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67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docx

精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

(二)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本章分评估范围和级别、现状评估、预测评估3大部分。

第一节评估范围和级别

一、评估范围

“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豫财办建【2009】162号)第七条规定“保证金交存标准按照不低于基本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登记的面积及可以预测的影响面积、有效期、矿种、开采方式等因素,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保证金交存总额=单位面积交存标准×影响面积×有效年数×影响系数。

影响面积包括采矿许可证登记面积、登记面积之外对矿山环境的影响面积(包括因矿山建设运输的道路、排土排岩场、尾矿库等,应实际测量。

新设立、延续、变更登记的采矿权人在划定矿区范围时确定)。

”若评估区的范围过大,矿山将多缴纳不必要的保证金;评估区面积过小,不利于安全生产。

为此,评估区的范围应认真确定。

以采矿证、探矿证划定边界范围内的面积为基准,若开采时引发的地面塌陷、边坡崩塌影响范围、工业场地、排土场、矿产品堆放区已经超出了矿区边界,应将所影响到或占有的面积划定在评估范围内。

露天开采矿山,一般以开采边界向外扩50~100m,未影响到的,不进入评估范围。

地下开采矿山,以采空塌陷区影响到的边界再外扩30~50m。

若工业场地、排土场、矿产品堆放区与矿区距离较远,中间连接的道路进入评估范围,其它地区不作为评估范围。

在采矿证范围内,没有采矿活动的区域,也应列入评估范围。

二、评估级别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以下简称《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应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

(一)评估区的重要程度

评估区重要程度应根据区内居民集中居住情况、重要工程设施、自然保护区分布、水源地情况、破坏土地类型等5部分确定,划分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区,见表4-1。

根据《方案编制规范》表B中“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逐条对照,加以评述。

(1)矿区面积较大,矿区范围内居民点较多(可附人口数量调查表),将每一个居民点的人数填写清楚,只要最大的居民点人数超过500人,就是重要区,以此类推;

(2)重要建设项目的划分标准可参照(国土资发[2004]69号)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见表4-2),但矿区只要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可视范围内,应作为重要区;

(3)矿区是否紧邻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旅游景区(点);

(4)矿区附近若有水库,看其是否是水源地;

(5)破坏土地类型,只要是耕地、园地,不论面积大小,确定为重要区,同理,破坏土地类型,只要是林地、草地,不论面积大小,确定为较重要区。

矿区范围内有耕地、园地,但采矿活动中未破坏此土地类型,就不列为重要区。

以上5条,只要一条符合重要区的分级条件,评估区即为重要区。

表4-1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B)

重要区

较重要区

一般区

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

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

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

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

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

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

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

有重要水源地

有较重要水源地

无较重要水源地

破坏耕地、园地。

破坏林地、草地。

破坏其它类型土地。

注:

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

表4-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重要建设项目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较重建设项目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一般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表4-3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表D.1)

矿种类别

计量单位

年生产量

备注

大型

中型

小型

煤(地下开采)

万吨

≥120

120-45

<45

原煤

煤(露天开采)

万吨

≥400

400-100

<100

原煤

金(岩金)

万吨

≥15

15-6

<6

矿石

万吨

≥30

30-20

<20

矿石

其它贵金属、硼矿

万吨

≥10

10-5

<5

矿石

铁(地下开采)

万吨

≥100

100-30

<30

矿石

铁(露天开采)

万吨

≥200

200-60

<60

矿石

铬、钛、钒、锰、萤石、高岭土、瓷土等、膨润土、叶腊石、滑石、重晶石、矿泉水

万吨

≥10

10-5

<5

矿石

铝土矿、铜、铅、锌、钨、锡、锑、钼镍、钴、镁、铋、汞、磷矿、蛇纹岩

万吨

≥100

100-30

<30

矿石

石灰岩

万吨

≥100

100-50

<50

矿石

硅石、耐火粘土、岩盐、井盐、湖盐、长石

万吨

≥20

20-10

<10

矿石

白云岩

万吨

≥50

50-30

<30

矿石

硫铁矿

万吨

≥50

50-20

<20

矿石

自然硫、石膏、沸石、玻璃用砂、砂岩

万吨

≥30

30-10

<10

矿石

钾盐、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页岩

万吨

≥30

30-5

<5

矿石

芒硝

万吨

≥50

50-10

<10

矿石

砷、雌黄、雄黄、毒砂、碘、宝石、云母

按小型矿山归类

石棉

万吨

≥2

2-1

<1

石棉

石墨

万吨

≥1

1-0.3

<0.3

石墨

水泥用砂岩

万吨

≥60

60-20

<20

矿石

建筑石料

万m3

≥10

10-5

<5

(二)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矿石设计生产能力,对照《方案编制规范》表D,确定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常用矿种的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见表4-3。

(三)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应根据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环境地质、开采情况、地形地貌确定,划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见附录4-4、4-5。

