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113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可行性研究.docx

第3章可行性研究

第3章可行性研究

在进行任何一项较大的工程时,首先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软件可行性研究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成本–效益分析以及项目开发计划等。

3.1基础知识

3.1.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首先需要进行概要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目标,确定项目的约束和限制。

把它们清楚的列举出来。

然后,分析员进行简要的需求分析,抽象处该项目的逻辑结构,建立逻辑模型。

从逻辑模型出发,经过压缩的设计,探索出若干种可供选择的主要解决方法。

对每种解决方法都要研究它的可行性。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研究每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对要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

这里的资源包括已有的或可以搞到的硬件、软件资源,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已有的工作基础。

2.经济可行性

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

经济可行性研究范围较广,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公司经营长期策略、开发所需的成本和资源、潜在的市场前景。

3.社会可行性

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权、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社会可行性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它包括:

合同、责任、侵权、用户组织的管理模式及规范和其他一些技术人员常常不了解的陷阱等。

3.1.2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

1.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

分析员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访问,仔细阅读和分析有关的资料,对项目的规模和目标进行定义和确认,清晰地描述项目的一切限制和约束,确保分析员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

正在运行的系统可能是一个人工操作的系统,也可能是旧的计算机系统,要开发一个新

存在什么问题,运行现有系统需要多少费用,对新系统有什么新的功能要求,新系统运行时

能否减少使用费用等等。

 

3.建立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根据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研究,逐渐明确新系统的功能、处理流程以及所受的约束,然后使用建立逻辑模型的工具——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

注意,现在还不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不是完整、详细地描述,只是概括地描述高层的数据处理和流动。

4.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

分析员建立了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之后,要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实现高层逻辑模型的不同方案,即导出若干较高层次的物理解法。

然后再根据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去掉行不通的解法,就得到了可行的解法。

5.推荐可行的方案

根据上述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同时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应该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去开发。

若值得开发,那么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并且说明该方案可行的原因和理由。

该项目是否值得开发的主要因素,从经济上看是否合算,这就要求分析员对推荐的可行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6.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上述可行性研究过程的结果写成相应的文档,即可行性研究报告,提醒用户和使用部门仔细审查,从而决定该项目是否进行开发,是否接受可行的实现方案。

3.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引言。

(2)可行性研究前提。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所建议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5)所建议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8)结论意见。

3.1.4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成本–效益分析首先是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开发成本,然后与可能取得效益进行比较和权衡。

效益分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两种。

有形效益可以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和纯收入等指标进行度量;无形效益主要从性质上、心理上进行衡量,很难直接进行量的比较。

系统的经济效益等于因使用新的系统而增加的收入加上使用新的系统可以节省的运行费用。

运行费用包括操作人员人数、工作时

间和消耗的物资等.

 

3.1.5项目开发计划

经过可行性研究后,就得到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开发的结论.接下来应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项目开发计划是一个管理性文档,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概述:

说明项目的各项主要工作;说明软件的功能,性能;为完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用户及合同承包者承担的工作,完成期限及其他条件限制;应交付的程序名称,所使用的语言及储存形式;应交付的文档.

(2)实施计划:

说明任务的划分,各项任务的责任人;说明项目开发进度,按阶段应完成的任务,用图表说明每项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说明项目的预算,各阶段的费用支出预算.

(3)人员组织及分工:

说明开发该项目所需人员的类型,组成结构和数量等.

(4)交付期限:

说明项目最后完工交付的日期.

3.2单元练习

3.2.1填空题

1.__________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概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

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去开发一个软件项目,而是研究这个软件项目是否________,__________.

3.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简化,压缩了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要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

4.可行性研究需要从_________可行性,__________可行性,__________可行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每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5.技术可行性是对要开发项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

6.技术可行性一般要考虑的情况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社会可行性所涉及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户组织的管理模式,规范及其他一些技术人员常常不了解的陷阱等.

9.典型的可行性研究有下列步骤:

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_________,_________,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推荐可行的方案和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10.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对现有系统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结论意见.

11.成本—效益分析首先是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________,然后与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_________.

