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29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谱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简谱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简谱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简谱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简谱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谱基础知识.docx

《简谱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谱基础知识.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谱基础知识.docx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

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

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

也可以称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5.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

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卢梭

  写法:

1234567i

  读法:

DoReMiFaSolLaSi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

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6.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

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

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

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7.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知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b3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

do、re、mi、fa、so、la、si(简谱-音符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

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

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

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

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

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简谱-音符符的长短。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写法时值

  全音符5---四拍

  二分音符5-二拍

  四分音符5一拍

  八分音符5

  - 半拍

  十六分音符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5

  ≡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

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

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

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半音与全音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

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

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

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变化音音,叫升音。

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

用“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

击拍的节奏方法是:

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下一上是一拍。

  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单拍与复拍:

单拍指每小节一个强拍。

复拍每小节有一个强的,有若干个次强的。

  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大调式然大调。

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

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

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小调式:

小调式有三种形式:

  a:

自然小调:

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音阶,叫自然小调。

  b:

和声小调:

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

  c:

旋律小调:

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下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

  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或3开始,而结束在6上。

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

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装饰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

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

  

(1)倚音:

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倚音时值短暂。

有前倚音、后倚音之分。

  

(2)颤音:

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

  (3)波音:

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

  (4)滑音:

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

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两种。

滑音除声乐能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

  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

(1)延音线:

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小调式线。

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重音记号:

用“>”或“□”或“sf”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当“>”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

  保持音记号: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奏)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换气号:

用记号“v”标记。

表示在此处换气。

CDEFGABseidiyiaifujieibi它们分别还有小名(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CDEFGAB(汉语译音)斗瑞咪发搜拉希(汉语拼音)DoRuaiMiFaSolLaXi(简谱)1234567在乐音的“家族”中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这七个音,其它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出来的。

这七个音在钢琴上都是穿着雪白的衣服(白键子)。

现在我们把这七个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译音、简谱记法全部在钢琴上做个对照。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音名的分组音名的分组音名的分组音名的分组乐音的大家族里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它们并不混乱,而是井然有序的,人们都分别给他们排了队、分了组。

这样我们就不难辨认他们了。

它们分组的原则是以实际音高来区分的。

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4、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5、单音程和复音程6、音程的转位第九讲和弦1、三和弦2、七和弦3、和弦转位第十讲调及调的关系1、什么是调2、调的形成3、音阶中各音的名称4、调号第十一讲调式1、大调式2、小调式3、五声调式第十二讲装饰音1、倚音2、滑音3、波音4、颤音5、廻音第十三讲音乐术语1、全曲速度2、临时转换速度3、力度记号及术语4、实用术语5、表情用语

(一)6、表情用语

(二)7、表情术语(三)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音的概念音的概念音的概念音的概念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

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

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

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

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

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

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

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第一节什么是乐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

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

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

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

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我国早在古代就发明了乐谱。

记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公元九世纪我国唐五代世俗歌舞音乐的琵琶伴奏谱手抄本《敦煌曲谱》、《敦煌卷子谱》,曾经广为流传的《工尺谱》,古琴演奏用的《古琴谱》,锣鼓用的《锣鼓谱》等等,这些古老的乐谱有的还延用至今。

现在我们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还在研究它们。

此外还有现在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

以及国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等。

简谱》的优点:

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

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

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

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

视觉非常清楚。

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2),就好象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

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我们国家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也都采用五线谱,连民族音乐领域也逐渐过渡到五线谱上来与国际接轨。

在音乐的领域里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拿起同一张五线谱,大家唱出的都是同一个调子。

可以说五线谱是无国界的,是音乐中的“世界语”。

这就是五线谱的优点,要想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五线谱,它是我们跨入音乐大门的桥梁。

以下为两种谱子的对比,上为五线谱下为简谱。

首先,五线谱是由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的:

音符、谱号、谱表

第一节谱表现在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谱表:

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就叫做就叫做就叫做““““谱表谱表谱表谱表””””。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

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

这就是五线谱的谱表。

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

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

同“线”一样。

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

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下面请看谱例:

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代表着一个音的高度。

然而这五条“线”和四个“间”还不够表达我们的情感心声,如果还有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出现怎么办呢?

