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688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docx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

   

(一)母种生产培养基的配方选择

一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6~23克,水1000毫升。

氢离子浓度1000~10000纳摩/升(pH5~6),用于分离、培养菌种。

   

二是PDA改良培养基(甲):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2克,硫酸镁(MgSO4)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灭菌后氢离子浓度3163~10000纳摩/升(pH5.0~5.5),用于培养、分离菌种。

   三是PDA改良培养基(乙):

马铃薯(去皮)200克,麸皮或米糠50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灭菌后氢离子浓度3163~3981纳摩/升(pH5.4~5.5)。

   四是PDA改良培养基(丙):

心材木200克,细米糠(或麸皮)100克,硫酸铵1克,麦芽糖(或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灭菌后氢离子浓度3163~10000纳摩/升

(pH5.0~5.5),用于分离菌种。

   五是麦芽浸膏、酵母浸膏、琼脂培养基(MYD):

麦芽浸膏3克,葡萄糖10克,酵母浸膏3克,琼脂20克,蛋白胨5克,水1000毫升(用于菌种培养)。

   六是麦芽浸膏、蛋白胨培养基(MPA):

麦芽浸膏20~25克,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用于分离、培养、保存菌种)。

   上述6个培养基配方中,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配方应用最普遍。

在此着重介绍PDA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与步骤:

   1.制备培养基的操作程序

   选择优质马铃薯,去皮或挖去发芽眼,削去发青皮,切成薄片,称取200克,置于钢精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小火保持30分钟,趁热用8层纱布过滤后放人有1000毫升刻度的量杯(或量筒)中,补充水到1000毫升,倒回钢精锅,加琼脂继续加热,待琼脂溶化后,再加葡萄糖,再补水至1000毫升,用玻璃棒搅均匀,趁热分装试管,或装入三角瓶备用。

   2.分装试管

   将配制好的PDA培养基,趁热(60℃)倒人事先准备好的量杯或玻璃漏斗,分装试管。

每支试管装培养基为管长的1/4,培养液不可贴附管口壁,如有沾附物必须揩拭干净。

   3.做棉塞

   取适量棉花做成较紧实的棉塞,塞入试管约2厘米左右,外留1厘米,紧贴试管壁,松紧度以用手指提起棉塞而不脱掉为宜,光圆不起皱(如图3—1),尔后将试管放入铁丝筐。

   4.灭 菌

   将装有培养基的试管放人灭菌锅的铁丝筐,上面盖上牛皮纸或聚丙烯塑料薄膜,包扎好,以防棉塞受潮。

加热灭菌时,排尽锅的冷气,当温度升到121℃时,维持30分钟后停止加热。

待指针回到零点,先打开锅盖的1/10开度,等到无直冲蒸气时,再打开全部锅盖,取出试管。

   5.在斜面上摆放试管

   将取出的试管冷却到50~60℃后,放到用木架或木条摆成一定角度的斜面上,小试管斜面长2厘米,大试管(18×200)斜面长6厘米左右。

待完全凝固后,收取备用。

   6.灭菌效果检查

   随机取3管斜面,放在28℃下进行空白培养5~7天后,检查斜面上有无细菌和霉菌菌落。

如果发现有杂菌,说明灭菌不彻底,要重新灭菌。

   

(二)接种与培养

   1.接 种

   在无菌室(接种室)或接种箱,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无菌操作。

具体程序如下:

左手拿菌种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右手拿接种耙,在火焰上来回烧红,拔去菌种管的棉塞,将管口在火焰上烧一下,再把接种耙烧一下,迅速插入种管,稍加冷却,切取米粒大小菌丝块(一定要带培养基),迅速放入待接种管斜面中心位置(为争取时间,在斜面接两点以上为宜),拿出接种耙后,再把管口烘烤一下,烧一下棉塞,迅速塞好棉塞,灼烧一下接种耙。