12.效益分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两种.有形效益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指标进行度量;无形效益主要从性质上,心理上进行衡量,很难直接进行衡量,很难进行量的比较.

 

13._______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用所需要的时间.项目的________是指在整个生存周期之内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的值)与投资之差.

14.项目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项目概述,________,__________,交付期限.

15.纯收入是软件生存周期内两项值之差,这两项是_________与_________.

16.系统流程图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_______.

17.软件工程有两种效益,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_.

18.可行性研究具体步骤的最后一步是__________.

19.系统的经济效益等于________加上_________.

20.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_______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用________来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

22.可行性研究中描述系统高层物理模型的工具是________.

23.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进行一次简化,压缩了的__________.

24.可行性研究的第一个具体步骤是___________.

3.2.2选择题

1.研究开发资源的有效性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方面.

A.技术B.经济

C.社会D.操作

2.在软件的可行性研究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软件进行研究,其中是从软件的功能可行性角度考虑的是().

A.经济可行性B.技术可行性

C.操作可行性D.法律可行性

3.在遵循软件工程原则开发软件过程中,计划阶段应该依次完成().

A.软件计划,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B.系统定义,软件计划,需求分析

C.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软件计划

D.软件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

4.技术可行性要解决().

A.存在侵权否B.成本—效益问题

C.运行方式可行D.技术风险问题

5.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不随参与人数的增加而使软件的生产率增加的主要问题是().

A.工作阶段间的等待时间B.生产原型的复杂性

C.参与人员所需的工作站数D.参与人员之间的通信困难

6.制定软件计划的目的在于尽早对欲开发的软件进行合理估价,软件计划的任务是().

A.组织与管理B.分析与估算

C.设计与测试D.规划与调度

7.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

A.当前运行系统B.当前逻辑模型

C.目标系统D.新系统

8.研究软硬件资源的有效性是进行()研究的一方面。

A.技术可行性B.经济可行性

C.社会可行性D.操作可行性

9.可行性研究要求进行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应是( )。

  A.详细的B.全面的

C.简化的,压缩的D.彻底的

10.在很多项目组成的大型工程中,用顶点表示项目,有向边表示项目之间谁先开工的先后关系,这种用顶点表示活动的图称为AOV网格,其常用的一种储存结构是(A).

为规划整个工程的实现,通常要对上述的顶点进行(B)排序,据此可获得项目的(C)序列.但并不是所有图都能获得这样的系列,如(D)图就不能获得这种序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所体现的先后关系不是(E).

A:

①队列表②连通表

③邻接表④路径表

B:

①选择②归并

③拓扑④置换

C:

①全序②综合

③拓扑④优化

D:

①有回路的方向②无回路的有向

③无回路的AVO网络④所有边的先后关系都是非自反的

E:

①自反的②对称的

③非自反的④非对称的

11.数据流图是常用的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图形工具,其基本符号是().

A.输入,输出,外部实体和加工

B.变换,加工,数据流和储存

C.加工,数据流,数据储存和外部实体

D.变换,数据储存,加工和数据流

12.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A.逻辑判断B.层次分解

C.操作条目D.组合组件

13.系统流程图用于可行性分析中的()的描述.

A.当前运行系统B.当前逻辑模式

C.目标系统D.新系统

14.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的工具.

A.逻辑系统B.程序系统

C.体系结构D.物理系统

15.下列叙述中,()是正确的.

①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②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③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

A.①B.②

C.③D.②③

16.决定大型程序模块组织的基本原则的两种交替设计策略为()

A.面向用户的原型化和面向程序员的原型化

B.物理模型与逻辑模型

C.数据字典和数据流

D.数据分解和算法分解

17.在程序的描述和分析中,用以指名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和数据处理的辅助图形是().

A.瀑布模型图B.数据流图

C.数据结构图D.业务图

18.数据流图是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在下列可采用的绘图方法中,()是常采用的.

①自顶向下

②自底向上

③分层绘制

④逐步求精

A.全是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19.结构化分析(SA)方法将欲开发的软件系统分解为若干基本的加工,并对加工进行说明,下述是常用的说明工具,其中便于对加工出现的组合条件的说明工具的是().

