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449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9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docx

山丹县新唐矿业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版

山丹县新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五

号井中央回风立井

 

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驻新唐矿业公司项目部

2012年3月1日

一.前言

二.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1.概况

1.1工程概况

1.2井筒工程地质

1.4.井筒水文地质特征

1.5井筒防洪

1.6井筒保护煤柱的留设

1.7进、回风井口的安全性

2、井筒施工方案及凿井设施布置

2.1施工准备期

2.2井筒特征

2.3、井筒施工方法

3.井口施工布置

3.1提升绞车布置

3.2凿井稳车布置

3.3井筒内施工布置

4.临时锁口施工

5.1井颈施工工艺

5.2井颈段施工主要注意事项

6.1基岩段施工工艺

6.2凿岩爆破

7.装岩出矸

8.支护砌壁

9.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

10.1常规治水

10.2基岩段壁后注浆封水

10.3基岩段工作面探水预注浆

三.施工辅助系统

1.凿井井架及辅助设施的选择

2提升绞车选择

3、提升钢丝绳选型

4、提升容器选型

5排水系统

6通风系统

7.压风系统

8.供电、通讯、照明系统

9.放炮设施及悬吊

10.井壁吊挂

四.进度网络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1进度指标

2凿井准备期

3井筒施工期

4进度保证措施

五.质量技术保证体系和质量检测措施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质量标准

3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4质量保证措施

六.技术管理与措施

1技术管理制度

2技术管理措施

七.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2、井口(封口盘)管理制度

3、立井提升系统管理制度

4、立井防坠措施

5、吊盘使用及检修安全措施

6、通风管理规定

7、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8、防漏电保护措施

9、‘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10、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1、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2、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和消防措施

1、文明施工

2、环境保护措施

3、消防措施

九.施工中需要补充的作业规程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前言

2012年8月21日经公开招议标,山丹县新唐矿业三、五号井由温州第二井巷工程中标承建。

根据工程总体安排,预计2012年11月中旬人员设备开始进场进行前期准备。

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三项主要目标受控,合理有序的进行施工,我们精心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着重阐述了中央回风立井井筒工程掘砌施工方案、方法、施工组织、设备配置以及工期、质量、安全管理等纲领性问题。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唐三、五号中央回风立井井筒及相关硐室工程掘砌施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

该工程的议标文件、有关答疑文件、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地质报告、相关现行的有效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及安全规程等。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用:

指导中央回风立井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是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原则,编制更详尽的更具体的更具有操作性的施工作业规程、施工技术措施,报监理和业主审批后作为各分部分项工程现场施工和现场技术管理实施的依据。

二.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由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山丹县新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发建设的煤矿项目。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服务年限12.9a,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设计混合提升井、中央回风立井、原三号井三个立井筒;主井井筒直径5.5m,井口标高+1825.0m,深度475m;井筒装备单绳双层单车1.5吨矿车、双罐笼,提升机型号为:

2JK-3.5/20E型,配套电机功率为700KW;中央回风井筒直径3.5m,井深460.5m,井口标高+1825.5m,井底标高+1365.0m,井筒装备梯子间作为矿井回风井筒及安全出口。

1.2井筒工程地质

山丹县平坡煤矿三、五号井田,原属于平坡煤矿之一部分,位于山丹县城西南约10km处,行政区划属山丹县清泉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0°58′45″~101°01′01″

北纬:

38°41′06″~38°45′06″

山(丹)--民(乐)公路通过本井田,并在山丹县城与国道312线相接。

自山丹县东距武威174km,西距张掖市60km,对外交通便利。

井田内在丘陵起伏较小之处,小路纵横,可供人畜及汽车通行,对内、对外交通尚可。

本区地貌为平缓的丘陵地带,丘陵顶部多呈椭圆形,东西走向,其相对高差10~20m,地形总的趋势东南高而西北低,矿区海拔最高为1820m,最低为1767m。

本区矿区南面有祁连山,山势陡峻终年积雪;矿区北面有龙首山,主峰狼亚巴顶海拔为2796m;在南北二山之间形成了狭长的平原及丘陵地带,即为河西走廊地区,三、五号矿区即位于丘陵地带之上。