到此即完成了一个接种程序,以下依此类推。

   2.培 养

   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培养箱或培养室进行恒温培养(25℃±1℃),或利用适宜的自然气温培养。

要保证培养室空气新鲜,环境干净,无光或弱光。

为此,必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70%左右,在试管上盖上纱布,或盖上薄棉毯,拉上窗帘,形成无光培养。

因试管斜面长短不同,一般需经8~14天培养,才能长满试管斜面。

   (三)母种质量检查及提高纯度对策

   1.斜面优质菌丝形态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斜面上,菌丝生长洁白,呈棉绒状,密度一致,前沿菌丝(先端)整齐,粗壮。

有的棉绒状菌丝发达,如香1号,Cr-02;有的棉绒状菌丝不发达,如271A,271B,早生一号。

后者比前者菌丝生长快,但菌龄较长。

   2.斜面菌丝不纯现象

   在斜面上菌丝灰白,棉毛菌丝不平坦不整齐,前沿菌丝不齐、有缺口,这说明有杂菌污染。

如斜面上有异色,可能是镰刀菌污染。

如斜面上特别是菌丝边缘出现粘稠状物即蜡状、油状,可能是细菌污染。

如斜面上呈黄、绿、黑等颜色,则可肯定是霉菌污染。

若斜面产生色素,也表明有杂菌污染。

将斜面对着光看背面,如有小黑点遮光,说明杂菌菌落被香菇菌丝覆盖了。

   3.提高香菇母种纯度的措施

   必须使培养基彻底灭菌,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培养环境干燥、清洁、恒温、无光、空气流畅,从而保证菌丝健壮生长。

如发现母种有异常现象,应予剔除。

   二、原种生产与质量标准及保证对策

   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制作技术基本相同,只是装料容器大小不同。

因此,本节只介绍原种生产技术,栽培种生产技术在相关章节中介绍。

   

(一)培养料配方选择

   共有7个配方可供选择,前3个为常用配方,后4个为参考配方。

①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1%。

②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5%,蔗糖1%,石膏

1%。

⑧木屑60%,蔗渣18%,麸皮20%,蔗糖1%,石膏1%。

④稻草(麦草)58%,砻糠30%,木屑10%,糖1%,石膏1%。

⑤发酵松树、杉树木屑50%,木屑28%,麸皮20%,糖1%,石膏1%。

⑥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18%,糖1%,石膏1%。

⑦花生壳80%,杂木屑19%,石膏1%。

   上述7个配方都要求含水量在60%左右,氢离子浓度(pH值)随自然情况。

配方中各原料一般在3个月前备好。

   

(二)培养料配制的方法和步骤

   1.时间安排

   春、秋、冬季节皆可,晴天或阴天配料装瓶最为理想。

夏天宜在每天早、晚配料装瓶,应在4小时装好瓶。

   2.生产组织

   使用一台机器,由6人操作。

其中1人向斗铲料,1人装瓶,1人洗瓶,2人做棉塞,1人运输。

   3.配料前的木屑处理

首先过筛(2~3目),用竹筛或铁筛皆可,筛除掉有棱角的木块、木条、木片等硬物。

然后,按照生产计划和配方成分(百分率),称好主料、辅料和添加剂。

接着,将各种原料混合拌匀,有机器用机器拌,无机器用人工来回拌3~4次。

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继续用机器拌3分钟或用人工拌3~4次。

对出现的团块一定要拍散,或用铁筛过筛。

   

在配料过程中,需灵活掌握以下3点:

   

(1)灵活掌握含水量:

对干料、细料、质松料,加水宜多一些;对粒硬、吸水差的料,加水宜少一些。

在晴天、高温、秋千天气而水蒸发量较大时,加水宜多些;在阴雨、空气偏湿而水不易蒸发时,则加水宜少一些。

在水泥场地拌料,加水可少一些;在干泥渗水场地拌料,加水宜多一些。

在高海拔地区,加水宜多一些

   