①结构化语言

②判定树

③判定表

A.②③B.①②③

C.①③D.①②

20.加工是对数据流图中不能在分解的基本加工的精确说明,下述()是加工的最核心.

A.加工顺序B.加工逻辑

C.执行频率D.激发条件

21.软件定义期问题定义阶段涉及的人员有().

A.用户,使用部门负责人

B.软件开发人员,用户,使用部门负责人

C.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

D.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用户与使用部门负责人

22.系统定义明确之后,应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

A.软件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实用性,社会可行性

23.Whendrawingmultileveldataflowchartoftop-down,thebalancebetweenparentchartandsonchartmustbetakenintoaccount,andtopassjudgmentforthebalanceofthechartsisregularlymaintainedby()?

A.OutputdataB.Datadictionary

C.processingnumberD.Inputdata

24.对每一合理的方案分析员都应该准备()资料.

A.系统流程

B.组成系统的物理元素清单,成本—效益分析

C.实现这个系统的进度计划

D.以上全部正确

25.再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有()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结构化语言

D.判定表与判定树

26.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状态—迁移图表表达系统和对象的行为.在状态—迁移图中,由一个状态和一个事件所决定的下一个状态可能有().

A.一个B.两个

C.多个D.不确定

27.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图作为描述工具DFD就是面向(A)分析方法的描述工具.在一套分层DFD中,如果某一张图中有N个加工(process),则这张图允许有(B)张子图.在一张DFD图中,任意两个加工之间(C).在划分层DFD时,应保持(D)时间的平衡.DFD中从系统的输入流到系统的输出流打的一连串连续变换形成一种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可分为(E)两大类.

A.①数据结构②数据流

③对象④构件(component)

B.①0②1

③1-N④0-N

C.①有且仅有一条数据流

②至少有一条数据流

③可以有0或多条名字互不相同的数据流

④可以有0和多条数据流,但允许其中有若干条名字相同的数据流

D.①父图和子图②同一父图的所有子图

③不同父图的所有子图④同一子图的所有直接父图

E.①控制流和变换流②变换流和事务流

③事务流和事件流④事件流和控制流

 

 

28.原型化方法时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下列叙述中,()不具有原型化方法的特征.

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B.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

C.简化项目管理D.加快需求的确定

3.2.3简答题

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有哪些?

2.研究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一般要考虑的情况有哪些?

3.可行性研究包括哪些步骤?

4.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哪些主要内容?

5.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可用哪些指标进行度量?

6.项目开发计划有哪些内容?

3.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软件可行性研究

2.值得去开发,其中的问题能否解决

3.需求分析,设计

4.技术,经济,社会

5.功能,性能,限制条件

6.开发的风险,资源的有效性,技术

7.成本—效益分析,公司经营长期策略,开发所需的成本和资源,潜在的市场前景

8.合同,责任,侵权

9.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建立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10.所建议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所建议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11.开发成本,比较和权衡

12.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存收入

13.投资回收期,存收入

14.实施计划,人员组织及分工

15.经济效益,投资

16.信息流动

17.无形效益,有形效益

18.编写可行性报告

19.因使用新的系统而增加的收入,使用新的系统而可以节省的运行费用

20.经济角度

21.图形符号

22.系统流程图

23.需求分析和设计

 

24.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目

二、选择题

1.A

2.B

【解析】:

经济可行性是从开发费用和软件回报的角度来分析开发该软件系统是否可行。

技术可行性是从软件实现的功能、用户要求的软件性能、是否有技术难题等方面等考虑开发该软件的可行性问题。

操作可行性判断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该用户组织内是否可行,法律可行性对方在考虑开发的软件系统可能会涉及的任何侵犯、妨碍、责任等问题做出决定。

所以答案为B。

3.B4.D

5.D

【解析】:

在软件开发中,开发人员的交流似乎非常主要的,而一个开发人员进入一个新的软件系统做开发,需要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以适应该软件的开发,这主要是由于新的人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训以熟悉该软件系统的开发状况及该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和相关已经生成的文档,以便在软件开发中与老开发人员的交流和通信,一推动软件开发前进。

