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183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湘教版2017年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游戏《欢迎你》

教学目标:

1.对新学期新同学新环境加以认识,指导学生用疼有的音乐方式问好;

2.在学会歌曲《欢迎你》,学会并喜欢本节课的音乐游戏,活动及规律,并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3.指导学生在参与演唱与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培养学生爱听音乐的好习惯;

2.学会歌曲《欢迎你》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的节奏及声音的表现与创作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情景导入

师:

小朋友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认识了新同学,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名字吗?

仔细听好了。

(边说边拍节奏)

师:

同学们,你们能像我这样介绍自己吗?

(1)学生根据老师拍击的节奏介绍自己的姓名

(2)教师改变速度与声音的强弱,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

3.学唱歌曲

师:

小朋友们介绍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欢迎你》,请同学们跟老师读歌词,重点拍手读好节奏,进而学唱歌曲。

4.互动游戏

(1)结合音乐游戏,举行活动“谁的歌儿多”

师:

同学们,《欢迎你》学会了,新同学也认识了,现在,老师要组建几支火车队,小朋友们愿意当火车司机吗?

(2)教师演唱《欢迎你》第一句,指明踊跃举手回答的学生。

(3)教师邀请回答姓名的学生上台参加活动。

师:

刚报了姓名的同学请到台上来选择你会唱的歌曲,为大家进行表演,谁表现的好,谁就是我们今天的火车司机。

(4)师延长下第三句,引导学生拍节奏回答。

师:

认识你呀真高兴,我们拍手欢迎你。

全班同学齐答:

欢迎某某某,欢迎某某某!

师: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啊?

好了,我们一起开动自己的小火车回家吧。

小朋友们赶快到火车站集合,小演员们来当我们的火车头吧!

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

预备,出发!

5.课堂小结

师:

到家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了这首有趣的歌曲并玩了很多游戏,你们开心吗?

你最喜欢哪一个音乐游戏或音乐活动?

以后的音乐课我们将聆听许多优美的音乐,演唱许多动听的歌曲,还有不少有趣的音乐游戏在等着我们呢!

(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律动《唱呀,跳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能随着《唱呀,跳呀》的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和跺脚,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重点:

1.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随着音乐律动,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

教学准备:

电脑,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师生问好,用歌声问好

1.教师边拍节奏边唱

2.学生边拍节奏边回答

二.感受音乐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欢迎你》,那么你们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以外,还有什么好玩的吗?

瞧瞧老师在干什么?

1.随音乐拍击节奏

(1)师:

同学们,刚刚老师在干什么?

你们发现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每隔一小节拍两次手的规律)

(2)师:

同学们试着跟着老师一起合着音乐拍手

(3)师:

同学们表现得很棒,那么现在我们就按照教材的要求按照左、右、上、下拍手的规律试着跟音乐拍一拍,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

2.分小组接龙比赛,获胜的小组进行表演。

三.创编环节

师:

同学们,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1)启发学生回答并用不同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请学生上台表演:

快乐、着急、幸福和叹气的表情和动作,并将快乐—拍手,着急—跺脚,幸福—拍肩,叹气—拍腿的对应关系告诉学生,让学生组合四种声势动作对歌曲进行自由组合地律动表演。

(3)伴以律动,师生共同表演《唱呀,跳呀》

四.评价及总结:

师:

同学们,今天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表现得非常优秀。

这节课让我们知道许多音乐我们可以用耳朵听,用声音唱,还可以用动作演。

希望这些美妙的声音带给我们美的感受,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再会吧!

(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哈尼族童谣《其多列》;

2.能配合《其多列》的演唱,用拍手与跺脚的声势动作进行伴奏;

3.引导学生判断歌曲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哈尼族族儿歌的民族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用自然流畅、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学习并能够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

1.认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并能正确地为歌曲打节奏。

2.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做动作。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师生问好,用歌声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铺垫

(播放多媒体课件少数民族风光图片和背景音乐《爱我中华》)

师: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了,看谁平时掌握的知识多,谁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竞相开放。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几朵美丽的小花吧!