表4-4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C.1)

复杂

中等

简单

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复杂,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3/d,地下开采和疏干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

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附近或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中等,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较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有一定联系,老窿(窑)水威胁中等,矿坑正常涌水量3000~10000m3/d,地下开采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

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矿坑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地下开采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

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岩层或松散岩层发育,蚀变带、岩溶裂隙带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差,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差。

2.矿床围岩岩体以薄-厚层状结构为主,蚀变带、岩溶裂隙带发育中等,局部有软弱岩层,岩石风化中等,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中等,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中等。

2.矿床围岩岩体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蚀变作用弱,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好,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好。

3.地质构造复杂,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性强,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巨大。

3.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并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断裂带的导水性较差,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较大。

3.地质构造简单,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体)和围岩覆岩,断裂带对采矿活动影响小。

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

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

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

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强烈。

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较大,重复开采较少,采空区部分得到处理,采动影响较强烈。

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较轻。

6.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

6.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为20°~35°,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斜交。

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相对高差小,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反交。

注:

采取就上原则。

前6条中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是确定评估级别的重要依据,在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中,应注意各个评估要素的调查和收集工作。

表4-4、表4-5,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环境地质、开采情况、地形地貌等6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根据表中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在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时,对应参考。

1、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有关术语的解释与采用:

(1)各类充水矿床按矿体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分为:

直接充水的矿床: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含冒落带和底板破坏厚度),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

顶板间接充水的矿床: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矿层冒落带之上,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地下水通过构造破碎带、导水裂隙带或弱透水层进入矿坑。

底板间接充水的矿床: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矿层之下,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

承压水通过底板薄弱地段、构造破碎带、弱透水层或导水的岩溶陷落柱进入矿坑。

表4-5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C2)

复杂

中等

简单

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大,采场进水边界条件复杂,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好,采场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3/d;采矿活动和疏干排水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水层破坏。

1.采场矿层(体)局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较大,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较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3000~10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比较容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影响和破坏。

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

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存在饱水软弱岩层或松散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稳固性差,采场边坡岩石风化破碎或土层松软,边坡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发育,易导致边坡失稳。

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层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10m、稳固性较差,采场边坡岩石风化较破碎,边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部可能产生边坡失稳。

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稳固性较好,采场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较稳定。

3.地质构造复杂。

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或沟通地表水体,导水性强,对采场充水影响大。

3.地质构造较复杂。

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含水层(带),导水性差,对采场充水影响较大。

3.地质构造较简单。

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较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对采场充水影响小。

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

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

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

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大,边坡不稳定易产生地质灾害。

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大,边坡较不稳定,较易产生地质灾害。

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小,边坡较稳定,不易产生地质灾害。

6.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同向。

6.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然排水条件一般,地形坡度一般20°~35°,相对高差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斜交。

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相对高差较小,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反向坡。

注:

采取就上原则。

前6条中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

(2)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的确定——在详细勘查程度才能提供较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一般勘查报告提交的资料较少。

一般情况下有导水断层存在时定为复杂,煤矿区断层多数属于隔水断层,确定为较复杂;

(3)充水水源——矿层上部有裂隙水、孔隙水,下部有承压水等,均可能进入采矿巷道。

含水层多,在采矿中受到破坏,充水水源就多;

(4)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按表2-1确定;

(5)地下水补给条件——指河流补给、大气降水补给、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补给等,如果矿层(体)上部有良好的隔水层,补给条件为差;

(6)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查看勘查报告水文地质章节;

(7)老窿(窑)水威胁——新建矿山根据调查是否有采空区,延续开采矿山调查采空区与矿体的关系,充水程度,水量;

(8)地下开采和疏干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矿区范围内居民用水困难,其破坏程度为严重。

(9)露天采场汇水面积,采坑面积大于1km2,属于面积大,为复杂。

2、工程地质

(1)围岩岩体质量评价:

宜采用两种方法对比评价,常用的方法为岩体质量系数法和岩体质量指标法。

岩体质量系数:

依据公式(4-1)求得岩体质量系数Z,按表4-6确定岩体结构类型金额岩体质量等级。

表4-6岩体Z值范围及其优劣分级表

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质量系数Z值一般范围

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质量系数Z值一般范围

整体结构

2.5~20

镶嵌结构

0.2~2.5

块状结构

0.3~10

碎裂结构

0.05~0.1

层状结构

0.2~5

散体结构

0.002~0.1

薄层状结构

0.08~3

岩体质量系数(Z)

<0.1

0.1~0.3

0.3~2.5

2.5~4.5

>4.5

岩体质量等级

极坏

一般

特好

Z=I·f·S(4-1)

式中Z——岩体完整系数;

I——岩体完整系数(无资料时可用RQD值代替,见表4-7);

f——结构面摩擦系数(影响稳定的主要结构面);

S——岩块坚硬系数;

S=Rc/100(4-2)

