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822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docx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

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

  

    木星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11.8622年,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岁星(也包括日、月及其他四颗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正好约十二年绕天一周,也就是说,岁星每年要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

每一星空区域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共有十二个这样的星空区域,即十二次,这样用“岁在××”就可以纪年了,十二年周而复始。

   十二次是将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平均划分为十二等分,具体位置则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为标志。

岁星纪年法的表示方法是:

如岁星在某一年运行至星纪区域,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

翌年岁星又运行至玄枵区域,该年就记为“岁在玄枵”,以下类推,十二年循环一次。

《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或“超次”。

 

十二次名称

  星纪(丑);玄枵(子);诹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  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

十二次与国州对应关系

  星纪:

吴越(扬州);于辰在丑

   玄枵:

齐(青州);于辰在子

   诹訾:

卫(并州);于辰在亥

   降娄:

鲁(徐州);于辰在戌

   大梁:

赵(冀州);于辰在酉

   实沈:

魏(益州);于辰在申

   鹑首:

秦(雍州);于辰在未

   鹑火:

周(三河);于辰在午

   鹑尾:

楚(荆州);于辰在已

   寿星:

郑(兖州);于辰在辰

   大火:

宋(豫州);于辰在卯

   析木:

燕(幽州);于辰在寅

十二次与二十八星宿对应关系

 星纪:

斗牛女

 玄枵:

女虚危

 诹訾:

危室壁奎

 降娄:

奎娄胃

 大梁:

胃昴毕

 实沈:

觜参井

 鹑首:

井鬼柳

 鹑火:

柳星张

 鹑尾:

张冀轸

 寿星:

轸角亢氐

 大火:

氐房心尾

 析木:

尾箕斗

 

太岁纪年法

现代天文学及考古学支持的说法是:

岁星也叫“岁”,就是木星。

古人把天体中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次,岁星由西向东(逆时针)运行,每年行经一次,十二年(11年10月)绕天一周。

当其运行到某一“次”,就称某某年、如在寿星,这一年就叫寿星年。

但因为木星的运行周期并非是准确的12年,它在黄道中的运行位置也会发生不同的偏移与变化,后世就形成了新的太岁纪年法——由于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由东向西(顺时针)配以十地支的“十二辰”顺序恰好相反,岁星纪年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人们假设了一个与十二辰同步的“太岁”,并给起了摄提格、执徐、大荒落等十二个名称来纪年,这种纪年方法称太岁纪年法。

这是地支的考古起源说。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

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辰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

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十二辰

  1.星纪丑

  2.玄枵子

  3.诹訾亥

  4.降娄戌

  5.大梁酉

  6.实沈申

  7.鹑首未

  8.鹑火午

  9.鹑尾巳

  10.寿星辰

  11.大火卯

  12.析木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

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太岁是《汉书•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

根据《汉书•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太岁位置岁星位置

  摄提格寅(析木)星纪(丑)

  单阏卯(大火)玄枵(子)

  执徐辰(寿星)诹訾(亥)

  大荒落巳(鹑尾)降娄(戌)

  敦牂午(鹑火)大梁(酉)

  协洽未(鹑首)实沈(申)

  涒滩申(实沈)鹑首(未)

  作噩酉(大梁)鹑火(午)

  阉茂戌(降娄)鹑尾(巳)

  大渊献亥(诹訾)寿星(辰)

  困敦子(玄枵)大火(卯)

  赤奋若丑(星纪)析木(寅)

  单阏音chan2yan1,执徐音zhi2chu2牂音zang1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

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

六十年周而复始。

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十干

  阏逢甲

  旃蒙乙(旃音沾)

  柔兆丙

  强圉丁

  著雍戊

  屠维己

  上章庚

  重光辛

  玄黓壬(黓音亿)

