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01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docx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

   张思中,1932年生,外语特级教师。

现任上海市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所长。

代表性论著有《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主编《张思中英语教程》、《张思中儿童英语》等。

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月31日至4月2日,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大会将在上海召开。

而这个课题的主持人,就是把一生献给外语教学事业的75岁老人——张思中。

议的人物,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执著地走在教改路上。

数十年来,他首创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如星火燎原,从华东师大一附中的一个班,辐射到全校乃至全市、全国各地,圆了无数中学生“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梦想。

俄语教师研究起外语教学法

“我没有教过英语。

”张思中直白、坦荡的一句话,不但道出了他四十多年从事外语教学法改革的艰辛,也源引出他之所以成为诸多争议的起因。

1955年6月,张思中,这个曾在热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在独立团的原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91师“济南第二团”里担任过文化教员的军人,奉命从部队复员后,参加高考成为了华东师大俄语系的学生。

毕业后,他在华东师大一附中担任俄语教师。

为了让学生很快在俄语学习上入门,他使出了在部队当文化教员时学来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看家本领,将这种方法移用于俄语教学。

很快,他教的学生俄语成绩明显提升。

张思中最初的教改实验得到了时任一附中校长陆善涛的支持,同意在他所教的班级悄悄地试一试。

未成想,这个试,如星星之火燎原,影响到全校、全区、全市乃至全国。

影响了全国外语教改几十年。

1965年,《人民教育》第六期发表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外语》一文,首次公开介绍张思中的外语教改经验。

同时编辑部在文前发表题为《启发式与因材施教》的评论,号召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科都要学习这个教学经验。

“一门外语基础过关”不是梦

中学生学三年外语就能读原版书,能翻译原著数理化书籍!

1965年《人民教育》杂志的报道出来后,张思中一下子成了热门人物。

一时间,全国各地外语同行都来华东师大一附中观摩取经。

试验不到一年,却因“文革”中断。

1978年,熬过了“文革”的张思中迎来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春天。

当时,华东师范大学刘佛年校长主持的“小学、中学、大学外语一条龙教改试验”,要求外语在中学过关。

张思中接过实验班后当下表示:

“我保证:

不加班、不加点,五年俄语教学任务三年完成,并在后两年开出第二外语课——英语。

一节课100个单词,一周500个单词,复习一节课,三周掌握1200个单词……在张氏教法下,三年下来,全班所有学生的俄语都过关了,一个叫童一东的同学在初三上学期竟然翻译了一本四万字的儿童小说《表》!

而这个学生在班里的俄语成绩只能算中等。

1982年,在哈尔滨市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俄语教学问题研讨会”上,张思中的《“心理优势”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引起了广泛注重。

1986年,在大连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外语教改工作会议”上,张思中介绍的“大面积提升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试验”再次成为注重的焦点。

大连会议之后,张思中把教学法归纳成四句话十六个字:

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俄语,也适用于其他外语。

1992年中央教科所在时任所长卓晴君研究员的领导下成立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推广小组”,有效地将“张思中教学法”推向全国。

1996年6月28日,在前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主持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对“张思中教学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示教育部向全国推广。

“学我者死,创我者生”

从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边的海南省天涯海角;从西边的新疆伊宁、塔城,到东边的山东蓬莱阁;甚至,到祖国的台湾,这些年来,张思中的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二百多期“张思中教学法师资培训班”,全国有10万多名外语教师、教研员、科研员接受了“张思中教学法”的直接培训(不包括卫星教学),其数量占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总数的20%。

但无论走到哪里,张思中都开宗明义八个字:

学我者死,创我者生!

