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903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docx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新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八年级语文试卷(学区、实验)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共做题(81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题0.5分,共4分)

()()()()

①绥靖②寒噤③箱箧④瓦砾

()()()()

⑤愧怍⑥呵斥⑦地窖⑧锐不可当

2.根据拼音写汉字(每题0.5分,共4分)

①jū②lǔ③chuāng④lì

()躬()走()疤霹()

⑤lóu⑥xī⑦huáng⑧liáo

骷()()嘘张()失措穷愁()倒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魂,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听说20xx年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消息后,即将从企业退休的妈妈自言自语地发出赞叹。

D.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

“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毛蒜皮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演出,有利地推动了闽北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西南旱灾警示我们: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D.进入20xx年南非世界杯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5.名著阅读(6分)

①鲁迅的唯一一本散文集是,其中有一篇,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难逢的盛大庙会,兴奋得不得了。

②《骆驼祥子》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作者是,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失去了生活信心。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一个。

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句话出自原苏联小说,是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的。

6、综合实践(2分)

点赞、任性、醉了、萌萌哒、涨姿势……这些词是近年来网

络等媒体中比较流行的,你最喜欢其中哪一个?

简述理由。

(可以另选一个词)

答:

____

7、古诗词名句默写。

(10分)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4)《石壕吏》中“,”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8),林空鹿饮溪。

(梅尧臣《鲁山山行》)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背影》选段,完成8—11小题。

(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请问选文拟定一个四字小标题。

(2分)

答:

____。

9.选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父亲的背影的?

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父亲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____。

10.选段中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作者不惜笔墨写服饰的颜色,其用意是什么?

(3分)

答:

____。

11.选段中两次写到“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

(11分)

老哥哥

臧克家

秋是怀人的季候。

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明光穿过纸窗来。

在我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象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可以说,我的心无论什么时候都给老哥哥牵着的,在青岛住过了五年,可是除了友情没有什么使我在回忆里怅惘,有那便是老哥哥了。

青岛离家很近,起早也不过天把的路程呢。

记得在中山路左角一家破旧的低级的交易场中常常可以得到老哥哥的消息。

前来的乡人多半是贩卖鸡子回头带一点洋货,老哥哥的孙子,也每年无定时的来跑几趟,他来我总能够知道,临走,我提一个小包亲自跑到嘈杂的交易所里从人丛中从忙乱中唤他出来交到他的手里。

 

  “这是带给老哥哥的一点礼物。

” 

  “这还使得呢!

”口在推让着小包却早已接过去了。

我知道这点礼物不比鸿毛有分量,然而一想老哥哥用残破的牙齿咀嚼着饼干时的微笑,自己的心又是酸又是甜的。

 

  老哥哥离开我家,算来已经足足十年了。

在这个长的期间里,我是一只乱飞的鸟,也偶尔的投奔一下故乡的园林。

照例,在未到家以前,心先来一阵怕,怕人家说我变了,更怕有些人我已不认识有些人已见不到了。

到了家一定还没坐好,就开始问短问长了。

心急急想探一下老哥哥的存亡,可是话头却有些不敢往外吐,早晚用话头的偏锋敲出了老哥哥健在的消息心这才放下了。

 

  前年旧年是在家里过的。

正月的日子是无底幽闲,便把老哥哥约到我家来了。

见了面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他却大声喊着说:

“你瘦了!

小时候那样的又胖又白!

”从他刚劲的声音里我听出了他的康健了。

 

  “老哥哥,你拖在背上的小辫也秃尖了。

”他没有听见,便在我的扶持下爬到我的炕头上了。

 

  我们开始了短短长长的谈话,话头随意乱摆是没有一定的方向的。

他的耳朵重听,说话的声音很高,好似他觉得别人的听觉也和他一样似的。

用手势,用高腔,不容易把一句话递进他的耳朵里去,他说,他常常挂念着我,他的身子虽然在家里,可是心还在我的家呢。

 

  语丝还缠在嘴角上,可是他已经虎虎的打起鼾声来了,我心里悲伤的说“老哥哥老了!

” 

  呼吸像拉风箱,一霎又咳嗽醒了,楞挣起来吐一口黄痰。

他自己仿佛有点不好意思,要我扶他趋搭的到耳房里去,在那儿也许他觉得舒心一点,五十个年头身下的土炕会印上个血的影子吧?