于是就产生了更多的“线”和“间”。

这些临时多出来的“线”和“间”叫做“上加线”和“下加线”。

上面多出来的线叫做“上加线”,上面多出来的“间”叫做“上加间”。

下面多出来的“线”和“间”叫做“下加线”和“下加间”。

这些“线”和“间”向上下两边呈放射形。

“上加线”和“上加间”是自下而上,往上数的,分别叫做“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以此类推。

在五条线下面加出的线是从上面向下数的(与上加线相反)。

分别称作“下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二间”、“下加第二线”……也是以此类推。

(如下图)

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上加线”和“下加线”根据音符只需要画一条短线,不需要很长。

够表示音符就可以了。

(如下图)

2、在表示“上加间”和“下加间”的时候,不需要再把这个音符上面或下面的线画出来了

第二节谱号在五线谱上确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号叫做谱号。

谱号就象男女有别一样,在五线谱上看上去是相同的音,由于谱号的不同而代表着不同的音高,这些谱号分别有高音谱号,低音谱号,C谱号三种。

在五线谱上标有高音谱号的叫高音谱表,标有低音谱号的是低音谱表,同样,标有C谱号的就是C谱表,亦叫中音谱表,或叫次中音谱表(后面要详谈)。

一般用高音谱表的乐器大部分是属于高音乐器,象小提琴、二胡、高胡、长笛、小号、双簧管、笛子等等,还有包括人声的男女高音声部,通常高音谱表用得较为普遍,除了特殊乐器声部以外,大部分用高音谱表来标写。

使用低音谱表的一般是一些低音乐器和人声的低音声部,比如象大提琴,大管、大号、低音黑管等等。

而C谱表则多用于中音提琴等等…

谱例1:

高音谱号(G谱号)

谱例3:

C谱号

第一节高音谱号(G谱号)画这个谱号是从第二间开始的。

从第二线开始向上紧靠着第三线顺时针往下画半个园,再紧贴着第一线画一个大于起口的圆形,然后,躲开这个圆形的开始的缺口,向上、向右、冲出第五线再向左,逆时针画一个小圆,回来,在第四线上定义。

然后,从中间下来,穿过第三线、第二线,再穿过第一线,伸出尾巴来后,再左转,顺时针画半个小小的圆,结束时涂上一个小黑点点。

这样,一个高音谱号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看起来复杂,实际画起来你会发现并不是很困难。

谱例1:

第二节低音谱号(F谱号)低音谱号就要容易得多了,您画这个谱号时要记住;要从第四线上画起。

先画一个小小的圆点,然后紧贴第五线,顺时针画半个圆,穿过第四线向左一撇,直到第二线止住。

再在第三间和第四间里各点一个小小的圆点。

第三节C谱号C谱号基本上是由上下两个英文字母“C”反过来,再加上两个竖线,(一根粗、一根细)组成。

这个谱号的特点是:

两个反过来的字母“C”最中间对准哪条线,哪条线就是“C”音(DO)。

也叫做那条线的谱号,比如对四线,就叫“第四线C谱号”(也有人叫它次中音谱号),对准第三线就叫“第三线C谱号”(也有人叫它“中音谱号”)。

如图:

由于“C谱号比较灵活,看起来好象复杂一点,那么让我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告诉您:

这个谱号上下均等,最中间的部分对准哪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标出的音就唱(DO)。

以此上下类推。

(DO)我们会在音名一节中讲到。

注:

在画谱号的时候在画谱号的时候在画谱号的时候在画谱号的时候,一定注意要画在每一行线谱的最左边。

每一行都要画不能遗漏。

什么是音符呢?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

在乐谱表上表示正在进行的音的长短(也叫“音值”)的符号,叫作“音符”。

第一节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在乐音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音(也是音级),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子。

