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17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78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docx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

标准修订记录表

修订次数

处数

更改号

修订日期

修订人

1

BG00212070

2007/02/14

杨兴刚

2

BG00217956

2007/10/18

杨兴刚

3

BG00219828

2007/11/26

杨芝明

4

BG00300999

2008/01/21

杨芝明

5

BG00308688

2008/05/09

杨兴刚

6

BG00345917

2009/02/17

李家伟

7

BG00358104

2009/04/28

林爱革

8

BG00369203

2009/07/04

王喜梅

9

BG00374649

2009/08/04

杨芝明

10

BG00388060

2009/10/27

林祖汉

11

BG00392471

2009/11/19

孙彤

12

BG00397147

2009/12/19

孙彤

13

BG00419511

2010/04/29

王忠哲

14

BG00434709

2010/07/22

胡明霞

15

BG00452581

2010/11/03

胡明霞

16

BG00470499

2011/02/14

胡明霞

17

BG00484278

2011/05/03

谢碧兰

18

BG00491965

2011/06/15

胡明霞

19

BG00500877

2011/08/12

胡明霞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空调管路件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是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

本标准已包含了U形连接管、L形管、I形管、毛细管出管设计规范,标准下发后报废QJ/GD12.03.009。

本标准与2011年7月发布版本相比的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表4中Φ6×0.5铜管打定位凸点要求(表6);

——完善管端缩口与直管内径配合的要求(见7.5.4)

——完善紫铜波纹管设计规范(第3部分);

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家技部、标准管理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葛生辉、蔡卫东、杨兴刚、杨芝明、李家伟、邢煊烨、吴扬军、黎展善。

本标准于2005年8月首次发布,2007年02月第一次修订,2007年10月第二次修订,2007年11月第三次修订,2008年01月第四次修订,2008年05月第五次修订,2009年02月第六次修订,2009年05月第七次修订,2009年07月第八次修订,2009年08月第九次修订,2009年10月第九次修订,2009年11月第十次修订,2009年12月为第十一次修订,2010年5月第十二次修订,2010年7月第十三次修订,2010年11月第十四次修订,2011年2月为第十五次修订,2011年5月为第十六次修订,本次为第十七次修订;

第1部分管路件通用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空调器机内配管的通用设计要求,包括管路材料使用要求、管路折弯工艺条件、管端成型、焊接点配合尺寸、管端封口方式、毛细管设计、尺寸标注及公差等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空调产品中管路的通用设计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QJ/GD30.03.006空调机内配管及连接管用铜管检验规范

3 管路件材料使用要求

3.1 管路件的原材料须符合QJ/GD30.03.006要求。

3.2 规格及分类

光面铜管牌号为TP2M,常用规格见表1。

表1常用铜管规格单位:

mm

规格

φ6

×0.75

φ8

×0.75

φ12

×1.0

φ6×0.5

φ7

×0.6

φ8

×0.65

φ9.52×0.71

φ12×0.8

φ16×0.8

φ16×1

φ19×1

φ22×1.2

限制1

限制2

限制3

通用

φ25

×1.2

φ28

×1.2

φ34.9

×1.5

φ38.1

×1.5

φ41.3

×1.5

φ53.9

×2

φ66.7

×2

φ76.2×2.5

φ79.4×2.5

Φ88.9×3.0

Φ92×3.0

Φ104.8×3.5

通用

注1:

使用范围为变频机组、扩口至ODφ9.5、ODφ8的管路件、商用管路件(工艺管、16kW及以下风管机、多联内机除外)。

注2:

变频机组。

注3:

变频机组、商用机组、采用折弯半径R21的管路件。

4 管路折弯

4.1 一般原则

同一根管的折弯半径应一致,以避免频繁换模。

原则上可以一次折弯成型的管避免拆成两根管,角度及形状无法更改且无法用矫形工装矫形的,经管路工艺确认可以拆成两根管焊接而成,但需考虑焊接及充氮方便,且不可倒焊。

折弯设计必须满足折弯端部留有足够的管口直线段长度(见表2);相邻的两折弯中心的直线距离必须大于对应的弯模的直线段长度。

对于需插芯棒弯制的铜管(Φ12、Φ16及以上规格的铜管),不可两端同时出现缩口;出现一端缩口而另一端扩口或者仅能从一端弯制但弯制端过短易导致管扁的情形需进行工艺弯制确认。

