效或几个量局部等效。

(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当机器运转时的δ>[δ]须加以调节,使δ≤[δ]

飞轮的调速原理

用飞轮的蓄能器的作用来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

(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对无自调功能的机器应安装调速器调节

二.基本技能

(一)等效量的计算

1.等效力矩或等效力按等功关系写出计算式

2.等效转动惯量或等效质量按等能关系写出计算式

3.连杆机构中的速比就是以任意比例尺所画的速度多边

形中对应有向线段的长度比。

轮系中的速比就是传动比。

(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几个基本关系式:

 

作周期变速稳定运转的机器,在稳定运转的一个周期内,

驱动功等于阻抗功。

力是机构位置函数时飞轮转动惯量JF的近似计算

已知:

等效构件的(Md-Mr)-φ曲线,

等效构件的平均角速度ωm

许用不均匀系数[δ]

求:

JF

解:

1.根据(Md-Mr)-φ曲线计算出两条曲线所围的每

一小面积所代表的盈亏功。

2.用能量指示图指示出最大盈亏功[W]。

3.

4.有时需要计算为常数的未知Md或Mr

根据在周期变速稳定运转的一个周期中,驱动功等于

阻抗功进行计算。

图12-10,例题12-3

基础知识点

1.什么叫机械?

什么叫机器?

什么叫机构?

它们三者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