也就是“音名”。

在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唱名)。

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

CDEFGAB

seidiyiaifujieibi它们分别还有小名(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

CDEFGAB

(汉语译音)斗瑞咪发搜拉希

(汉语拼音)DoRuaiMiFaSolLaXi

(简谱)1234567在乐音的“家族”中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这七个音,其它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出来的。

这七个音在钢琴上都是穿着雪白的衣服(白键子)。

现在我们把这七个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译音、简谱记法全部在钢琴上做个对照。

第二节音名的分组乐音的大家族里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它们并不混乱,而是井然有序的,人们都分别给他们排了队、分了组。

这样我们就不难辨认他们了。

它们分组的原则是以实际音高来区分的。

1、“中央C”是主角,为什么叫它中央C呢?

因为它是钢琴上距离钥匙孔最近的一个音。

中央C的唱名也叫(DO)。

从这个音一直到往右弹到B(Xi),这是一组。

这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再往右,也是从C(DO)开始再到B(Xi)这又是一组。

这一组叫“小字二组”。

总之是七个音一组,依次往右排,分别叫“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等。

从中央C(DO)左边的一组音(也是7个音)叫做“小字组”,然后,再往左,同样是7个音一组,依次叫做“大字组”、“大字一组”……。

这里有一点请注意:

在书写的时候“小字组”用英文小写字母并在它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它所属的组名比如:

“小字一组”的(Do)---d1“小字三组”的(Sol)---g3“大字组”用大写同样在它的右上角标明它所属的组数。

比如:

“大字二组”的(La)---A2“大字一组”的(Mi)---E1“大字组”和“小字组”因为本身不带数,所以字母后面不用带数字。

下面请看看五线谱在钢琴的键盘上相应的位置。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认识音符认识音符认识音符认识音符我们各自都长得不一样,音符们也各有不同。

但是它们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即“符头”、“符干”、“符尾”。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音符的名字了,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在五线谱中,这些音符各自的位置在哪里。

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长度。

音符有以下几种: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注释:

以下所讲的“时值”就是“音长”

这个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

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值都比它短,而且要以它为准。

依次分为两半。

这个长着身子(学名叫符干)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

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它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出了尾巴,它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谱例谱例谱例谱例6:

谱例6: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着两条尾巴,它叫“十六分音符”。

它比八分音符还要小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谱例7:

这个有着三个尾巴的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

它比十六分音符又少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谱例8:

长着四个尾巴的黑色音符名叫“六十四分音符”。

它是“三十二分音符”的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

谱例9:

☆现在总的列出一张表,看一看音符这个大家庭直系的关系。

第四节音符的正确写法1、首先在画符头的时候应该注意要呈椭圆形。

要左低右高,不管是空心的符头还是实心的符头都要这样画。

(千万不要画一个大圆圈或者大圆点呆头呆脑的立在那里。

另外左高右低也同样是错误的。

2、我们知道音符是由符头、符干、符尾三个部分组成的。

在记谱的时候一般的规则是以五线谱的第三线为准。

在第三线以上的音符,在记谱的时候,符干要朝下,也就是说符头在上,符干朝下。

在三线以下的音在记谱的时候符干要朝上,符头在下。

而在第三线上的音符,符干可以自由,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据前后的音自由处理。

3、还要注意一点:

符干朝上的时候,符干要画在符头的右边,符干朝下时,符干要画在符头的左边,一定不能画错。

4、音符的长短:

在标画音符的时候,要注意符干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是以一个八度为准。

比如Do到高一个八度的Do,或者是到低一个八度Do的地方。

第五节符点音符在音符这个大家族里,还有一些旁系亲属。

例如符点音符。

它只是一个圆圆的小点点,附属在音符后面的,所以叫“符点”。

而带附点的音符呢,就叫“符点音符”。

符点的主要作用是让乐谱更为简化,让大家读谱时更加方便。

请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圆点,它的音值有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