(2)拌料要均匀:

要做到主料、辅料、添加剂均匀,干湿均匀,酸碱度均匀,不结块。

   (3)操作要敏捷快速:

在气温28℃,如拌料灭菌时间过长,则料易变酸,接种后轻则发菌慢,重则不发菌,而且易使杂菌病毒发生。

因此,必须根据机械化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每日的生产量,保证适时快速装袋(瓶),及时灭菌。

在高温期间从拌料到灭菌,不能超过4小时;在低温期间从拌料到灭菌,要求不过夜。

(4)搞好环境卫生:

选用的原材料要无霉变,配料前要曝晒,拌料装瓶环境要清洁,尽量减少空气中的杂菌孢子率。

  

 (三)装瓶(袋)

   使用机器装瓶,平均每人每日可装720多瓶。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装料至瓶颈,清洁瓶口,用小木棒或试管将料压实,并呈凹式,将瓶口外壁洗净。

   (四)做好棉塞

   取一块完整而略大于掌心的棉絮,其大小厚薄正好适合瓶口的大小长短,平摊在左掌心,右手捏住棉絮边缘往卷成圆形,尔后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相对捏住棉絮,接着用左手的

拇指和食指也相对捏住棉絮,再用右手趁势捏成棉球,塞人管口或瓶口2/3处。

   (五)灭菌

   常用的高压灭菌锅分为立式或卧式两种。

在高度密封的高压锅,通入高压蒸气,达到彻底灭菌的方法,称为高压蒸气灭菌,又叫湿热灭菌。

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由于不易被

蒸气穿透,灭菌时必须在150千帕即1.5千克/厘米2。

条件下灭菌2.0~2.5小时。

在灭菌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并注意掌握3点:

①料瓶和料袋排放密度要适当,使蒸气流畅,无死角。

②通蒸气前,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活,有无故障。

③通蒸气后,打开排气阀,驱散锅冷空气(自身发生蒸气的高压锅应加足水),或关上排气阀,接通蒸气。

待压力升至0.5千克/厘米。

时,开阀放气。

待指针回到0位时,保持5分钟,再关上排气阀。

等压力升到1.5千克/厘米。

时,灭菌2.0~2.5小时。

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当压力指针回到0位时,打开锅盖或门的1/4开度,继续让热烘烤棉塞,防止骤冷。

接着趁热取出料瓶(袋),送入清洁消毒过的冷却室。

   也可以用常压灭菌法,常用的是灭菌灶或灭菌箱。

以低压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称为常压蒸气灭菌法。

这种灭菌法投资省,可自行建造,取材容易,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村。

缺点是灭菌时间长,能耗大。

常压灭菌法的具体操作程序是:

①当点火发生蒸气时,打开放气阀排出冷空气,直至见到放出的直冲蒸气后,再排气5分钟,接着关上阀门,待气温升到100~102℃时,开始计时,连续保持8小时以上。

②料瓶叠放,瓶颈朝,瓶底朝外。

料袋按品字形叠放,以求压力平衡。

行间要留有间隙。

③点火前,将铁锅加足水。

在灭菌的全过程中要注意铁锅的水位,保持通水流畅,且水温较高。

④在灭菌的全过程中,火力应按猛攻→恒温→徐降的程序掌握。

即开始升温火力宜猛,尽快达到100℃,防止升温缓慢,时间过长,引起原料变酸。

当温度升到100℃时,要保持温度不变,不能时高时低,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当到达灭菌时间后,让仓(膛)温度缓缓降低,直降至60℃,方可开门取物。

(六)冷却接种 ①接种前必须使料瓶(袋)冷却到适宜温度,防止高温接种热死种菌。

接种前半小时,将原种瓶、接种工具及用品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然后用5%石炭酸液向上下周壁喷雾消毒,并开启紫外线灯照射灭菌半小时。

