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467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docx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故意犯罪形态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

故意犯罪形态

  一、单项选择题:

  1、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

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

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

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

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

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

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

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请根据案情回答:

  下列关于本案犯罪形态的表述中,准确的有()。

  A.甲随他人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B.犯罪中止要求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甲的行为虽然符合犯罪中止的其他条件,但因为未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构成犯罪中止

  C.甲将乙送往医院的行为表明其已经自动放弃犯罪,构成犯罪中止

  D.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准确答案:

D

  2、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的行为理应如何处理?

()

  A.按既遂犯处罚

  B.能够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能够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理应免除处罚

  准确答案:

C

  3、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A.甲放火之后,在独立燃烧之前,喊了一声"救火啊!

",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后被群众扑灭

  B.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

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C.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但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丙因为害怕被处罚,于是,又将石头搬开

  D.丁一直想杀害胡某,某日向胡某的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胡某食用之后痛苦万分,丁见状顿生悔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在医生的救治下,胡某没有死亡,但是终生残疾

  准确答案:

D

  4、甲、乙、丙三人系某厂工人,因为赌博被厂长开除。

三人遂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厂长。

甲提供菜刀、砍刀各一把,届时甲因腹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厂长杀死。

在此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A.杀人预备

  B.杀人中止

  C.杀人既遂

  D.杀人未遂

  准确答案:

C

  5、甲与乙有仇,意图杀乙,某日,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乙住处,准备杀乙。

途中,甲忽然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回躺下休息。

第二天因人告发被抓获,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理由是:

甲有杀人意图,且开始实施杀人行为,仅仅因为其肚子痛才使其被迫停止,这是因为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

  B.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理由是:

甲是在去杀人途中自动返回的,这是因为自己主动放弃犯罪

  C.甲的行为是犯罪预备。

理由是:

甲有杀人故意且已开始准备犯罪,但甲前往杀人的途中仅仅行为的预备阶段,尚未着手实行,甲停止犯罪是因为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自动放弃,故不是中止

  D.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理由是:

甲只有主观杀乙的意图,而无客观杀乙的行为

  准确答案:

C

  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为

  A.能够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理应从轻处罚

  C.理应减轻处罚

  D.能够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准确答案:

A

  7、甲欲杀死乙,向乙连砍数刀后,见乙倒地后没有再动,以为乙已死,遂逃离现场,乙被人即时抢救未死。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实行终了的未遂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不能犯未遂

  准确答案:

B

  8、李某将王某的一台电脑偷回家中,经李某父亲极力规劝,李某悔悟,又偷偷地把这台脑送回王某住处,那么李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A.属于犯罪中止

  B.是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既遂

  准确答案:

D

  9、赵某持刀闯入女友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

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A.理应不处罚

  B.理应从轻处罚

  C.理应减轻处罚

  D.理应免除处罚

  准确答案:

D

  10、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

“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准确答案:

D

  11、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准确答案:

B

  12、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能够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

“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准确答案:

A

  13、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

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

这时,枪里面尚有子弹3颗,彭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

  准确答案:

B

  14、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

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

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准确答案:

C

  15、下列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诸说法中,准确的是()

  A.张某意图到李家行窃。

一日夜里,张潜入李家,躲在柴垛后等待李某关灯睡觉。

不料被前来串门的吴某发现,张某被当场抓获。

张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

  B.姜某意图强奸韩女,使用暴力脱去韩女的裤子后发现,韩女正处在月经期。

姜某遂停止犯罪。

姜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C.乔某为杀仇人吴某,将其骗至郊外无人之处并对其连砍18刀。

乔某以为其已经死亡,遂离去。

3个小时后,乔某想起杀人的刀忘在现场,即返回取刀。

到达现场后,发现吴某睁着眼睛,见其可怜,便送往医院。

经抢救,吴某没有死亡,但造成终身残疾。

乔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D.蔡某意图实施“飞车抢夺”。

一日,蔡某骑摩托车在马路上寻找作案目标。

锁定一挎包的女士后,正要开车上前抢夺,因注意力不集中,被迎面驶来的一辆汽车撞伤。

蔡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

  准确答案:

B

  16、2004年9月16日凌晨,甲某爬窗潜入一居民住宅窃得人民币200余元后,见女青年乙某单身睡在床上,顿生强奸歹念,即对乙某采用卡脖子等暴力手段欲施奸淫。

因为乙极力反抗,一时未能得逞,乙为不被奸淫,即向甲哀求不要对其实施暴力奸淫,并提出可让其摸摸的“建议”。

甲自感乙极力反抗,无法强奸成功,即侧身在乙的身旁睡了一会后离开。

甲某的行为:

()

  A.构成强奸罪的中止

  B.构成强制猥亵妇女

  C.构成强奸罪的未遂

  D.构成侮辱罪

  准确答案:

C

  17、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

  A.属于强奸预备

  B.属于强奸未遂

  C.属于强奸中止

  D.不构成强奸罪

  准确答案:

B

  18、王某等候在一树林里,想等到下夜班的工人经过好实施抢劫行为,此时天降大雪,王某耐不住寒冷就回去了,对王某的这个行为应如何定性

  A.应为犯罪中止

  B.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王某的行为为犯罪预备

  D.应为犯罪未遂

  准确答案:

C

  19、李某欲谋害其妻,某日,误将白糖当砒霜,投放在其妻的碗中,其妻食后安然无事,李的行为属于什么?