于今用了一把残骨他又重温别过十年的旧梦去了。

 

  傍晚了。

来留他住一宿,他一面摇头一面高声说:

“老了,夜里还得人服侍!

日后再见吧!

”我用眼泪留他,他像没有看见,起来紧了紧腰踉跄着向外面移步了。

我扶着他,走下了西坡,老哥哥的村庄已在炊烟中显出影子来了。

 

  我回步的时候晚霞正灼在西天,回头望望老哥哥,已经有些模糊了,在冷风里只一个黑影在闪。

“日后再见吧!

”我一边走着一边味着老哥哥这句话。

但是一个熟透了的果子谁料定它刹那会落呢?

 

 回到家来更念念着老哥哥了。

老哥哥真是老哥哥,他来到我家时曾祖父还不过十几岁呢。

祖父是在他背上长大,父亲是在他背上长大的,我呢,还是。

他是曾祖父的老哥哥,他是祖父和父亲的老哥哥,他是我的老哥哥。

 

  听老人们讲。

他到我家来那不过才二十岁呢。

身子铜帮铁底的,一个人可以单拱八百斤重的小车,可是在我记事的时候他已是六十多岁的暮气人了。

那时他的活是赶集,喂牲口,农忙了担着饭往坡里送。

晒场的时节有时拿一张木叉翻一翻。

扬场,他也拾起张锨来扬它几下,别人一面扬一面称赞他说:

“好手艺,扬出个花来,果真老将出马一个赶俩。

”从我记事以来,祖父没曾叫过他一声老哥哥,都是直呼他老李。

曾祖父也是一样。

曾祖父的脾气很暴,好骂人“王八蛋”。

他老人家一生起气来,老哥哥就变成“王八蛋”了。

祖父虽然不大骂人,然而那张不大说话的脸子一望见就得叫人害怕。

老哥哥赶集少买了一样东西,或是祖父说话他耳聋听不见,那一张冷脸,半天一句的冷话他便伸着头吃上了。

我在—边替老哥哥心跳,替老哥哥不平。

心里想:

“祖父不也是老哥哥手下长大了的吗?

” 

  老哥哥对我没有那么好的。

我都是牵着他的小辫玩。

他说故事给我听。

他说他才到我家来,我家正是旺时;六曾祖父做大京官,门前那迎风要倒的两对旗杆是他亲手加入竖起来的,那时候人口也多,真是热闹。

语气间流露着“繁华歇”的感叹。

我小时候最是迷赌,到了输得老鼠洞里也挖不出一个铜钱来的困窘时,我便想到老哥哥的那个小破钱袋来了。

钱袋放在他枕头底下,顺手就可以偷到的,早晚他用钱时去摸钱袋,才发现里面已经空空了。

他知道这个地道的贼,他一点也不生气。

我后来向他自首时是这样说的:

“老哥哥,这时我还小呢,等我大了做了官,一定给你银子养老。

”他听了当真的高兴。

然而这话曾祖父小时曾说过,祖父小时也曾说过了!

 

  在黄昏,在雨夜,在月明的树下,他的老话便开始了。

我侧着耳朵听他说长毛作反,听他说天下掉下彗星来。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一次了。

那年我八岁,母亲躺在床上,脸上蒙一张白纸,我放声哭了,老哥哥对我说母亲有病,他到吕标去取药吃上就好了。

后来给母亲上坟也老是他担着菜盒我跟在后头,一路上他不住的说母亲是叫父亲气死的。

“当年大相公,剪了发当革命党,还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好,你小时穿一件时样的衣裳,姑们问一声‘又是外边那个娘做来的’,这话叫你娘听见,你想心里是什么味?

而后,皇帝又一劲的杀革命党,你爷戴上假发到处亡命。

这两桩事便把你娘致死了。

” 

  老哥哥一天一天的没用了。

日夜蜷缩在他那一角炕头上,像吐尽了丝的蚕一样,疲惫抓住了他的心。

背屈得像张弓。

小辫越显得细了。

他的身子简直成了个季候表,一到秋风起来便咯咯的咳嗽起来。

 

“老李老了!

老李老了!

” 

  大家都一齐这么说。

年老的人最不易叫人喜欢。

于是老哥哥的坏话塞满了祖父的耳朵。

大家都讨厌他。

讨厌他耳聋,讨厌他咯咯闹得人睡不好觉,讨厌他冬天把炕烧得太热,他一身都是讨厌骨头,好似从来就没有过不讨厌的时候!