另在矿区东北边缘,由于后期岩浆活动而产生较新的山势,如嘹高山、眉毛山,海拔在2058m,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群(C3ty),其主要特点叙述如下:

石炭系上统太原群(C3ty):

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主要由灰色、灰黑色以至黑色砂岩、页岩及煤层所组成。

根据岩性不同,由下而上分为四段(C3ty1、C3ty2、C3ty3、C3ty4),可采煤层赋存于中下部之第一段及第二段地层中。

1.3井筒穿过表土层及岩层特征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矿井井筒所穿越的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

a、第四系酒泉组(Q2j)不整合于临夏组之上,构成区域内大片戈壁滩,砾石多为变质岩及火成岩,一般厚度在50m左右,黄土一般在山头北坡,平均厚度2m右。

现代冲积土,分布于戈壁滩中低洼平坦处,厚2~3m。

b、第三系临夏组(N2l)

与下伏老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底部有一层淡红色石灰岩,厚度1米左右;往上为石灰质胶结的浅灰色砂岩,上部为浅红色砂质土及粘土层,厚度变化很大。

c、二叠系(P)

(1)、二叠系下统大黄沟群(P1dh)

下段(P1dh1),主要为紫灰色砂岩,呈细粒状,间夹砾岩及砂质页岩,本层底部为一层6米细砾岩,绿色泥质胶结而疏松,为太原群与大黄沟群分界之标志层(K4),共厚75m。

上段(P1dh2),主要为灰色、紫灰色粗砂岩及砾质砂岩互层,砾径3~4cm,其底部为砖红色细砂岩,砂质胶结,有很多长石风化之斑点,厚为10米左右,为平坡煤系之标志层(K5),其上为P1yg中部一层紫色粗砂岩,铁质胶结,表面风化疏松,内含微量白云母及绿色矿物,为平坡煤田标志层(K6)。

本群地层厚度119m。

(2)、二叠系上统窑沟群(P2yg)

主要为紫红色砾质砂岩及灰色粗砂岩,呈块状,底部为一层厚30米的紫红色砾质砂岩,砾石大小不均,分布极不规律,砾石多为石英为主,为标志层(K7),其上为浅灰色砂岩,砾质砂岩互层。

d、石炭系上统太原群(C3ty)

为平坡煤田的含煤地层,出露于平坡向斜西翼之边缘地带。

本群岩层共分四段,即C3ty1、C3ty2、C3ty3、C3ty4,在井田内出露完整,倾角一般不超过40°。

1.4.井筒水文地质特征

本区地形从地貌上来看是属于丘陵地带,起伏不平,海拔一般在1700m以上。

本区气候变化很大,干燥少雨,井田内只有两条干涸沙河,只在暴雨期形成暂时流水,再加上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因此地下水补给来源更为缺乏。

在丘陵地带均为黄土覆盖,在小丘陵边缘部分,有岩层露出。

由于黄土具有垂直节理,地表水均由此向下渗透,出露的岩层一般为窑沟群胶结松散的砂岩,地表水渗入其中,但为数不多,由于以上原因该区水的补给来源可分为下列两种:

1)、常年情况下靠小丘的积雪融化补给(数量不大)。

2)、在雨季下暴雨时,可直接补给地下,但雨季时间不太长(不超过三个月),而且降雨量较少,故地表河流均成干涸状态。

3)各含水层及其关系:

a河床中冲积层自由水:

砂河由于其流域很短(就在本矿区的丘陵地发源),受水面积较水量q=0.0628l/s.m。

小,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唯有在下暴雨时河床中才有短时间的水头出现,但暴雨后约数小时立即干涸,所以河床终年多呈干涸无水状态,为间歇河,河床由细砂、中砂、粗砂及小砾石组成,成分变化不大,河床底部是窑沟群之砂岩,从岩性上看是易透水岩层,此二层互相串通。

b、层间水:

本井田主要含水层为窑沟群,次之为大黄沟群和太原群第四层。

窑沟群:

由砂砾岩、砂岩组成,颗粒不均,胶结松散裂隙多,地层厚度一般为100多米,距地表约2m左右。

根据三、五号井田产5号孔孔深300m,煤系地层混合抽水静止水位19.80m,单位流量0.00825l/s.m;产3号孔孔深417m,静止水位21.33m,单位流量0.0007l/s.m;补10号孔孔深115m,静止水位44.4m,单位流量0.0319l/s.m。

大黄沟群:

由粗细砂岩、砾岩组成,颗粒较均匀,一般距地表为130m左右。

根据岩性来看易透水,根据三、五号井田产5号孔抽水结果来看,单位涌水量q=0.009l/s.m,渗透系数K=0.005m/昼夜,本井田内48号孔打到245.03m时发现漏水,每小时漏水为0.26m3/h,单位涌水量q=0.06281/s.m。

太原群第四层:

由砂岩、页岩组成,砂岩胶结较好,页岩多为泥浆,其厚度一般为79.6m,距地表深度为360m。

据一号井田补10号孔在K3时(111.83m),发现漏水(裂隙),抽水后得单位涌水量q=0.0319l/s.m。

渗透系数K=0.19m/昼夜,含水甚少。

以上三层含水层没有很好隔水层相隔,三层是互相串通的。

4)、矿井涌水量

大气降水和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但由于三、五号井上部采空区的存在,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得较复杂,参照原三、五号井地质资料,确定三、五号井矿井正常涌水量。

1.5井筒防洪

本区气候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多风少雨。

平均年降水量208.5mm,年蒸发量2009.7mm,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无霜期80~160天,冰冻期为当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0.68m。

本区地貌为平缓的丘陵地带,丘陵顶部多呈椭圆形,东西走向,其相对高差10~20m,地形总的趋势东南高而西北低,地势较为平缓,矿区无常年性地表迳流,植被不发育,仅在暴雨期有暂时性地表水。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沿山坡设有截水沟,将山坡水排至场外,并将工业场地设计标高适当加高,总之矿井工业场地不受洪水威胁。

矿井的防洪标准根据现行《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矿井工业场地防洪设计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矿井井口高程按百年一遇设计,三百年一遇洪水位校核。

1.6井筒保护煤柱的留设

根据井田开拓方案,矿井井筒煤柱与工业广场煤柱一并考虑,煤柱留设按深部岩层75°移动角、表土层45°移动角留设。

经计算混合井工业广场煤柱量共计30.7万吨。

1.7进、回风井口的安全性

设计布置井口位置时,充分考虑了洪水位对井筒的威胁,井口标高大于当地洪水位0.5m,满足规范要求。

在工业广场布置时按防火要求布置井口周围的建筑物。

另外在各个井口设置了井口值班室及防火器材,以保证井口的安全性。

2、井筒施工方案及凿井设施布置

2.1施工准备期

施工队伍进场后,要完成施工必须的土建工程以及凿井设备、设施的安装。

供电系统根据建设单位工广内提供的10KV电源,凿井期井口设临时10KV变电所供电。

地面生产生活用水来自水源地。

根据甲方要求,不设专用输水管路供水,采用汽车拉水至本工业场地的一个300立方米生产生活水池中。

由于山丹平坡三、五号井距离水源地约10km。

并且采用汽车拉水,所以考虑设一个可贮存最高日生产生活用水量的水池,将生活用水贮存于其中。

地面生产生活用水通过变频供水HLS50/75-Q5变频供水设备内含给水泵三台(11kW),二用一备。

将水打入工业场地地面给水系统中,通过该管网将水输送至锅炉房、灯房浴室、洗衣房、食堂、单身宿舍等用户。

井筒施工期间的井区与外部通讯联系方式采用市话、传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外部联系,井区内调度室与各生产岗位点采用内部程控电话联系。