折弯条件应优先按照自动弯管的加工条件选择,对于3个及3个以上的弯管一般应采用自动折弯。

φ41.3(含φ41.3)以下的管路可以采用3个弯以上(含3个弯)的空间折弯,φ53.9以上(含φ53.9)的管路只能采用平面折弯或两个弯的空间折弯。

在装配空间允许的前提下铜管折弯半径应优先取较大值,只有在设计条件不允许时才取最小折弯半径,通常选用的折弯半径R≥2倍管径。

如图1所示,表2为现有加工能力范围内的管路折弯参数列表,其中括号内的折弯半径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如设计尺寸不在现有加工能力范围内,需重新订制模具(设计时应避免该类情况)。

图1管路折弯示意图

铜管折弯后折弯R处的壁厚要求,普通管件折弯后,折弯R处壁厚不小于原管件折弯前壁厚的80%;T型管、三通弯头等特殊的挤压件,不小于70%并要求设计员在设计时根据实际的设计需要在图纸上标明管壁的厚度及公差要求范围。

4.2 管路折弯参数表,见表2。

表2管路折弯参数表单位:

mm

铜管规格

自动弯管

手动弯管

外径×壁厚

折弯半径

夹模长度

管口不扁直线段长度+半径

折弯半径

夹模长度

管口不扁直线段长度+半径

管端

直管

管端缩口

管端

扩口

管端直管

管端缩口

管端

扩口

Φ6×0.5

Φ6×0.75

R13

15

25

25

40

R13

12

20

20

37

R18

15

30

30

45

R18

25

38

38

55

R23

15

35

35

50

R23

25

43

43

60

R27

15

40

40

54

R27

25

47

47

64

R33

15

45

45

60

R33

25

53

53

70

Φ6×0.5-OD7异型模

(R13)

12

25

(R18)

12

30

Φ7×0.6

R13

18

28

28

43

R13

15

23

23

40

R18

18

33

33

48

R18

25

38

38

55

R23

23

43

43

58

R23

25

43

43

60

R28

25

50

50

65

Φ7×0.6-OD9.5

异型模

(R13)

25

28

(R18)

25

28

Φ8×0.65

Φ8×0.75

(R14)

15

28

30

44

(R14)

15

24

24

44

R19

20

36

35

54

R19

25

39

39

59

表2(续)单位:

mm

铜管规格

自动弯管

手动弯管

外径×壁厚

折弯半径

夹模长度

管口不扁直线段长度+半径

折弯半径

夹模长度

管口不扁直线段长度+半径

直管

管端缩口

管端

扩口

管端直管

管端缩口

管端

扩口

Φ8×0.65

Φ8×0.75

R24

20

42

40

59

R24

25

44

44

64

R29

20

46

45

64

R29

25

49

43

69

Φ8×0.65-OD9.5异型模

(R19)

25

30

Φ9.52×0.71

(R15)

25

38

38

57

(R15)

25

35

35

57

R20

25

42

42

62

R20

25

40

40

62

R25

25

47

47

67

R25

25

45

45

67

R30

25

52

52

72

R30

25

50

50

72

R35

25

57

57

77

R35

25

55

55

77

Φ16×1

(R28)

35

60

60

90

R33

35

65

65

95

R38

40

75

75

105

Φ19×1

R34

45

70

70

102

R39

45

80

80

112

Φ22×1.2

R36

60

91

91

125

R41

60

96

96

129

Φ25×1.2

R40

40

80

80

110

R45

40

85

85

118

R50

60

105

105

140

Φ28×1.2

R45

60

100

100

145

R55

60

110

110

145

Φ34.9×1.5

R60

60

100

100

150

Φ38.1×1.5

R60

80

130

130

175

Φ38.1×1.5

R100

100

180

180

235

Φ41.3×1.5

R80

80

130

130

200

Φ41.3×1.5

R100

120

200

200

240

Φ53.9×2

R90

150

200

200

290

Φ66.7×2

R100

150

230

230

300

Φ76.2×2.5

R120

220

350

350

400

Φ79.4×2.5

R120

240

350

350

420

Φ88.9×3

R150

220

360

360

420

Φ92×3

R150

220

370

370

435

Φ104.8×3.5

R154

250

400

400

465

表2(续)单位:

mm

铜管规格

自动弯管

外径×壁厚

折弯半径

夹模长度

管口不扁直线段长度+半径

管端直管

管端缩口

管端扩口

ODΦ12.6×10

ODΦ12.9×10

ODΦ13.7×10

IDΦ12.3×10

ODΦ15.6~16×13随着扩口加长而加长

Φ12×0.8

R26

25

50

55

63

63

68

75

75

R31

25

55

60

70

70

75

80

80

R36

25

60

65

75

75

80

85

85

手动弯管

Φ12×0.8

R26

25

46

53

63

63

68

75

75

R31

31

57

58

70

70

75

80

80

R36

36

67

63

75

75

80

85

85

自动弯管

Φ12×1

R21

25

41

46

60

60

64

70

70

R26

25

50

55

63

63

68

75

75

R31

25

55

60

70

70

75

80

80

R36

25

60

65

75

75

80

85

85

手动弯管

Φ12×1

R21

25

41

44

60

60

64

70

70

R26

25

46

53

63

63

68

75

75

R31

31

57

58

70

70

75

80

80

R36

36

67

63

75

75

80

85

85

Φ12×1-OD12.9异型模

(R21)

