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55561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docx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doc

第二十九讲)名著名篇阅读

(对应学生用书104~108页)

1.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2.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3.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

 

●常见易考的文学常识

(二)

1.王勃:

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

著有《王子安集》。

2.杨炯:

初唐四杰之一,名作有《从军行》。

3.卢照邻:

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4.骆宾王:

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5.贺知章: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

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6.王之焕:

字季陵,唐代诗人。

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7.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

《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8.王昌龄:

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9.王维: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

“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10.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官至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著有《李太白全集》。

11.高适:

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12.崔颢:

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

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

《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13.杜甫:

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14.岑参:

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

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

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15.张志和:

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渔歌子》(词)。

16.韩愈:

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

17.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选自《全唐文》。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18.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陕西)人,唐代诗人,曾做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

还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19.柳宗元:

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20.杜牧:

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著有《樊川文集》。

21.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代表作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等。

22.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23.范仲淹: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名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

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24.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

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5.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著有《嘉集》。

《六国论》选自《嘉集权书》。

《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6.司马光:

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

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

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

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27.王安石:

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

临川(江西)人。

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节选自《王文公文集》。

28.沈括:

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他的《梦溪笔谈》(26卷)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9.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

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30.李清照: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31.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32.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33.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34.文天祥:

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正气歌》《指南录》《酹江月》《〈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

●常见易考的文化常识

(二)

1.古代纪年法

(1)干支纪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指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

①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②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③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

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

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

2.古代别称

(1)桑梓:

家乡

(2)巾帼:

妇女

(3)须眉:

男子

(4)鸿雁:

书信

(5)社稷:

国家

(6)汗青:

史册

(7)轩辕:

祖国

(8)“三尺”:

法律

3.谦称

(1)自称:

愚、鄙、敞、卑、窃、臣、仆。

(2)帝王自称:

孤、寡、不谷。

(3)读书人自称:

小生、晚生、晚学。

(4)其他:

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4.敬称

(1)称帝王: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称皇子:

殿下。

(3)称将军:

麾下。

(4)称对方或对方亲属:

令、尊、贤、仁。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5)称年老的人:

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6)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7)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

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5.年龄称谓

(1)垂髫: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

(2)总角:

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

(3)豆蔻:

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女。

(4)束发:

男子十五岁。

(5)弱冠:

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6)而立:

是男子30岁。

(立:

立身之志)

(7)不惑:

是男子四十岁。

(8)知命:

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

(9)花甲:

六十岁。

(10)古稀:

七十岁。

(11)耄耋:

指八九十岁。

(12)期颐:

是一百岁。

6.古代主要节日

(1)元日:

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人日:

正月初七,主小孩。

(3)上元:

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

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5)寒食:

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

(6)清明:

四月初,扫墓、祭祀。

(7)端午:

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8)七夕:

七月初七,妇女乞巧。

(9)中元:

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

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

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

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7.古代的刑罚

(1)黥刑:

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2)劓刑:

割鼻子。

(3)笞刑:

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4)刖刑:

将脚砍掉。

(5)宫刑:

又叫“腐刑”。

(6)膑刑:

剔去膝盖骨。

(7)大辟:

砍头。

(8)炮烙:

将人烧烤死。

(9)车裂:

又叫“五马分尸”。

(10)汤镬:

将人煮死。

(11)腰斩:

从腰部斩断。

(12)凌迟:

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

暴尸街头。

8.人物并称及流派

(1)屈宋:

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2)扬马:

指西汉扬雄、司马相如。

(3)沈诗任笔:

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4)沈宋:

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

(5)元白:

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6)南唐二主:

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7)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8)南洪北孔:

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昇和孔尚任。

(9)花间词派:

五代时词派,因《花间词》得名。

(10)江西诗派:

宋代文学流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共24人。

(11)公安派三袁:

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

(12)茶陵诗派: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

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

(13)竟陵派: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谭元春。

反对拟古主张书写性灵。

9.我国文学史上的“居士”

(1)唐代大诗人李白——青莲居士

(2)唐代诗人白居易——香山居士

(3)南唐后主词人李煜——莲峰居士

(4)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六一居士

(5)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居士

(6)北宋词人周邦彦——清真居士

(7)北宋词人秦观——淮海居士

(8)南宋词人叶梦得——石林居士

(9)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居士

(10)南宋词人辛弃疾——稼轩居士

(11)南宋词人李清照——易安居士

(12)明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徐渭——青藤居士

(13)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温陵居士

(14)清代伟大小说家曹雪芹——芹溪居士

(15)清代文学家袁枚——仓山居士

(16)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柳泉居士

10.我国古代的著名诗(词)话

(1)《诗品》:

作者钟嵘(468~518),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

他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批评专著。

(2)《六一诗话》: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坛领袖,著名文学家。

我国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著作。

(3)《沧浪诗话》:

作者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福建邵武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文学批评家。

(4)《词品》:

作者杨慎(1488~1559),明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

(5)《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乾隆时期一度风靡诗坛的“性灵说”代表人物。

(6)《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诗歌“境界说”的代表人物。

1.缺少记忆,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内容不清晰。

2.不注意名著中的细节,回答问题“短斤少两”。

3.简答题回答步骤不全,易失小分。

         一)熟悉名著内容,注意重点章节的细节

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是考查考生是否“读书”,同时在题型上采取主、客观题相结合,避免了简单的考查识记。

客观题的设题角度主要从名著故事、经典情节、场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题、结局等方面入手,侧重于对名著内容的分析鉴赏,如对名著的人物形象、结构模式、思想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简要的鉴赏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鉴赏评价能力。

它要求考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相应的评判。

近年高考考查一般比较具体细致,因此,考生要将主要故事情节(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人物、人物间的关系)记准、记牢。

 (2014·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

C.《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

D.《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E.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

【答案】 AC

【解析】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徐庶入相府拜见曹操后,“拜谢而出。

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

‘……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

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

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

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

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故A项错。

C项,《边城》中的故事并不是全发生在端午节,“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错,小说中描写的天保、傩送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哀婉而凄美。

 (2013·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答案】 AE

【解析】 A项“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错,应是“从岳母、太太的外公和自己的外婆处得到了三笔遗产”。

E项《茶馆》“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错,《茶馆》的剧情安排与“三一律”无关。

         二)针对不同题型,注意答题规范,掌握答题技巧

回答名著简答题,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

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一般有以下三种。

1.识记辨别类题型。

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

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2.理解概括类题型。

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

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3.赏析评点类题型。

这类题一般是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

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作用、意义作赏析。

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还是主要内容、思想意义或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

 (2014·江苏卷)简答题。

(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答案】 “葬花魂”的依据:

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

“葬诗魂”的依据:

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解析】 题目涉及的内容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贾府女眷在男子离开后接着赏月,因宝钗、李纨、凤姐、邢夫人、尤氏、蓉妻等女眷都不在,贾母叹人少冷清,吃酒闻笛,笛音悲怨,贾母落泪继而有些困了,就散了。

黛玉因为中秋家家团圆,因而触景感怀,史湘云见状过来陪她劝她,二人到凹晶馆联诗。

黛玉作“冷月葬花魂”,湘云说她“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

这一章中秋联句紧接在抄检大观园之后,是加剧贾府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家族没落的第一强音。

结合这一回内容,联系黛玉经常在大观园聚会写诗及有葬花之事,可以解答本题。

(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

接着,“我”又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 关系:

后者否定前者。

心态:

自己感到虚无、迷茫、寂寞,但不愿将它们传递给读者。

【解析】 《故乡》写于1921年1月,反映了中国农村日甚一日的破产景象,通过写回到阔别七八年的故乡后见到的闰土、杨二嫂等人,反映出在现实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双重摧残下,人们不仅面临着肉体的死亡,也面临着灵魂的毁灭。

把握全文内容之后,结合“自己手制的偶像”就容易理解第一个想法反映的是作者心中的虚无、迷茫、寂寞。

在这一想法之后,文章最后一段转而写“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作者硬要实现心态的转变,否定前一想法,不仅为自己,也为读者,这在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

 (2013·江苏卷)简答题。

(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

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答案】 惜春、迎春。

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解析】 各人的表现反映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迎春胆小怕事,忍让,力求稳妥;惜春心冷,舍弃丫鬟,不牵扯自己。

(2)《边城》中,二佬说:

“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

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

我还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

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

“我还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

根据原因:

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解析】 第一问简单一些,只要知道相关二佬的爱情的情节即可。

第二问是有“跨度”的,应从作品前后情节以及借代手法方面去考虑作答。

《边城》中二佬说上面的一番话,是天保出去闯滩死了之后。

中寨人有人来探口风,把话问及顺顺,想明白二佬的心中是不是还有意接受那座新碾坊。

顺顺就转问二佬自己意见怎样。

注意这样的背景,就知道“根本原因”了。

请使用“课后训练·专项突破八·高效精练

(二)”活页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