在准备期内需要完成的凿井施设施包括:

凿井井架改装、绞稳车安装、集中压风站安装、混凝土搅拌站安装、吊盘、锁口盘与外壁模板加工制作,钢丝绳悬挂等。

2.2井筒特征

井筒特征

混合井

回风井

南翼回风井

X

4288220.000

4288193.408

4285027.852

Y

34413050.000

34413092.342

34413119.165

提升方位角(度)

249°

69°

井口标高(m)

1825.00

1825.50

1853.13

井筒倾角(度)

90°

90°

90°

井筒长度(m)

475

460

387

井筒净直径(m)

5.5

3.5

5.0

井筒净断面(m2)

23.7

9.6

19.6

 

2.3、井筒施工方法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矿井井筒穿过地层大多为页岩、砂岩、灰岩,地表覆盖层为黄土,厚度仅2~3m,故三、五号矿回风立井井筒表土及基岩段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配以5台YT—28手持式凿岩机,直径42“—”字型合金钻头,L=2.2-2.55m直径22中空六角钢钎。

井筒掘进采用光面控制爆破,以减少围岩的破坏。

雷管选用1—5段半秒延期非导爆管,炸药选用改性炸药,乳化炸药。

临时支护:

表土层开挖时,临时支护采用红砖锁口,以防止岩石垮落,井颈部分采用钢筋砼支护。

永久支护:

表土层锁口部分掘够设计位置后,即进行钢筋砼支护,锁口段永久支护完成后进行井颈部分的开挖,待井颈部分掘进够设计后,进行永久砼支护,根据井颈的长度可以分段支护。

砼支护时,采用组合式钢模板,并搭设肢手架,铺设70mm木板做为工作平台,进行施工。

砼的制作选用JDY-500A型自落式搅拌机拌料,用1.0m3的吊筒送到工作面。

砼从搅拌机出来后直接进入吊筒。

砼振捣选用手持式振动棒,专人负责,以不泛浆、不冒光为宜,严禁过振、欠振、漏振。

2.4井壁结构及厚度

设计回风立井井颈段25m,采用350mm厚钢筋混凝土砌碹支护,正常段采用素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为350mm。

3.井口施工布置

3.1提升绞车布置

凿井期间采用一式套单钩提升绞车,布置于井口南侧,绞车型号为JK1.2\0.8

3.2凿井稳车布置

凿井稳车型号为JZ型。

采用北侧集中布置,共布置9台,分别用于悬吊凿井吊盘(4台)、风筒(双滚筒1台)、模板(2台),信号电缆

(1)台,压风管与排水管路(1台)

五号回风井凿井稳绞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稳车

JK-10/800

1

1

绞车

JK-1.2/0.8

1

2

稳车

JZ-10/800

4

3

稳车

2JZ-10/800

1

4

稳车

JZ-10/800A

2

5

稳车

JZ-5/800

1

五号回风井凿井钢丝绳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用途

备备注

1

提升绳

6×19+FC-18.5

1

主提升

3

悬吊绳

6×19+FC-18.5

2

风筒悬吊

5

悬吊绳

6×19+FC-18.5

2

模板悬吊

6

悬吊绳

6×19+FC-18.5

4

稳绳及吊盘悬吊

7

悬吊绳

6×19+FC-18.5

2

电缆及管路悬吊

3.3井筒内施工布置

井筒内南方向布置套单钩提升;靠中心北侧布置4台吊盘稳车;靠井壁东侧布置1路胶质壁挂式风筒;东侧壁挂1趟排水管路和1趟压风管;东南布置1趟通讯,放炮,照明电缆。

4.临时锁口施工

该井筒净直径φ3.5m,标高1825.50~+1822.50段采取临时锁口,长度3.0m,其荒直径4.2m;按荒径下挖,视覆盖层稳定情况一次挖掘深度达到3.5m,开始绑扎外壁钢筋,组立外壁模板浇筑砼。