  A.属于意外事件

  B.不构成犯罪

  C.不能犯未遂

  D.能犯未遂

  准确答案:

C

  20、林XX欲毒杀其夫,其夫服毒尚未死亡,林某见状,不忍见到其夫痛苦的样子急送其到医院抢救,抢救无效死亡。

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准确答案:

C

  21、李某爱打麻将,近日他手气不好,逢赌必输,看见别人出手阔绰心有不甘,2002年12月12日,李某打麻将时见与其打牌的王某穿金戴银,心想,看她这身行头,准是有钱的人,不如到她那里弄点钱花花。

次日李某找其表弟郭某谈到此事,让郭某与其一起干,郭某不肯,李某便面露凶相,给郭某一记耳光说到:

“你既然知道了,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否则整死你。

”郭某慑于李某的淫威只好同意,当晚李某和郭某来到王某家行窃,李某让郭某在外面望风,自己进去,他到屋内窃得一提包(内装一部手机及现金3000元),又窃得钻石项链一条,将这些东西交给门外的郭某,说:

“你拿好了,我还有点事没办完。

”李某返回屋中爬到王某的床前欲对其施暴。

李某将床上的人打昏,握住其胳膊,床上的人挣扎中大呼救命,李某一看,躺在王某床上的是王某的男友孙某,遂慌忙逃跑,案发后,李某、郭某被公安机关逮捕。

窃得提包及手饰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准确答案:

B

  22、李某爱打麻将,近日他手气不好,逢赌必输,看见别人出手阔绰心有不甘,2002年12月12日,李某打麻将时见与其打牌的王某穿金戴银,心想,看她这身行头,准是有钱的人,不如到她那里弄点钱花花。

次日李某找其表弟郭某谈到此事,让郭某与其一起干,郭某不肯,李某便面露凶相,给郭某一记耳光说到:

“你既然知道了,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否则整死你。

”郭某慑于李某的淫威只好同意,当晚李某和郭某来到王某家行窃,李某让郭某在外面望风,自己进去,他到屋内窃得一提包(内装一部手机及现金3000元),又窃得钻石项链一条,将这些东西交给门外的郭某,说:

“你拿好了,我还有点事没办完。

”李某返回屋中爬到王某的床前欲对其施暴。

李某将床上的人打昏,握住其胳膊,床上的人挣扎中大呼救命,李某一看,躺在王某床上的是王某的男友孙某,遂慌忙逃跑,案发后,李某、郭某被公安机关逮捕。

将床上的人打昏并欲奸污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准确答案:

A

  23、李某爱打麻将,近日他手气不好,逢赌必输,看见别人出手阔绰心有不甘,2002年12月12日,李某打麻将时见与其打牌的王某穿金戴银,心想,看她这身行头,准是有钱的人,不如到她那里弄点钱花花。

次日李某找其表弟郭某谈到此事,让郭某与其一起干,郭某不肯,李某便面露凶相,给郭某一记耳光说到:

“你既然知道了,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否则整死你。

”郭某慑于李某的淫威只好同意,当晚李某和郭某来到王某家行窃,李某让郭某在外面望风,自己进去,他到屋内窃得一提包(内装一部手机及现金3000元),又窃得钻石项链一条,将这些东西交给门外的郭某,说:

“你拿好了,我还有点事没办完。

”李某返回屋中爬到王某的床前欲对其施暴。

李某将床上的人打昏,握住其胳膊,床上的人挣扎中大呼救命,李某一看,躺在王某床上的是王某的男友孙某,遂慌忙逃跑,案发后,李某、郭某被公安机关逮捕。

郭某怎样处罚?

  A.理应减轻处罚

  B.理应免除处罚

  C.应按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D.比照主犯,能够减轻或免除处罚

  准确答案:

C

  24、2005年4月3日,女青年黎某受男朋友之托,准备将男朋友在广州购买的假人民币5万余元运回家乡贩卖。

黎某购买了当日从广州开往南昌的火车票,上车后,黎某听到列车广播里打击假币的宣传,心里害怕,就到列车厕所中烧毁所带的假币,正在烧毁时被列车乘警发现将其抓获。

经清点,黎某包中还有没有烧毁的假币2万余元,另在厕所中还有一堆纸灰。

  请问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B.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

  C.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

  D.黎某构成运输假币罪,但黎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理应免除处罚

  准确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