启用久停不用的接种箱(室),事先必须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薰蒸处理。

②接种时,操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前,先用肥皂洗手,换工作服,戴上口罩和工作帽,穿上工作鞋,手在1%~2%来儿液或0.25%新洁尔灭液中浸泡2分钟。

尔后,用5%石炭酸液,对接种室上下及四壁、工作台、凳等喷雾消毒,边喷边后退到缓冲室,关上接种室的门。

待5分钟后,将菌种带入室进行接种操作。

③接种前1分钟,用75%酒精擦手,严格无菌操作(同母种无菌操作法),要求有序不乱,操作敏捷快速,减少室空气流动。

接种时,将种管用脱脂棉蘸上75%酒精,进行种管外壁消毒。

接着,拔取棉塞,用火焰烧一下管口(或瓶口),把烧过的接种耙迅速插入种管冷却。

尔后将斜面前端1厘米长的菌丝块挖去,剩余斜面分成4~6段,分别取出接人原种瓶的穴位中心。

一管母种可接4~6瓶原种。

   (七)接种结束后的工作

   接种完成后,立即将台面收拾干净,将各种剩余物,如种管、洒落的培养基、消毒用过的棉花等均拿出室外,照前述方法进行第二轮接种前处理。

   (八)培养管理

   第一,对培养室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第二,将接种后的原种瓶(袋)搬人培养室,保持温度在24±1℃,调节空气湿度在70%左右。

垂吊黑色窗帘,进行无光培养。

待菌丝吃料1/5后,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空气新鲜。

一般培养40~50天,菌丝即可长满种瓶(250毫升瓶装)。

   第三,培养期间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

一是在原种瓶的不同部位滋生杂菌。

二是菌种块不萌发。

三是菌丝不吃料。

   第四,异常现象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一是由于棉花塞受潮,易滋生粉红链孢霉菌。

瓶周壁发生分散杂菌落,可能是瓶子破裂,也可能是灭菌有死角。

若到处有杂菌发生,肯定是灭菌不彻底,应重新灭菌。

少数原种瓶发

生杂菌,应及时清除。

接种块四周发生杂菌,是接种工具消毒灭菌不严或空气污染造成的。

种块滋生杂菌,可能是母种块带杂菌,或接种工具烧灼灭菌不严。

发现上述杂菌危害后,必须密切注视,及早清除,以防蔓延。

大批发生杂菌感染,应及早重新彻底灭菌,重新接种,不可延误。

   二是种块不萌发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接种工具烧灼后未冷却就挖取菌丝块,菌丝被烫死;菌丝被火焰烧死;母种干涸老化,失去萌发力;消毒熏蒸过头,使菌丝受毒害;培养温度不适宜。

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如下防治对策:

加强计划性,培养适龄母种,不用老化母种,以提高萌发力;熏蒸消毒要适量,避免过量,防止将菌丝杀死;接种工具烧灼后,冷透后方可取种菌丝;菌丝离火焰稍远一些,以防烧死菌丝。

   三是菌丝种块虽能萌发,但不吃料,其原因主要是:

接种块与培养料结合不紧密;培养料含水偏少;培养料中有抑制菌物存在,使菌丝不能生长;培养室控温失灵,高温热死菌丝。

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如下防治对策:

接入种块时,应将种块向料揿一下,使其与培养料紧密结合;坚持随拌料,随装瓶,及时灭菌,防止培养料变酸;购买木屑要严格选择,不要购买有抑制菌丝生长的木屑;时常检查温控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以防高温烧死菌丝;配料时不要随意添加或过量添加有害物质,以防菌丝生长受到抑制。

   (九)原种的质量标准

   1.优良原种的主要标准

   从外观看,菌丝浓白呈棉绒状,木屑培养料变为淡黄色,菌丝粗壮,双核有锁状联合,菌丝长满瓶后10天左右表面分泌褐色水珠,有少量菌丝扭结或有原基出现,或菌丝将培养料包成块状(结合相当牢)。

