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3399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推荐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根据红农计财【2010】24号转发《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09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县开展了对《河口县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项目的自评工作,其情况如下。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滇东南,红河州南部,县城与越南老街省省会隔河相望,国境线长193公里,其中河界73公里,陆界120公里。

国土面积133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9672亩,其中水田面积19311亩,旱地40361亩。

年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9℃,≥10℃年积温8215.6℃,年均日照时数为1700.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71.6毫米,相对湿度86%。

县内居住着瑶、苗、壮、傣、布依等,以瑶族为主体的24个民族,总人口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农业人口44639人,占总人口的47%,居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县。

河口地处边境,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解放50多年来,先后历经了五十年代援越抗法,六十年代援越抗美,七十年代的自卫还击战,八十年代中越军事对峙等战事,贻误了与全省各地一起同步发展建设经济的时机。

由于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41亿元,农村经济收入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8元,粮食总产量1765万公斤,人均有390公斤。

贫困人口21416人。

总体来看,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商品意识淡薄,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培育步伐缓慢,大多数群众农产品意识竞争不强,技术水平落后,农民增收困难的现象十分突出。

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反复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

为此,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边境地区“三农”的扶持开发力度,逐步建设边境民族地区支柱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边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主要课题。

目前,河口地区农业领域已形成产业化种植经营的主要有橡胶、香蕉、肉桂、菠萝等,其它热带水果、杉树、南药、香料及花卉亦有一定规模的种植。

冬玉米在我县桥头乡和老范寨乡有多年的种植传统和栽培历史,且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形成了桥头乡和老范寨的区域农产品优势和产业经济。

我县有近3万亩的农田,由于受传统耕作制度的影响,大部分群众耕种一季作物后,土地就长期闲置着,形成了俗称的“冬闲田”。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越关系的睦邻友好的及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河口由原来全省经济发展的后方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进出口贸易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从河口口岸每年进出口种子20000余吨,出口蔬菜2000多吨,水果进口2万余吨,水产品进口6千多吨,出口4千多吨,河口成了云南省最大的陆路贸易口岸,发展特色农业商品经济有着独特的口岸优势。

此外,我县的冬玉米栽培通过近几年来实施,积累了许多经验。

同时,农业部门的推广运作和农产品营销经验,农技人员的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并逐渐成熟和完善,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种植技术有了新提高,为今年冬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施冬玉米标准化栽培开发项目,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提出一套适合我县实际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变我县传统的农业生产耕作方式,提高我县土地复种指数、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河口地区目前栽培技术措施不规范、滥用化肥农药等落后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冬玉米标准化栽培开发项目,对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下列意义。

1.1.1将加快河口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进程,为实现边境民族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1.1.2.进一步开发利用山区和热区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边境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1.3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区域内的各种社会矛盾,对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1.4将有力地推动我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开发进程,提升我县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开展对越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2.1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

河口县农业局是河口县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现有职工6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22人,内设办公室、财务室,下属县级事业单位有: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果站、植保站、种子站等9个站所。

1.2.2单位主要职能或业务范围

1.2.2.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2.2.2研究拟定全县农业产业政策,指导和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制定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促进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1.2.2.3研究制定全县科技推广,农业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农业科技项目攻关和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指导和协调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管理全县农业系统的各项业务、技术工作。

1.2.2.4研究农村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措施:

组织协调农作、畜牧、渔业产品加工与流通;研究制定农用生产资料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

1.2.2.5协同有关部门制定主管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组织监督农业方面的国家、行业标准的实施;负责绿色食品的开发管理。

1.2.3财务收支情况和负债状况

2007年底,事业经费总收入373135.64元,农业局属县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无不良债务。

1.2.4承担项目其它方面的优势

1.2.4.1具有较好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

河口地处热带、亚热带,长夏无冬,春秋相连,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22.6度,最低气温1.5度,相对湿度85%以上,光照时间长,日照在1700mm以上,有冬季天然温室的美誉,特别适宜发展反季节农作物生产。

1.2.4.2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我县热区面积广,加上秋后旱地、稻田闲置,实施冬季农业开发项目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1.2.4.3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近几年,通过冬季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许多农户传统观念有所转变,自觉地参与冬季农业开发,仅去年,我县的土地复种指数由原来的129%提高到166%。

项目区人均增收150元,群众得到了实惠,因此,项目实施起来,群众容易接受,便于推广。

1.2.4.4具有较好的技术支撑条件

我县的农科人员,在冬农开发中,自觉地投入到生产第一线,在几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在冬季农业开发中提供技术支持。

1.2.4.5具有中外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的口岸平台优势。

1.3、项目实施内容、实施地点

1.3.1实施内容

1.3.1.1在现有耕地上,通过扩大冬玉米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前期干旱给我县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确保粮食稳产。