46

Φ12×1-OD12.6

异型模

(R26)

49

5 管端成型技术要求

5.1 一般原则

管端成型的设计必须满足焊接的装配间隙和装配长度(参见7管路焊接设计工艺要求)。

对于管端不需要扩口或缩口而两管口直接配合的情况,必须标注管口去毛刺后尺寸、并打定位凹(凸)点(详见5.2.4),以控制两管配合长度及配合间隙。

没有管端成型要求的管口应在技术要求里注明“该管口内接φ××(或外接φ××)”。

对于管端需要扩口且外接管路(或需要缩口且内接管路)的情况,必须打定位凸(凹)点,以控制两管配合长度及配合间隙。

且管端的扩缩口长度需在按表3中规格基础上增加2mm。

涉及氦检的外协、外购管路零件,必须在技术要求里注明“该管口需要套接快速接头”;若设计上对该管口外径尺寸精度有高于通用文件的要求,则必须在图纸上标明尺寸公差。

5.2 管端成型

如图2所示,管端成型尺寸应符合表3规定。

图2铜管管端成型

表3铜管管端成型参数表单位:

mm

铜管规格

加工方式

加工尺寸

铜管规格

加工方式

加工尺寸

Φ6×0.5

缩口内径

IDΦ2.5×6

Φ6×0.5

扩口内径

IDΦ6.5×8

Φ6×0.5

缩口内径

IDΦ2.7×6

Φ6×0.5

扩口内径

IDΦ8.2×6

Φ6×0.5

缩口内径

IDΦ2.9×6

Φ6×0.5

扩口外径

ODΦ6.3×8

Φ6×0.5

缩口内径

IDΦ3.0×6

Φ6×0.5

扩口外径

ODΦ7.0×8

Φ6×0.5

缩口内径

IDΦ3.2×6

Φ6×0.5

扩口外径

ODΦ7.6×8

Φ6×0.5

缩口内径

IDΦ3.8×6

Φ6×0.5

扩口外径

ODΦ7.7×8

Φ6×0.5

缩口内径

IDΦ4.2×6

Φ6×0.5

扩口外径

ODΦ7.8×8

Φ6×0.5

缩口外径

ODΦ5.0×6

Φ6×0.5

扩口外径

ODΦ8.0×8

Φ6×0.5

缩口外径

ODΦ5.5×3

Φ6×0.5

冲定位环

环径Φ7.8×4

Φ6×0.5

缩口外径

ODΦ5.6×8

Φ6×0.5

冲定位环

环径Φ7.8×8

Φ6×0.5

缩口外径

ODΦ5.6×4

Φ6×0.5

扩喇叭口

ODΦ9.0×90°

Φ6×0.5

扩口内径

IDΦ6.2×8

Φ6×0.75

扩口外径

ODΦ8.0×8

Φ6×0.75

扩口内径

IDΦ6.2×8

Φ6×0.75

冲定位环

环径Φ7.8×8

Φ6×0.75

扩口外径

ODΦ7.0×8

Φ6×0.75

扩喇叭口

ODΦ9×90°

Φ6×0.75

扩口外径

ODΦ7.8×8

Φ6×0.75

扩口内径

IDΦ6.5×8

Φ6×0.75

缩口内径

IDΦ2.9×6

Φ6×0.75

扩口内径

IDΦ8.2×6

Φ6×0.75

缩口内径

IDΦ3.0×6

Φ6×0.75

缩口外径

ODΦ5.5×3

Φ6×0.75

缩口内径

IDΦ3.2×6

Φ6×0.75

缩口外径

ODΦ5.6×8

Φ6×0.75

缩口内径

IDΦ3.8×6

Φ6×0.75

缩口外径

ODΦ5.6×4

Φ6×0.75

缩口内径

IDΦ4.2×6

Φ6×0.75

扩口外径

ODΦ6.3×8

Φ6×0.75

缩口内径

IDΦ2.5×6

Φ6×0.75

扩口外径

ODΦ9.5×6

Φ6×0.75

冲定位环

环径Φ7.8×4

Φ6×0.75

扩口外径

ODΦ7.6×8

Φ7×0.6

缩口内径

IDΦ5.0×6

Φ7×0.6

扩口外径

ODΦ8.0×8

Φ7×0.6

缩口外径

ODΦ5.0×6

Φ7×0.6

扩口外径

ODΦ9.5×6

Φ7×0.6

缩口外径

ODΦ6.0×6

Φ7×0.6

冲定位环

环径Φ7.8×4

Φ7×0.6

缩口外径

ODΦ6.5×20

Φ7×0.6

冲定位环

环径Φ9.0×4

表3(续)单位:

mm

铜管规格

加工方式

加工尺寸

铜管规格

加工方式

加工尺寸

Φ7×0.6

扩口内径

IDΦ6.2×10

Φ7×0.6

扩口内径

IDΦ8.2×6

Φ7×0.6

扩口内径

IDΦ7.2×6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5.4×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7.6×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6.0×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7.8×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6.2×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7.9×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6.3×10

Φ8×0.65

扩口内径

IDΦ7.2×6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6.5×10

Φ8×0.65

扩口内径

IDΦ8.2×8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7.0×10

Φ8×0.65

扩口外径

ODΦ9.0×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7.5×10

Φ8×0.65

扩口外径

ODΦ9.5×10

Φ8×0.65

缩口外径