这种原种应视为良种,无疑可用于生产。

   2.劣势原种的主要表现

菌丝表面出现拮抗线,菌丝纤细,生长速度缓慢,单核无锁状联合,菌丝脱壁、萎缩、发黄、老化,这种原种不能用于生产,更不能用于转接生产种(或再生原种)。

受热害后,恢复生长原种,可以用于生产。

香菇菌种质量退化现象及预防

 一、菌种质量检验及标准

 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及香菇的品质。

菌种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菌株纯度识别;二是菌种质量优劣识别。

   

(一)菌种质量标准

   一个好的菌种,应具备自身的质量标准,包括标名、菌丝形态、菌丝长势、菌丝纯度、特种香味等主要指标。

   1.标 名

   相当于商品的标牌。

菌种生产单位应在种管(瓶)上标明名称、编号、温型、接种日期,购买者亦应检查有无标名。

   2.纯 度

   一是指菌株菌丝的纯度;二是指杂菌污染程度。

菌株的纯度通过培养菌丝形态特征来识别。

在多级(一、二级)菌种培养基中,凡是发现有其他生物体存在,都可认为是菌种不纯,这种菌种不可使用。

反之,在多级菌种培养基中,只有香菇菌株生长,无其他生物体存在,则认为是高纯,可以用于生产。

   3.香味   

   当打开棉塞(或其他包扎物)闻到有独特的芳香味,而无异味,应认为是优良菌种。

反之,当打开棉塞闻到霉味,这是霉菌滋生感染;如有恶心味,并在培养基边缘和管壁交界处出现

淡黄色或乳白色糊状物,这是细菌感染,均应淘汰。

   4.长势

   是指菌丝形态正常,生长旺盛,而无抑制线、无吐水、无萎缩现象。

优良菌丝生长形态呈绒毛状,浓密,粗壮,均匀齐整,生长速度快,分解培养料能力强,出菇快,出菇适时,出菇多,转潮快,产量高。

反之,生活力差的菌株,菌丝生长缓慢,分解培养料能力弱,出菇迟,产量低。

   5.活力

   从原种瓶(袋)中随机挖取一块菌种,感觉到有韧性,不松散,培养料呈淡黄色。

将样块置于新的培养基上,在29℃±1℃下培养,观察菌种块四周新菌丝萌发快慢。

萌发快者可使

用,恢复活力差者不宜采用。

   

(二)菌种质量检验方法

   在生产过直接观察和出菇试验,判断菌种优劣,确定其能否使用。

   1.直接观察

   不管是自己选育还是引进的菌株,都必须仔细观察菌株的性状,如色泽、味道、长势,活力恢复,生长速度及均匀度等,并确认有无其他生物体存在。

   2.显徽镜检查

   选取小量菌丝制片,观察菌丝有无分枝、有无细胞横隔、有无锁状联合及其他细胞结构特征,这些均与出菇多少有关。

   3.菌丝生长速度测量

在一般情况下,用斜面或平板培养菌株,测量菌丝生长速度,要求菌丝表面平坦,扩殖均匀,菌丝前沿整齐。

   

4.耐高温试验

   菌株经斜面培养l周后,分出1组试管置于30~33℃下培养24小时,再放回适温下培养,观察菌株的生活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5.吃料能力观察

   将菌株接人最佳原种培养料中,适温培养1周后,观察接种块菌丝萌发和吃料的情况。

这种方法也是选择培养料配方的一种手段。

 6.出菇试验

   这是选择优良菌株最基本的方法,即菌株用于生产前,必须作出菇试验。

可采用瓶(袋)栽培的方法作出菇试验,以当家菌株为对照,每个菌株栽培的瓶(袋)不少于10个,最好50

个。

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记载某菌株的出菇期、出菇数量、菇形大小、肉质厚薄、菌柄长短及菌盖颜色等,最后进行产量和质量分析。

