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828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 及答案.docx

中国教育史论述题及答案

1.阐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说明他建立儒家学说的原因及对后代教育的影响。

(见书P41)

(1)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进行

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最重要的还在于行为实践。

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与仁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忠与孝。

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

德育原则与方法: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改过迁善

(2)背景: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了。

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西周前的井田制被破坏,出现了土地私有,从而使旧贵族分化成新兴的地主阶级,于是他们为了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劳动力)便有了春秋的争霸战争。

而孔子是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他认为春秋的战乱是因为没有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制度(春秋的战乱是因为诸侯国把周天子给灭了,所以孔子觉得是下级触犯了上级,因为下级无视那些等级制度。

)所以他主张恢复周礼。

同时又提出了仁礼中庸等思想,又开创了私学,把他的思想传下去……于是形成了儒家学说。

(3)影响:

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对其前传统文化特别是西周礼乐文化的损益更新中,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修己安人的价值取向为追求,创立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降至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在与诸子百家的学术论争中,丰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秦朝政权推重以法家思想治国,儒家文化受到了政权力量的重创。

西汉初期在经历了以黄老之学治国的历程之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取得了“独尊”的社会文化地位,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两汉不仅是儒学全面走向成熟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儒家思想作为政治的理论基础的朝代;同时两汉又是历史上是第一个人光是靠着读书就可以作大官的朝代;两汉的儒学研究和传播也是空前绝后的。

我们今天所谓的儒家思想绝大多数是在两汉时定型的,我们今天见到的儒家典籍绝大多数是汉以后的人伪造或篡改过的,我们今天研究先秦思想的材料几乎都是汉人留下的。

两汉的经学给了后世的儒学根本性的影响,汉人对儒家典籍的翻译和解释两千年以下还被认为是最权威的。

两汉是儒学的盛世。

先秦、两汉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仍是当代的主流思想之一。

积极方面:

(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

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

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

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

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

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表现在文艺上,充分发挥了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作用。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对社会的稳定起着积极作用。

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

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

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文艺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至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

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总之,儒家思想的两部分-----圣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政治论,即"内圣"和"外王",都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即使是当下,我们也无法走出它的圈子多远。

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应如实客观地正视这个问题。

比如,在我们现代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

"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等。

再有在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提倡道德、仁义的儒家思想教育也是治贪的一种有效武器。

再者,我们所讲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勤奋精神,哪个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哪个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呢?

2.阐述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育内容等言论,评价其对后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见书(P30-P47)

(1)教育作用:

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人

(2)教育目的: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3)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4)教育内容:

诗、书、礼、易、乐、春秋

(5)教育教学方法:

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影响:

P47

 

3.试比较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教育言论。

见笔记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教育作用

庶-富-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教育是扩充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推行教育,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人性可以在教育作用下改变和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使人达到“物化”(与自然化而为一)之境

理论基础:

人性趋利避害作用,使民众“私利”朝着“功利”转化

教育目的

贤士、“大丈夫”、“贤能之士”(大儒)

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的“兼士”或“贤士”

游士、隐士

农士、兵士

教育内容

六艺、六经

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审美教育、音乐

以法为教

教育方法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存养内省,积渐外铄

“虽不扣必鸣”“述且作”

实践

量力而行

至虚守静

观双守一

万物一齐

以吏为师

信赏必罚

4.试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对人性理论的阐述,他们的人性理论对封建社会教育思想有何影响。

–孔子:

“性相近,习相远”,对“中民之性”进行教育

–孟子:

人有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四个“善端”,扩而充之,会产生仁义礼智四种品质。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有好利、争夺、疾恶、残贼、淫乱等本能,教育“化性起伪”。

–董仲舒:

人性有善有恶。

“性者,生之质也。

”人性有“性”(仁气)和情(贪气)两方面。

“性有善端,心有善质”,但性非善。

“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

名性者,中民之性,……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扬雄:

“人之性也,善恶混。

”人是“可铸”的。

•塑造人性的方法

–内求说

•孟子: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扩而充之”,“求其放心”,“善养吾浩然之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北宋邵雍:

“观物”,向内“反视”,“莫不全备”。

•二程:

“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不求于本而求于末,非圣人之学也。

•王守仁:

“天下无心外之物”,“从自己心上体认”。

–外铄说:

•荀子:

“终日而思”的内求式学习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不如“须臾之所学”,“善假于物”的外铄式学习,使人受益无穷。

“不闻不若闻之,见之不若知之,见之不若行之。

•陈亮:

作为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道”,并不可能通过“玩心于无形之表”的内求功夫去把握,因为“道之在天下”,不能脱离一个个具体事物,只有通过和客观事物的接触,否则只能“如枯木死灰而止”,无益于格物致知之学,也无助于人的发展。

•叶适:

提出“内外交相成之道”,强调内求与外铄共同推进人的发展的观点。

“耳目之官不思而为聪明,自外入以成其内也;思曰睿,自内出以成其外也。

故聪入作哲,明入作媒,睿出作圣,貌言亦自内而成于外。

古人未有不内外交相成而至于圣贤,故尧舜皆备诸德,而以聪明为首。

•明朝王廷相:

力主“外铄论”,批评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这方面的失足。

“近世学者之弊有二:

一则徒为泛然讲说,一则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

往往遇事之来,徒讲说者,多失时措之宜,盖事变无穷,讲论不能尽故也;徒守心者,茫无作用之妙,盖虚寂寡实,事机不能熟故也。

”人学习,要“因习”,“因悟”,“因过”,“因疑”,来获得真知,得到发展。

•人性塑造的内丘说与外铄说并不完全相互排斥。

体现为教育风格与教育方法的差异。

 

5.试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的阐述,他们的治乱学说对于封建社会教育思想有何影响。

治乱说

•理论

–周公:

对百姓的“训告”、“保惠”、“教诲”的出发点,是试图使他们安分守己,诚实虔敬。

“明德慎罚”,先教后刑。

–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必先“教民”。

庶→富→教:

•论语•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孟子:

“上无礼,下无学”,缺乏教育,就会“贼民兴,丧无日”,使国家限于战乱之中。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教育内容:

“人伦”。

–荀子: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家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大学》:

•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致,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学记》:

•发虑先,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墨翟:

•“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腐臭余财而不相分资也,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也。

若此则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有道者劝以教人。

–法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管子》:

“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

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乡置师以说道之。

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

故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

–道家:

•老子:

“大道废,焉有仁义。

智慧出,焉有大伪。

六亲不和,焉有孝慈。

国家昏乱,焉有贞臣。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都从事教育活动。

•提倡无为,知足,不争。

–董仲舒: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提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王充:

经过礼义教化的人“志洁行显,不徇爵禄”,不论何种情况都能“性廉寡欲”,不会萌生邪念。

“是故王法不废学校之官,不除狱理之吏,欲令凡众见礼义之教。

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志,亦将可勉。

•傅玄:

从国家的稳定与兴盛的不同层次阐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

–“尊儒贵学,则民笃于义。

•韩愈:

“孟子曰:

‘君子有三乐,天下不与存焉。

’其一曰:

‘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此皆圣人贤士之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

然则孰能长育天下之人才,将非吾君与君相乎?

孰能教育天下之英才,将非吾君与吾相乎?

幸今天下无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职,钱谷甲兵之间不至于庙堂。

论道经邦之暇,余此宜无大者焉。

•王安石: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

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议者所患也。

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则患于无所渐。

宜先除去声病对偶之文,使学者得以专意经文,以俟朝廷兴学校。

•宋理学家:

刑罚与教化在维护专制统治中不可偏废,甚至高度重视峻法严刑。

–二程:

“初以阴暗居下,下民之蒙也。

爻言发之之物。

发下民之蒙,当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畏,然后从而教导之。

–朱熹:

“愚谓政者,为治之具。

刑者,辅治之法。

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迁善而不自知。

–二程:

“治蒙之治,立其防限,明其罪罚,正其法也,使之由之,渐至于化也。

•王夫之:

善政往往使人民敬畏政府,善教则使人民爱护政府;善政往往使人民不得不进贡其财赋,而善教会使人民心甘情愿地贡献其财赋。

•颜元:

政治思想分为富天下、强天下和安天下三方面。

–“以七字富天下:

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

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

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

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治乱学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其实质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重视教育对于兴邦治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较强的为政治、经济和稳定社会服务的功利意识。

•近代的教育救国论。

–康有为: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梁启超:

“今日中国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不足由学校不兴也。

”“权生于智。

–严复:

中国最大的最大忧患是愚、贫、弱三字,中国最迫切的人物是“愈愚”、“疗贫”、“起弱”。

在《原强》一文中提出“鼓民力”、“开民智”和“新民智”,解决这三个问题,又“惟急从教育上着手”。

6.试述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人才观(教育目的与价值论),他们的人才观对封建社会教育思想有何影响。

人才观

•理论

–孔子:

“仁人”或“圣人”;“君子”或“成人”;“士”。

–墨子:

“兼士”

–孟子:

“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

“圣人”

–法家:

“法治”人才:

“智术之士”,“能法之士”,“耿介之士”

–王充:

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者为鸿儒。

–颜之推:

•国之大材,大较不过六事:

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悟有术。

–唐宋以后:

以韩愈朱熹为代表的,强调仁义道德的人才观;以王安石颜元为代表,强调经世致用的人才观。

•韩愈:

明先王之教。

•朱熹:

“醇儒”

•王安石:

取材标准的变化必然导致育才标准的变化,而育才标准的变化又会导致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变化。

•陈亮:

教人“做人”,“知”、“勇”、“艺”兼备,德才双全,文武兼备,能开拓古今、建功立业的“成人”。

•叶适:

“士”,具有真才实学,秉义明道,德艺并举。

•颜元:

“以经世为宗”,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

•无论是强调仁义道德的人才观,还是重视经世致用的人才观,都不是百分之百地否定对方,他们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洋务运动:

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观。

–曾国藩:

“德与才不可偏重。

–张之洞:

推荐保举经世济用的洋务人才。

–薛福成:

技才、将才、译才、外交人才、经济人才和通才。

•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梁启超:

“新民”:

学贯中西、德性坚定,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和道德修养的新一代人。

•资产阶级革命派:

–蔡元培:

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7.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性善”、“性恶”的阐述有哪些?

后代的教育家是如何加以发展的?

对古代教育思想有何影响?

孟子:

①孟子主张“性善论”。

他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

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

②孟子的“性善论”指出了:

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①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从而达到国家的治理。

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教育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荀子:

性恶论。

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

“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

圣人及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化性起伪:

(1)是美育的功能之一。

(2)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

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

“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8、中国古代的官学管理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当时的管理有何特点?

封建社会后期又是如何发展的?

答:

始于隋朝。

特点:

隋文帝设国子寺,隋炀帝时改名国子监,为专门设立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不隶属于太常;

设祭酒一人,专门掌管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员。

这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长官之始;

中央地方分级管理(?

)。

发展:

唐朝,继承了隋代中央官学的一些管理制度,并根据学校规模的扩大而加以发展。

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几项是:

实行登记入学制度,贵族与官僚子弟有优先入学的特权,学生按出身门第的高低,父祖官位的品级入相应的学校;②学礼制度,包括束脩之礼,国学释奠礼,贡士谒见及使者观礼;③教学制度;④考核制度;⑤惩罚制度;⑥休假制度。

宋朝:

设立了管理地方官学的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

继承和发展唐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不仅在中央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还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此举具有创新意义,从此,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元代:

设置了与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相对应的教育管理机构。

明朝:

明代主管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礼部,学校监察在中央由礼部、都察院掌管,地

方则由中央特派的巡按御史和按察使共同负责。

正统元年(1436),各省又设置提学官,南北两京则设提学御史,来专门负责地方的学政。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管理逐渐走向专门化和制度化。

清朝:

基本沿袭明朝,官学管理制度上特点为在府、州、县学中设立“六等黜陟法”,对生员实行动态管理,升降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

9、试述书院在各个朝代的发展演变概况。

答:

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晋时期的范蔚私学,但真正产生于唐代。

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代: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官学衰微,随着明经科地位的下降,经学教育不受重视,而进士科地位的上升使得人们日益重视读书作文,并兴起了隐居读书、习业山林寺院的风尚。

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创办了书院,这些私人藏书、读书的书院逐渐演化为学者讲学授徒,士子读书求师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具有了学校性质。

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问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

宋代:

宋初,朝廷的主要精力还用于征服南方仍在割据的地方政权,无暇顾及文化教育,官学几乎没有什么发展,书院在这种历史契机下兴盛起来,形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著名的“宋初四大书院”;北宋,受佛教禅林和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书院由盛转衰;南宋:

因为理学发展,官学衰落,科举制度腐败,佛教影响以及印刷术的发展,书院恢复兴盛,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

数量多、规模大;活动内容充实丰富;进一步制度化,制定了较完备的条规。

元代:

书院走向官学化。

政府对书院采取了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使得书院一方面在数量上得到发展,遍及于全国许多地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任命书院的教师,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学生的去向,政府拨学田给书院,使书院官学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书院甚至已经完全被纳入了地方官学系统,与路、府、州、县学校一样,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书院淡于名利,志在问学修身的初衷。

明代:

书院由衰转兴,继续发展。

即使明朝政府曾四次明令毁废书院,但仍未能扼制书院的迅猛发展。

明清的统治者,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由私学蜕变成了官学,被纳入了科举系统。

清代:

继续发展,单就数量几乎已遍及全国。

书院以考据学为主。

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重申改书院为学堂,从此书院制度失去了其存在的法律基础。

作为科举的附庸,1905年当科举被宣布废除后,书院也彻底消失。

10、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特点是什么?

对现代学校有什么启示?

答:

特点:

①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②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④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⑤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⑥组织机构简单而效率明显,又有学生参与管理;⑦财政管理主要采用学田制。

启示:

独立自由的精神;学术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此处省略500字)

1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

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经过唐代的发展,到宋明而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

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

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12、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

答: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1300年之久,就学校与科举的关系而言,科举和学校相成相毁,相争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