表4-7岩石质量等级表

等级

RQD(%)

岩石质量描述

岩体完整性评价

90~100

极好的

岩体完整

75~90

好的

岩体较完整

50~75

中等的

岩体中等完整

25~50

劣的

岩体完整性差

<35

极劣的

岩体破碎

注:

小于10cm岩芯若为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则应上、下对接,其长度大于10cm时应参与计算,当钻头内径小于54.1mm时,RQD值作适当降低,根据经验降低20%~50%

岩体质量指标(M)法,可按近似公式(4-3)粗略估算,查表4-8确定岩体质量指标:

M=Rc×RQD/300(4-3)

Rc——岩块饱和轴向抗压强度。

表4-8岩体质量分级表

岩体分类

岩体质量指标(M)

>3

1.0~3.0

0.12~1.0

0.01~0.12

<0.01

岩体质量

中等

表4-9R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RC(MPa)

>60

60~30

30~15

15~5

<5

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坚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2)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

按岩体完整性、岩石抗压强度确定;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将岩石强度分为:

坚硬的R≥60MPa;半坚硬的60MPa≥R≥30MPa;软弱的R<30MPa。

(3)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

3、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是地壳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是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

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2)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即岩层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变化较大,形态复杂。

(3)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裂,即断层较多,在煤矿区断层较多。

活动断裂一般较少。

(4)导水断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性强,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巨大。

导水断裂指断层割裂了矿层和含水层,增加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4、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新建矿山主要指原生的地质灾害,延续开采矿山已经产生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确定。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地质灾害、地下水、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

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下水疏干、土地资源破坏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为类型多,危害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确定。

5、开采现状

(1)地下开采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对于煤矿,由于层状开采、产状较平缓,形成的采空区面积为大,对于金属矿产矿体较薄、矿体连续性较差,形成的采空区面积为中等和小,囊状矿体采矿空间大。

(2)重复开采——大型煤矿可开采煤层较多有重复开采现象,煤下铝土矿开采属于重复开采,金属矿产重复开采现象较少。

(3)采空区的处理——是否有保安煤柱或进行了部分充填;一般金属矿山尾矿充填在废弃的坑道内,煤矿基本未充填。

(4)采动影响——煤矿采空区放顶后,采动影响强烈,矿区岩(矿)移动角为表土层××°、基岩××°,按此圈出采空区的地表岩体移动界限,估算出地面塌陷区面积。

金属矿山由于围岩强度较高、矿体较薄,采动影响不明显。

(5)露天采矿的面积和采坑深度的大小,根据调查确定相关数据,主要根据矿体的长度、埋藏深度、剥采比来确定。

对于开采石灰岩的矿山,开采面积较大,但基本不向深处开采;露天煤矿、铁矿、钼矿等规模较大,采坑较深;露天铝土矿介于其中间。

(6)露天边坡——根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最高开采标高、最低开采标高、最大开采深度、清扫平台宽度、安全平台宽度、最终台阶坡面角、采场最终边坡角而确定。

一般来讲,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露天采矿边坡是稳定的,但是对于资源量较少的小矿体而言,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其边坡的稳定性较差。

6、地形地貌

(1)按地貌形态分类,全国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2)地貌单元是地貌成因—形态分类的单元。

地貌单元的大小因分类的繁简或地貌图比例尺的大小而不同。

如山地可以划分为一个较大的地貌单元,而山间小盆地是山地中次一级的地貌单元。

(3)地形起伏、自然排水、地形坡度、相对高差、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方向等在《方案编制规范》上及野外勘查中均能收集到资料。

上述6大类评价指标中有一项符合复杂程度的标准,即可定为复杂。

(四)评估级别确定

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对照《方案编制规范》表A,综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见表4-10。

表4-10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表A)

评估区重要程度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中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小型

一级

一级

二级

较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中型

一级

二级

二级

小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

大型

一级

二级

二级

中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小型

二级

三级

三级

第二节评估区的划分

本节内容不是方案中必有的,为了编制好方案增加的内容。

评估区划分是按“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根据不同矿山的实际情况、采矿活动,在评估区范围确定之后,进行分区,见表4-11。

表4-11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分区表

评估区域

评估亚区

面积

(km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地质灾害

地下水

地形地貌景观

土地资源

采矿影响范围以内评估区

已采未稳定区

预采区

露采区

排土场

工业广场

主辅井、风井

工业厂房

破碎车间、道路

矿石堆放场、尾矿库

其它区

已采稳定区

其它区

注:

表4-11所列的评估亚区,应根据本矿山的实际情况选用。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应分采矿活动区(含露天开采区、地下开采区、矿石堆放场、排土场、矿渣堆等)、工业广场(矿工居住区、办公区、提升井、通风井、道路)、矿业活动及工业广场以外的地区。

1、地下开采金属矿山的分区

地下开采区、塌陷区、排土场、工业广场、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