他这种鼓励实验区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张思中教学法的态度和作法,使这个教学法的试验、推广与研究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很多试验、研究成果经鉴定、总结、提炼之后,更加充实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体系:

如上海唐伯昌的单词按重读音节发音相同排列法,河北戴蕴璞的内视记忆法,天津杨德禄的十六字示意图,上海汪曦聆的国际音标对称排列教学等等。

当前,全国各地已建立了100多个比较牢固的、各具特色的研究、使用、推广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教改基地。

这些年来,为了推广自己的教学法,离休多年的张思中,风里来、雨里去,付出了血的代价:

四次中风,却又奇迹般恢复。

非典时期,正在编写《张思中英语教程》的张思中,因为资金周转不开,卖掉了自己新装修好的房子。

天道酬勤。

他的执著付出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1996年,李岚清同志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表示,这种教学法不但适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适于英语及其他外语。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卓晴君研究员多次表示: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一种简便、易学、快速,高效的符合中国人学外语的教学法。

这些激励,让75岁高龄的张思中至今仍行走在培训教师和编写适合于本土英语教学特色教材的路上。

■访谈

学外语需要本土教材

张思中曾做过多次随机调查,他曾对应聘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的英语教师或做研究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能否用英语介绍关汉卿的‘窦娥冤’、当代的‘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你能否用英语讲大饼、油条、豆浆、汤团、粽子、馄饨呢?

”而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这让人感到悲哀。

诸多因素,促使了他编写《张思中英语教程》。

问:

您认为,现行的一些英语教材存有哪些弊端?

学习这样的教材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负效应?

张思中:

现在英语教育领域内各类教材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来自国外的英语教材占领了中国很绝大部分外语教育市场。

这些“舶来品”内容可能会非常丰富、有趣,语言也不可谓不地道,但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有其内在局限性:

其一,因为它们并非植根于中国,因而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教情和学情;其二,现在的一些教材要么三言两语、七零八碎,要么过量堆砌,纷繁芜杂、文学味过浓、实用性不够;其三,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用,是交际,但现在很多外语教材只注重“有来”,只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却很少介绍,即所谓“无往”。

学生学了这样的教材,对西方的事物和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东西却不会讲、说不清、道不明。

调查表明,绝绝大部分学生包括研究生、教师,甚至教授在外国人面前没有话说。

教材不合国情是聋哑英语的主要原因。

问:

那么,在您主持编写的《张思中英语教程》教材时,是否考虑到了减少这些负效应?

这些实施的效果如何?

张思中:

是的,我们在编写《张思中英语教程》时,明确地定位在“一门外语基础过关”(背)百篇、(记)千局、(识)万词这个具体的目标上,充分考虑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特别是“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比如,我们的教材对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1.使用对象为已经有母语过关的基础(小学三、四年级以上)。

2.教材使用的范围主要为学校课堂集体教学。

3.语言文字并重,通过文字教学语言。

4.培养学生的应用外语水平。

这些年来,我们在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

第一,应用“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原教科书不变,能够不加班不加点,三年的教学任务二年或二年半可提前完成。

可简述为2>3。

第二,应用《张思中英语教程》,每天一节课,初中两年学完《张思中英语教程》1至4册入门教程就能够达到现在的高二、高三英语水平。

达到“一门外语基础过关”,其词汇量3000~4000个。

语法量、知识量都达到或超过高中毕业水平。

可简述为2>5或6。

问:

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套教材的特色。

张思中: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法特色鲜明,结构新颖。

二、体裁多样,题材广泛。

三、知识结构严密科学,内容编排螺旋上升。

四、中外文化并举,根治“哑巴”英语。

五、学以致用。

要用的、急用的都能即时学到。

六、寓教于乐,思想性、教育性强。

七、语法教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易于接受。

不服输的“老小孩儿”

当这个精神抖擞的老者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75岁高龄、以前四次中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的老人。

有人说他固执,固执得不容别人非议他的外语教学法;有人说他执著,执著得为了心中要完成的事业卖掉刚装修好的房子。

这个固执而执著的老人更像一个不服输的追梦“老小孩儿”:

认准自己的路,一直往前走。

如今,这个“老小孩儿”早就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子女在国外有着优裕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自己轻松地领着不菲的离休工资。

不过,他却不停步,领着一帮年轻人做着一项自己认准了的事业。

 

(3)仲丽娟老师的行动研究的故事

我的行动研究的故事

 

一、自传:

工作着,研究着,服务着

2002年之前,我是一位纯粹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过初中,也教过高中,对中考、高考试题的研究就是我“研究”生活的全部。

后来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长,我的视野开始不但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且注重研究组的建设。