(播放图片,傣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哈尼族),各个民族的小朋友都在歌唱着美好的明天,你们听,哈尼族的小朋友正迎着风,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

小朋友,想不想去哈尼族小朋友们家中去做客呢?

抓紧脚步,他们正哼着歌,召唤我们呢!

(二)感受歌曲,体验学习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师:

同学们,从歌声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吗?

生:

愉快、高兴、快乐……

2.学习歌词

(1)老师范唱,请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母用拼音标记好

(2)齐读歌词,师生共同分析歌词

第一段:

表现哈尼族小朋友,勤劳,热爱生活;

第二段:

表现哈尼族小朋友,乐天,热爱生活;

第三段:

表现哈尼族的民族特点,如小朋友热爱艳丽的衣服、玩具一样,他们也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服饰。

(3)解释歌词,并学会为音乐伴奏

师:

小朋友们,在我们刚刚读的童谣中,你们听到童谣中出现得最多得一个词是什么吗?

生:

其多列

师:

对,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

其多列是哈尼族语言,是“快快来”的意思。

就仿佛说:

“小朋友们,快快来呀,我们一起去上山捡竹叶,一起去上学的意思。

老师把它做成了一个游戏,同学们看老师的:

左右拍,左右拍,跺脚拍手,跺脚拍手

(生随师模拟游戏)

3.跟随录音或琴演唱歌曲

师:

小朋友们,你们拍的真棒,你们想不想把这首童谣唱出来?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1)随教师一起轻声哼唱;

(2)学生随录音轻声填入歌词唱歌曲;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展示音乐的形象,体现音乐的情绪。

三.互动环节,创造表现

1.加入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分辨歌曲的情绪。

(优美抒情与活泼欢快)

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生讨论歌曲情绪。

(欢快:

娃哈哈,小螺号;抒情:

小白船,云)

四.课堂小节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哈尼族小朋友生活的乐园,感受到哈尼族小朋友的快乐,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哈尼族小朋友们一样勤劳,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好了,同学们下课,我们下节课再会。

(生伴随音乐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小鸟》和《狮王》两个音乐片段

2.参与《听听谁在唱》的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小鸟》、《狮王》,想象音乐形象,并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2.能积极参加《听听谁在唱》的音乐活动,能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即兴编唱歌词。

3.能听辨并模仿出长短不同的声音。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做出动作。

2.引导学生理解“音的长短”的概念,能对具备长短对比的音组进行正确的模仿与听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听赏音乐,体验感受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哈尼族,去哈尼族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还与哈尼族的小朋友们一同放声歌唱,小朋友们我们再一齐唱一遍好吗?

1.听赏《小鸟》

师:

同学们唱的可真好听,瞧瞧我们的歌声把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吸引来了,你们听,是谁来了?

(课件播放《小鸟》,学生聆听。

生:

小鸟

师:

同学们,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

生:

活泼、快乐的小鸟

师:

那我们一起来和这只快乐的小鸟飞舞歌唱吧!

(课件再次播放《小鸟》,生听音乐,模仿动作)

2.听赏《狮王》

师:

小朋友们,别出声,你们听听,森林那边有什么动物向我们走来了?

(课件播放《狮王》,学生聆听)

生:

狮子,恐龙,老虎,豹子……

师:

那么,你们为什么觉得音乐里,描述的是狮子,恐龙,老虎,豹子这些威猛的动物呢?

(生自由回答,展开联想)

师: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小脑袋思考得真勤快,小耳朵听的真灵敏。

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缓慢而沉重,透露着一种威严的感觉,中间还有咆哮的声音,让我们忍不住地想到了大型的威猛的动物。

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来模仿一下它们吧!

(课件再次播放《狮王》,生听音乐,模仿动作)

三.互动小博士—认识音的长短

师:

同学们,狮王踏着威严的步伐慢慢地走远了,现在请同学们坐下来,我们来一起欣赏森林里各种有趣的声音吧!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听一听,学一学,谁的声音长,谁的声音短?

