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893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寓言两则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六年级备课组长:

时间

2.24---2.29

参加人员

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地点

六年级办公室

主备人

备课内容

1.文言文两则

文章

内容

分析

《学弈》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启示。

本文通过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接触的又一篇文言文。

这则文言文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而且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本课

重点

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

本课

难点

引导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情

分析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

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执教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安排

备注(二次备课)

学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

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

学弈)

3、介绍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

1、弈:

下棋学弈:

学下棋

2、就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所提问题:

谁学下棋?

跟谁学?

怎样学的?

学的结果怎样?

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

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

不好读;读不懂

2、老师逐句领读。

(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

四、逐句理解,把握语气

师:

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讨论,知识的积累

2、理解句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a、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

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

如:

“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联系《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

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

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联系《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

善于

 “善弈者也。

”善:

善于

“者”联系古诗句:

“有志者,事竞成。

”者:

……的人

“也”:

肯定的语气。

c、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d、再吟这句,吟出弈秋围棋大家的风度

3、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A、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对照注释逐词理解)

B、逐词交流汇报②③句的意思

注意:

五个“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 之:

无实在意思

“一人虽听之”   之:

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

鸿鹄

“虽与之俱学”   之:

另一个人

“弗若之矣。

”    之:

另一个人

C、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讲两句话的意思

D、分角色吟诵课文

这两个人学弈的经过文言文只两句话就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见文言文的简练。

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各自学得怎样呢?

一起回答——

生齐读: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E、师生合作吟诵

老师给大家开头,一生读第一个人的表现,一生读第二个人的表现,一生读最后的结果。

(师读:

使弈秋诲二人弈…三个学生分别接读。

师生合作读两次)

F、成语运用

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

(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

(学有所成、一无所获)

4、理解④⑤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

有人提出质疑

A、自由独立逐词理解④⑤

B、交流汇报

C、感情吟诵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师读:

)为是其智弗若与?

(读出反问的的语气)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指生读:

)为是其智弗若与?

(读出强烈的语气。

练习两遍)

回答——生齐读:

曰:

非然也。

(读出肯定的语气)

师:

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

非然也。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的态度不一样。

这真是——(板书:

)态度决定成败。

D、感悟道理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

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F、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五、吟诵背诵,欣赏感悟

把古人读诗文的情景能再现在我们的课堂就好了。

1、指名吟诵全文  点评   (2次)

2、试背全文

六、拓展延伸,体验快乐

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这是《学弈》这则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话。

2、自由读

3、师生齐读

4、理解大意

大意:

比如说,下棋只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小的技术。

不专心致志,就学不会。

5、再次齐吟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专心致志则大有可为也!

七、布置作业:

背诵给家人听

板书

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教学

反思

教研组签字

教导处审核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六年级备课组长:

侯媛

时间

2.24---2.29

参加人员

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地点

六年级办公室

主备人

司旺宁

备课内容

1.文言文两则

文章

内容

分析

《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

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本课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本课

难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学情

分析

《两小儿辩日》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本次学习我没有把字词句解释、翻译放在首位,而是注重让学生去探究理解。

并结合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执教人

教学准备

课件 搜集孔子的资料

教学环节安排

备注(二次备课)

两小儿辩日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引导:

“三人行,必的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们想知道吗?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课件出示全文,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

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听老师范读。

(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语速、语气。

4、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师板书:

一儿、孔子、一儿、日初出、日中。

2、组织交流。

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3、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a.问其故。

b.及其日中如探汤。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孰为汝多知?

(2)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问题。

a.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

b.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问题。

c.太阳的不同时候的冷热问题。

(3)对这一问题,两个小儿的看法截然想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

(4)小儿的理由各是什么?

分别用(  )和(  )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

4、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

5、分组齐读3、4小节。

6、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

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

(不能决也)(生回答,师板书。

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

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2、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5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学法,培养能力。

1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2课件出示:

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3小结。

我们可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这里老师给你们推荐几篇文言成语小故事。

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六拓展延伸,张扬个性。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看找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老师下面准备了几分快餐,欢迎你们自行选择。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

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写读后感:

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板书

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

近大远小

一儿:

远凉近热

孔子:

不能决也

教学

反思

教研组签字

教导处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