ODΦ7.5×2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6.0×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7.6×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6.2×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7.7×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6.5×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7.8×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6.8×6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7.9×10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7.0×10

Φ8×0.75

扩口内径

IDΦ8.2×8

Φ8×0.75

缩口外径

ODΦ7.5×10

Φ8×0.75

扩口外径

ODΦ9.5×10

Φ8×0.75

冲定位环

环径Φ10×4

Φ9.52×0.71

缩口内径

IDΦ6.2×8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8.6×10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7.0×8

Φ9.52×0.71

扩口内径

IDΦ8.2×10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7.6×8

Φ9.52×0.71

扩口内径

IDΦ9.7×10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7.8×8

Φ9.52×0.71

扩口外径

ODΦ10.0×10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7.9×8

Φ9.52×0.71

扩口外径

ODΦ12.0×10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8.0×8

Φ9.52×0.71

冲定位环

环径Φ11.5×4

Φ9.52×0.71

缩口外径

ODΦ9.0×10

Φ9.52×0.71

扩喇叭口

ODΦ13.0×90°

Φ9.52×0.71

扩口外径

ODΦ9.7×10

Φ9.52×0.71

缩口内径

IDΦ7.2X8

Φ12×0.8

缩口内径

IDΦ7.2×6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2.6×10

Φ12×0.8

缩口内径

IDΦ8.2×10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2.9×10

Φ12×0.8

缩口内径

IDΦ9.7×10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3.7×10

Φ12×0.8

缩口外径

ODΦ9.5×10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5.6×13

Φ12×0.8

缩口外径

ODΦ9.8×10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5.7×13

Φ12×0.8

缩口外径

ODΦ11.5×10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5.8×13

Φ12×0.8

缩口外径

ODΦ11.8×10

Φ12×0.8

扩口外径

ODΦ16.0×16

Φ12×0.8

扩口内径

IDΦ12.3×10

Φ12×0.8

扩喇叭口

ODΦ15.8×90°

Φ12×1.0

缩口内径

IDΦ8.2×10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2.6×10

表3(续)单位:

mm

铜管规格

加工方式

加工尺寸

铜管规格

加工方式

加工尺寸

Φ12×1.0

缩口内径

IDΦ9.7×10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2.9×10

Φ12×1.0

扩口内径

IDΦ12.9×15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3.7×10

Φ12×1.0

缩口外径

ODΦ9.5×10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5.6×13

Φ12×1.0

缩口外径

ODΦ9.8×10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5.7×13

Φ12×1.0

缩口外径

ODΦ11.5×10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5.8×13

Φ12×1.0

缩口外径

ODΦ11.8×10

Φ12×1.0

扩口外径

ODΦ16.0×13

Φ12×1.0

扩口内径

IDΦ12.3×10

Φ12×1.0

扩喇叭口

ODΦ15.8×90°

Φ16×1.0

缩口内径

IDΦ8.2×8

Φ16×1.0

扩口内径

IDΦ16.3×15

Φ16×1.0

缩口内径

IDΦ9.7×10

Φ16×1.0

扩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