(课件播放多组具备声音长短对比的音频,学生听辨并模仿)

第一组:

猫(喵)—老鼠(吱)

第二组:

羊(咩)—鸭子(嘎)

第三组:

火车(咔嚓)—电闪雷鸣(咚)

四.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我们在森林里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节课,你们开心吗?

现在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让我们跟森林说再见吧!

(生随音乐拍手走出教室)

 

第三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亮火虫》,认识3(mi)5(sol)6(la)三个音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亮火虫》,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2.用图文指出同学们正确歌唱姿势,纠正不良坐姿与站姿;

3.认识3(mi)5(sol)6(la)三个音,并能根据老师弹奏音的顺序进行积极听辨。

教学重点:

建立3(mi)5(sol)6(la)三个音的音高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用自然流畅,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亮火虫》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去了哈尼族小朋友们家做客,又去了森林里聆听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还跟老师随音乐跳舞来表示对小动物的热爱,今天,老师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请从谜语中找答案吧!

听好了:

谜语:

有种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绿光闪闪真可爱。

生:

萤火虫

师:

对,那么在贵州地区,人们常常把萤火虫叫做亮火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这首贵州童谣《亮火虫》。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认真地听赏歌曲。

2.师播放歌曲《亮火虫》

师: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亮火虫吗?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用微弱的光照亮夜空,为美丽的夏夜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可是它的生命却非常的短暂,只有一夏的时间,所以我们见到亮火虫,一定不要扑捉它,让它自由地飞翔吧!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童谣都唱了些什么,有哪些小朋友可以找出来?

3.朗诵歌词(一、二段)

师:

好的,同学们回答的不错,找的很仔细,现在就跟随老师把这首歌词齐声朗读一遍,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的声音最宏亮?

4.唱唱做做

师:

朗诵完歌词,老师想问下同学们,你会模仿亮火虫飞舞的动作吗?

(请举手的同学模仿),好的,我们现在一起看一下亮火虫飞舞的样子(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学亮火虫飞一飞。

(1)学习3(mi)5(sol)6(la)三个音的音高,唱名和手势

师:

今天我们教室里飞来了三只亮火虫,你们认识它们吗?

其实啊,这三个小音符非常有趣,但是要唱准它还真不容易。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呢?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法宝。

你们可要看仔细了,请伸出你们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

(2)用手势练唱歌曲《亮火虫》的四个音组,“练一练”

师:

我们现在一起做个照镜子的游戏,请小朋友跟老师做一样的手势,唱一样的旋律,看看哪些小朋友唱的准,做的快。

接龙游戏:

①353②56③5553④556

⑤556⑥56⑦5553⑧556

(3)加歌词学唱歌曲

师:

同学们这里有个重点:

“儿”,你们发现它出现了几次?

(6次)我们要尽量把它唱出来。

因为它表现的是亲切、温馨的情绪。

(4)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师:

同学们,我们现在要选出一只亮火虫国王,它唱①③⑤⑦部分,其他同学(小亮火虫们)唱②④⑥⑧部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5)师弹奏3(mi)5(sol)6(la)三个音组,学生听辨并写在课本的方框中

三.课堂小结

师播放《亮火虫》音乐,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游戏《打掌掌》

教学目标:

1.能用身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演唱歌曲《打掌掌》。

3.能跟着歌曲《打掌掌》的节奏玩打掌掌的游戏。

4.能唱准3、5、6三个音的音高,并借助柯达伊手势唱准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快乐的与同学参与音乐游戏《打掌掌》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随伴奏拍手掌读童谣

1、师示范念童谣打掌掌。

2、随伴奏跟老师拍童谣。

3、出示歌词,随伴奏齐拍念童谣。

4、随伴奏,齐打掌掌背童谣。

5、交换伙伴玩打掌游戏。

二、随歌曲打掌掌

1、师示范和一位同学打掌掌。

2、交换伙伴,连续播放三遍音乐,玩打掌游戏。

三、随琴声唱童谣

1、师范唱歌曲。

2、师弹琴,学生跟琴唱。

3、带表情唱全曲。

4、交换伙伴唱歌曲玩2人打掌游戏。

四、带手势唱音符

1、师带手势唱旋律,生找出三个音符3、5、6

2、唱单音——跟3、5、6打招呼

(1)说着答

师:

3的小手在哪里?