1.3.1.2.根据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应用目前较先进的农业技术,形成系统化的优质冬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

1.3.2实施地点

项目建设目标6000亩,其中桥头4000亩,老范寨2000亩。

1.4项目实施步骤及时间进度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播期,一年建成,时间为2010年9月—2011年5月。

2010年9月:

宣传动员,落实地块;

2010年10月:

物资就位、技术培训;

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

栽培、管理、收获等跟踪服务;

2011年5月:

结束。

1.5项目预期目标及效益分析

1.5.1项目预期目标

项目建设6000亩,一年建成。

项目实施,将使我县冬闲田开发达到80%,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2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人。

1.5.2效益分析

1.5.2.1.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粮食1920吨,新增产值380万元,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1.5.2.2.社会效益

我县拥有3万亩的冬闲田地,充分利用我县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实施冬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对推进我县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把冬季农业项目建设成为我县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5.2.3.生态效益

实施冬季农业开发,可有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和效益。

冬早蔬菜与其它作物种类复种轮作,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减低自然灾害。

此外,冬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实施,以其专业化、精细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使我县偏远山区农民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种一坡、收一箩的落后耕作方式得到有效转变,对减少森林火灾事故发生,保护森林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效果。

2、项目实施执行情况

从该项目在省州确定立项。

我县县委、政府对冬季农业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人员就冬季农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会议,对冬季农业开发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以文件的形式,及早将冬季农业开发计划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明确责任,任务具体,责任到位。

同时,县乡村层层成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保证了冬季农业开发工作顺利实施。

2009年9月-10月:

宣传动员,落实项目地块;2009年11月:

资金到位,购买种子地膜化肥等物资就位、对农户进行冬季农业技术栽培培训;2009年12月对田地进行翻犁平整土地撒施农家肥,2010年1月开始进行播种,随后对农作物进行苗期进行管理,:

中耕除草施肥及病虫防治;2009年4月进行收割。

由于去年底今年初云南省持续无下雨干旱,严重影响了该项目的实施,在播种期间和幼苗期间,虽然经过广大农户及农技人员的努力,抢种补种,抗旱保苗等农业技术措施,完成了6100亩冬玉米的种植,但是持续无雨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整个生长发育,因此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使得项目实施后没有完全达到该项目要求和目的。

3、项目绩效目标实现评价

3.1、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的对比分析。

项目

面积

亩产

总产

价格

产值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公斤

万元

万元

万元

申请项目

6000

320

1920

2

384

120

264

实际情况

6100

300

1830

2.5

457.5

150

307.5

今年由于持续无雨干旱,影响了该项目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整个生长发育使得产量减少,增加生产成本。

但是由于市场价格比较好,产值增加比较大,因此经济效益比较好。

3.2、取得的措施和经验

3.2.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我县县委、政府对冬季农业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人员就冬季农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会议,对冬季农业开发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以文件的形式,及早将冬季农业开发计划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明确责任,任务具体,责任到位。

同时,县乡村层层成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保证了冬季农业开发工作顺利实施。

3.2.2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逐步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

由于我县的冬季农业开发工作起步较晚,部分群众受传统耕种方式的影响,热情不高。

为转变群众观念,拓宽增收渠道,各乡镇认真组织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分赴到各村、组,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村、组、户,层层抓落实,保证了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3.2.3以样板田科技示范园为引导,不断加大农业技术的辐射推广力度。

样板田示范园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县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了“通过样板田科技示范园,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通过物质、资金等扶持方式,在河口县桥头乡,。

样板田的建立,为提高我县农业技术水平,确保冬季农业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4加强品种引试工作,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

为加快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我局每年都引进试种各种优良作物品种,如玉米兴黄单89-2,红单7号,经过试验选出了较适宜我县栽种的品种。

通过品种引试工作,丰富了我县农作物品种种植结构,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我县冬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3.2.5部门配合,通力协作,保证了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

农用物资是农业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为此,我县各涉农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种子部门调入大豆种等冬农作物种,供销部门也储备充足农膜、化肥等农用物资为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2.6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冬季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针对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实际,我县及时安排科技人员到各乡镇蹲点,农科人员走村串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了业务技术指导培训。

通过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3、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3.1、基础设施脆弱,开发难度大。

我县基础设施落后,许多村寨交通不便,这样的基础条件形成了我县冬季农业开发宣传动员工作难、技术指导工作难、生产物资、产品运输难、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流通难、项目实施难。

农田水利设施落后也是制约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又一原因,在今年的冬季农业开发过程中,由于前期干旱缺水,致使大部分农作物幼苗生长受阻,产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极大地制约了我县冬季农业开发实施进程。