比如,教师每学期开设的公开课、学生分年段的竞赛项目、学校艺术节中英语剧的表演、英语校报的出版等等。

后来,一次偶然的“公开课事件”,使我从“研究方法”的学习开始,逐步走上“研究”之路,并成长为一名为全校教师服务的科研管理者。

(一)学习“研究方法”

1.试验“问卷调查法”

2002年5月,我上了一节颇受好评的区级公开课,课后,我把磨课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写出了一篇有点像“研究成果”的文章——《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第一稿完全是经验总结,在描写的基础上,我武断地得出结论:

这是一堂有效的课,并洋洋自得地拿给上海市闵行中学的董利老师看。

董老师写下了几百字的评价,其中一句建议让我感到被击中了要害——“说一节课有效需要用数据说话”。

于是,我学着设计问卷,先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再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换一个班重新上课。

课一结束,立即实行问卷调查,对比前测和后测数据,得出确实有效的结论。

能够说,我的研究之路上第一位师傅是董老师,他使我明白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2003年,我获得了一个赴澳大利亚学习英语教学法的机会。

对此,我非常珍惜。

在澳大利亚,我的房东是维多利亚州一所高中的外语教研组长。

每天晚上,我详细询问中学生外语学习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

为了实地调研,我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编制问卷,到房东所在中学了解外语教与学状况,并实地听了德语课和法语课。

回国后,写成了《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外语教学的调查》(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2期)。

后来,我取得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双休日,我在上海交通大学教外国人学汉语,由此我进一步体会到“第二语言习得”的共通性,写成文章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6期。

此时,我已经能熟练应用问卷调查法了。

2.追寻“叙事研究法”

2004年夏天,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把他的学生李云淑介绍给我,希望我们能共同研究。

有一天,小李告诉我,有一种刚兴起的研究方法叫“叙事研究”,我听她介绍后很感兴趣。

第二天,她就到图书馆帮我复印了鞠玉翠的博士论文《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

读完,我茅塞顿开。

但是,真正着手做决不是简单的事。

收集叙事研究资料最常见的方法是访谈、观察和作品分析。

小李又建议我读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的著作。

陈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系,她的博士论文《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是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山之作。

我一下买了她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等6本著作。

根据她书中所介绍的观察法,设计表格,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内容、频数和质量。

我还经常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试图揭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

经过几个月的实验,我基本掌握了观察法,并学着对收集的资料实行编码、归类。

有一天,陈向明教授来上海做讲座。

我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心情很激动,几乎吞下了她讲的每一句话。

中途休息时,我向陈教授请教了很多问题,她不顾疲劳,一一为我解答。

那段时间,我参加了上海市学校科研室主任培训班,亲耳聆听了丁钢教授作的“叙事研究”的讲座。

我买来了他主编的《中国教育:

研究与评论》,认真研读。

那一篇篇研究报告打开了我的眼界,令我着迷。

我对“叙事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后来,我在阅读香港著名教育专家徐碧美的《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时,发现“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徐教授的书更为理性,几乎没有故事情节,需要全神贯注才能阅读。

我对这两种研究产生了疑问。

这个时候我还阅读了郑金洲教授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论著。

我给郑教授写信求助,他立刻回信:

“叙事与案例,其实是仁智互见的事情,很难说清楚。

一般地说,广义的叙事包括案例,叙事还有其他方式,如反思、日志、生活史等等。

狭义的叙事仅仅指对教育事实的陈述,并不一定与案例一样有明确的问题线索……从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情形来看,也需要将两者区分开来,否则叙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箩筐,什么都装进去。

”这时,我还常常与叙事研究专家刘良华教授探讨,他在方法论层面和如何剪裁等微观层面给了我很多指导。

慢慢地,我基本掌握了叙事研究法。

(二)耕耘“校本”之田野

1.使用“校本课程”理论

吴刚平教授赠我一本他自己的专著《校本课程开发》,我一边读一边思考:

校本课程与以前的第二课堂、选修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课”与“课程”有什么不一样?