  昭阳癸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十二辰

  摄提格寅

  单阏卯

  执徐辰

  大荒落巳

  敦牂午

  协洽未

  涒滩申

  作噩酉

  阉茂戌

  大渊献亥

  困敦子

  赤奋若丑

太岁纪年法简表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

创制这些名字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

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

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

“起阏蒙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太岁纪年法中的岁星所在星宿及其数量是按照某种规定安排的,它们既不可以随意舍取,也与各个年份中岁星晨出时的实际位置没有直接关系。

大家知道,太岁纪年法是在岁星纪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由于发现岁星运行一周天的恒星周期是十二年,曾经根据这一运动规律把黄道自西向东平均划分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星次,以岁星每年所行经的星次纪年,史称此方法为岁星纪年法。

不过,岁星运动的恒星周期实际上并不恰好为十二年,而是11.86年,即岁星不用十二年便可沿十二星次走完一周天。

这样,时间一长,岁星的位置便会发生超次现象。

例如,鲁襄公二十八年本应该是“星纪”年,而该年岁星的实际位置已经达到“玄枵”次,所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的记载。

为了避免岁星纪年法“名不符实”的问题,古人虚拟了一个相对岁星做反向运动的太岁(又称“太阴”、“岁阴”),让太岁沿着以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命名的十二个地平方位匀速运动,一年走一辰,以太岁每年所在辰位纪年,史称此方法为太岁纪年法。

太岁纪年法既然不是以岁星的实际运动为标准纪年,本没有必要再与岁星的位置发生关系,但古代从事数术活动的方士为了占卜的需要,仍然具体规定了太岁运行辰位与岁星运行星宿的对应关系。

如,《淮南子·天文训》记云:

“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西钩,则岁星行二宿。

”其中,“四仲”是指卯、酉、子、午等四个辰位,因为它们正好位于东、西、北、南四方的中央,故名四仲;“四钩”是指丑、寅、辰、巳、未、申、戍、亥等八个辰位,因为它们分别位于四方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故名四钩。

太岁运行辰位与岁星所在星宿的对应关系,如“图二”所示。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中,关于上述对应关系也有类似记述:

“岁星与太阴[相]应也。

大阴居维辰一,岁星居维宿星二;大阴居中辰一,岁星居中宿星三。

”《淮南子·天文训》和《史记·天官书》所记述的太岁纪年法中,都具体应用了上述对应关系。

由此可见,在太岁纪年法中,岁星所在的星宿以及这些星宿的数量,都是由太岁的方位所决定,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同太岁的方位保持着固定的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因此,太岁纪年法中岁星所在的星宿的组合,是不宜随便取舍和更改的。

本文在前边已经指出,睡虎地《日书》“官”篇所记十二个月份的星宿组合,在当时也是一种使用普遍、影响广泛的系统。

“官”篇与太岁纪年法既然有六个相同月份的星宿存在差异,这也说明,“官”篇中的星宿组合与太岁纪年法中的岁星所在不是一回事。

另外,由于太岁纪年法中的岁星所在不是出自对天象的实际观测,而是出自人为的规定,这也决定了“官”篇的星宿分组与太岁纪年法中岁星所在的差异不是由观测误差所引起的,而是因为它们原本就属于性质互不相同的两个系统。

认为《日书》“除”篇所记星宿与当时的日躔位置有关的观点,其主要依据是,“除”篇十二个月份与星宿的对应关系,同《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记十二个月的日躔星宿十分相近。

《吕氏春秋》是战国晚期成书的秦国文献,其“十二纪”所记载的一年十二个月的日躔位置,如“表三”所示。

将“表三”与“除”篇各月的星宿相对照,可以看出,两者相同月份的星宿绝大多数是相同的。

另外,两者所记星宿都只与月份相对应,而不涉及具体年份。

据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除”篇所记十二个月份的星宿就是当时一年十二个月的日躔位置。

 

《资治通鉴》开头都有一句这么难懂的话,例如“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究竟是什么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我简单回答如下:

  