3.3.2、群众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县是典型的集山区、多民族聚居的农业县,多年来形成的传统耕作方式较难转变,小富即安,易知足的思想观念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群众的潜意识中,等、靠、要思想仍普遍存在,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3.3.3、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我县大部分群众居于偏远山区,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对较差、科技意识和科技生产水平十分滞后,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3.4、经费投入不足。

现阶段,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来说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来源少,农民经济收入较低,资金积累十分匮乏,对开发新项目缺少必要的发展资金,这是阻碍我县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又一重大制约因素,特别是今年我县干旱严重,资金缺口较大,严重阻碍我县今年冬季农业的开发。

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上级部门继续加大对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经费扶持力度,尽力解决农户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必要的生产物资,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3.5、在产业发展方面,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组织化水平仍然很低,产品销售比较困难。

 

3.3.6、冬农开发面积有减少趋势,发展比较困难,这主要是这几年河口种植香蕉效益好,有部分农田改成种经济作物(香蕉),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农田投资力度,保住农田发展冬农,提高农户收入。

3.4、今后冬季农业开发建议及工作意见

3.4.1建议省农业厅,州农业局,继续加强对我县的冬季农业开发工作扶持,特别是资金上和技术的扶持,并能按时拨付资金。

3.4.2、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一如既往地抓好我县的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切实把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列入农业生产的议事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泛宣传动员,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增加项目投入,使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到位,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生产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立项目具体承担人员,扎扎实实地把工作落到实处。

3.4.3、举办示范样板田,促进大面积增产增效。

通过样板,不仅使群众学到实用栽培技术,而且还直接带动大面积增产。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在样板的质量上狠下功夫,层层抓示范办样板,做到办一块,增效一块,提高样板水平,真正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3.4.4、狠抓技术措施到位率,不断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我县生产力水平低,科技薄弱,所以,技术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是实现项目增产、增收的关键,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总结去年的经验,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选用好适宜品种,择优布局。

高寒山区地势偏僻应主要以冬玉米和冬大豆为主,城郊及公路附近的地块应以蔬菜为主;二是适时播种,突出一个“早”字,以防低温冷害。

要进行播期试验,掌握各个品种的最佳播种节令,做到适时播种;三是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早防早治,把病虫危害减到最低限度。

3.4.5、加强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提高农民技术素质不但是项目实施后劲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的、经常化的工作。

全县农科人员在抓好样板示范的同时,要继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户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落后的生产方式得到明显改变。

3.4.6、积极开展引种工作,加快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

当前,由于科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驱动,科研育种得到明显加快。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开展品种的引试工作,根据市场需求选出最优品种加以推广,不断加快品种更新步伐。

3.4.7、建议出台鼓励性措施,培育营销组织,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的后顾之忧。

尤其是各乡镇要加大跑市场、找信息、签订单的工作力度,积极扶持营销大户,不断疏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冬玉米高产栽培

一、生长发育特性。

冬玉米属反季作物,根系发育较差,吸收水肥能力较弱,生长发育不如夏播玉米旺盛,同一品种,冬播比夏播植株矮小,生育期延长。

另外,冬玉米怕霜冻,如生长期遇霜冻,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所以,一是必须选择无霜地区种植冬玉米,二是了解当地最低气温出现时期,安排好播期。

二、抓好技术培训。

农民收获玉米不久又来播种实属少见,为此,技术培训显得十分重要。

培训中应以田间为课堂,边讲边操作边示范效果最好。

技术培训采取分期进行,即第一期为播种期。

第二期为间苗、定苗追肥期。

第三期为防病、防虫、防霜期。

三、播种规格及密度。

根据冬玉米生长特性,气候特点,施肥水平等来确定播种规格及密度。

1.品种选择

冬玉米种植以不影响大春栽种为前提,尽量选用早、中熟品种,如扎单系列、中单系列等。

2.掌握好播种期

由于冬季气温低,冬播玉米比夏播玉米生育期延长30~50天,另外,玉米授粉期要错过当地最低气温期。

据气象资料,历年出现最低温是1月上、中旬,为使冬玉米少受或不受冻害,冬玉米播种节令应综合考虑,一般在10~11月。

3.播种规格和密度

冬玉米高产栽培,播种规格为宽窄行规范栽培,而宽窄行复合带视单作还是间作来定。

单作,窄行为50厘米,窄行上种2行玉米,行距为40厘米,株距13~17厘米,宽行为90~93厘米,每亩育苗5580~7140株;间作,窄行42厘米,种2行玉米,行距33厘米,株距13~17厘米,宽行133厘米,宽行间种3行大豆或2行马铃薯,玉米每亩苗有5700株。