接着在外壁上砌筑350mm厚红砖井壁。

达到设计锁口标高。

如果土质不稳定,采取挖掘段高1.0m,砌筑红砖墙支护。

临时锁口在凿井提升系统形成时施工,短段掘砌,吊桶提升,挖掘机挖掘人工配合修整,向下掘砌至井深3.5m时,工作面绑扎冻结外壁钢筋,下放刃脚组装外壁大模板,埋设防沉降吊索装置4根后浇筑混凝土外壁2.5m,混凝土初凝后自下而上砌筑临时锁口红砖,砌筑前将外壁预留竖向搭接钢筋用塑料布包裹以防锈蚀。

5.1井颈施工工艺

当风井外壁施工到标高+1800.50位置时,按设计要求掘内壁整体现浇段,增设锚网喷临时支护:

锚杆φ16×1600mm金属管缝全长锚固式锚杆,间排距800-1000mm,钢筋网φ6.5mm钢筋焊制,网格100×100mm,喷混凝土厚度80-100mm。

利用吊盘先由上而下绑扎壁座外层钢筋,再由下而上绑扎内层钢筋并采用倒模法浇筑混凝土井壁。

砼由地面搅拌系统配制,经底卸式吊桶下料至上吊盘经分灰器、溜灰管入模。

为保证内壁砼质量,需将外层井壁内表面冰、霜清除干净,并要严格控制砼入模温度,冬季不低于15℃,夏季不高于30℃。

如果出现停浇时,要按措施处理好施工缝,模板每次拆模后均严格清理涂刷脱模剂。

脱模后的混凝土及时进行洒水养护,防止井壁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

为保证井筒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在吊盘上利用水平管调平模板,用中心大线控制竖直度和规格尺寸。

5.2井颈段施工主要注意事项

(1)如果围岩条件极差不得不采用分次套壁,下掘时在井筒荒径外挖槽宽300mm,深200mm的卸压槽,一周挖10~20道,槽内充填泡沫塑料板,防止因上部井壁应力集中造成井壁开裂。

(2)竖筋采用直螺纹套管连接,环筋采用绑扎搭接方式,其搭接长度为16d(d为钢筋直径),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大于钢筋总面积25%,并应均匀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以环筋中心至井壁边缘为准):

外壁100mm、内壁外层钢筋70mm、内层钢筋50mm。

钢筋布置以提供的施工图为准;直螺纹套管连接按规范规定作等强度试验。

(3)井壁表面修饰和养护

井壁混凝土表面修饰和养护工作在辅助盘进行。

附浆灰滞及时清理,使砼表面光亮、美观,同时也改善了砼保护层的质量。

在辅助盘上设洒水管,定期对砼洒水养护。

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快速脱模后表面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倒模模板拆模后再次使用前必须清理涂刷脱模剂。

(4)施工冷缝处理

倒模施工要求连续作业,但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因风、水、电等其他原因发生意外停顿。

时间长会造成的混凝土施工冷缝,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严重时可将混凝土表面残渣清除凿毛,而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5)施工要严格控制施工速度确保与混凝土脱模早期强度相适应,24h套壁进度控制在12-15m。

(6)施工中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开展信息化施工,分别在不同井深处埋设压力传感器,对冻结压力进行监测,及时获得准确数据;同时加强下深土层井帮温度和井帮位移观测,根据监测和观测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6.1基岩段施工工艺

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φ42㎜钻头,B22型钻杆打眼,乳化炸药,药卷规格:

Φ32×140mm×150g,为满足起爆需要,选用段别分别为1、3、5、7、9段毫秒延期电磁雷管起爆,高频起爆器井上放炮,深孔光面光底爆破,放炮母线选用U3×16+1×6电缆,吊盘至工作面选用两根4mm2单股铜芯电缆作放炮母线。

石松软或遇煤层,采用锚网或锚网喷作临时支护,必要时架设槽钢或U型钢金属井圈。

砼配合比设计

砼应分层对称浇筑,使用插入式风动振动器随浇随捣。

施工时,配合比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实验部门做试配实验,并以该部门提供的配比单为准。