我把疑问记在笔记本上,吴教授成了我的免费咨询师。

我又花半年时间读完了全国几十位课程专家的新著。

吴教授告诫我不能只阅读中国学者的书籍,还应读外文原版著作,并把外文网站ERIC提供给我。

书上得来终觉浅。

为了将所学知识与我校的课程开发结合在一起,我做问卷调查了解现状,给学校教师做讲座,选出任教学科、教龄、性别不同的6位教师和我一起组成课题组,聚焦课程开发研究。

200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发给我的“课程故事”的写法给了我很大启发。

“课程故事是当事人在课程之旅中所经历的往事,这种往事对当事人来说是有深刻印象的、比较重要或有个人意义的、值得与人分享或向人诉说的。

”“课程故事要讲解课程开发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显现课程开发中的困惑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给教育者以启发并感动读者。

”这些话一下子使我的心亮堂起来。

我要求全校所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和学生都写课程故事,但我不强调字数,不强调情节,我看中他们的体验和反思。

课程故事体现了教师理解课程的叙事方式,反映了教师的成长历程。

教师撰写课程故事能锻炼他们观察日常学校生活的水平,协助洞悉个人实践知识,提升反思探究水平,提升课程意识,促动专业发展。

那些或长或短、略显稚嫩的文字留下了我校课程开发的最初脚印,见证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历程,成为我研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也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经验教训。

2.艰难的写作过程

经历了久久的寻觅,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我:

把这个切——一个基层教师对“校本课程”理论的探询和实践的追问——写出来。

同时,因为我在研究方法层面上也做了准备,于是,我着手写《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动笔后所遇到的困难依然很大。

我阅读了大量的校本课程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之后,常常怀疑自己写作能否写出新意。

我与吴刚平教授商量,他肯定地说:

“用具体实际的方案满足你们学校学生的需要,促动学生的发展,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潜能的发挥,这就是你的新意。

你的亮点便是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他还建议我,“情境法”比“类属法”更符合我的写作风格。

陈向明教授说“一个好的叙事往往使读者感到将整个故事整合在一起似乎是件十分容易的事,而实际上,要把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到的既丰富又复杂的原始资料整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故事,构造一个不但生动有趣而且有实际资料支撑的故事,这‘简单’的背后隐藏着作者长期、艰苦的劳动。

”不但如此,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方法论基础的叙事研究,探究的不是小说、散文的创作,而是强调意义理解和建构。

解释故事时,我常常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水平的缺失。

但是,我坚持着,半途而废不是我的个性。

每天吃完晚饭我就开始读书,十一点以后才有写作思路,写着写着进入兴奋状态,大约到下半夜三点才去睡觉,早上六点就必须起床赶校车上班。

这样持续了近四个月。

我的论文前后经过16稿修改。

我永远记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精辟的修改建议,也记得上海师范大学白益民博士手把手的修改。

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提升。

(三)确定未来研究方向

1.获得上海市一等奖

2005年10月,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颁奖大会。

我的上述论文有幸荣获了一等奖。

在颁奖会上,我恰巧坐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教授旁边。

张教授是教师教育问题专家,也是我读研究生时比较教育课程的老师。

我跟他谈到校本课程开发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和尴尬境地,谈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保障措施,谈到叙事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张老师鼓励我:

你以后不要随意变动研究方向,就选定“教师发展”这个个点,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不要脱离学校情境,你将来一定会成为“教师教育”问题的专家——你立足于现实,把工作与研究相结合,这是大学教授们欠缺的;广泛涉猎中外文献,持续吸收理论营养,这是一线教师所欠缺的。

这次谈话给我的影响很大。

当时的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陈效民局长也给了我极大的关怀。

他鼓励我踏踏实实做研究,并希望我将研究成果整理出书,与更多人分享。

此后,我分别从“职业生涯中期”、“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过程”、“校本研修”、“学科教师”等多视角研究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2.开阔研究视野

一等奖的获得使我理解了一些教育学专家,后来,他们邀请我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这成为我成长的助推器。

我参与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郑慧琦老师的市级课题“做有思想的行动者——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案例研究”,每次课题组碰头我都收获满满;我参与了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的“学校发展规划”系列研究,和他一起去实验学校,在一次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中,理清了学校办学思路。

在此过程中,我撰写了三万多字的日记,记录我在制订学校规划过程中的成长足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老师是我在课题研讨会上理解的,他帮我建立的教育博客催我更勤奋写作,我常有文章被一些教育类报刊选中刊登。