  这就是古书中的“太岁纪年法”,由于难懂,一般很少用。

  简单地说,所谓的“大渊献”、“赤奋若”,都是“太岁”年名。

  

  要了解“太岁”,必须先懂得什么是“岁星”。

  

  “岁星”,是古人的一个天文概念。

实际上就是指出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一的木星。

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的行动轨迹会经过一个特定的行动区域,并据以纪年。

  

  黄道,是古人想象中的太阳在空中每年运行的轨道。

人站在地球上看太阳,由于地球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在地球不同轨道上看到的太阳,太阳的运行轨道也不同。

这种视觉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每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

  

  接下来,再说“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称为“星次”。

由西向东命名为:

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中国古人的这种做法,与西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方则是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称为“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与行星的必经之所。

他们将其具体分为设立了白羊、金牛、巨蟹等十二等份,称为黄道十二宫。

  

  中外黄道区域对应如下:

  

  星纪——摩蝎宫

  玄枵——宝瓶宫

  诹訾——双鱼宫

  降娄——白羊宫

  大梁——金牛宫

  实沈——双子宫

  鹑首——巨蟹宫

  鹑火——狮子宫

  鹑尾——室女宫

  寿星——天秤宫

  大火——天蝎宫

  析木——人马宫

  

  了解了这些,古书上的一些话就好理解了。

在“岁星纪年法”中,古人认为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经过一个星次,比如“岁在星纪”(木星运行到星纪这个星次的范围)、“岁在玄枵”。

十二年为一个循环,依此类推。

  

  了解了这些,就容易理解“太岁纪年法”了。

古人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十二辰(生肖、时辰)挂上了钩。

但是,安排方向与“岁星纪年法”相反——由东向西。

具体如下:

  

  十二次(由西向东)——十二辰(由东向西)

  

  星纪—————————丑(牛)

  玄枵—————————子(鼠)

  诹訾—————————亥(猪)

  降娄—————————戌(狗)

  大梁—————————酉(鸡)

  实沈—————————申(猴)

  鹑首—————————未(羊)

  鹑火—————————午(马)

  鹑尾—————————巳(蛇)

  寿星—————————辰(龙)

  大火—————————卯(兔)

  析木—————————寅(虎)

  

  由于真的岁星(木星)是由西向东运行的,与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十二辰恰好相反,因而古人在生活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因此,“岁星纪年法”用的不多,主要是用“太岁纪年法”。

  

  所谓的“太岁纪年法”,就是假想出一个岁星,将其取名为“太岁”。

也就是说,“太岁”的运动方向与真的岁星(木星)的方向完全相反——由东向西。

  

  如此一来,对于古书上的话就好理解了。

根绝上面的对应表,比如古书上说“岁在玄枵”,对应的必是“太岁在亥”。

“岁在析木”,对应的当然是“太岁在寅”,依此类推。

  

  古人为了某种用途,还为十二个太岁年名取了新名字(我暂时也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对应表如下:

  

  重新编辑一下对应表:

  

  太岁年名————————太岁所在—————————岁星所在

  摄提格————————寅(析木)————————星纪(丑)

  单阏(yān)——————卯(大火)————————玄枵(子)

  执徐—————————辰(寿星)————————诹訾(亥)

  大荒落————————巳(鹑尾)————————降娄(戌)

  敦牂(zāng)—————午(鹑火)————————大梁(酉)

  协洽——————————未(鹑首)————————实沈(申)

  涒(tūn)滩——————申(实沈)————————鹑首(未)

  作噩——————————酉(大梁)————————鹑火(午)

  阉茂——————————戌(降娄)————————鹑尾(巳)

  大渊献————————-亥(诹訾)————————寿星(辰)

  困敦(dùn)——————子(玄枵)————————大火(卯)

  奋赤若————————丑(星纪)————————析木(寅)

  

  另外,十天干也可以表示如下:

  

  甲:

阏逢

  乙:

旃蒙

  丙:

柔兆

  丁:

强圉

  戊:

箸雍

  已:

屠维

  庚:

上章

  辛:

重光

  壬:

玄难

  癸:

昭阳

  

  所谓的“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很好理解。

  以此所举之例,查表马上可知结果(只是比较麻烦):

  意即:

起于己(屠维)亥(大渊献),终于辛(重光)丑(赤奋若),总共三年。

  起始年: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正好是己亥年(西元八一九年);截至年:

唐穆宗长庆元年,正好是辛丑年(西元八二一年),恰好三年。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所谓岁星,其实就是木星。

古人认为木星由西向东绕天运行一周是12年,所以将其称之为岁星。

12年与地支十二在数目上正好一致,所以又把岁星运行轨迹两侧周天,即所谓的天赤道按照十二地支依次分成12次,用以标识岁星每年所在的位次。

每次分别起一个专名,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子——玄枵;

丑——星纪;

寅——析木;

卯——大火;

辰——寿星;

巳——鹑尾;

午——鹑火;

未——鹑首;

申——实沈;

酉——大梁;

戌——降类;

亥——娵訾。

用岁星的12次名称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法。

岁星运行到哪一次,就记为“岁在××”。

如《国语·周语》说:

“武王伐纣,岁在鹑火。

”潘安仁(潘岳,字安仁,也称潘安)《西征赋》说:

“岁次玄枵”等,用的都是岁星纪年法。

但是因为木星运行并非恰好是12年一周天,而是11.8622年一周天,因此每过80年岁星便发生一次超次现象。

每一超次,岁星纪年便宣告失灵,纪年便与实际天象不符,所以这种纪年行用的时间较短,一般学者都认为只在春秋中期以后使用过一段时间。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

“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

”这是古人发现岁星超次的可靠记录。

星纪为丑,玄枵为子,岁次本来应该在星纪,却提前次于玄枵。

因此才产生了太岁纪年法,用来弥补岁星纪年的超次缺陷。

       岁星运行的方向与古人熟悉的天体十二辰(十二地支配二十八星宿形成的辰向)划分的方向正好相反,又造成了实际运用上的不便,于是便假设了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天体,与十二星辰划分方向顺序相同,这个天体就叫太岁,并让它正好整12年行经一周天。

将地平圈十二等分,配十二辰,使太岁一年经一辰,并以十二地支名之。

这时如果我们抛开那个假设的天体——太岁,其纪年方法实质上就是十二地支纪年法。

为了回避地支之名,于是又给每个地支另外起一个别名:

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摄提格;

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骆、大荒落;

午——敦牂;

未——叶洽、协洽;

申——涒滩;

酉——作鄂、作噩;

戌——阉茂、掩茂;

亥——大渊献。

《吕氏春秋·序意篇》说:

“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涒滩即申年。

这个太岁纪年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十二地支纪年法的初起形式,所以有人说它是由岁星纪年向干支纪年的过渡。

       另据《尔雅·释天》和《史记·历书》所载,另有与十天干相合以纪年的,叫“岁阳”,也另有一套别名。

《史记·历书》与十天干对应的别名是:

甲——焉逢;

乙——端蒙;

丙——游兆;

丁——强梧;

戊——徒维;

己——祝犁;

庚——商横;

辛——昭阳;

壬——横艾;

癸——尚章。

《尔雅·释天》与十天干相对应的别名是:

甲——阏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强圉;

戊——著雍;

己——屠维;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黓;

癸——昭阳。

如果我们将太岁纪年中十二地支对应别名,与岁阳纪年十天干相对应的别名结合起来使用,就和用杆子纪念一样了,只不过它叫:

阏逢执徐——甲辰年;

著雍涒滩——戊申年;

强圉赤奋若——丁丑年

这种岁阳、太岁相结合以纪年的现象,在古籍中经常出现,研究古典文学或史学的人应该熟练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