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

C30采用地产优质P.O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石:

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6。

C30砼采用地产优质碎石;粒级13-25mm。

水:

搅拌用水为矿提供的中性淡水;

外加剂:

C30砼采用业主提供的优质的抗裂密实防水剂;

配合比(kg)

水:

水泥:

沙子:

石子=0.38:

1:

1.11:

2.723制作全过程控制

2)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控制主要是利用试验手段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使用检测结果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原材料。

3)机械控制

在拌合前,对砼搅拌站进行全面检修,保证各处部分工作状态良好。

电子计量保证配料误差。

搅拌机必须按其铭牌规定转速运行,并保证足够的拌合时间,但也不应拌合过度。

具体拌合时间根据拭验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装载机上料也应及时、均匀。

3)生产控制

砼生产前,应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观念。

生产过程中,设置一名专业试验员进行全程旁站监督,并随时取样进行检验。

动态与常态检测

a)水泥的使用应该根据本批拌合的砼的设计标号选择相应的标号,而且应提前做试验,测出其各项技术性能标志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另外,对贮存时间超过3个月的水泥也要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标准者降低标号使用或退场。

b)砂石材料要再使用前对含泥量、含水率、有机杂质等进行检测。

保证砂料泥质含量不超过3%,硫化物、硫酸盐、云母等杂质含量不大于1%,有机质含量颜色不深于标准色。

同时,保证石材强度不低于60MPA,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泥土粉尘不大于2%,对泥土粉尘含量超标的砂石应过筛、冲洗,达标后再使用。

d)外加剂在使用前应经过试验,确定其性质、有效物含量、溶液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并制作定量装置定量掺加。

并将其名称、来源、样品等资料和试验成果报告交监理工程师,经同意后才使用。

e)掺合料

使用掺合料前,应对掺合料的颗粒细度等方面进行检测,对满足要求的掺合料进行试配,确定实际掺量。

并在拌合前将相关资料结果交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使用。

f)坚持试验抽检,随时调整砼配料,以保证砼质量不因原波动而降低。

g)按规范做好现场塌落度、试块制作和送检等,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及时提供相关试验参数,以利于指导施工。

当该井筒穿破碎带或岩性较差等不良地层施工时:

(1)提高光爆指标:

即减少周边眼眼距和抵抗线,采用不耦合装药,尽量减少爆破对井筒围岩的破坏,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充分利用其自身抵抗能力。

(2)缩小掘进段高,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尽量缩短围岩的暴露时间,必要时增设钢井圈复合支护,确保安全顺利通过不良地层。

(3)采用工作面注浆法超前加固破碎带、断层构造带围岩,而后井筒及硐室进行开挖,确保施工。

6.2凿岩爆破

爆破参数:

基岩段围岩的硬度按中硬岩考虑编制了一套爆破图表,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爆破效果。

6.2.1炮眼深度按循环组织形式确定炮眼深度,由于采用模板段高为1,50m,两遍炮一节模,则炮眼深度:

L=(N×H)/(M×η)=(1×3.0)/(1×90%)=1.70m

式中:

L-炮眼深度,m;

N-模次数,N=1;

H-模板有效高度,H=1.5m;

M-掘进循环次数,M=1次;

η-爆破效率,η=90%;

实取平均炮眼深度L=1.70m;钎杆长度2.0m。

根据风钻的技术特征,并考虑尽量减少井壁接茬数量,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定为3.0m,确定炮眼深度1.8m。

6.2.2炮眼数目的确定

掏槽眼:

采用一阶直眼掏槽,掏槽眼深1.5m,眼圈径为1.6m,布置8个眼,眼距612mm。

周边眼:

井筒掘进直径4.3m,炮眼布置圈径为3.9m,共布置22个眼,眼距为570mm。

辅助眼:

辅助眼共布一圈炮眼,圈径为2.6m,共布置10个炮眼,眼深1.8m,眼距为742mm共布置10个炮眼。

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