祖父最会打算,日子太累,废物是得铲除的,于是寻了一点小事便把五十年来的跑里跑外的老哥哥赶走了。

我当时的心比老哥哥的还不好过,真想给老哥哥讲讲情,可是望一下祖父的脸,心又冷了。

 

  老哥哥临走泪零零的,口里半诅咒半咕噜着说:

“不行了,老了。

”每年十二吊钱的工价算清了帐,肩一个小包(五十年来劳力的代价)走出了我的大门。

我牵着他的衣角,不放松的跟在后面。

 

  老哥哥儿花女花是没有一点的。

他要去找的是一个嗣子。

说家是对自己的一个可怜的安慰罢了。

但是,不是自己养的儿子,又没有许多东西带去,人家能好好养他的老吗?

我在替他担心着呢!

十年过去了,可喜老哥哥还在人间。

暑假在家住了一天,没能够见到他。

但从三机匠口里听到了老哥哥的消息,他说在西河树行子里碰到老哥哥在背着手看夕照,见了他还亲亲热热的问这问那,他还说老哥哥一心挂念我庄里的人,还待要鼓鼓劲来耍一趟,因为不过二里地的远近,老哥哥自己说脚力还能来得及呢。

 

  又是秋天了。

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

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1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老哥哥是旧社会里的一个长工形象,他从年轻起就为“我家”扛活,出力流汗,直到年老体衰以后被赶出家门,还仍然对“我家”怀有深深的感情。

B.老哥哥思想觉悟太低,连“我”有时候都为老哥哥的遭遇感到不平;在我的心目中,老哥哥不应该那样忍辱负重,而应该在该起来抗争的时候起来抗争。

C.“我”对老哥哥是同情和爱怜的,对“我家”对老哥哥的一些做法是不满的;“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D.我对老哥哥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E.老哥哥临被赶走时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来说并不是表示他对主人家的不满,而是表示对自身的责备。

13.结合本文内容说说老哥哥具有怎样的品质。

(3分)

答:

____。

14.老哥哥在“我”家受到怎样的待遇?

老哥哥走时,“我”的心情如何?

(3分)

答:

____。

1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哥哥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____。

第二部分分做题(19分)

Ⅰ、学区班做(实验班学生不做)

(一)文言文阅读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惟吾德馨()

(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18.【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4分)

答:

19.两则原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3分)

答:

(二)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1小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______________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答:

Ⅱ、实验班做(学区班学生不做)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文中的意思。

(4分)

(1)渔人甚异之()

(2)寻向所志()

(3)阡陌交通()(4)便要还家()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18.“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

(4分)

答:

_______

19.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3分)

答:

_______

(二)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1小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包含哪些含义。

(2分)

答:

_______

21.请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分)

答:

_______

22.作文(30分)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采衡量。

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市第 三 中 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语文答题卡(学区、实验)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刘思扬审核人:

李艳萍

第一部分共做题(81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题0.5分,共4分)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2.根据拼音写汉字(每题0.5分,共4分)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3.()(2分)4.()(2分)

5.名著阅读(6分)

6.答:

(2分)

7.古诗词名句默写。

(10分)

(1)少壮不努力,。

(2),铁马冰河入梦来。

(3)谁道人生无再少?

(4),。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晴空一鹤排云上,。

(7)树树皆秋色,。

(8),林空鹿饮溪。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8.答:

(2分)

9.答:

(3分)

10.答:

(3分)

11.答:

(2分)

(二)12.()(3分)

13.答:

(3分)

14.答:

(3分)

15.答:

(2分)

第二部分分做题(19分)

Ⅰ、学区班做(实验班学生不做)

(一)16.(4分)

(1)

(2)

(3)(4)

17.

(1)译文:

(2分)

(2)译文:

(2分)

18.答:

(4分)

19.答:

(3分)

(二)20.(2分)

21.答:

(2分)

Ⅱ、实验班做(学区班学生不做)

16.(4分)

(1)

(2)

(3)(4)

17.

(1)译文:

(2分)

(2)译文:

(2分)

18.答:

(4分)

19.答:

(3分)

(二)20.答:

(2分)

21.答:

(2分)

22.作文(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