   (三)母种原种质量标志

   1.母 种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在斜面25℃培养10~14天后进行观察。

优良母种的质量标志是:

菌丝长满斜面,略有爬壁现象,菌丝洁白,有光泽,粗壮,分枝多,生长浓密,呈绒毛状,平坦,紧贴管壁;培养基含水量适宜,不干缩,不黄化;转接到新培养基上,萌发吃料快,长势又快又旺。

早熟菌株存放时间长会形成原基,因此必须掌握适龄使用,避免原基形成。

   

2.原 种

优良原种的质量标志是:

菌丝长满瓶后,菌丝洁白,粗壮浓密,生长均匀,有光泽,香味浓郁;培养35~45天后,表面菌丝(即绒毛菌丝)生长旺盛,菌丝分泌棕褐色水珠,培养料变为淡黄色,且不松散,有一定弹性,菌丝聚集成白色小棉球,在此以前使用最好。

如果菌丝与瓶壁脱离、萎缩,产生较厚的褐色菌膜,说明菌种已老化,要尽快使用,并去掉老化膜,取用中间菌种块。

如木屑培养料未变黄,说明培养时间短,可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尔后再使用。

   

二、菌种退化现象及预防

   

(一)菌株退化现象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遗传性变异是绝对的,而稳定性却是相对的;退化性变异是大量的,而进化性变异却是个别的。

因此,优良菌株种性不是永恒的,而是变化的。

   1.现 象

   在菌株用于生产及保藏过程中,常常出现菌株渐渐丧失原来的生活力和丰产性状,如长势差了、出菇迟了、产量低了、质量劣了等现象,这通常可以认为是菌株退化了。

具体地说,

菌株退化的主要表现是:

菌丝生长速度慢,在培养基上出现白色浓密的扇形菌落,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子实体提前形成或推迟,出菇潮次不明显,菌盖菌柄畸形多,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2.原 因 ①菌株种性不稳,多为杂合性,细胞核杂合,遗传上出现分离变异,丧失原有的某些种性。

②培养条件不适宜,长期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不能满足野性要求,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不能表现出优良性状。

③就某菌株而言,随着培养和使用时间的延长,个体菌龄越来越大,新代机能逐渐减退,失去抗逆能力或高产性能,严重者丧失使用价值。

④菌株被病毒寄生。

香菇菌株退化与感染病毒的症状类似,即菌丝长势减弱,分解培养料的能力下降,导致畸形菇增多,产量及质量下降。

据研究,不正常菌丝体分离出4纳米(nm)的球状病毒颗粒,而正常菌株菌丝没有发现这种病毒颗粒。

这一结果表明,香菇感染病毒后,菌丝体的代活力受到严重抑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下降,致使出现菌丝生长速度转慢、形态失常和退化等典型病毒感染症状。

因此,可以认为病毒感染的菌丝症状,是菌株退化的一种主要表现。

   

(二)菌株退化的预防

   将表现出退化的菌株进行种性恢复的技术过程,称为复壮,这是预防菌株退化的主要途径。

   1.控制传代次数

   菌株退化是一个渐变过程。

为了减缓或预防这种渐变的发生,应控制传代次数,最好保持传代1~3次为好。

   2.更换培养基营养成分

   在生产中长期使用一种培养基,常会引起退化。

因此要注意变换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配方,最好让菌株回到适宜树种段木或适宜树种木块上培养,并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这样可

以增强菌株生活力和丰产性状。

   3.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

   即利用有性繁殖的方法获得菌株,再以无性繁殖方法保持其优良性状,使菌株的变异遗传朝着生产需要的方向发展。

   4.控制病毒侵染途径

   科学研究认为,病毒是通过菌丝融合而传播,控制有性杂交过程是防止病毒侵染的主要方法。

因此,可采用酶标免疫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DNA探针技术,检测香菇菌株是否感染病毒,对香菇菌株退化进行监测和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