所以答案为D。

6.D

【解析】:

软件的计划主要是根据软件开发的要求、软件系统的规模等,对软件开发的各种资源(包括软硬见资源及开发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在开发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调度,从而使软件开发最充分地利用资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软件工程经济学的任务是对软件开发的成本、效益等进行分析和估算;软件工程管理学的任务是有效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开发技术的任务之一是设计和测试软件系统。

所以答案是D。

7.A8.A9.C

10.A:

③B:

③C:

③D:

①E:

11.C

【解析】:

在数据流图中,加工与变换在意义上是等价的,在数据流图中,箭头表示数据的路径和流向。

数据流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通常每个数据流必须有一个适合的名字;数据流图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交换的,所以对于一个数据流图应该有数据源和数据池(即数据的最终目的地),我们把数据源和数据池统称为外部实体;同时把在加工的某一个环节,将待加工的数据储放在一定的场所,把它叫做数据储存。

所以答案为C。

12.D

【解析】:

在数据流图的描述中,通常结构化语言用来做逻辑判断的描述,但在数据流的描述中常常遇到组合条件的判定,这时利用结构化语言的IF-THEN—ELSE就比较困难,即使勉强用结构化语言进行描述,对问题的描述也不能做到清晰医理解。

这时,应用判定表和判定树来描述就特别方便,同时层次分解和操作条目也常常很简单地用结构化语言进行描述。

所以答案为D。

13.A14.D

15.C

【解析】:

在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中,区分事务流和变换流是非常重要的,变换流是指信息沿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路变换中心,

经加工处理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而当信息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从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择一个来执行,这个类数据流归为特殊的一类,称为事务流。

在一个事务流中,事务中心接受数据,分析每个事务以确定它的类型,根据事务类型选取一条活动通路,所以变换流和事务流是根本不同的,需要区分开,但从数据的角度来说,他们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因此答案为C。

16.D

【解析】: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工具;面向用户的原型化和面向程序员的原型化是开发中常用的设计原则;物理模型和逻辑模型是在软件需求分析中所考虑的两类模型,通常在逻辑模型生成之前,可以先分析物理模型,再生成逻辑模型。

软件系统的模块化组织是在系统设计阶段所要解决的,在概要设计阶段根据数据流来设计整个软件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在详细设计阶段,根据各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即算法实现等)对模块进行更细的划分,因此书记分解和算法分解是软件系统的模块化组织中两个基本的原则,所以答案为D。

17.B

【解析】:

瀑布模型图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一种描述;数据结构图对数据进行了静态的描述,并没有涉及到数据的流向和处理;业务流是一个软件工程的名词,并不是数据的辅助图形,数据流图是描述数据的加工或变换、数据流向、数据的存储动态图,所以答案为B。

18.B

【解析】:

在用数据流图对软件模型的描述工程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自顶向下、分层绘制、逐步求精;通常情况下软件系统的模型比较复杂,用数据流图自底向上来描述是不符合逻辑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原型化方法为什么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答案为B。

19.A

【解析】:

结构化语言可以用来描述落后判断,如:

IFconditionTHENprocess1ELSEprocess2等,但用它来描述加工中出现的组合条件显得有点勉强,而判定表和判定树是专门用来描述在软件需求分析中出现的条件组合的,所以答案为A。

20.B

【解析】:

在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加工筐中只简单地写上加工名,这显然不能表达加工的全部内容。

加工逻辑的说明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功能越来越具体,加工逻辑的说明也要越来越越细;加工逻辑说明的根据就是常说的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判定树等,加工逻辑通常描述加工的逻辑条件或组合条件、加工的方式、加工的顺序等,可见加工的顺序、加工的激发条件、加工的激发条件、加工的执行频率等仅仅是加工逻辑描述的一部分,所以答案为B。

21.D22.B

23.B

【解析】:

在分层数据流图中,子图是对父图的某个加工进一步详细描述,因而父图中某个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应该同子图的输入输出相同,分层数据流图的这个特点称为平衡。

父图和子图的平衡是分层数据流图的重要性质,因为只有平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