四、整地与播种。

计划种植冬玉米的田块必须做到谷黄捞沟排水,收谷后及时犁田晒垡,适时进行拖拉机耙碎,并根据田块大小开沟分畦,然后按宽窄行和株行距拉线开播种沟,进行定向湿直播,玉米每塘点播2粒,定苗1株。

大豆行距33~40厘米,塘距13~17厘米,每塘点播2~3粒。

无论是玉米还是大豆,播种时要将种子按入板土,使种子能充分吸收水份,达到全苗。

五、施肥。

冬玉米用肥要求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农家肥和锌肥。

亩用量:

氮肥不少于40千克,磷肥50千克,钾肥20~25千克,锌肥1千克,农家肥1吨以上。

底肥要施在两塘玉米中间,肥料要避免与种子接触。

第一次追肥,苗高4~5片叶,亩用尿素10千克。

第二次追肥,苗高6~7片叶,亩用尿素20千克,磷肥20千克,钾肥10~15千克。

第三次追肥于齐穗期,亩用尿素5千克,最好使用追肥枪深施。

六、盖膜。

冬玉米因气温比较低,土壤田间持水量随着雨季结束、降雨少、风多而减少。

为此,通过盖膜增温保湿显得非常重要。

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冬玉米盖膜与不盖膜产量悬殊两倍以上。

盖膜的田块要求土块要细,田块要整平,盖膜时膜要崩紧,薄膜四周的盖土要压紧但不宜盖得过多。

播种方式有两种:

一是播种后盖膜,这种播式可以定向,可以把种子压到生土上,出苗率高,定向率可达90%以上。

但要注意播后5天左右进行破膜,否则会造成烧苗。

二是先开沟施肥盖土,然后盖膜,盖膜后用尖桩破膜打洞播种,播后用细土把洞口盖好,这种播式可减少破膜工时,可避免烧苗,可确保全苗,但定向率比较低。

七、田间管理。

在播种结束时只完成30%的工作量,而70%要在播后4~5个月内去实施。

一是播后如果土壤太干要灌1次出苗水,使其达到全苗,中后期要根据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水。

二是要及时破膜,进行查苗、补苗、定苗。

三是根据底肥用量及苗势适时追肥。

四是冬播玉米常出现鼠、玉米螟、地老虎等危害,要做好防病、防虫、防鼠工作。

五是在田边地角做好杂草堆放熏烟防霜工作,在低温出现时及时点火熏烟防霜。

尤其是低凹田块要重点防范,在低温来临前喷施抗冻素。

冬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

摘要:

冬玉米是一种反季节粮食种植,要做到高产优质需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劳动,冬玉米的种植既利用了冬季空闲的田地,又能得到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冬玉米对种植区域、温度、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要求很高,本文从多年示范、推广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生产经验。

①选择适宜种植区域;②选用良种,适期播种;③合理密植,保证全苗,科学施肥;④科学灌水,精心管理四个环节。

  关键词:

冬玉米、品种选择、播种期与播种、田间管理

  六库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山高坡陡,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1131.1亩,其中旱地27233.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5%。

但真正适合种植冬玉米的只有江边一线,因为冬玉米是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播种,来年4月至5月收获的。

冬玉米怕霜冻,如生长期遇霜冻、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所以,冬玉米必须选择无霜地区,海拔需在 1200米 以下及低热河谷地区种植,2009年,我站就在跃进桥、澡塘、新村等地种植了500多亩,是小春生产中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种植好冬玉米,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应选择具备冬季温暖、终年无霜、光照条件好的低海拔河谷地区。

土壤选择有利于水利灌溉条件砂土壤、壤土,这些土壤肥力较好,保水性较强,有利于玉米苗良好生长。

二、品种选择和适宜的播种期

根据选用的冬玉米的生长发育性和当地气候特点确定。

1、品种选择

冬玉米要获高产一定要选用紧凑型耐密植的优良品种,发挥冬玉米耐密植的高产因子,种植以不影响大春栽种为前提,尽量选用早、中熟、抗逆性的优质玉米品种,如云优196、云瑞8号、云瑞9号、会单4号、甜糯系列、扎单系列等。

2、掌握好播种期

由于冬季气温低,冬播玉米比夏播玉米生育期延长20~30天,另外,要掌握当地的低温出现的月份和持续时间,玉米授粉期要错过当地最低气温期,以免造成授粉结实不良而减产。

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相应提早播种,生育期较短的品种相应推迟播种,避开低温、夺取高产,同时对夏播种作物也无影响。

根据气象资料,我县低海拔河谷地区历年出现最低温度是1月上、中旬,月平均气温14℃,极端最低气温5℃左右。

为使冬玉米少受或不受冻害,冬玉米播种节令应综合考虑,一般选在10~11月份。

播种前将玉米种晒1~2天,提高种子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