文章发表得越来越多,了解我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经常被外区或外省市邀请去做讲座,让我结交了更多的同道中人,包括著名的教育学专家、记者、局长和校长。

2009年3月初在浦东新区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讲座上,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青年教师和临沂二村小学老师们在给我的e-mail中写道:

“您的报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原本认为枯燥难懂的科研方法问题在您的讲座中竟然如此有趣。

(四)与教师共成长

如果说洞悉学校情境中的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学校科研室主任必备的素质之一,那么,指导身边的教师,带动他们共同成长则是科研室主任的责任。

在个人研究的同时,我坚持指导身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在指导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一边开设科研方法培训班,一边协助教师修改论文或课题报告。

对刚接触课题研究的教师,我着重教给他们一整套规范而科学的研究流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校老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科研成绩。

吴老师的“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被批准为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获得3万元研究经费。

阶段研究成果《思维导图:

有效教学的工具——改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发表就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记得在课题申报截止日的前几天,她因腰椎病不能坐立。

我开车把她接到我家,让她躺在沙发上讲述物理学科内容,我用自己的语言在电脑上记录,然后,我念给她听,她再修正我理解错误的地方。

经过合作,我们用最浅显、朴质的语言表达出了复杂的物理概念。

小黄老师是我主持的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组成员之一。

一年后,她独当一面,申报了区级课题“利用上海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水平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区一等奖提名。

我带领英语组三位教师和一位心理教师申报课题“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因素的人种志研究”,指导她们如何做访谈,如何做个案记录,该课题获区二等奖。

我带领数位班主任申报的“上海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现状调查与学校层面解决策略的研究”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并获得研究经费。

我把全校28个课题分为文理两组,每月举行一次汇报例会,这个制度增大了教师的研究力度,促动了他们的反思。

我还提出每一课题需要开设“研究课”,让大家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中感受因研究而产生的变化。

一堂一堂的“研究课”,一次一次的历炼,正是在一次一次想放弃但又坚持下来的彷徨和痛苦中,教师们得到了成长。

高中物理教师蔡老师在《磨课,痛并快乐着》写道:

“本次公开课是我们学校和区教师进修学院一起组织的‘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大型研讨活动的一部分。

我们的课题是《高一物理习题的最优化教学研究》。

科研室主任仲老师要求我们的课与平时的公开课不一样,体现研究的过程,显示我们的特色。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特色呢?

经过课题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就是‘形成高一物理习题的最优化教学设计以及相对应的教学模式’。

”“从确定上课内容‘共点力平衡问题的类型及解法研究’到完成上课大概经历了三个星期,课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更有意义的是磨课的过程,它是我课堂教学经历成长的过程。

我在思考中探索,感悟中提升,持续地对原有的教学经验实行重构,争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高中政治教师瞿老师说:

“一节课虽然‘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确实很累,不过学到了很多,我感觉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感触,每天都有成长。

当然我的成长离不开教研员细心,不辞辛劳、不厌其烦的指导,同时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尤其是仲老师带我去上海中学听课,在我备课过程中给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意见,甚至亲自帮我设计PPT图表,让我很受启发。

协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他们的研究视角,他们的实践智慧……

二、他人眼中的“我”

(一)领导:

管理故事

我们学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并取得显著的成绩,这与仲丽娟老师的努力分不开。

回顾早些年,我校提出“以科研为动力推动学校发展”,将学校办强办好,严格规定我校教师的科研要求,同时将科研水平和成效列入对教师的常规考核。

但是,更多是舆论的引领,实质没有多大的改变。

以前有人问我:

“到底以教学为重还是科研为重?

”我说:

“教学好的是好教师,教学成绩好科研也好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对于这种说法,当时很多老师认可了,不过现在仔细地想一想,我的说法是错误的,错在仍然把“教学”和“科研”看成是两张皮,没有把它结合到实处。

所以教师们都说忙,都说没有时间搞科研,还有很多教师想做科研却对自己的研究水平表示怀疑,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做教学科研的料。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仲丽娟老师制订了校本研修的分类培训规划,把全校教师培训分成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