生:

3的小手在这里。

(腰间)

师:

5的小手在哪里?

生:

5的小手在这里。

(胸前)

师:

6的小手在哪里?

生:

6的小手在这里。

(嘴边)

(2)跟旋律问答

33333330|33333330||

师:

3的小手在哪里?

生:

3的小手在这里。

55555550|55555550||

师:

5的小手在哪里?

生:

5的小手在这里。

66666660|66666660||

师:

6的小手在哪里?

生:

6的小手在这里。

(3)把学生分3、5、6三组,玩找朋友游戏。

33333330|33333330||

师:

3的朋友在哪里?

生:

3的朋友在这里。

55555550|55555550||

师:

5的朋友在哪里?

生:

5的朋友在这里。

66666660|66666660||

师:

6的朋友在哪里?

生:

6的朋友在这里。

(4)玩唱旋律呼唤朋友的游戏

33333-|3---||

师:

我在呼唤MI生:

MI

55555-|5---||

师:

我在呼唤SOL生:

SOL

66666-|6---||

师:

我在呼唤LA生:

LA

(5)唱音组

635|365|563|653|536|356||

(6)唱旋律

(7)出示打掌掌乐谱,学生指谱唱旋律。

五、唱着童谣玩游戏

1.试一试

问:

更多的人一起打掌掌怎么玩呢?

2.说一说

找一两组刚才拍得好的上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玩的。

目标:

拍准确,提醒“开在小河边”的时候,推几下。

3.玩一玩(连续三遍)

第一遍:

跟你的同桌一起玩。

第二遍:

前后的伙伴接着玩。

第三遍:

多个伙伴开心地玩。

六、总结

师: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了打掌掌的歌,玩了打掌掌的游戏,希望你们可以跟你的伙伴们一起:

读童谣,唱儿歌,一起快乐地——打掌掌。

好了,小朋友们,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飞呀飞》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飞呀飞》。

2.感受达斡尔族童谣的特点,体验草原的壮美。

3.学习柯达伊手势,跟着琴声唱唱做做。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飞呀飞》。

教学难点:

感受达斡尔族童谣的特点;学习柯达伊手势。

教学准备:

电子琴、卡片、情景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

同学们,请观赏一段视频,仔细观察短片中描述的画面。

生:

有草地、马儿、小牧童,天空真美啊……

师:

孩子们说的真好。

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嫩绿的草地上有一群小牧民正快乐的骑着马儿飞奔!

三、歌曲听赏

师:

请听赏歌曲《飞呀飞》,听完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

欢快的、兴奋的、快乐的、愉快的……

师:

你们说的都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欢快的歌曲吧!

四、新课教学

1.节奏练习

2.歌词朗读

按照歌曲节奏,充满感情的朗读。

3.旋律学习

随琴哼唱、师带唱、生用la模唱。

4.加入歌词

自主学唱、师教唱、分组唱。

五、创编与表现

1.动一动

边唱边用自己的动作为歌曲伴奏,体验骑马的乐趣。

2.演一演

创设情境,表现草原上小牧民骑着马儿欢腾的场景。

3.练一练

学习柯达伊手势,跟着琴声唱唱做做。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飞呀飞》。

相信同学们已熟悉了达斡尔族童谣的特点,同学们模仿的雄鹰、表演的小骑手,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飞向美丽的草原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牧童谣》

教学目标:

1.学习柯达伊手势,跟着琴声唱唱做做。

2.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飞呀飞》。

3.听赏《牧童》,感受中外民歌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飞呀飞》。

教学难点:

学习柯达伊手势;听赏斯洛伐克民歌《牧童》。

教学准备:

教学光碟、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能模仿一下牛的叫声吗?

生:

呣…呣…呣…

师:

你们的表演生动有趣,老师仿佛踏进了一片青草地。

三、歌曲听赏

师:

请听赏歌曲《牧童谣》,闭上眼睛感受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啊?

