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09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单元 检测卷A卷.docx

教科版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检测卷A卷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检测卷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2分)小红是一个孤僻的女孩子,不愿与人沟通。

但自从上网后,她结识了一些朋友,慢慢地,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也学会了与他人主动交往,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

这说明网络交往()

①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

②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

③彻底改变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

④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分)下列属于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是()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互联网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分)网络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网络交往认识正确的是()

A.网络交往利大于弊,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上网    

B.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    

C.只有在网络交往中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D.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4.(2分)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

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

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分)以下朋友圈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有()

①“测测你还能活多久,特别准!

②“八旬老人走失,朋友圈寻人爱心大接力…”

③“出大事了,上访村民猛砸政府大院,大快人心…”

④“花海盛景现荷泽,八方宾朋齐点赞!

(航拍视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分)当今社会,网络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

有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

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留下惨痛的教训。

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①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②既要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③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④不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2分)《并非童话》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网络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B.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完全一样    

C.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D.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应提高抗诱惑能力,保护自己    

8.(2分)对于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家长更好地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    

B. 有利于家长更好地履行家庭保护职责    

C. 不利于青少年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D.体现了文化主管部门对求成人的社会保护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7题;共21分)

9.(3分)2015年8月,广西一女孩微博谎称父亲在天津火灾爆炸中身亡,由此获网友同情“打赏”数万元。

随后这一“骗局”被揭穿,女孩因涉嫌诈骗被依法刑事拘留,其微博账号被查封。

这说明()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B.对于网络上的消息,都不能相信    

C.要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恶           

D.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守法公民    

10.(3分)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诱拐、欺诈和性侵害等案件时有发生。

为避免此类侵害,我们应该()

A.提高警惕,安全上网    

B.抵制诱惑,拒绝上网    

C.谨慎交友,防止上当    

D.保护隐私,避免泄露    

11.(3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各类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率达5.5%。

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杜绝校园安全事故()

A.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提高自救意识和自护能力    

B.是当前学校工作中应全力抓紧解决的核心问题    

C.需要全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D.必须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终极目的    

12.(3分)“有一天,我上着QQ、逛着淘宝、摇着微信,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记住!

要你转账都是忽悠。

”官方微博“平安常州”发布的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做到()

A.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B.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    

C.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    

D.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3.(3分)抖音是一款社交类软件,通过抖音,可编辑短视频分享生活,也可在这里认识朋友,了解歌曲和奇闻趣事。

近日,央视曝光某些短视频出现了未成年人禁忌内容。

对此,我们未成年人在网络上应该()

A.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B.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文化影响    

C.改进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D.加强权利义务观念,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14.(3分)“涉嫌刑事犯罪”“恭喜中奖”…“猜猜我是谁”……如今不少人都会收到类似的信息或电话,一旦相信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据公安部统计,近年来我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量以年均20%~30%的速率快速增长,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

这要求()

A.人人提高警惕,谨防信息无意泄露    

B.来历不明不轻信,核实之前不转账    

C.多方形成合力,严打买卖公民信息    

D.电信网络有漏洞,网上银行要限制    

15.(3分)拒绝不良诱惑()  

A.就应该远离所有的诱惑    

B.必须克服从众和好奇心理     

C.有利于公民远离不良习气    

D.需要公民有毅力,有勇气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10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实现了极大的便利:

滴滴打车、网上团房租房、余额宝理财,缴纳水电费……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在智能手机上解决。

然而,除了必要的上网,很多人在网络游戏、闲聊八卦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全国多地的统计表明,开车玩手机已取代酒驾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

这种“屏幕依赖”不仅存在于成年人中,而且出现低幼化趋势。

难怪有人说:

手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互联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请谈谈你的理解?

(2)拒绝“屏幕依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7.(10分)认请网瘾危害,争做网络主人

八年级学生小鹏,从七年级第一次去网吧开始,便痴迷于网络游戏。

此后旷课逃学,去网吧次数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因为上网一晚上不回家,父母多次后半夜奔波在寻找小鹏的路上。

一天,小鹏趁父母午睡,悄悄把妈妈包里的一万块钱全部偷走。

而这一万块钱,小鹏十分钟左右便已经在网络游戏中消费完了。

(1)看了小鹏的事例,你有何感受?

如果你是小鹏的朋友,你该怎么劝说他克服网瘾?

(2)网络信息繁杂多样,青少年怎样才能明辨是非、理性选择?

18.(15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前人们过分依赖手机与网络的现实。

某校为倡导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开展了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表分析】有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了该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

内容

聊天、

打游戏

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查阅

学习

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20%

15%

10%

5%

材料二:

低头是时尚,低头是潮流。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

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

尤其是聚会时“低头族”更离不开数字终端,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

数字终端,让我们渐渐远离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人与人交流的温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古人低头思故乡,现在的年轻人却低头玩手机和平板电脑。

请谈谈其中的危害。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玩手机”的“低头族”们昂首挺胸地抬起头来,重新回到自然人的生活?

请你出谋划策。

19.(20分)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基本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共组织抽检了23.33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从抽检发现的问题看,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污染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违规使用添加剂、非法添加仍是顽疾,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等问题仍然多发易发。

材料二:

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也备受瞩目。

然而,仅2017年一年间,就出现了“塑料紫菜”“染色红心柚子”“棉花肉松饼”等多起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

目前中国有近8亿网民,互联网已经覆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朋友圈里疯传的各种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不仅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损害企业声誉,甚至给社会安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材料三:

面对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我们不能置若罔闻。

2018年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2)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存在分别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的必要性。

(4)请你从法律角度,就国家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治理,帮人大代表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7题;共21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1、

16-2、

17-1、

17-2、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