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78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docx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

次①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②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③

风正一帆悬④

海日生残夜⑤

江春入旧年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⑦

[注释]

①次:

停靠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

北临长江

②客路:

旅途

③两岸阔:

江水很大

看不到两岸

"失"又作"阔"

④风正:

顺风

悬:

悬挂

⑤海日:

江面上升起红日

残夜:

一夜将尽

⑥入旧年:

春天来得早

赶上前一年的末尾

⑦洛阳:

今属河南

作者家乡在洛阳附近

[解说]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江上旅行时写的

诗的前两句交代旅途所至

中间四句描写长江的浩大水势和日出时的景象

十分壮观

最后

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折戟:

折断的戟

古代兵器

销:

销蚀

将:

拿起

磨洗:

磨光洗净

认前朝:

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

指火烧赤壁事周郎:

指周瑜

字公瑾

年轻时即有才名

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

即铜雀台

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

楼顶里有大铜雀

台上住姬妾歌妓

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

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

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

称大乔

一嫁军事统帅周瑜

称小乔

合称"二乔"

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

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

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

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

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

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

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

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

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有情有致

 

《十五夜望月》【中唐】王建【出处】《全唐诗》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注释

⑴十五夜:

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郎中:

官名

⑵中庭:

即庭中

庭院中

地白: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

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栖:

休息

⑶秋思:

秋天的情思

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⑷落:

有些版本作"在"

此处以《全唐诗》为准

译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

树枝上安歇着鸦鹊

夜深了

秋露无声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

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qí)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雨子规[1]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1.蕲水

古县名

即今湖北浠水县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

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浸:

泡在水中

3.子规:

布谷鸟

5.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沙路润无泥"

6.萧萧暮雨:

绵绵细雨

7.此句当为写实

但"门前"云云

亦有出处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

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

他说:

"门前水当却西流

弟子亦至

"一行进去请业

"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8.白居易《醉歌》:

"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

镜里朱颜看已失"

这里反用其意

谓不要自伤白发

悲叹衰老

9.无再少:

没法再现青少年时代

10.白发:

老年11.萧萧:

形容雨声12.兰芽:

兰的嫩芽

13.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自伤衰老

白发

老年

唱黄鸡

感叹时光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

表示时光的流逝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

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山脚下的小溪里浸泡着短短的兰花

林间小路干净一尘不染

傍晚的绵绵细雨中不时传来杜鹃鸟的啼鸣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再焕发青春呢?

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向西奔流!

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

而自伤衰老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丙辰年的中秋节

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

(喝到)大醉

写了这首(词)

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3]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

地下已是几千年

故此设问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

所以说"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

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

对月起舞

清影随人

仿佛乘云御风

置身天上

哪里像在人间!

月亮转动

照遍了华美的楼阁

夜深时

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

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

便不应有恨了

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

人的遭遇

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

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

自古以来如此

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

虽然远离千里

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

(也有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已得履

乃曰:

"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

市罢

遂(suì)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nìng)信度

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

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

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去集市时

忘了拿量好的尺寸

已经拿到了鞋子

才说:

"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于是返回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来时

集市已经打烊了

最终他没买到鞋

悻悻而归

有人问:

"(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脚试呢?

"(他)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

(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注释1.郑:

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

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

将要

想要

3.者:

XXX的人

(定语后置)

4.先:

首先

事先

5.度(dù):

量长短

名词

6.而:

连词

表示承接

然后

7.置:

放置

搁在

.之:

代词

代它

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

他的

10.坐:

通假字

同"座"

座位

11.至:

等到

直到

12.之:

到......去

13.操:

带上

拿着的意思

14.已:

已经

15.得:

得到;拿到

16.履:

鞋子

17.乃:

于是

就18.持:

19.度(dù):

量好的尺码

20.反:

通假字

通"返"

返回

21.市罢:

本义止

引申为散了

23.遂:

于是

24.曰:

25.宁(nìng):

宁可

26.无:

没有

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7.自信:

相信自己

28.以:

29.吾:

 主题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实际

不要墨守陈规

要懂得变通

寓意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墨守成规、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人

还告诉我们

要实事求是(即"试之以足")

学会变通

不要教条主义(即"宁信度

无自信也")的道理

幼时记趣【清】沈复

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其冲烟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

花台小草丛杂处

常蹲其身

使与台齐

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邱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一日

见二虫斗草间

观之正浓

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

方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神定

捉蛤蟆

鞭数十

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童年小的时候

能睁大眼睛直视着太阳

眼力好得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余:

我;明:

眼力;察:

看清;童稚:

童年;稚

幼小

明察秋毫:

形容眼里可以看得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

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其:

代词

它的

代藐小微物

藐:

藐小:

形容非常小的东西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

我私下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私:

私下;拟:

心中想象的景观(这里指"群鹤舞空")

那么或者成百上千(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所向:

想象的景象

抬起头观赏这景象

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

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

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让它们冲着烟雾飞叫

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

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

我高兴得直喊痛快

于:

徐:

慢慢的

以:

其:

代指蚊子

唳:

(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

怡然:

喜悦的样子

称快:

喊痛快

徐喷以烟:

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相当于"以烟徐喷之"

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

杂草丛生的花台边

我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

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

定晴细看

其:

自己的

齐:

一样高

土砾:

泥土瓦砾

邱:

同"丘"

土山

壑:

山沟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

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

蹲下身来

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

把丛草看作树林

把虫蚁想象为野兽

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

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

我便凭着假象在这个境界里浏览)

(以......为......:

把......当做......)神游其中:

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神:

想象

一天

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

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的时候

忽然有一个庞然大物

搬开大山撞倒大树闯过来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斗草间:

即斗于草间

介词"于"省略

指"二虫斗"

庞然大物:

很大的东西

拔:

搬开

而:

表修饰

翻译为"着"

盖:

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

观之正浓:

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蛤蟆舌头一伸然后两只虫就全被它吞进肚里

(而:

表承接

然后

尽:

为:

为所:

表示被动

"......被......"的意思

我当时年龄正小

正在看得出神

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

感到害怕;等我心神安定下来

捉蛤蟆

鞭打了它几十下

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 方:

正在

出神:

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

呀然;哎呀地(惊叫一声)

名词活用作动词

鞭打

三件趣事:

1、观蚊如鹤2、神游山林3、鞭打蛤蟆

文章中心:

通过记叙童年时三件物外之趣的事

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抵制强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作者获得这些"物外之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哪些字词集中表现了这种"趣"?

其实古诗中(如李白的诗)也有体现了"物外之趣"

你知道是什么吗?

(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有细致的观察力

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词语:

"果""怡然"等

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作者儿时看到一个"癞蛤蟆"

为什么说是庞然大物?

  ("庞然大物"的出现

是错觉;此刻

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

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

而癞蛤蟆又是突如其来

对比之下

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

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

推测作者将癞蛤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

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昆虫"司空见惯、平凡至极

为什么写得兴趣盎然、充满生机?

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

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2)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3)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

怀有一颗童心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刻舟求剑(战国)《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jùqì)其舟

曰:

"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

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

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

但是剑没有行进

像这样寻找剑

不也是很糊涂吗?

注释

1.涉:

2.者:

......的人

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

他的

代词

4.自:

5.坠:

6.于:

7.遽:

立刻

匆忙

8.契:

雕刻

9.是:

指示代词

这个

这样

10.吾:

我的

11.之:

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

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2.所从坠:

从剑落的地方

13.其:

代词

14.者:

......的地方

15.求:

寻找

16.之:

代词

17.矣:

18.而:

然而

表转折

19.若:

20.此:

这样

21.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

迷惑

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22.止:

停止

指船停了下来[1寓言故事战国时

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

他一不小心

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

马上掏出一把小刀

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

并向大家说:

"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

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

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

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

不见宝剑的影子

他觉得很奇怪

自言自语说:

"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

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

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

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

说:

"船一直在行进

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

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

剑掉落在江中后

船继续行驶

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

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