生:

小牧童在吹笛子,牛在叫……

师:

同学们听得很用心,大胆的说出了对歌曲的感受。

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牧童谣》。

四、新课教学

1.节奏练习

2.歌词朗读

按照歌曲的节奏,充满感情地朗读。

3.旋律学习

跟琴哼唱、师教唱、用“lu”模唱。

4.加入歌词

自主学唱、师教唱、分组演唱、完整的唱。

五、创编与表现

1.练一练

练习柯达伊手势,随着琴声唱唱做做。

2.唱一唱

边唱边表演,运用自己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3.听一听

听赏《牧童》,感受中外民歌的异同点。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飞呀飞》。

在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每位同学的快乐。

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表演吧!

第六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买菜》

教学目标:

1.喜欢《买菜》,并能学会这首歌。

2.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境。

3.能与同学合作,创造性地表演音乐游戏《办家家》。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买菜》和表演《办家家》。

教学难点:

能创造性的表演音乐游戏《办家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你们都去过菜市场吗?

那你们都想当家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就一起来当一次家,来做一次小主人,好吗?

二、新授活动

  1、首先,我们要去菜市场。

这样吧,怕小朋友有些不懂,我们还是请奶奶和我们一起去好吗?

  2、学第一句歌词: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

  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3、同学们,你们看菜市场都有什么菜呀?

  (鸡蛋,母鸡,萝卜,黄瓜,西红柿,青菜,小鱼,蚕豆,毛豆,小豌豆)

  4你们喜欢吃这些菜吗?

好,我们一起来听听:

  5、我们来看看哪个组能把菜谱很快的背下来?

  6、小组比赛,互评。

  7、这么多菜,你们拿得了吗?

  (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

  8、这么高兴,我们就来唱一唱吧!

  9、随乐演唱。

  10、集体表演。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买菜》,表演了音乐游戏《办家家》。

相信同学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也体会了奶奶每天买菜的辛苦。

希望小朋友们利用节假日帮助家人做一些家务活,争当爱劳动的好少年!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唱游课,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游戏、表演几部分内容。

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以体验劳动快乐为教学主线的,通过情景创设,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感受劳动的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爷爷、爸爸和我》

教学目标:

1.在律动表演《爷爷、爸爸和我》中,能配合音乐模仿生活中看到或体验

呀呀、爸爸、小朋友走路姿势和神态,伴随“XXX.X—”三种节奏律动,并能正确地认、拍那个节奏型。

2.在律动表演中能与他人协作配合,并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掌握歌曲中三种节奏。

2.能在表演中与他人合作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

1、认真聆听音乐,模仿老师动作。

要求:

第一,律动时注意听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第二,音乐共播放两遍,

第一遍模仿老师律动,第二遍学生听音乐自由律动。

音乐片段1:

《猫之步态舞》

音乐片段2:

《在山魔的宫殿中》

音乐片段3:

《动物狂欢节》曲四《乌龟》

2、律动时,听到了几段音乐?

它们带给你们的感受相同吗?

3、总结(课件)

音乐片段1:

活泼、欢快

音乐片段2:

矫健、雄壮

音乐片段3:

缓慢、低沉

二、节奏练习。

1、拍节奏,配音乐。

XXXX┃XXXX┃

Titititititititi

XX┃XX┃

dadadada

X—┃X—┃

daadaa

2、练习节奏:

识、读、拍。

3、根据人物形象,配节奏——小朋友、爸爸、爷爷,根据任务不同形象和性格,

为他们选配合适的节奏并说说出理由。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2、辨识歌谱中的节奏。

3、学唱歌曲

师生接龙唱——学生连起来唱——随琴完整演唱。

4、歌曲处理。

采用示范模仿,引导启发法等,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情,表现三个人物

不同的性格形象。

小朋友——活泼明亮的声音;

爸爸——饱满浑厚的声音;

爷爷——低沉和缓的声音。

5、随着琴声,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律动表演

1、变演唱边随乐律动。

2、加入夸张的表现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引导创编——自由表现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能将你们美妙的歌声、风趣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